gemwon

registered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Tips for Buying a Refurbished iPhone [copy link]

1#

Share Forward
2#

深秋,树海读书阁,菊花依然绚丽
  已是深秋时节,校园里的几百盆菊花依然绚丽,红的,黄的,紫的,白的……在瑟缩的秋风里,它开的依然如此艳丽、如此洒脱!它们似乎把秋风当最梳子,梳理着它们那秀发,看她们,全都风姿绰约地绽开了笑脸,好一片姹紫嫣红!是在向人们问好,还是向人们倾诉着对秋天的热爱。它们就是要在深秋时节,描绘着秋天的风韵,给人们送来馨香,送来欣喜!
  
  我徜徉在斜晖洒落的小路上,晚风轻轻卷起几片落叶,翩跹起舞,似微微细语,诉说秋的萧瑟。猛然,在操场的益处不引人注磨得角落,花丛中竟然也盛开着几株菊花,铭华读书阁,花朵依然鲜艳,爱看读书阁,依然傲然挺立,我走近它,只觉得清香扑面,那香味淡淡的,柔柔的,树海读书阁。醉人,迷人。闻到一股股清香馥郁的香味,我油然想到了东晋那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令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那位“这位一千多年前的古代诗人,多么悠然自得,仿佛就在我的耳边吟唱。恍然之间,竟然引起我的思乡之情,这感觉,套用古诗的句子,,那便是&ldquo,树海读书阁;赏菊校园里,油然思故乡&rdquo,树海读书阁;了。
  
  记得我还是懵懂顽童的时候,就发现妈妈最爱种植菊花,当时,华闻读书阁,我实在看不出菊花在百花丛中,有何卓尔不群之处,精彩读书阁。更是弄不懂妈妈喜爱菊花的缘由,我想妈妈是不会理解古人偏爱菊花的那番心思的。但我却亲眼看见妈妈每年总会在屋前的小块菜地上种三五株菊花,有白的,孔子读书阁,有黑的。有时要浇水,有时要松土。总是喜滋滋的,一幅自得其乐的样子。妈妈种植的菊花长得真好,白色的菊花如雪,黄的菊花似金,红的菊花像染上的火苗。直到秋风袭来,花瓣凋零了,她还收集起凋零的花瓣,晒干,制成药。她对我说:“菊花瓣,也是宝,留着有用。&rdquo,金霏读书阁;她还对我说过:“做人应该像菊花那样,耐霜耐寒,为人要坚强,要有骨气!”如今想来,孔子读书阁,这几句话,金霏读书阁,也许正是妈妈爱种植菊花的缘由吧。
  
  我在妈妈的身体力行的教诲中长大,上大学了,远离故土,每次回家我都要看看妈妈们种植的菊花,这是妈妈最开心的时候。一年、两年、三年……,年年如此。每当菊花盛开之时,每当我在离家远行之际,她总要提醒一句:“你心里想着菊花,我就放心了!”尽管话语如此平常,不正是寄托了妈妈对我的一盘深情么?,
  
  如今,妈妈已过七旬,身子板儿一样结实硬朗,种植的菊花面积大了,品种也多了,俨然成了益处菊花园,我用相机,给各种颜色的菊花留下倩影,也给妈妈拍了几张妈妈在菊花丛中微笑的面容。小院里花香四溢,笑语声声。此时,表妹在一旁问我,“你给我们说说菊花美在哪里呀?”我说:“我还没有妈妈懂得多,还是大家都来品评吧。”于是,全家人热烈地讨论起来了,讨论一番,受益匪浅,我方知道,古人对“梅兰竹菊’的推崇确有道理,秋菊的确有不同凡响之处。
  
  首先是色彩艳丽,五彩缤纷。虽然在秋风中一时绽开,但不同品种的花朵却有着不同颜色:红的可爱,白的纯真,黄的迷人,紫的绚丽……一片花丛,像是把太阳的光谱映入了人们的眼帘;又像是把天上的彩虹曳落到了人间,向人们展示着生物多样性的神奇。
  
  菊花的美,还体现在它们的花型各异。硕大如盆的、娇小如栗的;有的花瓣聚拢,像五指握成的拳头,形成了团结的合力;有的花瓣散开,豁达乐观地迎接着阳光的哺育;还有的威武如狮,站在枝头上给你魄力;更多的是像娇羞的少女,迎着秋风玉立,给你一种温柔,一种慰藉。
  
  “不是花中独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每次赏菊,都自然想到古人诗中这句绝妙的评语。虽然“梅、兰、竹、菊”都被人们称道,但菊花有与其他三者有异。春天,它不与桃李争春,夏日,不随荷花放纵,秋冬,也不像梅花那般孤傲。菊花,总是活得恬静自然,优哉游哉,自自在在。
  
  有人说:“菊花是田园之美的缩影。”诗人爱花,各有其志、但陶渊明的“采种菊满园,悠然乐之”。正是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愉悦之趣。也有人说:陶翁采菊是为了健康长寿。此说也有合理之处,菊花也曾被誉为“祛病强身之药也”。据说,在慈禧太后医案中,以菊为主药的处方,是很常见的。
  
  “待到秋来八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通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唐末义军首领黄巢写的《题菊花》诗。写出了菊花一时开放的气势和壮景,在肃杀的秋风中,百花大多调零了,有了菊花的开放,给天地人间带来了多少生机!
  
  也许是从小接受过母亲的熏陶,也许是我对陶渊明的诗文倍加钟爱,我也由衷地喜爱菊花,尤其是深秋季节的菊花,赞美我景仰它傲霜斗雪的精神,我又从团花簇锦,绚丽迷人的菊花丛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匠心独运,以及大自然的博大、壮美、神奇……
相关的主题文章:

  
   5月11日的雨
  
   七月初七
  
   父亲和他的一亩三分地
  
   《悟聊斋》闲话
  
   追途
3#

游武汉楚河汉街有感(赞一赞楚河汉街)
  曾几何时,朱总理来武汉视察时说了一句话:好大一座县城呀!虽然只是一个笑话。但也从侧面反映除了从前武汉的落后面貌。这之后,铭华读书阁,武汉励精图治,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金霏读书阁。2010月9月30日上午,楚河汉街首次盛况迎客,一幅现代清明上河图的长卷正在轻轻展开。武汉,从此告别过去,走向辉煌,楚河汉街的完美风姿,让人们更加坚定了,树海读书阁,武汉必定会看到成为中部崛起的领军城市的那一天。在这里,让我们由衷地赞一赞楚河汉街,金霏读书阁,不愧是世界级水岸休闲步行街;不愧是中国第一,世界一流之东方威尼斯。武汉,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圣地,在十二五必须腾飞的中部雄鹰。
  
  首先赞一赞楚河汉街的完美程度,当之无愧为现代“清明上河图”;当之无愧为“中国最知名、世界级的文化商业步行街”。楚河汉街的空前是肯定的。同时,武汉新的城市文化中心,必将在这里诞生。“两岸灯火阑珊、楼光树影璀璨”。“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看吧!汉街虽以民国风格建筑为主体,却有极具时尚元素的现代建筑和欧式建筑穿插其中,充分表达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憧憬。其东沙湖连通工程的“亮点”之一就是四座跨楚河桥。目前,东一路跨楚河桥主体结构已全部完成,树海读书阁,正在进行上部“古堡”的装修;中北路跨楚河桥主体结构完成,“蛋壳”形的装饰钢构已吊装到位,孔子读书阁;沙湖大道跨楚河桥主体也已完成,正在进行桥面铺装,树海读书阁;沙湖南环路跨楚河桥已完成钢箱梁安装。泛舟河中,休闲岸上。这座城市已经因水而变得灵动起来。看吧,爱看读书阁!武汉楚河汉街的夜景是多么绚丽多彩,妩媚迷人啊!那知音广场东侧设置有汉街大戏台,免费用于群众演出。那戏台采用仿古木构建筑风格,背景采用国内最先进的LED屏幕。每逢节假日,汉街大戏台均会上演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极大丰富了武汉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那&ldquo,树海读书阁;屈原广场”,“昭君广场”,“知音广场”(俞伯牙、钟子期),“药圣广场”(李时珍),&ldquo,精彩读书阁;太极广场”(张三丰)五大广场气度不凡,必将名扬天下。
  
