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mwon

registered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What to Do if Cursor Jumps Randomly While Typing MacBook [copy link]

1#

<<平沙想楼曲>>到上海
  君在江上楼,
  一夜不追求,
  雪山翠暖顺江流,
  日出上海楼;
  山青水秀是小思娇湾月有,
  别地秋收。
  平凉心情,
  温暖无有怀袖;
  领略平山山缺,
  风在停留,
  好去江岸停城走走。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七律 新酿
  
   一树海棠
  
   七绝——七夕小聚
  
   不是我的我不要
  
   子夜速记(九)
Share Forward
2#

真情散文的创作
【导读】作为散文作家,既不能有离奇的想象,也不能编造故事,那么,散文靠什么赢得读者,爱看读书阁?靠什么去实现社会所赋予的责任?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靠真情实感去打动读者。
  飞歌让我谈谈真情散文创作经验,甚是汗颜。毕竟,我不是散文大师,写不出指点迷津的经验。虽说在网上或报纸上发表过一些散文,但影响甚微。经验没有,就说点“老生常谈”的体会吧。
  
  众所周知,诗是直接诉诸感情艺术,它是强烈的抒情艺术诗人靠想象的思维,去反映生活和创造美的。诗人离开想象就没有诗。没有想象,诗人就不能达到扩展与深化,就不能到达飞动与升华。那当然也就不是好的诗人
  
  小说,正如作家刘醒龙所说,它是“黑暗中的一种光明,平庸中的一种浪漫无奈中的一种反抗,孔子读书阁,残酷中的一种温馨,糊涂中的一种警醒。”但是,不管怎样,小说是靠迷人的情节和曲折的故事,去达到作家的目的,实现作品的社会责任,铭华读书阁。不会编故事作家,绝不是好的小说家。
  
  作为散文作家,既不能有离奇的想象,也不能编造故事,那么,散文靠什么赢得读者?靠什么去实现社会所赋予的责任?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靠真情实感去打动读者。
  
  英国《大百科全书》曾对散文有个精辟的诠释:非小说散文作家,不通过虚构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憧憬,华闻读书阁,他以意含的率真,来表达自己的痛苦快乐
  
  记得作家林非说,树海读书阁散文创作是一种主观色彩异常强烈的艺术实践,它的长处在于挥发自己浓郁的情感去打动读者的心灵。干瘪枯燥不得,寡情少趣不得,精彩读书阁,矫揉造作不得,卖弄虚情不得。必须将真正打动和震撼过自己心灵的欢乐或痛楚,将引起过自己仰天大笑或痛哭流涕的多少事情,金霏读书阁,纯朴自如或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让读者随着你的文章或喜笑颜开或泪水滂沱。
  
  散文就是意含的率真,这是散文的生命
  刘锡庆教授也在大学生面前一再高呼,真实是散文的生机所在,孔子读书阁
  
  人们在读散文的时候,从不怀疑它的真实性,树海读书阁散文崇尚的、讲究的就是作者所表现的那种真人真事,真情实感,树海读书阁,真知灼见,一假,就失去散文的天性,就失去散文的魅力。
  
  我认为散文是属于真的范围之内的善和美的事物的表现。
  散文,都应该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赤裸裸的&rdquo,金霏读书阁;展示,树海读书阁
  
  说一些言不由衷的“假意”;把自己的真“言”伪装起来,吐一些骗人的“假话”;把自己的“真面”隐蔽起来,给人一副做出来的“假相”,这样的散文绝不是好散文
  
  应该敢爱,敢恨,敢悲,敢怒,敢喜,敢乐,一字一句,真到永远,情透纸背。看到《我的疯子娘》,你能不为一个残缺而有伟大的母爱所震瑟?看到梅洁的《爱我的那个人走了》,谁不为作者失去母亲而悲泣?看到我的《苦婚》,你能不为那些身背十字架的姑娘愤世忌俗?我认为,这就是真情散文的威力。
  
