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mwon

registered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Where I Can Get a Replacement Screen for iPhone [copy link]

1#
银光图片

(同题·散文诗)我在彼岸等待花开
  就让我的柔情,精彩读书阁,在这个月色之夜,去静听那蛙声阵阵。
  赤足走远在泥泞的小路上,树海读书阁,手里提着你说过好美好美的那双鞋。
  轻轻地我踩着记忆的微笑,树海读书阁,给你的梦里再加点我的调皮和癫狂。
  如果,铭华读书阁,你在心中把我牵挂,我想,金霏读书阁,那落了一地的月光定是你思念我的泪吧!
  如果,你在沉默中把我回忆,我想,树海读书阁,那吹皱了的湖水必是你思念我的醉样!
  
  请让我的爱情,金霏读书阁,走过你的人生三部,孔子读书阁,任其一路拼写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华闻读书阁
  抬头,我踮起双脚,树海读书阁,轻轻地去摘下那片片枫红,只染色于这个秋天我们所走过的路。
  如果,孔子读书阁,我在门前独自徘徊,爱看读书阁,那一定是想牵住西去柔和的霞光,给你匆匆的归途渲染上一片色彩的伴奏!
  如果,我在小路上顾盼,那一定是我的柔情在心中歌舞,只为的远方孤灯月下你的恪守!
  
  还是停一停吧,好让凉爽的风,吹走我烦恼的思绪!
  坐在案前,铺开思念,我把你的摸样描绘。每一个细节,我都不会放过!
  如果,你在远方也在思念,那么,今夜的繁星,流云推月般把我的字迹清晰!
  如果,你在此刻正辗转难寐,那么,昨天飞过的鸣雀,口里说的定是你邮递的思念。
  
  我就这样站在风中,并不曾感到有一丝丝地疲惫,我只在这里,等待那满目的花开之时!
  我就这样等在雨季,并不曾感到有一丝丝地孤零,我只在这里,等待那漫天的枫红之时!
  我就这样守在月夜,并不曾感到有一丝丝地迟疑,我只在彼岸,等待那飘落缤纷我的执着!
  我就这样伫立在冬季,并不曾感到有一丝丝的冷,我只在彼岸,等待雪花飞开裹紧我的爱情!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不老的秋
  
   分享入
  
   《庆兔兔日记》1906没有走斑马线
  
   心笺,映着记忆的影
  
   《红楼梦》阅读笔记(之十七)
Share Forward
2#

(四)窗含天山千秋雪,精彩读书阁
  在阿拉木图,我客居的住房朝南,楼层较高,视野开阔,可以眺望很远的地方。
  
  最令我这个来自邻国的南方人惊喜的是,坐在屋里,树海读书阁,足不出户,孔子读书阁,透过窗户,举头就可以望见阿拉木图城南城西那壮丽的雪山,树海读书阁,久看不厌。
  
  雪山上时而云雾缭绕,气象万千,宛如披着洁白婚纱的新嫁娘;时而又展露芳容,冰清玉洁,绮丽多姿。若到夜晚,月上东山,金霏读书阁,云海苍茫,山影朦胧,爱看读书阁,阿市万家灯火闪烁,又是别有一番景象。
  
  窗外的雪山就是天山(哈萨克斯坦人称阿拉套山),它横亘于中国及中亚的吉尔吉斯、哈萨克斯坦三国,绵延二千五百公里,宽处达二百至三百余公里,平均高度在四千米以上,山顶终年白雪皑皑,金霏读书阁,巍峨壮观。汉唐时代,我们的边塞诗人,树海读书阁,留下了无数有关天山的诗篇,如岑参的&ldquo,华闻读书阁;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树海读书阁,雪上空留马行处。&rdquo,孔子读书阁;,诗仙的&ldquo,铭华读书阁;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更是脍炙人口。如今,明月还是李白岑参曾经仰望的明月;天山,依然是汉唐时代的天山,只是往事已越千年。
  
  唐人诗圣杜甫在其脍炙人口的《绝句》一诗中,有“窗含西岭千秋雪”的佳句,富有诗情画意。套用诗圣佳作,改为“窗含天山千秋雪”来描绘此情此景,也许再恰当不过!
  
  阿拉木图市东南西三面为天山所环抱,中间地势平坦,仿佛一把巨大的罗圈椅。该市周边无大江大河,城市人口一百五十万,城市用水一半要靠抽取地下水,而地下水的补充则主要靠渗透到地下的天山雪水。
  
  每到夏天,天山上冰雪消融(低海拔处的),湍急的雪水,沿着山沟流淌而下,浇灌了果园牧场,滋润了山下干渴的土地。市里那二十来条原已干涸的小溪,也开始日夜叮咚,弹奏起欢快的乐章。阿市绿化率达70%,到处是高大的树木,绿树成荫,满目苍翠,得益于天山雪水的浇灌,以至街道两旁的房屋、商店多为浓密的枝叶掩映,若不走近,还难睹真容。
  
  如今已是盛夏六月,在我遥远的家乡重庆又该是烈日炎炎、酷暑难熬的天气吧?阿市夏无酷暑,此时白天最高不过30℃上下,早晚更凉爽宜人。我想,这与包围着该市的雪山不无关系吧?天山上那皑皑白雪,那晶莹剔透的冰川,无疑像硕大无比的固体水库和大自然恩赐的“空调”,给阿拉木图带来了莫大的福音。
  
  (待续)
  
  重庆杨家坪中学赵定华
  
  2013-1-20旧稿整理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不屈
  
   200种需要改进与改良的传统文化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唱首情歌给草原
  
   写给祖国母亲的歌
3#

16岁的一篇日记
【导读】从大姨到七姨的家都住过后,终于懂得有个窝对我而言是种妄想,现在、也才觉得不必要的拥有就是种包袱也终究失去,精彩读书阁。  
  又要搬走了。
  对于住的地方没有任何舍不得的感觉,金霏读书阁,习惯了吧?意料中的&mdash,华闻读书阁;—刚适应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铭华读书阁,又必须得面对不同的生活,这一切就像重播,我已经腻了也怕了这样子的重复上演,树海读书阁
  2007.11.21,树海读书阁.这天仿佛让我回到了十二年前,零碎的片段慢慢的重现在眼前。
  六姨义愤填膺的&ldquo,树海读书阁;演说”,妈妈无奈而难过的面容,金霏读书阁,他们让我感到地震般的厮打,爱看读书阁,他绝情的背影,我、我无助的眼泪和恐慌的心情,还有深深、深深地夜,孔子读书阁,从这天起,孔子读书阁,我是个对&ldquo,树海读书阁;父亲”没有概念,对爱情矛盾,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小女生,仅仅是个小女生而已。
  2007.11.21.同样有深深地夜,同样有阿姨的滔滔不绝,同样的有妈妈憔悴而懦弱的脸,同样的,还有感到害怕的我,没有人懂也不可能知道一脸平静的我对这一切有着无法抚平的恐惧感,然而。这一切又必须得由我一个人去面对。独自走过了无数次的类似小巷子,原以为自己早已很勇敢,但事实却是我捏紧拳头真心祈祷着天使的出现,我还是那么渺小,那么天真的希望有人能陪我走过这条路,能在这时给我肩膀让我妥协,可现实也是很残酷的,幻想的梦只是童话。没有再固执于“喜欢”这个次,只是单纯的想到了刚给过我希望的人。
  来到了这个住了差不多两个月的地方,开始整理...
  从大姨到七姨的家都住过后,终于懂得有个窝对我而言是种妄想,现在、也才觉得不必要的拥有就是种包袱也终究失去。除了衣服和必要的日用品,其他的都想存进银行,当然这也只是梦!
  呵呵...丢掉?再怎么强迫也明显听见内心深处的不舍,说真的,为什么就没有这样的银行呢?算了,可以丢的都丢了吧!
  看着贴图、信、和贺卡。思绪万千。这些曾被我当做宝贝的东西,现在只能是废纸了,然后是满满的三只小猪的硬币——我唯一的收藏,明天也把他换成纸币了吧。
  ......
  丢了,通通都丢了,包括我的心。
  在许愿瓶被砸碎的那刻,看着漫天飞舞的纸鹤,仿佛我的梦想、我所有的努力和挣扎像固执得可笑的泡沫般一碰就破。
  累了、淡了、散了...
  一切都结束了...
  一切又开始了...
责任编辑:怡儿】
相关的主题文章:

  
   成功要诀
  
   《坡心杂记》之九《 夜里砍树支援炼钢》
  
   “我还是很喜欢你 像炊烟袅袅几许”
  
   今夜,请为我留扇窗(外一首)
  
   儿时的乐园
4#

9、《我一个人静静的》
《我一个人静静的》
作者:老三2015年1月23日23:21
一个人静静的,
思考着以后的生活
我在想,
目前的生活它适不适合我,孔子读书阁

父母给了我健康的体魄,铭华读书阁
我该如何回报父母
我该怎样去面对以后的生活
&nbsp,金霏读书阁;
是我把女儿
带到了这个世界,树海读书阁
我得给他们带去关爱,
得给她们一个好的未来
&nbsp,金霏读书阁;
我静静的在心里说:
&ldquo,华闻读书阁;我得用心善待我的父母&rdquo,树海读书阁;。
我静静的在心里想,树海读书阁
&ldquo,精彩读书阁;我得用心浇灌我的花朵&rdquo,树海读书阁;。
&nbsp,孔子读书阁;
当静下来的时候,爱看读书阁
人都会想很多;
会想到亲人
会想到朋友

当静下来的时候;
才发现知道自己,
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静静的,静静的生活
当静下来的时候;
才是一个真实的你,一个真实的我。
…………………………………………………………..


相关的主题文章:

  
   【北京日记】饶浩成的博语(九)
  
   千古泪
  
   哇!是开平风采堂的灰雕耶!
  