  楚河汉街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东湖与沙湖连通之间,规划面积约1.8平方公里,孔子读书阁,将按照文化、旅游、商业、商务、居住五大功能规划设计,沿楚河、汉街布局建设“汉秀”剧场、电影文化主题公园、万达电影城、名人广场、大众戏台、5个星级酒店、商业步行街、万达广场、超高层甲级写字楼等。充满民国风情的汉街与水景完美融合。落日余晖下,那碧波温柔地荡漾。看吧!5艘环保游船泛舟楚河,只要坐在其中一艘豪华游船的船头,就可以尽览两岸金碧辉煌的风景。青青杨柳岸中,漫步于华丽典雅的民国风情街道上,购物、休闲、旅游、放松,是多么惬意,华闻读书阁。城中飘玉带汉街楚河上,当你坐在数百万一艘的如此豪华游艇上,从美丽的沙湖出发,驶入碧波荡漾的楚河,就像进入一段怀旧的历史画卷,湖风让人沉醉,古街令人神往。特别是春秋两季,当夜间有点清冽的湖风吹来,这种感觉,在喧嚣的城市水泥丛林中,是一种难得的生活体验。或者,你可去汉秀剧场尽享高雅风。也可住湖滨酒店小资又惬意。在如此典雅华丽的空间里,如果只是浮光掠影,未免遗憾,所以,楚河汉街邀请你留下来,住一晚,享受一夜的江城夜色,留下一生难忘的美好回忆,不愧为最有意义的享受。
  
  再赞一赞楚河汉街的时尚程度,这里是中国最知名、世界级的文化商业步行街”。拥有世界唯一室内电影文化公园,是中国最大的电影城。世界时尚顶极品牌杜莎夫人蜡像馆、LEGOLAND乐高天地、伦敦眼、SEALIFE海洋生活、奥尔顿塔度假村、切斯顿冒险世界与动物园、海德公园以及伦敦地牢等也争奇斗艳。那文华书城总经营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总品种达到30万种,是全国图书行业百优企业,将为你提供美不胜收之文化大餐。“一橹摇遍六湖”曾是东沙连通工程带给武汉市民的最直观想象。但是,当楚河畔的汉街已经进入人们视野的时候,大家才发现,这条世界上最长的水岸步行街,不仅能实现都市泛舟的梦想,还能让武汉再现宋时清明上河图的繁盛景象。看吧!雨蒙蒙,烟渺渺中,豪华游船正在楚河游弋,河畔拱桥轻柳清烟,街市人声鼎沸,一幅现代清明上河图的长卷徐徐向你展示开来。这里,汉街的炫丽夜景与楚河景观带、与四座跨河大桥交相辉映,已严然成为了武汉乃至中国最具魅力的城市夜景旅游胜地。
  
  拥有全世界顶尖电影科技的全球最大主题电影公园,在演出中间舞台和观众席可以互动移位的超豪华级“汉绣”剧院,仅此两大主题项目投资就超过60亿元的武汉中央文化区,不仅是整个中国的,也将是整个世界的文化旅游地。9月30日上午,全国最长的水岸商业街汉街热闹开市。翠柳盈盈飘玉带,细雨蒙蒙画汉街。当楚河汉街掀开面纱,展现在世人眼前的,恰是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墨长卷。桨声灯影、花香数里,点缀出江城梦里水乡的韵致;江湖连通,烟柳画桥,烘托出“东方威尼斯”的风情;而那商贾辐辏、人烟鳞集,更将续写大武汉以水兴市的新篇。工人在中北路桥上施工。中北路桥主体结构呈拱形,拱形钢结构高低错落,采用铝合金、钢架等近代建筑材料构建,“蛋壳”型设计将形式美与结构美有机结合,形成艺术性的景观和变化的光影效果,颇具威尼斯风彩风格的楚河汉街上,人潮汹涌。人造的河流,电影文化的室内主题公园,美丽的红灯笼汉展剧场,城中飘玉带汉街楚河上。去汉秀剧场尽享高雅风。住湖滨酒店小资又惬意。市民及游客或临水休闲,或泛舟河上,一览“两岸灯火阑珊、楼光树影璀璨”的美景。“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泛舟河中,休闲岸上。一座城因为水变得灵动起来。夜景灯光最炫。
  
  楚河汉街,一条河,牵起两颗如明珠般镶嵌在中部的城中湖;一条街,让最顶端的商业与文化,以无比和谐的方式在这里展现;一座城,因这条河和这条街,在起飞的路上多了顶级的文化品牌。河,街,城,这里就是武汉中央文化区。这条世界上最长的水岸步行街,不仅能实现都市泛舟的梦想,还能让武汉再现宋时清明上河图的繁盛景象。沙湖大桥的通车,10多分钟就可从水果湖到大智路;汉街的开业,武昌人又多一处休闲购物的好去处;2017年武汉中央文化区完全建成,更是世界级的文化旅游目的地。隔江北望,是历经500年风云的汉正街,它正悄然离开汉水之滨;隔湖南眺,是惊艳亮相的楚河汉街。沧海桑田,来去之间,通衢九州的大武汉又要拉开一个新的商旅百年。最后,再一次由衷地赞一赞楚河汉街,不愧是世界级水岸休闲步行街;不愧是中国第一,世界一流之东方威尼斯。武汉,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圣地,在十二五必须腾飞的中部崛起的领军城市。
  
  饶峰,笔名南桥饶浩成(网名:成功在望)2012年1月27于江夏区湖泗镇,次日修改于江夏南桥。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一位真正共产党人的风范—读念人《曙光》所想(转载)
  
   “死不了”死了——糊涂红尘二
  
   【渔歌子R26;春怨】三题
  
   声声慢_5
  
   丰收田园是图样(新民歌)
4#

故乡
在我心中,永远有一个你                           我的故乡,你是我的寄望
走到哪里,我都会想                        &nbsp,金霏读书阁;   &nbsp,金霏读书阁;  走到哪里,我都会想
人生茫茫,路途曲折不能返                 &nbsp,树海读书阁;  &nbsp,孔子读书阁;   &nbsp,华闻读书阁;人心彷徨,处处挫折一人当
只能一个人想故乡      &nbsp,树海读书阁;    &nbsp,铭华读书阁;&nbsp,精彩读书阁;                &nbsp,孔子读书阁;   只有想着你,心才轻叹

远方故乡,爱看读书阁,无论你变何样               &nbsp,树海读书阁;      &nbsp,树海读书阁;    我的故乡,你是我的力量
在我心中,你不能忘                               走到哪里,我心奋然
世道沧桑,时间过去不能返                         因为有你,让我心中有希望
留下一个我,异地回想                             尽管一个人,我都能当

远方我的故乡,请你不要把我忘                     远方我的故乡,我永远不把你忘
在路途茫茫里,在人生坎坷里                       尽管往来慌慌,尽管世事茫茫
我都会想起你的样                                 你永远是我美丽的故乡
远方我的故乡,请你不要把我忘                     远方我的故乡,我永远不把你忘
无论我在哪里,无论我在何时                       不管你变怎样,不管我在何方
你模样在我心中荡漾                               你永远是我心中的寄望
相关的主题文章:

  
   爱如飞蛾
  
   一首情思哀婉的月光小夜曲
  
   散文诗把思考交给云朵
  
   7月16日岭师感人故事+绿芽社会实践队+教育科学学院 (3)
  