  好散文的诞生,实际上就是作者生命升腾灵魂出壳的结果。
  
  散文必须有真情实感。但是,有真情实感并不一定是好散文
  因为,散文是一种艺术,它有着特有的艺术美质,不是所有的真情实感都可以登入这个艺术殿堂的。这就要讲究一个散文美。真正的散文,必须是让读者欣赏得击节赞叹的美文,因此语言的巧妙表达,无疑是散文写作生命线。要善于运用风格多样和光彩照人的语言,书写得或雄浑,或轻柔;或明朗,或含蓄;或旖旎,或冲淡;或粗犷,或细腻;或严肃,或诙谐;应该做到开阖有度,恰到好处,能够让大家读得心旷神怡,如痴如醉。在此种感动得不能自己的过程里面,使得自己的精神境界在潜移默化中冉冉地提升。
  
  散文美,美在自然
  
  谈到散文自然美的要求,那就是:立意要独具古今慧眼,但不要故作高深;遣词须适宜任情,随物赋格,有一种无滞无碍的活泼气象;行文应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技法须是顺手拈来,不露形迹,充分发挥其为内容服务的作用,而不使文章内容受累。也就是说,成功散文应达到“不雕不饰,浑然天成,令人但见钟情,不赌文字的境界”。
  
  散文最忌雕琢。这是我写散文时,最遵守的戒律。
  初学者切忌。
责任编辑春风
相关的主题文章:

  
   是谁为你们编了谎言
  
   大爱,永远记下刻骨铭心的故事
  
   烟雨红尘,只愿细水长流
  
   温暖的悲剧
  
   一声口哨相思起
3#


  在黎明来临之前
  
  窗外传来大巴车的鸣笛声
  躲在被窝里的我
  似乎触到了那呼啸而过时的风声
  它在我的脸上拍打,被窝里的暖气被抽走
  我怕
  怕再也见不到晨晓时那灿烂的阳光
  
  在黄昏来临之前
  看天边的那道光一点一点的撤退
  伸出手想挽留,余辉却映红了脸颊
  那棵孤独的树啊,你怎么还有心思在摇摆
  木木的望着遥远的远方
  我怕
  怕和你还没有走到幸福的终点,夕阳就已下山
  
  在春暖花开来临之前
  田埂上有农民伯伯留下的春耕的脚印
  枝头间有鸟雀虫蚁丢落的残余的食物
  山坡上钻出了第一株幼草
  那寂静的苹果树也发了芽开了花
  当那“啪”的一声迸进耳朵的时候
  我怕
  怕姹紫嫣红的春天晃了我的眼,再也找不到最初的方向
  
  在午夜时分惊醒之前
  梦里的你依旧清晰可见
  一样的笑容,一样的呓语和一样的宠爱目光
  看你一步一步走进我
  我屏住呼吸,用力的闭着眼睛
  我怕
  怕一觉醒来就再也抓不住你衣角的温柔
  
  在还没有遇到你之前
  我整天都疯疯癫癫的糊涂的过生活
  高兴了就咧嘴不矜持的哈哈大笑
  烦恼了就撅嘴不掩饰的闷闷不乐
  遇人不过心,遇事不走脑
  看着日历翻了一页又一页,目睹年龄老了一岁又一岁
  我怕
  怕在我最好的年华里给不了你我最好的一面
  我怕
  怕在我最脆弱的岁月里碰不到最温柔的你
  


相关的主题文章:

  
   乌夜啼(三阙)
  
   你,让我感动
  
   7月13日岭师伙食故事+绿芽社会实践队+教育科学学院 (3)_3
  
   一个人_4
  
   鼓浪屿
4#

梧桐的情结,树海读书阁
                         【编者按】“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树呢,树海读书阁,那么神奇,树海读书阁作者在认识梧桐树的过程中也就与它结下了一段情缘            
    小时生在北方,没见过梧桐树,孔子读书阁,但总听老人们说“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也就觉得梧桐树如神树一般,否则凤凰怎能只落在梧桐树上呢?因觉得神秘,就想追问梧桐树是什么样子,老人们也没见过梧桐神树,华闻读书阁自然也说不明白,只能引经据典搪塞一番罢了,爱看读书阁。于是,就越发觉得梧桐树的神异。
  