   多年后,终于懂得
  
   叹相逢
5#

SEO老师2015年2月份总结
想着什么时候才写1月份的总结,但是马上3月份都过了1天了。现在很多的工厂还没开工,要农历十五之后。春节也是玩得人都晕了,金霏读书阁,但是不管怎么样,总结还是要写的。   表面上看很多人是上班了,其实很多的人还是没上班的,或者正是打算换工作做选择的。   一、傻瓜   这次春节回家,感触的事情有很多,但是最有感触的一件事,我在前2天的说说上有写了。就是有个人很傻,但是后面去他叔叔家学了推土机,然后现在在村里受到了很多人喜欢。   他不仅有房,还有贤惠的媳妇,最主要的是不会计较,金霏读书阁,干活没请他喝酒吃肉吃点心都行。   大家为什么会羡慕他呢,一是羡慕他有那么高的收入,有一门自己的手艺,还有一个是羡慕他有那么贤惠漂亮的媳妇,华闻读书阁。但是说到底,其实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跟他是小傻瓜有关。   他的爸爸也是比较傻的,所以也不懂赚钱,将近60岁的人以前是住在将近100多年盖的房子里,他呢,也是比较傻,说遗传是不过分的。也是从小被欺负惯的。   比如一样的干活,别人需要160,他们只要80就行,当然不能少于80,他亲人会说的。   也是他什么都不懂,也不懂想那么多的东西,所以也就只会把技术学好。&nbsp,树海读书阁;  反正他老师教什么,他就做什么,教要搞得整齐,就不会想着偷工减料。说要一天把事情做完,可以做到通宵。所以呢,别人就很喜欢他,爱看读书阁,要是请别的师傅来,是不好伺候的。   当然,精彩读书阁,这个故事对我有感触,也许是我自己先入为主,是我们对比了。   我们想着自己比他们聪明,又没他收获,所以心里有点羡慕,再一点就是,好像触动了内心深处的某个东西,想着自己,其实很多的东西是可以向他学习学习是可以做得更好的。   二、上心   其实这个世界上,树海读书阁,大家能力都是差不多,因为基本都是普通人。当然,上面这个是真的比较土的,比如我们小学学了能考上初中,他呢,从来数学都算不清,铭华读书阁,到现在还是很粗糙。   只是,为什么一样的人,到最后会有区别呢。会有大的区别呢。   说到底是上心2个字,孔子读书阁,这2个字也就是我们一直说的专注。   说到这个,树海读书阁,我也想到了自己,其实这么多年来,还没结婚,原因也是出在这2个字上,没上心,没有真的为了做一件事情,全力以赴,真的这样子,基本都会成。   我想到了我的2个朋友,一个还行,一个也是很穷,但是2个都娶到很好的老婆。   有个朋友把我们小学的班花给娶了,这个朋友穷,也不会读书,为什么能把班花给娶了呢。就是他大学毕业,为了追那个班花,工作不做,天天去接她上下班,树海读书阁,半年就搞定结婚。   还有一个,他年纪比较大了,本来还担心着娶不到老婆,后面估计也是知道了上面这个娶班花的朋友,后面追个女孩子,也全职追,用了3个月,也结婚了。现在宝宝应该出生了。   所以,孔子读书阁,假如我们做一件事情也很上心,也基本都会成的。   为什么上面这个傻瓜能开推土机,也是一样道理。因为他其他的也不懂,也不懂计较。   当然,也许很多的人会想着上面这2个人,那婚姻到底合适不合适,幸福幸福,其实这个我们外面的人都是看不到的,冷暖他们自知。但是这次回家,那个比较穷的没回家。   为什么没回家呢,她奶奶说,他们没有车回去,我说,总有摩托车呀,他们说,也没有。   三、那个选择   上面这个奶奶有没有说假话呢,应该也没有,也应该有,因为我们想下都知道,要是一个人回家,又有什么能阻挡得了他们。像当初追女孩子,再高的山都被他爬上去了。   也许他们是用自己的考虑,比如为了小宝宝不感冒,比如真的不想走,也许是其他的。   但是,假如把这个说成是做一件事,就比如我们说的创业。我们很多的人就像是这样子,其实本来想回去,真的去行动了,是可以回去的。但是到最后还是没有回去,事情没有做成。   还有一点,也是我一直在想着,其实每个人都想进步,有些人有进步,有些人没进步,但是要有一种情况是,有些人做这个不行,做那个就很行,比如他不会写,只会说。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子的情况呢,其实归根到底还是一个字,那就是心,2个字就是选择。   比如有些人选择了安静,那么他就做安静的事情,他做事情安静的做,也不说,但是真的把事情做出来。有些人是选择走关系。所以,他就一直去走关系,大雪封山都会走回去。   只是不管怎么样,不管你是选择安静,还是选择动,或者是选择飞,选择躺。   只要你能把事情一直做下去,你都是能把事情做好的。   这个也就是我们一直说的,把事情做精。   再简单的说,这个世界上,也就是有了这样子的选择,所以,大家才会走不一样的路,才会百花齐放,才会有不一样的美丽。要是都做一样的事情,那么世界也就一样色彩了。   所以有些人选择了安稳,有些人选择为梦想走四方。   四、试一下   也许我是一根筋,也许真的是脑子比较傻,所以,我经常都会去试一下,但是成不成呢,有的成了,有的不成。肯定,还真的是有成的,所以,我也就一直试到了现在。   比如一个门,他里面是要通行证才能进去的,那么你开车的时候,你会不会选择去试下。   也许你跟保安试下,也许就成了,当然,不试的也有,就把车放在大路上。   这次回去看到了很多的村里人,曾经一起玩的,现在都长大了,也都成熟了,最主要的是收获了。因为他们也都做得很好了,曾经的小屁孩,现在也都是老板了。   当然,还有很多不是老板的,很多是公务员,很多是老师,事业单位,总之很多。   当然,这次回家也看到很多的人想换工作,为什么要换工作呢,他们一般都是说工资太低了。只是按我的思路来,我一直都是觉得,我们一定要多做事,换工作不要为了钱。   而要想着是不是真的可以学到东西,对我们未来发展是好还是不好。   不然等有天,我们真的当老板了,我们会发现,为老板多创造价值是多么的重要。   所以,我支持那些为了以后创业,而换工作,为了成长自己而换工作,为了多赚钱而换工作的,倒是不怎么支持,因为如果真的要赚到比较多的钱,还是要创业的。   上班出卖的是自己的时间,要是创业了,那可以买很多人时间来做事。   关于创业,不是每个人都合适,但是我觉得,想创业的,准备好的情况下,真的要试下,因为也许创业一年赚得钱,打工就要赚一辈子。看我们身边,肯定会发现很多这样子的例子。   五、规划   很多的人说,人要有规划,我是没有规划的,这个也是很大程度上,我没有做好的原因,说心里话,人还是有有规划的,规划一辈子要做什么,每年要做什么,每个月要做什么。   我们看到那些有规划的,并且按规划来的,基本都成了。   而看到那些没规划的,基本都是有机会就做,试下不成就算了,然后随便找个工作,做什么都没事,工资高点就行,换来换去,到最后结果也都晕了。   我以前是有规划的,但是我是坚持不了那个规划,因为,一下就有新的规划了。   其实这个是写文章人的通病,其实每个规划要是能坚持都会很好的,只是,老换,真的不行了。所以我也希望在这2015年的开始,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别忘记了自己的规划。   规划完之后,就像我们上面我们第二点说上心那个追女孩子,决定追哪个,就努力去追。   一个阶段做一个事情,就像攀登,不知不觉得,我们爬上了很多楼了。   这个就像上学,在以前,我们考试总是要求自己考证,初级的考了,我们考中级,中级的考了,我们考高级,可是我们很多的时候,总是停留在初级,而不去管了。   其实,世界上,很多的山表面上看是不高,但是很多的山,真的还是很高很高。   而人生路上的很多的山,更是无止境的。就像读书,就像学习,只要我们愿意,能学一辈子。但是没事的,多学一点就有多一点的收获,多收获一点,以后我们会多收获一些价值。   我的2015年也有点小小的规划,当然都是随便几点,没那么细,现在也都不能说,最怕的是说出来,没做好,结果被笑掉大牙了。但是核心还是那么几个字,安静做事。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有很多很多机会的,只是看,我们愿意去深入,去坚持不。   不知不觉得又写了这么多,其实每篇文章,写的是别人,告诉的是自己,分享的是最内心深入的感触。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一个记录,要是别人能有用,那么我们也就很开心了。   2015年,还没全部开工,但也都差不多了,希望这年我们都能幸福相伴,好运相随。   我的Q:838504315,欢迎大家添加。
相关的主题文章:

  
   历史的记忆:文革十年(五十五)
  
   北宋三大才子的菊花门事件
  
   最后的角落
  
   勇者无敌
  
   又是一年春天来到
6#

[原创]历史的记忆(南下十二)
  在填毕业表格时,其它内容都好写,就家庭成份一栏我不知,故问爸爸,“我家庭成份和本人成份怎么写,爱看读书阁?”爸爸说:“我18岁就参加工作,本人成份是职工,而且是民革党员,但家庭成份是地主,家庭成份是不能改变的,根据这个规律你家庭成份一栏只能填地主,树海读书阁,你本人成份还在念书就填学生吧!”
  
  就这样我照父亲的话填了表格,从而我也犯了个重大错误,铭华读书阁,由于误填表格让我失去了升学机会,在那个年代也可以说是我犯了一个原则性的错误。
  
  小学毕业成绩品德评语表下来了,语文,算术,树海读书阁,政治,历史,地理,树海读书阁,自然,金霏读书阁,农业常识,孔子读书阁,体育,唱歌,图画九门功课考试全部5分,总评分政治3分,华闻读书阁,农业常识4分其余总评全是5分,金霏读书阁,品德评语是(乙)因我这学期上课不遵守纪律,孔子读书阁,劳动课我还是找船弄草,所以评语中还有一句:“对于成为真正的劳动者认识不够”对于这张小学毕业单我始终保存到现在,精彩读书阁
  
  很快进行了升学考试,我记的很清楚,算术很简单我第一个交卷,语文作文题目是[记一件事]我写的是:“走访八婆婆&rdquo,树海读书阁;是写访问全塘公社八位婆婆种棉花的事迹,对于我考试成绩我是非常自信的。(虽我最终不知考了多少分)
  
  八月底发榜了,名单中却找不到我名字,我心里痛苦极了,回到家我把没录取的消息告诉了妈妈,妈妈说:“別灰心,明年再去考,”我说:“我不是考不出,我哪一门考不好,门门都5分,而是有这样的成份,我不想再去读书了”。
  1961年毕业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当时班上好多农村同学都患大头风病,因沒粮食吃,而大量食用紫云英造成草酸中毒。
  
  具资料显示:“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是指1958年中国兴起"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及经济政治运动后,紧跟着出现的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1959年至1961年),在此期间因饥馑而非正常死亡(饿死)的农民多达三千多万人,是八年抗日战争期间因战乱死亡人数的一倍半。
  
  在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短期内因饥馑死亡人数的最高纪录。然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在官方的正史中却语焉不详,通常只用一句"三年自然灾害"来解释如此惨祸的原因。
  
  经历过这一人人饿肚子时期的45岁以上的中国人,都记的那一段往事,也往往习惯地按照官方用语以"三年自然灾害"来描述这一时期。
  正是这个原因,这年考上初中的许多同学都没去再升学念书,在这种情况下,我也选择了要去工作的想法。……待续.
相关的主题文章:

  
   学习和感悟“雷锋精神”
  
   今冬飘雪何其归
  
   正是天山化雪时
  
   《长相思》三首﹒念佳人
  
   半残的雪莲_1
7#

“三棵树”的故事
  老公对我说:“我爸家门前的三棵树我同意砍了。&rdquo,铭华读书阁;
  “那能行吗?你爸知道怪罪下来怎办?&rdquo,树海读书阁;我担心。
  “不砍咋的,都挡人家十多年了,华闻读书阁,这回爸搬走了,给人一个方便吧!”
  也许读者问,咋回事?不就是三棵树吗?有什么玄妙吗?真有,你也帮着评评这样办好不?
  