   四季之雪(诗五首)
5#

军旅剧不能太离谱
        不会太多漂亮的辞藻,只是想就近期几个热点问题说说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得全是白话,如果不中听,还请见谅。    一、军旅题材作品不能太离谱    首先声明我没看过《青春集结号》,因为我现在还在海拔4000米的地方驻训,不方便看,也许有人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是想说,任何艺术作品你可以高于生活,但是你不能脱离生活,至少不能太离谱,太离谱大家就吐槽多,爱看读书阁。    《士兵突击》是我在读硕士的时候看的,我至少看了两遍,因为我看到一些部队真实生活的影子,孔子读书阁。我所在连就有像史今那样的班长,尽管没有像许三多那样的兵,我认为其中的训练场景还是让我想起了很多,我至今还清楚记得当年和我一起pk过四百米障碍的兄弟,尽管他们已经退伍,我的四百米障碍成绩也退步了很多,但那段经历却是这辈子忘不掉的。    许三多虽然是剧中主角,但我最欣赏的是吴哲,树海读书阁,看好后来的成才,一个人只有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才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再看看现在的《火蓝刀锋》《我是特种兵》系列、包括《战狼》,大部份情节都很扯淡,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总之离现实很远。    《士兵突击》也有脱离现实的地方,而这些脱离现实的部分也是我们基层军人最深恶痛绝的,金霏读书阁,比如现实中的“五多”现象,为了迎接上级检查而大搞特搞的形式主义,华闻读书阁,写不完的对照检查,搞不完的整顿,背不完的领导讲话和所谓的应知应会,开不完的会,还有毫无效果且乏味的说教,等等这些《士兵突击》中都没有体现,铭华读书阁。真的有战士跟我说他被傻根骗了,但我始终觉得这种&ldquo,孔子读书阁;骗”至少不会让你感到“恨”。因为我觉得,喜欢《士兵突击》的人,一定从心底里爱着这支部队。    尽管没有男欢女爱的桥段,树海读书阁,《士兵突击》仍是我心中的经典,因为这才是真正理想部队生活,也只有《亮剑》才能和它相提并论。我为什么喜欢《亮剑》?不仅是剧情吸引了我,树海读书阁,最重要的是我看到我军过去有像赵刚那样的既懂军事又懂政工的干部,这才是我心目中政工干部的形象。    二、改革不能也不应牺牲基层    作为基层D丝也操一回中-南-海的心。这里我不谈军政、军令是否应该统一这类高大上的话题(我心底里是绝对拥护的),这离我们基层太远了,精彩读书阁,我始终认为我国的国情和军情实际不可能全盘照搬美军和俄军体制。下面主要谈一下有关公平的话题,周末休息的问题不在讨论范围。    改革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编制体制再改,如果各级领导的思维没有转变、依然还是人治大于法治的话,最终结果将是穿新鞋走老路。金一南教授在《灵魂与血性永远是军人的脊梁、胜利的刀锋》一文中提到一些的外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我们现在有时缺少的就是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比如同样毕业的学员,分到好单位,喝茶都能干到正团,有很多还空降到基层,金霏读书阁,和基层的抢位子。分到基层艰苦地区的的拼命苦熬到正营,入团都算烧高香了,大部分都是营职走人,这部份人一也是绿网论坛和军转安置版最活跃的群体。    还有同酬不同工的情况,这是除晋升机制不公平外又一不公平的地方,除去人武系统不说,大家都懂的,同样都是军人,每年外出驻训4、5个月回不了家的和每天8小时上下班的拿同样的工资,就算工资再涨一倍,如果在工资收入在上没有体现合理的差别,结果还是野战、基层想走的多,舒服单位想留的多,树海读书阁。    只要“一刀切”的退役机制稍微释放一些信号,基层和艰苦地区的同志反应最强烈,那是因为如果没有体现基层和大机关,高山海岛、艰苦边远和大城市的差别,正如马太效应,既得利益者得到改革红利,最基层的本来已经够苦了,反而没机会分红。    可以预见,无论怎样改革,如果基层永远是最苦逼的,基层官兵就会不奢望改革能带来多少红利。唯一期盼的就是改革后能有一个相对公平的机制,不外乎晋升、待遇和退出现役的保障。如果没有公平、公正的制度保证,真正的人才难以留在部队的。    三、我们的素质离强军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我这里所指的干部能力素质主要指做思想工作的能力和指挥打仗的军事素养。也许是所处环境闭塞,毕业到部队十六年了,我所见到的一些干部基本都搞形式主义、写军八股的行家里手。    也许我有点以偏概全,但大家凭心而论,从自己所见所闻,政工会后,政治工作的威信到底树立起来没有?干部的自身形象树立起来没有?教育者本身受教育不够的问题到底解决没有?我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答案。    我认为政治工作是最难做的工作,政治工作是管思想管意识形态的工作,每个人成长经历、教育程度不同,思想观念差异很大,这要求政工干部不仅知识渊博、涉猎广泛,而且还要自身形象好、威信高,军事过硬,同时还要懂心理学,否则,即使讲的是真理也没人听没人信。    而现实情况来看,好像是政治工作谁都能干作,只要站起来能讲、坐下来能写就行。裁军后官兵比会降低,军官总人数必然会总大幅下降,未来战场只有指挥员和战斗员,政工干部必须是优秀的指挥员。从部队现状来看,政工干部的军事素养还需提高。    现在的基层政工干部除了军事的素养需要提高外,其他方面的素质如何呢?现在提两个问题:    第一、现在的年轻战士到底还有没有血性?我相信是有的,但我认为还不够;    第二、现在的年轻军人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精神的上甘岭战役我们还能打赢吗?总体是肯定的,但个别真是不好说,我认为这与我们现在的教育有很大关系。试问一下基层干部特别是年轻的政工干部有多少人看过《苦难辉煌》?如果连这个都没有看过怎么对战士进行党史军史教育?    如果自己都不清楚军魂的原则是怎么来的又如何教育战士坚定理想信念呢?现在政工网资源很丰富,金一南教授的著作《苦难辉煌》和讲座《从民族救亡到民族复兴》又有多少基层和政工干部看过?    至少我看过,我认为金一南教授的观点能够说服我这个理工科背景的技术干部。而现实情况是相当数量的基层政工干部不爱学习,习惯用干篇一律的教案给我和基层战士上教育,讲的东西自己都不信还要让别人信,这不是很可笑吗?    他们关心的是所谓的教育计划是否落实,我们的本子上是否有记录,心得体会字数够不够,上级检查会不会出问题。他们从来不会顾忌我们的感受,因为他们是为了教育而搞教育,他们已经忘记教育的目的。可以这么说,不以教育效果为目的的教育就是耍流氓。所以说,基层政工干部能力素质与强军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以上发了这么多牢骚,其实我和大家至少有一点是一致的,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军队能强大,我们的国家能强大,甲午悲剧不再上演。这几天致远舰正被打捞,以邓世昌为代表的北洋水师将士向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军人的风采,有一点值得我们今天的军人学习,即使战败,也要和敌人血拼到底、同归于尽,这就是军人的血性。    面对改革,还是那句老话,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因为我们身不由己很多年,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因为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另外,希望战友们利用剑客君们提供的平台说出我们的心里话,不要在互联网上传递负能量,也许我们将成为三十万分之一,但是为了军队的强大,借用一下《士兵突击》中马小帅的入连仪式上连长的一句台词,作为军人,就是对面射来的是子弹,也要这么挺着,改革又算什么呢?
相关的主题文章:

  
   夏夜遥思
  
   40摄氏度的天空下,谁是最可爱的人呢?
  