  后来读书了,稍稍知道梧桐是一种生长在南方的树,树海读书阁,也渐渐消除了对梧桐树的神秘感,精彩读书阁。但读到“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和“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的词句,铭华读书阁,又把梧桐树和“剪不断,金霏读书阁,理还乱”的离愁联系到了一起,孔子读书阁。那时想来,梧桐树该是娇小柔弱,难当风雨的小树,种在庭院里供文人雅士“看庭前花开花谢”,托物言志,排遣幽思。
  
  直到十八、九岁来到南方上学,见到满院大树,枝枝丫丫,金霏读书阁,如冠如盖,问当地的同学是什么树,同学说是梧桐。这才第一次见到梧桐树。但当时深感不解的是,如此高大魁梧的梧桐树,又怎能与凄苦的离愁联系到一起呢?
  
  真正认识梧桐树,是大学三年级的暑假借故到庐山旅游,在庐山植物园才第一次见到梧桐树。那梧桐树亭亭玉立,青绿色的枝干笔直向上,匀称而标致,手掌样的叶子间点缀着黄绿色的小花,如高擎着的琉璃般的华盖,这生机勃发的美令我震撼不已。坐在桐荫里小憩,细读着树下的标本卡才知道,梧桐是桐树的一种,桐树的品种很多,有梧桐、油桐、泡桐、紫花桐、白花桐等,梧桐习性喜温,原产于中国和日本。读完之后俞加困惑,眼前的是梧桐树,以前看到的“梧桐”又是何物?后来才知道,那些是“法国梧桐”。
  
  其实,“法国梧桐”与梧桐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树。“法国梧桐”是悬铃木的一种,真正的名字叫三球悬铃木,原产北美洲、地中海和印度一带。法国人最早把它带到上海,种植在霞飞路两侧作为行道树,因其树叶酷似梧桐,当时人们误认为是梧桐树,依其来源就叫做了“法国梧桐”,其后便以讹传讹了。
  
  如今,土生土长的梧桐树已经难得一见了,但因庐山植物园那美丽的梧桐树,使我对梧桐树的情结依然未改。其实,几千年来,人们对梧桐树的崇尚和赞誉从来就没有间断过,早在东周赞美卫文公复国中兴的《诗经&bull;庸风&bull;定之方中》的诗句中,就有“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椅桐,也就是梧桐。可见,古人在周朝就已经用梧桐木制作作琴瑟了,《后汉书》也载有蔡邕行到泰山,“见焚桐,闻爆声曰:&lsquo;此良木也&rsquo;,取而为琴”,便作成了名琴“焦尾”的故事,此后“焦尾”也就成为了琴的代名词。时至今日,梧桐木仍然是制作乐器的上好材料。但把梧桐树从制琴的材料提升到“凤栖之木”的,最早是《诗经&bull;大雅&bull;卷阿》中“凤凰呜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的诗句,其后历代文人多有演绎和咏叹,李白也有“宁知鸾凤意,远托椅桐前”的感慨。
  
  凤凰是华夏图腾的神鸟,琴瑟乃文人雅士的抒怀之物,凤凰和琴瑟都与梧桐有着密切的关联,梧桐树便也成了神树,更顺理成章的成了文人雅士的宠树。梧桐既是神树,自然就非同一般了,《太平御览》说“扶桑、梧桐、松柏,皆受气淳矣,异于群类”。因有异性必有异能,也就有了《礼丰威仪》中“其政平,梧桐为常生”,《瑞应图》中“王者任用贤良,则梧桐生于东厢”的神异论断。如此一来,梧桐树生长正常与否,及生于何处,都成了关乎国运兴衰的预言。梧桐昌则国运兴,有这般非同寻常的地位,梧桐树自然也成了古时仁人志士高洁孤傲的品格的象征和洁身自好的情结的寄托,进而成了文人骚客们咏志抒怀的借代之物。见其欣欣向荣,而有“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的欣喜之感;观其落叶飘零,则有“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的凄婉之叹。
  