  我公婆家在农村,房基地门外有三棵老榆树。老公说,这三棵树比他年龄还大。这三棵树越长越高,挡着了西面隔壁九奶家的房子。十几年前,九奶就找来过,树海读书阁,对我公公,孔子读书阁,她的远房侄儿说:“你家的树正挡我的房子,挡日光不说,还挡得烟筒不冒烟,能不能砍了?&rdquo,树海读书阁;公公一百个不情愿,树长那么高了,像自己的孩子,一天天看着有感情了。公公脑袋转了转说:“您家挨着我院里的两棵果树也挡了我的房基地了,你放,我就放。”“那好吧。”九奶应允,回去二话不说就把两棵果树砍掉了,九奶回头等侄儿把树锯掉,金霏读书阁,左等右等没动静。九奶实在憋不住,跑来询问。公公指着树说:“你看,变矮了。”原来,公公只砍了树的枝丫便了事。公公无理还气壮,谁也不愿惹。九奶只好忍气吞声作罢,树海读书阁
  去年冬天,公公得了脑血栓,什么也记不得了,说话含糊不清,走路一瘸一拐。为父母方便治病,安享晚年,我和老公给公婆在市郊买了一个楼房,精彩读书阁,免去了农村日常生活的琐碎不便。搬家不到一个月,九奶的儿子找老公来了。
  &ldquo,爱看读书阁;你看,你爸搬走了,金霏读书阁,那树&hellip,孔子读书阁;…”没等九奶儿子说完,老公立刻说:“砍了吧,你们自己找人处理。”
  “那你爸追究起来……”九奶儿子心有余悸。
  “没事,我们就说电业局砍的,影响道路交通了,想必老爸找不到人,也就那么的了。”老公向来给人方便,即使自己受损失。
  话刚说完,眨眼之间,九奶儿子就找人把这三棵树放倒了。也许九奶家怕夜长梦多,事久生变。
  话说公公,在新房呆不住,一心想回家乡,一来看看生活一辈子的父老乡亲,二来惦记回到自己养儿育女的茅草屋看看。他让儿子给他买了台轻便自行车,高兴回到老屋,前后院绕绕,突然发现门前的三棵树没有了。
  “我的三棵树哪去了?”公公急忙找来儿子,用不连贯的肢体语言表述着。
  “让电业局砍了,挡路了。”儿子对父亲每个动作都能心领神会。他故作沉静,耐心解释着。
  一向信任儿子的父亲丝毫不怀疑信息的准确性,他颓唐坐在沙发上,若有所失。后来我才知道,他心里一直放不下这件事,他想不通:“电业局也不会这么随随便便砍了,没有任何说法吧?”
  我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过年了,我们接公婆来过年。路上,婆婆对儿子说:“这几天,你爸天天去大队门口骂,管人要砍树的补助钱。找不到电业局就找大队。”
  公公听懂了,对我们说:“得给我钱。”他理直气壮的样子,不给是不会罢休的。
  儿子理解父亲。他一边悄声对妈说:“哪天,给大队拿去200元,让他们给爸爸,这样就平息了。”一边撵上走在前面的父亲说:“别去大队闹了,大队新上任的队长还是咱一家子,别给人添麻烦,多支持他工作。”
  老公心眼多,转得快,能协调事,德高望重,得到家里家外的尊敬和信任。在家,他常和母亲一起做父亲工作,必要时耍点小手腕儿。
  这个家,为了众人的和谐,所做的事像小孩子,那纯朴简单有趣的婉转,常令我忍俊不止。
  
  
  2014年2月5日晚鞍山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与日同行
  
   《我究竟做错了什么?》之《路在何方》
  
   12月赞歌
  
   《庆兔兔日记》1882吃饭看书听故事
  
   喝过烟愁,折下理智
8#

“买官卖官”者必须严惩
“买官卖官”者必须严惩
  
  中央反腐的同时也在剑指整顿官场风气,金霏读书阁,改善官场环境,孔子读书阁,提高党员干部整体形象,金霏读书阁。然而部分干部对于中央的各项“铁规禁令&rdquo,精彩读书阁;不以为然,树海读书阁,打着“小算盘”,上演&ldquo,树海读书阁;违法乱纪的好戏&rdquo,孔子读书阁;。
  
  “为个人升职,在2010年至2012年两年内,铭华读书阁,先后3次向时任洛南县县长、县委书记雷二虎行贿人民币10万元,华闻读书阁。&rdquo,树海读书阁;商洛市纪委有关文件对商州区委常委、副区长李学让违纪问题进行通报,树海读书阁。日前,李学让因跑官买官行贿,被开除党籍、受到行政撤职处分,降为主任科员,爱看读书阁
  
  对于“买官卖官”公众早已深恶痛绝,结果往往也是害人害己,与贪腐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这一切还是利、权在作怪。买官卖官本就是恶劣违法违纪行为,破坏了官场风气,严重损害了党员干部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官帽不论大小,如果仅凭钱财谋取,那还有什么含金量,干部选拔制度不是形同虚设了么?笔者认为,既要严惩买官者,更要问责卖官者,而且必须严惩重罚。
  
  干部的选聘就必须按干部选拔制度来执行,而且要在透明的制度下来规范运行,杜绝“买官卖官”。既要从权利上进行合理约束,让掌权者无权可卖;又要层层监督,让此类人不出可买无处可卖;更要提高为官者个人素质,从心里远离“买官卖官”,凭真本事升迁。
  
  燕子

相关的主题文章:

  
   品——品酒、品绿、品竹音 (作家选刊4期)
  
   吾家有儿初长成_1
  
   假日郊外摘草莓
  
   傍晚,心絮悠然而起
  
   我已读懂您那蜿蜒流动的爱
9#

“八一” 军旗颂,精彩读书阁
  &mdash,铭华读书阁;&mdash,孔子读书阁;欢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三周年
  

&nbsp,金霏读书阁;
  一头沉睡的狮子/满身血污的醒来
  愤怒的眼睛/紧盯着/租界的长枪火炮
  一艘红色小木船/泊在嘉兴南湖
  船舱里/十几支火炬/把一幅地图烧痛,树海读书阁
  火星飞溅/一声惊天的枪声
  引出一面军旗/从南昌飘起
  汇入铁流/流向城市
  流向深山/流向延安
  