   公共保障资金的安全不容勿视
  
   “功败垂成”的五大草寇
  
   “助学圆梦”实践队第四天的心得
6#
7#

巴东野三河.野三坝,铭华读书阁.野三关
  发源于巴东高山绿葱坡的野三河,是巴东建始两县的界河,最终汇入了清江。野三河峡谷因其山高谷深,为峡谷两边的人们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
  清朝时期,野三河峡谷间相继建过两座分别名为永寿、永济的石拱桥,但石拱桥都建在U型峡谷谷底,峡谷两岸真正变成通途是公路桥及后来的铁路桥建起之后的事情了,金霏读书阁
  古时候路过此荒山野岭的文人墨客见此河在深山峡谷中激流而下,便以野山河随意称呼,并渐渐叫成了野三河。野三河峡谷侧的一处坪坝,也因有农人零散居住,后形成的村落得名野三坝。
  大山外的人知道野三河,也许是因县志里有“县西南二百里明设野三关巡检司,国朝雍正八年移巡检司于劝农亭后废”这段记述。明朝政府能够在此设置巡检司,充分说明了此地的军事价值。容美土司“改土归流”之前,其辖地本来在清江以南地区,但容美土司一度试图把版图扩张到巴东三尖观以南,于是地处施宜要道的野三河峡谷成为改土归流中政府和土司较量的桥头堡,峡谷不远处的烟墩垭便是当年守军的烽火台所在。
  民国孙中山领导的护法斗争时期,野三河又成为了南北军斗争的战略要地,隶属北京政府的北军吴佩孚的部队驻扎在峡谷东岸的巴东,南军蓝天蔚的鄂西护国军坚守峡谷西岸的建始,精彩读书阁,你攻不过来,我也攻不过去,形成了对峙局面,孔子读书阁,直等到有一天,树海读书阁,北军利用间谍和大炮突破了野三河天险,双方对峙局面才终于打破,湖北的护法斗争也宣告失败,树海读书阁
  现在的野三关也就是明朝的劝农亭,因当年寇准在此劝导山民稼穑耕作而得名,金霏读书阁。明嘉靖年间就设建有劝农亭一座,并派有官吏驻守,树海读书阁,随着野三关巡检司移置于此,应该说是把两种功能集于一身了,因除开管理老百姓外,更重要的是一处施宜大道上的关防隘口,华闻读书阁
  贺龙领导的红三军主力,就曾在野三关与川军戴天民会战数日,并乘胜追敌至长江边的巴东县城,将巴东红49师改编为红三军教导第二师,建立了巴兴归革命根据地。后来的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湖北军区独立二师首战突破野三关和娃娃寨防线,以秋风落叶之势解放恩施全境,并由此揭开了解放大西南的序幕。
  和平时期的到来后,树海读书阁,这些雄关漫道通通失去了往日的威严。当地百姓更多的是面临的是山路崎岖之苦而带来的爬坡上坎的劳累,特别是野三河这道峡谷异常折磨人。巴东五区的百姓天天穿梭来回于野三河两岸的高山峡谷之间,脚背篓打杵子离不开身。他们往往要靠肩上背的满满一脚玉米杂粮等农产品,孔子读书阁,用双腿走完几十里磨盘样的山路后,才可以从高店子集市上换回自己生活日常必需品。说来也怪,爱看读书阁,那年代,大人小孩出门赶场一律靠步行,但他们从未觉得有多苦多累,而今的年轻人,就是在宽敞平整的柏油公路上稍稍走远一点,便是腰酸背痛,觉得走路太辛苦。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岁月里,野三河这道峡谷又变成了一道鸿沟。因为又出现了所谓的“反、坏、地、富、右”黑五类敌人,为了限制这些“敌人”的行动以及清查出新的“敌人”,野三河上那些古老的石桥也再次发挥出预热,石桥东头的巴东革命小将高举“红宝书”这个克敌制胜的法宝,如临大敌般的清查从建始过来的行人;石桥西头的建始“红卫兵”如法炮制,对来自巴东的行人一个都不能少的加以旁问排查。当地百姓为了顺利赶场,人手一册的红宝书是少不了的,还要在脑海里时刻铭记几条“毛主席教导我们……”之类的语录以备不时之需。长此以往,阶级敌人没有抓住几个,倒是苦了大字不识几个的“贫下中农”,以至于附近很多老百姓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途径此地了。野三河峡谷再次成了一道逾不过去的鸿沟,这鸿沟不是敌我双方所设,而是人祸所致。
  文革后的第一个年头,野三河上的公路大桥合拢,汉鱼公路开始通车。直至1979年,一条由上海通往祖国西南边陲西藏的国道也开始贯通。路过此地的司机路人常常喜欢站在大桥上打探一番周围高山峡谷的风景,野三河公路大桥高达125米的垂直高度,也随着这些来来往往的司机和行人声名远扬,儿时的我还曾以为前南斯拉夫电影《桥》就是拍的这座桥。
  318国道上的野三河公路大桥曾因这条热闹的出川大通道风光了一阵子,而随着沪蓉西高速公路以及宜万铁路上众多的大桥的出现,此大桥失去了往日的高度优势,和昔日因施宜古道而风光无限的老石拱桥一样,都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相关的主题文章:

  
   《儿时的雪》
  
   一季梅花
  
   我怀念美丽的河流
  
   上海之旅_1
  
   一畦韭菜绿
8#

碎语偶录之四
  1
  今乃七夕。爱情与爱情相遇的时间。是否化作一只喜鹊,飞至沐月的枝头,告诉仙子于银河彼岸的等候,华闻读书阁。星星,树海读书阁,乃说话的声音,说的乃情之念念,孔子读书阁,话的乃意之切切,甜蜜而忧伤。
  年年岁岁,金霏读书阁,岁岁年年,金霏读书阁,银河这头,树海读书阁,牛郎耕田;银河那头,仙子织锦。
  蓑翁,局外之人,亦在局中。我只想为牛郎做一神奇兰桨,树海读书阁,可划月为舟,精彩读书阁,往返银河的这头,那头,铭华读书阁
  当善情的月之光,树海读书阁,自薄薄的云翳发出唏嘘,映应微微弱弱的心绪之时,我不再囚禁幻想于心之暗室。
  很多很多感慨,也就开启潜伏的灵感,一种雅致,以安慰的性质,成为胸腔的空气,爱看读书阁。无形之形,有形而无形,在珠玉一般的音韵的召唤下,遥远不再遥远,孔子读书阁。用灵感为羽,去天街散步,观银河之淼淼,看一场经典爱情的上演。
  
  2
  浓雾之中,什么都静寂起来,正如,夜所布之网,一切皆在网中。想象,或是听觉,皆不能造就缤纷之况,充盈内心之空寥。
  浓雾,乃屏障,至少屏障了青天,太阳,鸟的歌喉。
  在浓雾中穿行,感受很疲乏。也很孤单。因为回首,无法看到影子的跟随。何况,在浓雾之中,更望不到目标,或者陷阱。也无法确定行走的效果。一切皆在淹没之中。
  不过,你只可能感受浓雾之湿。不光湿了衣袖,还湿了心之丝丝。如是,郁郁的,多了几分重量。
  浓雾何时终止,释放其囚禁的清晰。也使纯净的自然共鸣停顿的视听,使迷惘被柳翠花明照耀。
  
  3
  夜色斑斓。那淡淡之桔红,弥漫着,哪是谁的眼神呢?为什么含着浅浅的忧伤。
  杨柳之丝,虽随风而动,却无以抖落其沾之暗,化夜之浓酽。抑抑,似有之唇,言而无词。隐匿的影子,在夜的深处,被凉肃之气侵蚀。
  不语的星辰,乃无数破碎的凄婉吗。柔绵的水声,在无望之望,度过此岸彼岸。远处,广袤的宁静好像等待一种精神的停泊。那里,是否有心栖息的位置。我履枯黄的落叶,披夜之斑斓为衣而往。
  
  4
  偶然之间,希冀的风吹送一种幸福的芬芳。心,舒展,如春光里的绿叶。我很高兴接受这风之请柬,于景境之边沿走入。观看花草丛中的歌舞,听春之声的吟唱。
  我放飞心里的愿望,让其亲近玫瑰的火红。
  我把风中的清芬,当作对我的邀约。如是,我循之而近,心也虚化为玫瑰的模样。
  因此,心中无法拂逆的意念,滋滋而动,其周边,弥漫了玫瑰的色泽。
相关的主题文章:

  
   “开党组会讨论送钱”的背后
  
   “廉政保证金”能保证什么?
  