  不管是感也好,还是叹也好,都是文人自扰之,于梧桐何干?在寻常百姓的眼里,人们喜爱梧桐,不在于它能否左右国运的兴衰,能否承载文人骚客的悲欢,而在于它能实实在在地给人们带来如此多的恩惠。不管是梧桐,还是法国梧桐,人们在乎的只是它的功用。梧桐的木材可制作乐器和家具,种子可食用,也可榨油,树皮纤维可作造纸原料,叶、花、果、根还可入药,有清热解毒、去湿健脾的效用。法国梧桐是一种很好的行道树,能美化环境,给行人带来阴凉。
  
  我喜爱梧桐,是因为它那生机勃勃的美,人一生中大概总有几样一见倾心的喜好,我对梧桐的喜爱就缘自对庐山植物园里的梧桐的美的倾心,只那么一见便让我难以释怀,以至于对那些假梧桐——法国梧桐,也已是爱屋及乌了。
  
  2005年11月于上街
责任编辑蝶恋花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七夕_16
  
   走过,灯火阑珊_1
  
   优雅的绽放,墨染的樱花
  
   云深不知处_1
  
   .活着的尸体
5#

彩云之南——过客的魂牵梦绕
【导读】曾听说苍山顶上四季白雪皑皑,终年不化,但按行程,我们只是乘着索道找寻段誉魂梦牵绕的神仙姐姐的踪迹。虽未能如愿缓行徒步上苍山山顶,但穿越神仙姐姐居住的天龙洞,却有别样滋味,树海读书阁

  从云南归来时隔今日,已将近一个月。疲惫一度充斥着自己,匆匆地踏过这片人间仙境般的土地,自感未能捡拾些只字片语。今夜,翻看照片,心中沸腾不已,不禁追忆起在云南大理丽江的日子,精彩读书阁,细细重拾曾经的足迹。
  