  风暴/在红色的血管里涌动
  希望/在长矛大刀里铸造信念
  国恨/在烈火中燃烧,树海读书阁
  五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
  挡不住/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
  洋狗的飞机大炮/敌不过小米加步枪/
  因了一双巨手/拨开迷雾/校正了航标/
  三番左倾的霸气/五次围剿的阴谋/
  才纷纷落在垓下/
  
  如是,华闻读书阁,金沙河/大渡河/赤水河/腾起巨浪/,树海读书阁
  如是,爱看读书阁,过草地/啃树皮/爬雪山/走出泥丸/
  如是,树海读书阁南方豪杰风雷动,团结救亡下山来,孔子读书阁
  如是,金霏读书阁,八省健儿汇集云岭撼皖南/十年游击射天狼!
  如是,军旗/这红色的军旗/从辽沈/从平津/从淮海/
  随雄师越过长江/插上紫禁城头高高飘扬!
  
  如是,军旗/这红色的军旗/饱蘸了多少烈士的鲜血/
  从十八勇士/从方志敏叶挺/从黄花岗雨花台……
  如是,军旗/从北京城/飘向了“两颗回归的明珠”上空/
  飘向了祖国繁荣昌盛的上空……
  
  军旗/她在祖国的万里晴空/高高飘扬了八十三年了!/
  军旗/她还要继续飘扬/在子孙万代的血液里飘扬!
  军旗/她一直在我心中飘扬!她和五星红旗一道,
  永远中国人的自尊自信愤发图强的灵魂里高高飘扬!
  军旗/在新时代新的长征路上,
  在祖国火树银花的凯歌声中永远高高飘扬!
  2010-7-30-15-00
相关的主题文章:

  
   冯骥才散文集
  
   (三)历史不会忘记
  
      秋日荷塘
  
   别为谁幸福
  
   [落英缤纷]天堂有爱(二)
10#

“其转变令人惊奇”
  习总在一次座谈会上引用河南内乡县衙署的一副对联,引起官员们组团前往内乡县衙三省堂参观,华闻读书阁。对联内容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树海读书阁,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金霏读书阁,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官场上的时尚风潮、政治作秀,已属司空见惯,树海读书阁,只是觉得这一次的“热闹”有几个不同以往的看点,树海读书阁
  一:看看历史就会感到,中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态度的转变幅度之大,足可惊人。且不说极左年代里的红卫兵破四旧等极端行为,文革结束后,孔子读书阁,中共对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上层建筑,尤其是政治传统、科举考试等,也一以贯之的保持着批判态度。
  按照中共的解释,以前的封建社会的政治系统在本质上是反动的、剥削的,皇帝是最大的封建地主、是那套政治系统的最终受益人,国家机构是那个穷奢极欲的变态家伙用来压榨劳动人民的工具,各级官员都是附着在血腥的国家机器上吮吸民脂民膏的帮凶。所以,精彩读书阁,在我小时候,看一些中共编写的历史书籍,铭华读书阁,对一些公认的正面历史人物,在对他们有限度的肯定之后,也往往附带一些话,例如:“暴露了他的历史局限性”、“具有封建社会里的忠君愚昧思想”、“不可能达到共产主义高度的层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等。在我学习的大学教材里,总是通过对一些民族历史上的优秀人物的同情表述来暴露、指责当时的官场黑暗、政治腐败,例如李白、杜甫、苏东坡等等,他们之所以命途多舛、际遇凄惨,全都是因为统治集团的腐朽黑暗,而他们则是那个不可救药的社会文化系统下培育出来的凤毛麟角的具有完美人格的高尚人物。
  在了解这些中共的传统认知背景后,你就会感到,习总这次“公然”引用河南一个小县衙的对联是多么惊人。一个小县衙,在我被中共教育熏陶了三十年的认知印象里,那可是穷苦百姓击鼓鸣冤而县太爷收受黑钱、草菅人命的地方,是万恶的封建剥削阶级欺压劳苦大众的形象代表。
  但是,爱看读书阁,把近些年来国家官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改变性表现联系起来看,习总的“公然”引用也不显得那么突兀。例如:在我学习的近代文史教材里,鲁迅还是作为近代史上第一重要的人物出现的,树海读书阁,但是我听说中小学教材已经把鲁迅的作品删除,而前一段时间安阳的一家报纸上也“公然”刊登了鲁迅敌视汉字的一篇文章;在我学习的近代文史教材里,郭沫若是第二号重要人物,但是有了对他的春秋笔法、微言大义般的揭露和指责,他从当年的右翼团体转到左翼团体,在日本和日本妻子山盟海誓、回国后不到三个月又再次结婚,教材里连用几个“其转变令人惊奇”,让我只想发笑,孔子读书阁;在我学习的古代文史教材里,讲到如果用文言文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比用白话文具有更多优势;近年来社会上兴起国学热,小学生们开始背《弟子规》、《三字经》,不要说他们的爷爷辈,就说他们的父辈,比如我,对这些东西还保持着习惯性的警惕心理和批判眼光,就在前些年的国家官方语境里,这些东西还是腐朽的统治阶级用来麻木、禁锢人们思想的毒草;建国后逃往台湾的钱穆、逃往美国的胡适、曾和毛泽东展开论战的梁漱溟等人的作品在书店里又“复活”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不再举例,金霏读书阁,总之就是从批判传统向回归传统的转变。过多的历数中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可笑态度,颇有些揭人老底、死揪住小辫子不放的刻薄。在过去的政治运动中,这正是中共的常用手法。
  单看一些具体现象,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但是用历史的眼光从整体的角度来看,从国学热悄然兴起到现在习总“公然”引用,在最多十年的时间里,中共对中国传统文化之态度的转变,我也引用一下中共教材里的那句话来表达我的感受,“其转变令人惊奇”。
  二,这个转变是好是坏?我认为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哦,对不起,我被中共教育的太久了,难免因袭言辞以致话语乏味。本质上是好滴,不足之处也是存在滴,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我们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关注……怎么又像是大领导讲话?我被中共领导的太久了,难免模拟声口以致面目可憎。
  这个转变,与其说方向是正确的,不如说没得选择、必然如此,官方解释可以叫做历史选择。政治是人的社会活动的强烈集中,文化是人的社会活动的存续秩序(背景、氛围)。早年的中共依靠剧烈的社会活动突破了当时的社会秩序而取得社会管理权,它对被自己打破的社会秩序当然要嘲讽、批判,既出于胜利者的得意心理也有对自我出身的合理化解释还有为建立新秩序廓清环境的必要。但当它坐了江山后,它的统治管理也属于社会活动,也需要得以存续的秩序,那么对于传统文化就不得不回归。以前对传统文化骂之而借力造反,现在对传统文化奉之而借力维持,都是出于它自身的权利需要。
  坦率的讲,我认为社会需要管理者,政党必须要有权利才能管理,中共能够接纳、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作为自己的施政准则(甚至说是发力点),对政党、对民族都是好的。政党需要民族文化营构出的秩序作为施政环境从而保证自身政权的独立,民族更需要文化以区别于其它民族从而保持自身屹立不倒。
  在对待传统文化上,中国人经历了漫长的自我怀疑甚至自我否定。从晚清国势衰微,西风东渐,欢迎西方文明、歌颂西方文明者,大有人在。“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专制黑暗政体之历史也”、“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思想停滞无进步,而一切事态,因亦相随停滞不进”、“思想限制于文字,欲一扫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之沉痼积痗,莫如并废文字,创为罗马拼音,庶乎有瘳”……五四的新文化斗士们经历了国家衰弱的切肤之痛,真挚的呼唤新生,但是五四斗士们没有想到,如此下来,我们国将不国、族将不族。五四斗士们没有想到,当年面对国家疲态而希冀的那种理想场景,不必费力的废文字、换思想就能实现,几十年的西风劲吹,早已把我们的太多年轻人吹化成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的怪物:他们对本民族历史无甚感情、对本民族文化不甚了解,他们甚至对所有的民族历史、民族文化都无感情、不了解,他们不读书,他们蔑视文化,他们只关心数码产品、汽车、快餐、时装、欧美大片,他们身份证上是中国名字、但常用的是外国名字,他们享受物质、模仿精神、学谁像谁。五四斗士们更不会想到,就连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他们自己也已成了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也被这帮新时代的新人给抛弃了,沐浴着西方阳光的年轻人眼中,鲁迅那张老脸怎能和汤姆克鲁斯相提并论呢?
  看过纪录片《较量无声》之后,我对一位朋友说过,中共要想抵御美国的和平演变,必须依靠中国的传统文化。毋庸置疑,中国共产党将对中华民族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纲举民族文化、认可民族历史,保障它的执政独立,也让我们民族有面目存立于世界……这,是我对于政党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理想。
  三:怎样才能做好这个转变?我的国学素养差得远,不可能有自己的国学思想,但我知道一个必要条件:独立思考。说句题外话,假如你说,韩国偶像剧就是比《牡丹亭》好看,这就是你独立思考的结果,我只能再给你加四个字:看书学习。
  国学热兴起有些年头了,但是跟风赶时髦的人多,认真思考的人少。我曾在本地一所著名的小学门口看到,孩子们放学后排着队走出校门,嘴里整齐的念道: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自从国学热兴起后,各所小学都时兴让学生背诵韵文,这所学校的老师大概觉得“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是古时候的句子,自然就是国学的一部分喽,让学生们背,自然就是跟上潮流喽。有些老头子,所谓的民俗专家什么的,装着一肚子的老街、老巷的典故,在报纸上发表发表、在电视上讲述讲述,认为这就是国学,其实就是说故事,连宋代的“说话”艺人都比不上。有些资深教授,找几首常见的古代诗词,先写上一大片赞美的话,再凑点儿教材里的材料,最后添上几句俏皮话,冠以“古诗之我见”、“唐诗之我见”、“宋词之我见”、“元曲之我见”等名头,拿出来发表,当作自己国学研究的成果。国学对于这些人,好比耐克、阿迪等名牌运动服,毫无运动神经的人穿在身上只是图个时髦,他可不是真正的运动员。
  独立思考才能创造,中国独立思考的人多了,中国才能从中国制造转变成中国创造。吴国光(ZHAO紫阳的秘书)说:人的胃的苏醒总是先于脑子的苏醒,文革时候,几亿中国人只有一颗脑子,现在脑子苏醒的人多了。但是我觉得,中国能够独立思考的人的还是太少、太少。看着国学热里跟风弄潮的那些人、说梦潮流里大谈梦想的那些人、习总引用一句话官员们就组团参观(估计未来几天里,本地报纸上还会冒出几篇凑热闹的文章),我总觉得就像看到古时候群臣叩拜、山呼万岁,文革时万人齐集广场挥舞红宝书、大跳忠字舞——引用崔健的一句歌词:“挺胸抬头叫喊,是天生的遗传。”
  独立思考,先要敢于独立。鲁迅先生精辟的描写过一个众人围观犯人被杀头的场面,人群里的每个人都伸长了颈子向前看,似乎有个无形的大手在捏着他们的后脖子。中国历史上,敢于独立于人群之外的人,不幸失败的就是被群体围观着杀头的犯人,有幸成功的就是捏着群体后脖子的无形大手。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害怕独立,不求成功、但求自保,只有呆在人群里才是安全,而在群体里只有群体惯性的语言和动作,不可能有自我的思考。
  关于此,不再多说,希望中国的政治氛围能够不断改善,允许民众独立思考,但是民众也要争气,要敢于独立思考。我在思考写作上不够勤奋,但我自认是独立思考的,而且我知道应该怎样小心翼翼的去思考,以免被捉去杀头。
  四:关于对联的内容。内容里那些官员需存素心、做官为民负责等意思就不再说了。我有一些感触,这感触不只是由这个对联引发的,而是我近年来看书的积累,很乱,大概说一下。
  很多人说中国没有民主,并且认为民主历来就不是中国的政治传统。我觉得不对。钱穆先生在《国学大纲》序文里反驳中国二千年来没有民主的说法,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民为重、君为轻”的思想,尽管这一思想在绝大程度上只是一块招牌,但不能说中国没有民主思想;而且中国政治也有从民间选官的传统,汉朝的标举孝廉,创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的科举制度,是一条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民众参政资格的途径。后世很多人揭露科举制度的腐败黑暗,尤其是清朝八股取士、钳制思想,但我觉得,科举制度不会比现在的公务员考试有更多的暗箱操作,在科举考试中营私舞弊是要被杀头的,雍正腰斩张廷璐就是例子,现在的官呢?
  而且,科举考试出来的都是要做官的,现在的民众怎样做官?对联里说“自己也是百姓”,是的,他从百姓中来,告老还乡回到百姓中去,现在的官呢?
  还有个人价值的问题。古时候的官,为官一任、恪尽职守,上书告老、恩准还乡,牵一头健驴、担两箧古书,腰间仗剑、老仆跟随,向着青天远山、白云翠草飘然而去……我这是迂腐的幻想?反正这诗情画意的景象千百年来召唤着多少士人举子。这种人生境界的审美取向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无论中共传统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诗情画意,现在的官呢?
  习总,对联被您引用了,关键您有多少决心呢?
相关的主题文章:

  
   2020年,最后的一天
  
   《期货传奇人物逍遥刘强自杀》的思考
  
   人民警察之歌
  
   雨夜思绪_1
  
   39空山新雨解注
11#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体育课,孔子读书阁
7月14日下午,符屋小学学生最翘首以盼的体育课终于揭开神秘的面纱,树海读书阁,与学生会面。据“风帆”实践队支教组组员了解,金霏读书阁,符屋小学的体育课很多时候往往会被语文、数学和英语三大主课代替,学生们很想上体育课,树海读书阁。为满足学生需求,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支教组组员合理安排时间组织学生上体育课。
上课铃响后,华闻读书阁,体育教师吴铭豪拿着一个篮球进入课室,告诉学生该上体育课了,精彩读书阁,教室即刻爆发出排山倒海的欢呼声、喝彩声,铭华读书阁,学生欣喜不已,孔子读书阁,兴高采烈跟着吴铭豪走出教室,树海读书阁。由于下午烈阳当空,气温高,吴铭豪先将学生带到一处阴凉地方,金霏读书阁,指挥学生按身高排好队伍,队伍分成两排。之后,吴铭豪让学生从左到右依次报数,核实学生实到人数。核实完毕后,树海读书阁,吴铭豪告诉学生,这节课传授他们打篮球的方法与技巧,爱看读书阁,一边演示运篮投篮的动作,一边讲解动作要领和打篮球应该注意的安全事宜。

吴铭豪讲解投篮技巧(张华昌 摄)
吴铭豪阐述完理论知识,便带领学生来到篮球场。因为经济条件有限,只有一个篮球,学生只能一个接一个投篮。吴铭豪先演示一遍如何投篮后就让学生自己尝试投篮,他在旁边看着学生投篮动作,发现动作失误,他会指出错误之处、说明错误可能导致的危害和再演示一遍正确的动作。一节课下来,学生虽然大汗淋漓,但收获颇丰。

吴铭豪演示正确投篮动作(张华昌 摄)
习近平主席曾强调,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要把发展体育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希望符屋小学的体育课以后不会被其他课代替,学生可以尽情的在阳光下挥洒汗水,而不是将体育课变成白居易笔下那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琵琶女。


相关的主题文章:

  
   南所别
  
   初见乌镇
  
   通宵,渐淡好多旧习惯
  
   “元宵节”感恩父母的那一份情怀_1
  
   R26; 一个民办教师的守望梦
12#

“县长过劳死”应得到什么启示,孔子读书阁
  近日,华闻读书阁,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委副书记、县长柴生芳因劳累过度在办公室睡觉中猝死的消息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很多网民对此冷嘲热讽,“海归的博士就这样死去太不值得&rdquo,精彩读书阁;、“过劳死的都是贪官”、“估计又是喝酒喝死的吧”等如此评论让人不堪入耳,也有网友认为“如此工作做法,虽能留下一世英名,可是却造成了家人一生的痛苦和伤痕,把一个三岁儿子留给妻子,孔子读书阁,妻子后半生的孤苦由谁来承担?&rdquo,树海读书阁;
  
  作为共产党员理应有&ldquo,树海读书阁;奉献&rdquo,树海读书阁;精神,但奉献并不是说不要生命,爱看读书阁,没有生命谈何奉献,谈何为民。作为基层共产党员干部的领导者,一县之长责任大、任务重、应酬多。这些基层干部既要应对上级检查,又要面对老百姓的监督,金霏读书阁,压力很大,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日积月累,导致心理严重失调:吃不下、睡不着、精神紧张、急躁易怒、焦虑感突出,树海读书阁。长期心理压力过大也会导致一些躯体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支气管疾病等。近年来,铭华读书阁,已近发生多起基层官员&ldquo,金霏读书阁;过劳死”事件。“过劳死”已成为那些因成年累月无休止高压工作的基层干部的最后解脱,也成为那些因为工作经常无法在一起团圆基层家庭的梦魇,然而这些奋战在一线的基层干部却仍未引起足够的关注。
  
  党政干部也是人,具有自然人的一般属性和人性弱点,也应该有一般公民享有的权利和义务。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仇官”心理持续蔓延扩大,有人认为:作为官员就应该是公仆,就理所应担的献身和服务大众,岂不知干部也是人,也要养家糊口,从政也是这些干部谋生的一种手段和工作方式。相对于其他工作,党政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党政工作关系到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在世界竞争格局激烈的今天,党政工作难度更大,压力也更大,特别是基层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也遇到的问题和困扰会更多,如果得不到及时化解,会在心里郁结成疾。
  
  “过劳”只不过是诱发“县长”猝死的诱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长年累月下来的并未检查和治疗的基础疾病。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党政干部必然面临更大的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需要建立科学的政绩评估体系,健全公务员的体检特别是心理健康检查。党政干部在为民服务、为国奉献,甚至到最后捐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因此国家也该为这些干部提供一定的保障。
相关的主题文章:

  
   呓派浮言
  
   一起细数一指流沙
  
   一支绝望的
  
   《思乡》外二首
  
   PS技术示例鉴赏
13#

“喜丧”
                                                                                                                                                                                                                                                                                                                                                                                                                                                                                                                                                                                                                                                                                                                                                                                                                                                                                                                                                                                                                                                                                                                                                                                                                                                                        
                                                                                                                                                                                                                                                                                                                                                                                                                                                                                                                                                                                                                                                                                                                                      
&nbsp,树海读书阁;
                                                
                                                 “喜 丧”
                                                                                                                                                  
作者:小白杨
                                                
&nbsp,树海读书阁;编辑:好相处
                                                                                                

                                                                                                
                                                                                                                                                                                                                                                                                                                                                
                                                            
                                                            
                                                            
                                                            
                                                            
                                                            
                                                            
                                                            
                                                            
                                                            
                                                            
                                                            
                                                            
                                                            
                                                            
                                                            
                                                            
                                                            
                                                            
                                                            
                                                            
                                                            
                                                            
                                                            
                                                            

                                                                                                                          初春的一个早晨,一阵电话铃声把我们从睡梦中惊醒,铭华读书阁,婆婆在电话中说姥爷去逝了,树海读书阁,虽然这几天我们已有些预感,骤然听到这一消息我们还是感到震惊,树海读书阁,丈夫握着电话默然立在床前,我躺在床上完全没了睡意,静默着,沉重、严肃的悲哀包裹了我们,凄楚哀痛笼罩着整个房间,金霏读书阁
                                                              
                                                              嫁到婆家时,丈夫说他有一个八十多岁的姥爷,打算带我去见一面,金霏读书阁,我是很羞于见生人的,拗不过丈夫只好答应了。
                                                              
                                                              那是冬日的一个黄昏,我和丈夫拎着些糕点去看姥爷,姥爷就住在本村,离婆婆家只有二三里路,姥爷独自一人住一个大院落,院子里养了十几只羊,走进院子一股难闻的羊粪味扑鼻而来,脚下时有树枝叶叉绊脚,我跟随丈夫踉跄地一脚迈进屋里。屋里光线很暗,桌上一盏老式煤油灯闪着微弱的光,姥爷正坐在灯前端着碗吃饭,孔子读书阁,见我们进屋,赶紧起身迎接。姥爷驼背很严重,爱看读书阁,一只眼睛失明了,耳朵也不好使。跟他说话要像喊一般特别大声,我总不好那么大声说话,问了声姥爷好还要丈夫做传话筒,精彩读书阁。我就不再说话了,我们拉了条长板凳坐下来。丈夫和姥爷攀谈起来。
                                                              