   三下乡之学前班绘画课
  
   仙姿神态琅琊榆
  
   【原创诗歌】伊人何方
9#

土地垭
  
  旭日东升鹿鸣嗷,
  晚霞落幕龙凤笑。
  三十二梁逶迤来,
  罐子阴阳雾霾绕。
  垭口古柏千年秀,
  菩萨神仙乐逍遥。
  昔日硝烟成追忆,
  鸟飞茂林四山腰。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七月毛桃正熟时
  
   《通》
  
   做一个能取悦生活会取悦自己的小女人{水月北湖}
  
   这条路
  
   童年剪影
10#

仅一枝一朵,金霏读书阁
  近几个月,精彩读书阁,我一直忙于对自己来说至关重要的考试,从考场归家,树海读书阁,不敢喘息,急于把耽误的工作补上,华闻读书阁,就在我身心疲惫之际,孔子读书阁,领导的哥哥新开一酒楼,树海读书阁,让我们前去祝贺,礼是少不了的。单就坐在嘈杂的人群中,孔子读书阁,耳中充塞着喝五吆六的叫喊声,鼻中嗅着香甜咸的各种饮食味、酒味,残杯冷炙和人的千姿百态在眼中迷离着,我坐在墙角,金霏读书阁,头昏脑胀之余,是对身不由已的随俗的深思,铭华读书阁
  
  这场饭局终于结束了,我特意要一同事和我去精品店,不知怎样地,我强烈地想要买一枝很淡很浅的花,树海读书阁,仅一枝一朵,树海读书阁,这是我多年来的夙愿,只是一直没执意地强求,总想象着她插在一个瘦长形的透明花瓶里,静静地,默默地,美丽在我身边,爱看读书阁
  
  精品店一家又一家,淡雅的花并不缺乏,可终找不到我心仪的那种,不是淡而过碎,就是淡而过繁,想牵强捡出最好的一枝,拿在手里细瞧它的花头,总免不了有残缺的花枝,店主解释着手中花的清雅,我笑着说:“清雅是有,就是不太完美。”“这些花总要远道运来,难免有损伤,你看看这一束……”我叹了口气,“可我还是显它不够完美。”
  
  真花怕她的易逝,人工假花是可永恒,又是如此地挑剔,显它的假,显它的不完美。我忽然对自己的心境恍惚起来,怔怔地望着头顶的风铃出神,店主看看我,笑着说:“你慢慢找吧。”
  
  同事还在热心地为我参谋着哪盆花好,我摇头还是摇头,直至拉着她走了出来,屋内的远离尘世外的花的世界退在身后,前方是来来往往的众人,各自匆匆地奔向各自的归地。而我的归地呢?青春独有的迷茫笼罩着。
  
  也许那一枝一朵的很淡很浅的花,是我梦幻的折叠,怎么能轻而易举地在现世中找到呢?说苛刻或许并不为过,但总有莫名的心酸涌动。
  
  
相关的主题文章:

  
   【烽火三月】外一首
  
   《梦落花开》---黄先生的悲
  
   “四大美女”入驻阳光之家
  
   情殇_9
  
   人往“低”处走
11#

像流星飞满天
  秋,树海读书阁,瑟瑟地来了.像衣着单薄的少女,金霏读书阁,在暮阳下穿行.风吹起她秀美飘逸的长发,精彩读书阁,如同水澡般丝滑柔顺,树海读书阁,在那里肆意招摇。
  
  怀念那个有风的季节,下着小雨,孔子读书阁,我穿着新买的鞋子在水泥地上行走,脚下是溅开的水花,像八月池塘里盛开的白莲,爱看读书阁。热闹的花瓣,涌挤着,竞相开放。
  
  闻路边泥土的清香,铭华读书阁,似新出炉软嫩的白薯,金霏读书阁,扑面散开甜甜的幽香,华闻读书阁。树枝上零落的枝叶,打着卷在风里飞,孔子读书阁,是没长大的孩子不忍离家的无奈和彷徨,树海读书阁。踏着那一地的落叶,树海读书阁,听地面传来吱吱呀呀的声音。抬头看见一双抖动的翅膀,朝着西天的薄暮低飞。孤独的剪影……
  
  一个人,流浪的时光。拣起不同环境不同人群不同心情带来不一样的忧伤。装满行囊上路。脚下是我踩踏过的土地,泪水打在上面,开出一朵朵寂寞美艳的花瓣。多少年重新翻出来数一遍,全是一只只结着痂疤的果子,坠满地,却无从拾起。
  
  任记忆里的爱情,在时间的潮汐里喧哗,那是别人的热闹。在我的世界,非得等夏天远了秋天才近了。我是在回首时终于懂得……
相关的主题文章:

  
   站在八大山人雕像前
  
   七月流火,人是秋云散处多
  
   一个浑然天成的吻合——日全食
  
   别让规定再成龟腚
  
   中国,拒绝冷漠与冷血
12#

竹之韵
  自古以来,写竹、画竹、咏竹者比比皆是。齐白石用寥寥几笔,就生动地勾勒出了苍劲挺拔的翠竹,让人过目不忘,树海读书阁。在&ldquo,孔子读书阁;梅兰竹菊”中,竹为“四君子&rdquo,树海读书阁;之一,在“岁寒三友&rdquo,金霏读书阁;中亦有竹的身影。竹是典雅、高洁、耐寒与谦虚的象征。
  郑板桥以画竹为乐。在《题墨竹图》中写道:“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rdquo,金霏读书阁;足见竹有一种韧性与骨气。竹的高雅,精彩读书阁,是靠它自己锤炼与自修而获得,华闻读书阁;竹的美丽,则由其自身的特性而展现。
  我欣赏翠竹的清新、脱俗。夜幕下的翠竹,树海读书阁,头顶一轮明月,静谧之中如哲人般思考着,且看竹影婆娑,闻清气飘香&hellip,爱看读书阁;…
  竹海在风中低低的吟啸,掀起阵阵带着凛冽寒意的竹涛,树海读书阁,恰似我心中翻腾的情绪,铭华读书阁。扶着一杆修竹迈入另一片天地,空气里氤氲了竹中特有的清凉气息,如同药里的竹沥竹茹沸腾时的清苦。隐匿在暗处的或是藏在片片落叶下的,孔子读书阁,是一段段虬劲的根,竹根扭曲出一个弧度重又扎入土下,亦可以说是挣扎着破土而出,形成一个小小的环扣住了大地,若不留神便是与泥土的亲密接触。
  摔了一次后,我不再向深处走,扯下几根藤绕在竹竿上,安然坐下听着竹林秋阳的私语。
  脚下有片片落英,不知从何处而来,也许附近有不为人知的“桃源”,拨开一层又一层的腐朽的竹叶片,触到湿润的泥土,温温的软软的像小猫的舌亲昵舔了舔你的指尖。轻轻的在把手指插深一点,仿佛我也成了一杆竹子,可以看见自己的枝繁叶茂,可以听见大地悠远的律动。
  兴许这里曾有猎枪响过,我看见一只折断的鸟翼,稀稀落落的羽毛已经遮不住狰狞的白骨,在风中微微的颤抖,仿佛仍旧向往天空,仍旧眷恋着阳光的亲吻。我们何尝不是鸟,在人海中执着的飞,若是在困境中迷惘不前,便如同在猎枪响后堕入泥尘从此只见别人飞翔。若我们足够矫健,躲过猎枪的硝烟,就有了翱翔的权利。
  雾起,竹林深处可见云岚翻滚,我起身快步向外走,穿过那片曼陀罗的土丘,便可见下午的暖阳,快快快,逃离一般跑出,终于见到一束阳光如锋锐的破魔之矢瞬间刺破了雨意迷蒙。鸟儿的啁啾远去,阳光又温和的笑开了。
  迈步,摔倒,逃避,坦然。这是我在竹林的路,也是今后必须要走的路。花溪悠悠然流淌,仿佛又听见竹林的私语,听见鸟儿啁啾,湿湿润润扑面而来,天地都静谧了。
  日月交替,春去夏来。夏日新篁初放,绿荫照人。忙活了一天,累了,我常常拿一把折叠椅放入竹林中,右手摇着折扇,甚是凉快舒适。放下所有凡尘琐事,俗世烦扰,闭上眼睛,做一次深呼吸,渐渐进入物我两忘、天人合一之境。如此这般,心如瀚海漂泊的船儿,魂似风中游荡的羽毛,悠悠然,用心与勤恳、不卑不亢的竹君子静静地作伴。潺潺流水,徐徐清风,幽静凉爽,好不惬意!林中鸟儿已归巢,我享受这一刻难得的平静。尘世过于喧嚣,太多的意外来敲门。于是,我喜欢在忙碌中给自己留一点空间,默默地一个人呆着,在喧嚣中学会淡然。淡淡的阳光,淡淡的风;淡淡的花香,淡淡的鸟语;淡淡的日子,淡淡的心情。也许这样的波澜不惊太过乏味,但这样的画面里却蕴藏着坦然,蕴藏着人生的哲理。人多会在平淡中追求刺激,在浮躁后却向往平淡。其实,平淡,也是一个生命的过程。人生旅途,淡淡地欣赏旅途的风景,淡淡地应对人生的风风雨雨……淡淡地看待一切,一切就风轻云淡。
  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到了深秋,就将寸竹断去两头,达成房架,再用塑料布围起来,不仅挡风,还形成窗棂。风和日暖之时,冻蝇触窗纸上,冬冬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凌乱,真是一幅天然的图画。在月影下,透过窗上看其映象,这诗情画意,千姿百态,五彩缤纷,令人陶醉。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当绿叶的爱进展得势如破竹,你不再咬紧青山,月明夜,笛声悠扬,你的轩窗,彻夜灯火明。
  常伴小溪和碧藓,万杆耸立似劲松。
  一身直节生来瘦,宁折不弯立傲骨。
  破土新篁碧剑锋,亭亭直上刺苍穹。
  千枝万叶交叠翠,众卉群芳难越冬。
  逢雨临风抒妙语,经霜历雪壮神清。
  轮回四季贞姿葆,节挺无花不惹蜂。
  竹耐风摇思劲节,松经寒徹作良用。
相关的主题文章:

  
   《南乡子》十首
  
   7月17日吴沅沛学习党史心得
  
   520:世间最美的相遇
  
   19位高管在天堂聚会又会怎样的感慨
  
   ]爱情十四行诗之一爱情千千结(原创)
13#
14#

燃烧岁月的火光
  1
  黑夜笼罩了我的童年。生活就像夜晚煤油灯的萤光,仅有细小而微暗的火闪烁。
  人大概有与生俱来的趋光性和恐黑症,譬如我就是。母亲说,我生下来,只要看见灯光,便安安静静。灯灭了,就不停地啼哭。记事后,当无边的黑暗,像潮水一样把眼前的世界浸泡起来,黑暗屏蔽了一切光亮,一切色彩,一切物体的线条与形状。同时,也将一切声音也删除掉。恰好大人们有事出去,把我一个人留在墨汁瓶一样的房中,树海读书阁,黑暗的恐惧便会扼制住我的每一根神经,锲入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全身就会不由自主地颤抖。我钻进被窝里,把头也深深埋进去,蜷曲起身体并用双手抱住头,将两只耳朵也紧紧捂住,用更加黑暗的黑暗驱逐我的黑暗,对抗令我颤栗的死寂。
  像小米粒在开水中熬煮总会开花,我长成了昂昂之躯的小伙子。可一个人行走在乡村山道上,对黑暗还是有着莫名的惧怕。耳畔一声轻微的异响,眼前一个影影绰绰看走眼的异状物,都会令我头皮一炸,树海读书阁,背生凉气,陷于深深的恐惧之中。狼、妖魔鬼怪,或许就躲在黑暗中,瞪着蓝莹莹的眼睛窥觊我。不过,我已不再采用钻被窝那种拙劣的鸵鸟策略来躲避黑暗,而是使用火光来对抗黑暗。
  点一支柴草做的火把,立刻就把夜的帷幕撕开。火光是黑暗的天敌与尅星,是斫杀藏在黑暗里的一切嗜血动物和妖魔鬼怪的侠客。当桔黄色的火焰在细细的火柴棒上或者火把上活跳跳地燃烧起来,树海读书阁,光源便会于瞬间像千万支利箭向四面八方辐射开来,将尖牙利爪的狼和面目狰狞的鬼怪射伤,捂着伤口同黑暗一同隐去,也将我罩在一团佛光一样的光明里。哪怕仅仅是一会的功夫,眼前就会亮起来,胆子就会壮起来,浑身也温暖起来,恐惧便不复存在。
  
  2
  那时一灯如豆也难以为继,常常点燃&ldquo,华闻读书阁;麻棘”做成的火棒,用于夜晚家里或出门行路的照明。
  麻棘者,浑身长满针刺扎人一下又麻又疼的荆棘是也。它身上携带着某种毒素,用亿万年的光阴修炼来用于自保。可人总是有办法的,避开它多头的针刺,孔子读书阁,吃与槐花一个品相的一串串小白花。还将荆棘棵打回来,倒提着用镰刀尅去侧枝和针刺,用锤子砸批了,就成了上好的火棒。麻棘木质松软且有油性,易着耐燃,且无松树枝燃烧时的浓浓黑烟及刺松脂味,点燃一根,可以明亮好长时间。记事起,白发高龄的爷爷便已不在生产队劳动,赋闲在家。可一生劳作,不习惯闲坐家中,遇春而动,逢晴上山,开小片的荒地或刨些药材什么的。回来时往往用鐝头把挑一捆麻棘,做成一捆捆的火棒,储备起生活里的光明。
  童年的晚饭后,奶奶经常让我或堂弟点着麻棘棒,给她照明纺棉花。两个堂姐,也就着火光搓纳鞋底的麻绳、纳鞋底。奶奶盘坐在炕上,一手摇纺花车,一手捏着搓好的棉花卷抽线。纺花车嗡嗡嗡地转,奶奶的手上抬,再抬,再抬,一根匀称、雪白的线便延伸到手臂的极限。纺花车一倒,捏棉花卷的手同时往下一放,那线便以极快的速度一圈圈缠到线穗上,最终缠成一个结实饱满的橄榄形线穗。以后经过拐线、浆线、经线、咣当咣当织布等一道道工序,织成摸上去疙疙瘩瘩的土布,做成我们的衣裤鞋袜。摇摇曳曳的火光里,奶奶始终挺着胸,坐姿端庄,面容专注,爱看读书阁,叠合着墙壁上晃动的夸张投影,一刻不停地纺着一个穷家的日子,纺着坎坷一生的绵长记忆,纺着岁月的艰辛与沧桑。二姐卷着一条裤腿,在小腿外侧将两股麻胚搓成上劲很匀的麻绳。麻胚的反复缠绞,使小腿没有了汗毛,在火光下闪着白亮亮的光。纳鞋底的大姐,将针锥在头发上蹭一下,把鞋底抵在膝盖上,转动着手腕很用劲地扎,针锥拔出时都要发出嘭的一声响。然后将牵着麻绳的针穿进针眼里,嗤嗤地抽,抽到底后将麻绳缠在手上,使着吃奶的劲把针脚挣牢。大姐当时十多岁,可好像有了什么心思,咬着嘴唇,眼光幽幽的,孔子读书阁,将女儿家心里的秘密纳进针脚密密麻麻排列的鞋底。我知道,大伯已经决定,小学一毕业,便不让大姐上学,到生产队去挣工分,精彩读书阁。二姐也逃脱不了这样的命运,只是还不大懂得发愁,只顾瞪大两眼对付手里的活,生怕麻绳搓得粗细不匀,被大姐和大娘责怪。
  