  (一)风,花,雪,月,绵延千年的情致为谁
  四月十七日从南宁出发到昆明,已凌晨六点,树海读书阁,停留两个小时,才得以乘上去大理的火车。在行程中,一路山色环绕,尤其是苍山山麓,山顶似与天穹融为一体,浮于其上的雾气宛如天上浮云一泻而下,顿然惊叹于山的大气与凛然。
  一路颠簸辗转,到大理古城已近黄昏。暮色中的古城极具威严和素净,道路两旁的柳树依旧绿色妖娆,垂着细丝随风轻摇,恍如一位娴静的江南女子轻拂衣袖,碎步而行。与凤凰古城不同的是,大理古城建筑大抵以白墙为底,以木雕、笔墨山水图画为饰,初见墙上的山水画笔墨的勾勒,树海读书阁,我以为出自当地某位画家之手,看见正在修建中的白族人才知晓是自家男子的刻饰,顿时感叹他们的才情,树海读书阁
  大理的天气忽雨忽晴,而且只在一瞬之间。踱步“洋人街“,铺天盖地的大理石制品,铭华读书阁,纹理细腻如肌;扎染的布料手工的木雕更是琳琅满目,每个角落,每个店铺,游客络绎不绝,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满城热闹非凡,爱看读书阁
  古城从南到北有5条街,从东到西8条巷。城内市井俨然,布局呈棋盘状。撑着雨伞闲逛于酒吧街上,悠然,舒心,街央澈溪水流淌,人家门前花果并茂,放眼远视连绵山峰云烟缭绕,恍如隔世桃源,似真似幻,华闻读书阁,欲仙境般醉人。
  大理自古以&ldquo,金霏读书阁;风、花、雪、月”著称,孔子读书阁。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是大理著名的四景。四景中尤以苍山雪、洱海月为胜,金霏读书阁。第二天,我们从白族严家故居出来,便行至苍山洱海,领略其间的美致。
  曾听说苍山顶上四季白雪皑皑,终年不化,但按行程,我们只是乘着索道找寻段誉魂梦牵绕的神仙姐姐的踪迹,孔子读书阁。虽未能如愿缓行徒步上苍山山顶,但穿越神仙姐姐居住的天龙洞,却有别样滋味。天龙洞里神仙姐姐的雕像虽手握剑鞘,仍不失端庄体态。洞中深邃且崎岖,道路弯曲不平,穿梭其间极致意趣。
  从天龙洞出来,俯瞰洱海,伟岸与清丽的相伴,云为书信风雨为语,委婉缠绵的美妙之境让我悱恻心怀,荡尽心波,下一站便直奔洱海。
  天蓝的洱海波动荡着我内心深处的情思。坐于游船,放眼眺望,烟波浩淼,碧波荡漾,鸥鸟嬉戏,给人宽松舒适之感。山连着水,水傍着山,苍山虽已没有如明代著名文人杨升庵所描绘的“山则苍茏垒翠,海则半月掩蓝”那般苍翠,但“海”却是点出了精华之处。
  湖水润育着这里的人们,赐予其繁衍生息的生灵。买几串鱼虾,喝几杯盛情满溢的三道茶,倒是情致所至。听当地导游解说白族人以女当家,外出做活,男人只在家中琴棋书画烟酒茶,这与我们一般家俗地位不大一致,可能于外人看来,甚是疑惑,但也许这便是他们之间风花雪月的情趣,他们的爱与幸福之感我们又怎能通晓呢?
  江南流水的柔,软到心恬;大理是风花雪月般的情,浓到雪月消受。山水相依,偎于苍山洱海之间的大理古城在这山水一脉相连中承袭着美好情感,传说着浪漫的神奇故事。而我只匆匆一瞥,在找寻“段誉”的痴情中迷恋上的竟是载着情与人相容、山与水相合的一片彩云,足已叹矣,甚是醉哉。
  (二)丽江,离梦只一米阳光之遥
  丽江,就如同她的名字般美丽而令人遐想神往,一幅情致风韵俱存的“梦里水乡”图,也曾在梦里牵绕了我无数次,当她真实的展现在我的面前的时候,竟未感一丝丝的陌生。
  自大理古城出发到丽江已是晚上八点,饥肠辘辘,便决定明日再游走丽江。
  晨光初露的早晨,位于玉龙雪山之下的丽江古城充满恬淡、宁静、悠远,如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傍着小桥流水独居于此,恍如一只慵懒的小猫。
  丽江既无高大围城,亦无轩敞大道。五花石铺就的石板路,明清时代石桥、石牌坊,古色古香的民居瓦房,小桥流水通万家,石巷瓦舍美如画。行走丽江的街头,脱离了浮躁与悸动,保持独立与宁静,似居旅仙界般的曼妙虚幻,诗情画意顿生。
  导游说,丽江古城像八卦,又像蜘蛛王布下的将军帐。诚如所言,我们是彻头彻尾地迷了路。穿梭其间,不知东西南北,只一味沿街而行。来到西方街,茶坊、酒吧、餐馆、商铺游客盈门,吆喝声、讨价还价之声此起彼伏,俨然一副摩登时代的繁华景象。与清晨的深沉古朴的感受这般反差,心里突感商业的浓重气息,然想想八百多年的沧桑巨变,世界文化遗产这一词牌之下商客也将随之而来,滋养在此生活的人们,这般景象便在情理之中,心中也坦然开来,不再计较。
  在满目琳琅的纳西民族工艺品商铺中,很多都是自己亲手制作,在与现代文明的相融中仍旧保留着古老习俗文化和制作手艺。如记载着古城的历史华丽巍峨的木府;伴着高山流水的纳西古代乐器;蕴意纳西人尊重知识的四方街正上方的科贡楼;世界上唯一存活至今的人类文字的东巴文字等等,无不讲述着古城文化的深沉与博大。
  行至一天,将近夜幕时,古城内灯火闪烁辉煌,一盏盏河灯流淌着小桥流水人家,水车杨柳石桥映照着灯火阑珊。在这“半街灯火半街霞”的风景里,在水车绵绵不断的旋转声中,超越骚动不安的现实,已然陶醉于这种遗失已久的明澈透亮的仙境中。
  丽江,萦绕心中多年的梦终是以小桥流水,人家般的水墨画还原了生活的诗意:闲散,自在,简单,纯净;安静,古朴,时尚,迷离。或集体狂欢,共饮共醉;或独自体味,深思发呆,无论以何种形态,呈以我的依旧是这般梦幻式的飘渺和沉醉。
  这般美感,与我曾经的梦境只相隔“一米阳光”般距离,让我幻想着在此饮一杯醇酒独自埋醉,然终究梦终初醒。此行之感,如穿越梦幻之后,仍旧有潺潺流水之音在耳边萦绕。
  吴诗妤/文2010.5.30
  作者: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07(1)班
责任编辑可儿
相关的主题文章:

  
   13--18号文章及会员丢失的抱歉
  
   《素颜》
  
   人生浓淡一杯茶
  
   东坪的美
  
   一个人的旅行_1
6#

大家吃,大家甜嘛
第一次吃到杨梅是在前年夏季的一个周末。妻子从山中专门摘了几斤杨梅带到家里来让我品尝。杨梅色彩鲜艳夺目,盛在盘中就似一盘红色的宝珠,又像一堆燃烧着的火苗。它的口感也很好。南宋诗人方岳在他的《咏杨梅诗》中这样赞道:“众口但便甜似蜜,宁知奇处是微酸。”妻子问我:&ldquo,华闻读书阁;好吃吗?&rdquo,铭华读书阁;我连连点头道:“太好吃了!多谢你了。”妻子喜形于色:“谢什么!你喜欢就好!”
  
  杨梅,又名龙晴、朱红,孔子读书阁。因其形似水杨子、味道似梅子,因而取名杨梅。它是中国特产水果之一。宋代诗人平可正的诗这样夸赞:“五月杨梅已满林,树海读书阁,初疑一颗值千金。味胜河溯葡萄重,色比泸南荔枝深。”
  
  城堡(山名)西侧的山腰处有一户人家。这家人的楼房旁有两棵杨梅树,枝叶繁茂,远远望去,好似一团绿云。这是我平生头一回看到杨梅树。我的心中装满了好奇。一日,我从树旁经过,惊奇地看见枝叶间点缀着豆粒般大小的果子,青青的,毛绒绒的。“这就是杨梅?”我心里直嘀咕,金霏读书阁。我急切地盼望着它们快快长大。每次路过时我都要去树下仔细瞧瞧,看看它们有什么变化没有。大概过了一个月吧,杨梅长成汤圆大小的小圆球了。我想:摘一颗试试,主人应该不会责怪吧。于是,我来到树下的土堆上,伸手摘了一颗。我把它放在嘴前吹了吹,然后咬了一口。“啊!”我差点叫出声来,“又酸又涩,太难吃了。”我毫不吝惜地将剩下的半颗扔到草丛里。那次以后,每当从树下经过抬头瞧见它们青涩的模样儿时,我就仿佛又尝到了那种酸涩的味道。端午前的一天,我跟着学校几个工友欢欢喜喜地去摘杨梅。可到了树下一看,树海读书阁,杨梅仍是青青的,没有转红。大家都扫兴而归。又过了一两周吧,我与老肖又去摘杨梅。老远就发现,杨梅已经变红了。满树的杨梅红艳艳的煞是好看。“红实缀青枝,烂漫照前坞。”“绿荫翳翳连山市,丹实累累照路隅。”“聊将一粒变万颗,掷向青林化珍果。仿佛芙蓉箭镞形,涩如鹤顶红如火。&rdquo,爱看读书阁;诗人们这样形容熟透了的杨梅。杨梅已掉落不少,树下的路上、沟里、草丛中铺了一层红得发黑的杨梅,树海读书阁。“太可惜了!”我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可是主人不在家,我们又是空手而归。第二天晚饭后,我俩又想去碰碰运气。这次运气真不赖,杨梅的主人&mdash,精彩读书阁;—四个大人、一个男孩——在家里。四个大人中,老头老太太估摸已近花甲之年,年轻男女都是三十多岁的样子。男孩大约八九岁。我问道:&ldquo,金霏读书阁;你家的杨梅多少钱一斤?”我担心他们会漫天要价。可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竟然不要钱,孔子读书阁。他们毫不犹豫地说道:“爱吃你们就去摘吧。树上结的果子要什么钱呢?