                                                              姥爷只有婆婆这么一个女儿,孔子读书阁,为了终老有儿孙送终,华闻读书阁,姥爷过继了一个儿子。姥爷乐观、为人和善。年轻时拼命干活攒下积蓄为儿子盖了新房娶了媳妇。现在年纪大了,做不了工就养些牲畜来卖,他把每次卖牲畜所得来的钱一分不留地都给儿子。姥爷说他这样待儿子,等到老了,走不动了,儿子一定会好好照顾他的。
                                                              
                                                              第二次看姥爷是在一个炎炎夏日,姥爷摔伤了,不能下床,我和丈夫去看他,屋里只有姥爷一个人,他躺在床上,姥爷的精神大不如从前,姥爷的股骨摔断了,不能起身,连翻身都很困难。问他看过医生了吗,他告诉我们说儿子在村卫生室里给他看了,拿了些药吃着。天气闷热,我想给姥爷倒杯水,抓起床头的暖瓶晃了晃,是空的。我默默地放了回去。这时的姥爷很悲观,总是和我们谈到他身后的事。从姥爷家回来,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隐隐的起伏于心头。
                                                              
                                                              去年四月我们回家,婆婆说姥爷又病了,这次不知是什么病,吃东西咽不下去,喉咙里像有什么东西堵着。姥爷的儿子说姥爷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了,不必再去看病,况且,他这时死也算是喜丧(注:喜丧指高寿老人没什么痛苦安详的去世后举办的比较举喜庆的葬礼)了。我现出万分的激动和愤慨,姥爷已经水米不进好几日了,难道姥爷就这样活活等死不成。我按捺着自己的激动与婆婆商议,姥爷过继的这个儿子,我们能否说进话去,给姥爷去医院看看或者得的不是什么大病。纵然挽救不了生命尚且可以减轻病痛。婆婆摇摇头说,不行,我这个兄弟自从你姥爷病了,生活不能自食其力,一日三餐送的都不及时,平日里我都是小心避开他给你姥爷送些吃喝。昨日我去送水不巧碰到他,他嫌我多事,说左邻右舍看见了显得他们对老人照顾得不周全,唉!到了这个时候,许多事我们是不好多问的。我央求丈夫陪我再去看看姥爷。姥爷仍是一个人在家,他躺在床上,瘦的只剩下一把枯骨,深陷的眼眶,高高凸出的额骨,细长的胳膊,宽大的枯掌,只有他喘息起伏的胸膛表明他还活着。他喘息着,见了我们好像有话要说,只是随之而来的一阵咳嗽使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最后他徒劳地向我们摆摆手,深深地长叹了一口气,这一声长长的、沉重的、无奈的叹息,不知包含多少难言的话语。这一声叹息犹如利鞭重重地鞭打在我的心上,我捂着疼痛的胸口走出屋子,泪水止不住地涌出来,我眼睁睁地看着一个活活的生命在死亡线上作垂死挣扎,除了洒几滴悲痛的酸泪什么也做不了,我的正义,我的良知,我的孝道这时显的那么的卑微,我愤恨,愤恨这命运的不公,我痛苦,痛苦我力量的薄微。
                                                              
                                                              姥爷死于半夜凌晨,死时没有一个人在他身边,谁也不知道深夜他是怎样辗转哀号的死去,死时是清醒,还是昏迷?谁也不知道他最后怎样咽下那不愿停息的呼吸?谁也不知他临死还有什么嘱托和言语?他悄悄地死在冷森暗淡的老屋中,只有冰冷的墙壁,黑幕似的夜色听见他最后的呻吟,看见他与死神作最后战斗的挣扎。姥爷带着对这个世界无限的留恋伤心、绝望地走了。不知道这世界上还将有多少这样的老人孤寂悲惨地死去。他们的死对于人们如同日出日落的轮回一样平常,象转瞬即逝的流星划过星空不留痕迹。
                                                              
                                                              姥爷出殡那天我跟在殡葬队伍的后面,看着裹满孝衣、哀悼涕泣送葬的人群掉不出一滴眼泪,姥爷终其一生的奋斗只是为这最后的终结圆满的一幕么?这对于魂去渺茫的他又有何补益?至今那声长长的、沉重无奈的叹息还时常萦绕在我耳畔,我仍为自己没能为姥爷的死做些救护而深深的自责着。
                                                              
                                                                                                                                                                                                                                                                                                                                                                                                
                                                                                                                                                                                                                                                                                                                                                                                                                                    
相关的主题文章:

  
   最浪漫的事_1
  
   一座城,一个人_1
  
   天下独尊
  
   【原创】《长相思-寄故人》
  
   “冰火玫瑰”美眉--你还在等我吗
14#

“常回家看看”入法所想
【导读】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这一亲情性的“看望或者问候”以法律来维护是靠不住的,关键还是从子女那里发自心内的&ldquo,树海读书阁;常回家看看&rdquo,华闻读书阁;,如果全社会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弘扬孝敬老人这种美德,爱看读书阁......
  
  “找点儿空闲,孔子读书阁,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hellip,金霏读书阁;…&rdquo,铭华读书阁;这一曲在一九九九年春晚上唱响中国大地,也唱出了老年人的心声和盼望。这首歌也就涉及到赡养老人中的精神赡养部分。
  
  近日,新版&ldquo,精彩读书阁;老年法”草案出炉,草案在&ldquo,孔子读书阁;精神慰藉”一章中规定,树海读书阁,“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人&rdquo,树海读书阁;,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树海读书阁,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我们中华民族素以孝为美德,金霏读书阁。小时候听过的《卧冰求鲤》、《范宣惜身》,还有《三字经》中的“香九龄,能温席”等好多小故事,都显示着我们民族以孝作为一种美德来宣传的,作为一种榜样、一种垂范,让世代人们歌颂、流传。
  
  赡养老人一个人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长期以来,我们比较重视物质上的赡养和经济支持,如今出于人性化,又提出精神赡养的具体的一面,并写入法律条款中,那是不是能够破解从精神上关心老人这一难题呢。
  
  也有人对些表示提出疑义,“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中的“经常”是指多长时间、什么频率来算的?若是老人以“子女不常探望”为由提出诉诸法庭,那么如何取证,何人做证。这子女和老人相对公堂,由法律和法官来判定自己的家务事会有何结果,制定的法律当然会为老人撑起腰板,那胜诉后被法律约束的子女会不会就带着温暖和关怀来“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呢?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这一亲情性的“看望或者问候”以法律来维护是靠不住的,关键还是从子女那里发自心内的“常回家看看”,如果全社会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弘扬孝敬老人这种美德,也会使得“常回家看看”更具有可执行性、体现了更多的人文关怀。
  
  那把“常回家看看”列入法中,也不会无一是处。对老人尽孝是一种传统美德,加入法律条文中,可以起到加以弘扬、鼓励和指引的作用,会让一些人改掉原来将大把钱送给老人就是尽孝的想法,会让更多人重视,把“孝”字做得更好,从而大家都自觉地来践行这种美德。
  
  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全社会行动起来,给需要关爱的老年人以关爱,我们每个人也应当常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责任编辑可儿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一剪寒梅,独立傲风雪
  
   【郑国渠】
  
   “四季春”牌粘蝇纸的兴衰
  
   乡村剧团
  
   做一个淡淡的人_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