  3
  天快明的时候起了风,房前屋后的树被大风扯得捏着嗓门日呜日呜尖声怪叫,鸡窝里打鸣的公鸡声音也颤颤抖抖,似乎还听得见山坡的石头也被冻得嘎嘣嘎嘣响。
  “开门风,关门住”,这风一刮,最少是一天。我蜷曲起赤裸的身体,铭华读书阁,往被窝深处钻去,享受着一夜积累起的那点可怜温度。我知道该起床出工走了,好像听见隔壁睡的父亲已开门走人,可就是不想起。我没有内衣可套的单薄棉袄裤,以及单帮的布鞋,顶不住这肆虐寒风带来的酷冷。可指望着工分吃饭,也忌怕父亲对我黑起的脸,不起不行。初中毕业回村后,我就被钉在了劳动工分的十字架上。于是怄到再也不能延缓,急手慌脚套上衣裤,打开房门。可刚把一只脚探出去,立刻被大风搡了个趔趄。我看见,枯枝败叶被大风吹得四处打滚,细小的枝叶在天空惊慌失措地狂飞乱舞。
  路上走着,在地里干着出力的活,按说可以运动生热,可依然冻得抖抖索索。最边缘的耳朵、手指,以及两只脚,更是针扎火燎般疼,好像随时都会掉下来。于是,几个上年岁的男人抓闹来一些草叶树枝,在靠岸坎的背风地方燃起一小堆火,头碰头挤在一起,伸着老树皮般粗糙的手在火堆上熏烤。当然要抽老旱烟,烟熏火呛,他们又是流泪,又是咳嗽,咳得狠了,屁也憋出来了。火堆不大,挤不下一个生产队几十号的男男女女。大家边缩着脖子笼着袖子跺脚,一抬胳膊将淌下来的清水鼻涕蹭到衣袖上,边求队长开恩烧两捆玉米秸秆烤烤火。玉米秸秆是队里牲口和羊群的口粮,和人吃的粮食一样金贵,“宁可烂了,不可断了”。更何况,早晨的出工,按规矩没有歇息的时间。可队长禁不住大家一求再求,自己也捱不过寒冷,终于松口让烧两捆。于是秸秆很快搬来,大火呼隆隆燃烧起来。大家人挤人围拢了伸长两手烤,既怕烤不暖,又怕被大风里左一扑右一卷的火舌舔一下,于是进进退退掌握着人与火之间的距离。火头一个跳蹿长扑,将对着风头几个人的头发燎着了,空气里顿时飘起一股焦糊味。那几个像被蝎子蜇了一样,抹着头发尖叫着跑开,又挤进背风的一边。风在后,火在前,“前边烤成了疮,后边冻成了姜”。幸好大家都不笨,转过来掉过去前后轮着熏,充分享受这十多分钟的温度。
  
  4
  好在家里还有一笼烧煤炭的火。下工回来,和父亲一起跳上火台,烤手,炦脚,也让身上慢慢暖和起来。
  山西有煤,可各地煤炭品质不一。我们这里,只能在邻村的小煤窑担来刺鼻呛眼的高硫煤烧,我们称之为“臭煤”。“香煤”也有,可在三十里之外,价格还贵,为穷日子穷过的村人受用不起。长期燃烧“臭煤”的结果是,好多男人女人都患了慢性支气管炎和鼻炎,以致成为一种地方病。
  可“有比没有强,哼哼比哭强”,家里的日子,还要靠“臭煤”火来熬煮;寒冷的冬天,也靠它来温暖。只是,各家糊纸的窗户,无论春夏秋冬,靠上永远空着两格不糊纸,让通风透气,出煤烟,以免夜里睡觉中了煤毒,轻者恶心呕吐,头痛欲裂,重者丢了性命。
  烧火用煤面多于炭块。一锨煤面一锨土,搅拌混合了,浇水调和成膏状,塞满火腔,用火柱捅个眼,便蓄起了火。做饭时用火柱捅开,蓝色、桔黄两截的火焰便窜上来。急用火时,才撂进去里边几块炭,使火烧得更旺。
  火,就是一日三餐,就是农家日子,就是生存之道,树海读书阁,就是人间温暖,凡尘烟火。
  于是家里的一笼火,紧密着联系着两样东西:一个是灶火必须吃进去的煤炭,另一个是锅里必须下的米粮。
  为了烧不掏钱的煤炭,上小学时,我和两个堂姐、堂弟担着箩头,经常一大早跟着父亲、大伯,到邻村后沟的硫磺窑去拾炭。那是磺窑倒渣的一面陡坡,矸石里夹杂着数量不多的碎炭。我们上上下下跑着,金霏读书阁,拣拾粘着黄斑的炭块,金霏读书阁,将两手染得乌黑,脸上也抹成大花脸。炭块上的黄斑是硫磺,燃烧时比“臭煤”更刺鼻呛嗓子,为出煤烟,大冬天也不能关门。可依然是宝贝,担回后用锤子捣碎,搅进土调成煤膏烧。至今忘不了,担炭返回的路上,满头冒汗气喘吁吁的我及堂弟,走一段,就得搁下担子歇息,和父亲他们落开很远的距离。最终还是到家的父亲、大伯返回来,替我们担回去。
  家里的煤断顿的时候,我和父亲还到邻村小煤窑自己进窑出过煤,原因是正赶上煤窑歇工,煤场上也没一点存煤。父亲给看窑的人说了好多好话,才让我们头顶电石灯进窑出煤。还不错,是步窑,基本平行着进入大山的腹腔。可窑筒很低,须弯着腰往里走。出煤的支巷更低,几乎是爬着进去,爬着出来。拉煤的器具,不是我们熟悉的平车、罐车,而是一种荆条编的长形拖篓,支撑拖篓的木架安装了四个比碗口还小的铁轮子。装满煤后,父亲在前边拖,我在后边推,终于看到外边的亮光时,感觉是从阴曹地府逃了出来。
  只可惜,锅里熬煮的,是糠糠菜菜的饭,纯米、纯玉米糁的饭极为少见,炖肉更是少之又少。那些年,村里人都是出家的和尚和尼姑。
  可再不济的吃食,也得先在碾子上加工细了,灶火上的锅里有物可下。于是,碾窑便成了繁忙之地,村里的女人们隔三差五就来这个地方,跟在驴屁股后面一圈一圈转着,走过春夏秋冬,碾碎日月星辰,碾压着稀汤寡水、糠糠菜菜的日子。更多的时候,是趁着夜晚或阴雨天,耗一家大人小孩的人力推碾子。我是彻底怵了这种活计。为不误白天上工,常常是在夜里赶着碾压出下锅的吃食。先在碾窑前燃起一堆火,聊以照明。先前是父亲肩搭牲口的套绳,弯腰弓脊在前边拉,我扶着碾杆撅起屁股在后边推;后来变成了我在前边拉,妹妹在后边推。母亲自然每次都得在场,手里端一盏风一扑便飘飘忽忽的油灯,又是搅拌又是扫,到程度了便一遍一遍筛。那时糠是主打口粮,不好吃,却特别难碾压,比碾粮食要多耗几倍的时间与气力。一圈一圈走着没有尽头的路,鼻息里充斥着驴粪驴尿与碾窑里发霉的混合气味,碾碎粮或糠,也碾碎我野心勃勃又无可奈何的心。
  
  5
  小的时候,点火主要用火柴。
  火柴,是点亮夜色的精灵,是燃烧生活的火种。这种便携、安全的火源,积蓄着人类燃烧起第一堆火和保存火种的灵感,储存着燧人氏钻木取火和人类走向文明以来火种保存的智慧。自然,成为抽老旱烟的男人们须臾不离身的宝贝;女人们也须在窗台或柜角上放一盒,以备点灯、生火用。从火柴盒里抽出一根,在磷面上一擦,“嚓儿”的一声响,火苗窜起,同时冒起一缕青烟,一股淡淡的硫磺味也随即钻进鼻孔,便点燃起农家的灶火、灯火,安慰住了男人们的烟瘾。父亲他们当时都用火柴点烟,为了节省,背风拢着两手划着一根火柴,要给好几个人伸过来的烟锅点着。
  可爷爷还经常使用苦艾拧成的火绳。抗了鐝头钉钯上山时,点燃一盘火绳,悬挂在鐝把上,飘一路袅袅青烟与苦艾的清香。地头歇息时,噗的一口吹掉火绳头上的灰烬,露出红红的火,把烟点着,吧嗒吧嗒抽。
  苦艾的火绳还有一大用途,就是夏秋的夜里,在院子里或家里点燃一盘,驱赶蚊子。苦艾燃烧的烟和味道,是蚊子的克星,蚊子闻之便会遁于无形。奶奶总是说,蚊子的嘴被苦艾熏肿了,只能逃走,不跑也叮不了人了。
  爷爷还使用过一种更古老的便携式火种,叫做火镰。很小的时候我见过,像门搭链上取下的一环,一边宽一些,钢质的。使用时,从专用的小袋子里揪出一小撮叫刺葛的植物制成的绒毛,摁在山坡随意可以捡到的黑色火石上,用火镰由上向下擦打,溅起的火星便把绒毛点着。是暗火,摁在烟锅上使劲抽几口,就把烟引着了。如果想燃起明火,便揪一把茸草毛,握成一团,把打着了的刺葛绒毛包进去,嘴对着咈咈地吹,烟越冒越大,呼的一声窜起火焰,就可以放在柴禾下燃起火来。
  后来父亲他们和年轻辈的抽烟人,改用了打火机。灌汽油的那种,大拇指摩擦驱动火轮,使火石溅出火星,使浸泡了汽油的捻子燃起火苗。地头歇息之时,一伙灰头土脸的男人们,一人抱一根烟袋,拿一个打火机,点着烟啵啵地抽,边说道着苦情苦调穷日子里的不舒心事,你叹口气,我嗨一声,脸上便泛着迷惘、木然的表情。也少不了说些笑话和荤腥黄段子,呵呵哈哈一阵大笑,可属于那种抵抗麻木的穷高兴。肚子没装进顶用的食儿,大笑也耗能量。当队长一声吆喝上工了,一个个蔫蔫地站起身来,拍拍屁股上的灰土,拿起相对原始的笨重工具接着做低效率的农活。
  
  6
  最盼入秋后小麦播种前羊群“卧地”时,于黑夜里去看羊。这是解决离村远的麦地底肥的便捷办法,傍晚集中起队里的几群羊,在地里拉屎撒尿,省去人力远途担运肥料,更重要的是可以抢出时间来,好应时下种。
  每逢这时,队长便会在下午派两名壮劳力去打柴,以备夜间燃起篝火,给看羊的人照明,取暖,并吓退觊觎羊群的狼。我总是抢着去打柴,原因是可以在夜间参加看羊,更深的原因是可以在夜里去大田里偷来嫩玉米、嫩黄豆角与土豆,烧熟了一饱口福。
  其实这是公开的秘密,夜里看羊辛苦,默许看羊的人“偷”几穗玉米打打牙祭,算是一种酬劳。于是我和打柴的伙伴于下午跑到很远的松坡里,跑动着捡枯死的树枝,下力气刨树桩树根,一身身流着臭汗担回满满两担硬柴。我们积极性之所以这样高,为的是一夜的火光,更为了自己的肚子。
  当天空收去了最后一缕晚霞,夜的帷幕拉开,篝火便在羊卧地的地头燃烧起来。火先从穰柴上蹿起,向上跳跃,舔舐,不一会便把中号的大号的硬柴燃着了。红红的火焰在柴堆之上欢乐的舞蹈,呼啦啦地唱歌,将夜空被燃成一片通红,也将山坳烤得暖烘烘的。羊们安静地卧在地块里,参禅悟道般闭着眼反刍。此时,就轮着我们几个年轻人出动了。掰嫩玉米是最主要的,也最有讲究,既不能太嫩,一咬一泡水,也不能太老,有了淀粉的味道。这方面我们特有经验,将玉米穗尖部的包皮撕开一点,用手指一掐,就知道老嫩。玉米穗的包皮不能剥去,因为带皮埋进火堆下的灰烬里,才能既将玉米焖熟,又保持金黄的色泽,不至于烧糊烧焦。灰烬里焖熟的玉米别提多好吃了,牙齿一咬,一粒粒在嘴里噗噗爆开,甜粘滑腻,并带着田土的原味与草木的清香,侵淫唇齿,直袭心头,把全身每一个细胞都充塞满。那时经常饥饿,肚子也大,一夜没有七穗八穗玉米,外加几颗土豆和零七碎八乱嚼的嫩黄豆,是打发不过去的。当然,吃坏肚子在所难免,害得第二天一整天吃不下饭。
  
  7
  大年初一起五更的年火,在记忆里熊熊燃烧。
  堆年火的柴叫年柴,是大伯、父亲平时很当回事打回来的,有枯树桩、树根、荆棘根等。年三十天黑前,便在院子里堆起来,先穰柴,再树枝的中柴,然后是树桩树根的大柴,依次垛起。院边还会准备一些续柴,供随时添加。初一五更,我们盼年盼得眼睛都出了血的孩子们,大约于凌晨三点左右便起来了,猴急急放三个“开门炮”跳出门外,第一件事就是把年火给点着了,火焰腾空而起。在那无电的岁月里,在北方寒冷的天气里,黑洞洞的小院顿时亮堂堂,暖融融,喜气洋洋。
  年火除了照明、取暖外,还寄托着山村人烧红岁月烧旺日子的愿望。人们都在期望,这红红的年火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可以烧掉穷病晦气,驱走鬼怪邪气,烧出一个红火日子。于是就有了年火烧得越旺日子也会越旺是说法,家家户户都非常重视打年柴,烧年火,互相攀比谁家的年火堆得更高,烧得更旺。年柴并不都烧完,特意留出一些烧过的在下年的初一五更烧,寓意年年有余。于是,一堆年火添加进了祭祀、驱邪、祈福的宗教意义。
  年节的一切,就从这堆年火开始了。奶奶在大妈、母亲陪同下,穿梭在年火的光亮里,家里家外一遍一遍焚香,上贡品,叩拜家里的主位神佛、财神、灶神,院里的天地、五谷神等,以致猪圈、茅厕都要焚香磕头。或许正因为穷,日子艰难,大人们才越虔诚地求神赐福,拜佛禳灾。我们孩子们只顾着自己的快乐,围着年火放爆竹,肆意嬉闹。还会摸黑跑到邻家院里,看看谁家还没起,把年火给点着,逼他们起来。大人们在过年这天非常宽容,没有谁会嗔怪我们的狂喜与顽劣。
  当各个院子年火都烧起来,村庄上空被映照得通红一片,既是祭拜神祗也是喜庆的鞭炮便此起彼伏地燃放起来,哇啦啦吵成一片。紧接着就是过年的另一项重要日程了:吃饺子!这时天刚蒙蒙亮,这么早吃饺子可能昭示着农家“早起三光、晚起三慌”的勤劳为本信条吧?一家人围在年火四周,津津有味吃着一年一见的猪肉或羊肉饺子。于是吃饺子便成为人生阅历的代名词,老人们笑话没见过世面的孩子时总是说:你才吃了几顿饺子?
  起五更、烧年火、放鞭炮、吃饺子,先家里后全村挨住门给长辈们磕头拜年,一整天和同龄孩子们疯耍,是我童年的大年元素。院子里的那堆年火是绝对不能人为熄灭的,任其飘着袅袅的青烟,自然熄灭。傍晚时,奶奶看着终于灭掉的年火,脸生愀色,一声长叹幽幽怨怨,成为我心中经久不息的岁月回响:“哎,皇年好过,日月难熬!”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中国梦
  
   丁香一样的姑娘
  
   一朵白蔷薇
  
   《淡墨》,写给墨。→墨诗
  
   三年。散年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