大家吃,大家甜嘛!”听了这话,我的心里有点儿激动,连声说道:“那就谢谢啊,谢谢啊!&rdquo,树海读书阁;几个主人陪我俩来到树下。老肖爬上了较小的那棵树;我爬上了旁侧较大的另一棵树。我俩将随身带上树的一个塑料口袋挂在树枝上。双手并用,摘得杨梅后就放入塑料袋中。见老肖够不着树梢的杨梅,年轻的男主人忙找来长长的木钩。老肖得到木钩后真是如虎添翼,摘杨梅的战果就更加可观了。可是,我摘杨梅的成绩却不是很理想。我好多年没有爬树了,总觉得在树上不太安全。所以我总是慢腾腾的,犹犹豫豫地,担心自己不小心踩断树枝摔下去。站在树下的主人们纷纷给我点拨:“你头顶上那几颗好大。”“你右侧的那根树枝上的杨梅肯定好吃!”&hellip;&hellip;老肖用木钩钩杨梅时,杨梅簌簌地往下掉,碰到地面时啪啪啪地响成一片。我想费劲地在上面摘,不如到地上去捡。我下了树,提着塑料袋在草丛里寻觅刚掉下来的新鲜的杨梅。果然不出我所料,掉在地上的杨梅很多,我的收获甚丰。其间,又来了四个同事。树上树下就更加热闹了。勤快的几个女同事到主人家借了水瓢,将杨梅洗了一遍又一遍。洗净后,她们先尝起鲜来。看见她们吃得高兴,我忙走过去问道:好不好吃?她们笑着说:很好吃,快来尝尝吧。我快走几步,来到她们跟前,伸手抓了一大把,快乐地享用起来。甜甜的味透着微微的酸,确实非常好吃。三下五除二,我很快就吃完了。我又伸手去抓&hellip;&hellip;看见我们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主人们都很开心。告别时,他们说道:明年杨梅熟的时候,欢迎你们一定要再来!
  
  去学校的路上、学校里,每碰到熟人,我会主动邀请他们品尝我装在塑料袋里的杨梅。看见他们尝后快乐的神情,我的心里也很快乐。回到办公室,我把剩下的杨梅倒在了一个干净的大碗里。第二天,一群学生来到了我的办公室,他们发现了碗中的杨梅,试探着问道:老师,我们能吃吗?我笑着说道:为何不可以呢?快吃吧,大家吃,大家甜嘛!
        李大哥已经退休了。他家屋后、院坝下果树成林。端午前我们几个同事专门到他家摘枇杷。几棵树上枇杷已经不多,零零星星地点缀在枝叶间。李大哥说:"你们来得有点迟了。不过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口福。"他与他的老伴忙着给我们找来长长的木钩子,又帮着给我们拉住钩下来的树枝让我们腾出手来摘枇杷。我们收获还不错,大家都饱餐了一顿。“看见我们吃得那么尽兴,他俩也非常高兴。他俩嘱咐道:“以后你们要早点来;果子没有了你们再来的话,就吃不上了!果子熟了,你们尽管去摘,甭管我们是否在家。”端午过后,我们又去了他家几次,李大哥和他的老伴都不在家。看见他家的李子熟了,我们就像进了自家的果园一样,边摘边吃。吃够后,我们还带回一些给其他同事好友。
         好的东西,你独自悄悄享用时,它仅能给你一个人快乐。而当你与大家一起共享的时候,它必定会给更多的人带去快乐。
相关的主题文章:

  
   2014年的第一场雪
  
   “山寨文化”损害了中国创造力与竞争力
  
   《春兰》 原创
  
   又是一年潇湘雨
  
   力量的源泉
7#

曼珠沙华
曼珠沙华
彼岸花
千年不见,万世缱绻
绿萼亲吻脸颊
红颜逐流淘沙
碎了一地的相思
落红无数
轻撵风尘
走失在岁月的两边
牵起手绢
轻飘水花
浣一寸柔敛一寸矜持
一缕黯然销魂
泼墨云涯
曼珠沙华
封印了记忆
痴痴散尽风月
一泠冷月
一叶飘零
雨墨泫然
凌乱的是不堪回首
倩女幽魂
一抹错愕
究竟错失
是你我的祈愿
还是隔世的因缘
点滴
风雪梧桐
挂断寒鸦
漏尽沙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扯一帘幽梦
玲珑彩织系重逢
相惜
不相轻
忆往昔
流年
画眉微轩
雨落诗笺



  
相关的主题文章:

  
   《李宫俊的诗》第271季
  
   乡间土灶
  
   一树梅花独听落雪
  
   会呼吸的痛
  
   愈是粗糙,愈是盈硕
8#

踮起脚尖
  遇上一个人要多少缘分,茫茫人海擦肩而过多少陌生人。窗外火红的木棉花又开了,一团一团,树海读书阁,一簇一簇。努力的踮起脚尖想要采撷,微风过处,金霏读书阁,才发现是枉然。离开,精彩读书阁,模糊中又见你转身离去的背影。今天你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树海读书阁。今天才明白不是小鸟没有飞过沧海的勇气,只是沧海那边早已没有了等待,树海读书阁。陌生--熟悉--陌生,绕了一大圈,爱看读书阁,我们终究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成不了敌人,孔子读书阁,因为曾经深爱过,孔子读书阁;做不了朋友,因为彼此深深的伤害过。从此明白,踮起脚尖也奢侈的寻不见你的背影。偶尔遇见时,我依旧若无其事的微笑,只是不想让你看到我狼狈的心碎,金霏读书阁,无助的流泪。你看,没有你,我也过的很好,没让自己少块肉,没让自己成熊猫眼。我不是个没人要的弃儿,只是还没习惯少了你的日子,华闻读书阁。习惯是会呼吸的痛,它深深地落在我的每一个角落。美丽的往事儿已随风飘曳,铭华读书阁,觅个角落掩埋那逆流成河的悲伤;找个地方安放那无处搁浅的记忆,树海读书阁。而后就着暖暖的阳光,安静生活,一人独好。
  
  那年的木棉花也开得很灿烂,像极了你那明亮的眼。我站在妖艳的木棉树下,踮起脚尖却始终够不着枝头那火红的木棉。你踏着暖阳缓缓而来,轻轻的一伸手便触到了在枝头摇曳的木棉花。那天我看见你的周遭洒布满了金色的阳光,那天我呼吸到了你身上的清香,淡淡的柠檬味儿。那天,我第一次发现自己也会很花痴。我承认,我是一个有些任性的孩子;我承认,想用我的全世界来换取一张通往你的世界的入场券;不过,所有的一切终是黄粱一梦,我的一厢情愿而已。我站成了望夫石,可最终只换来了你的一个转身。你在桥头,我在桥尾。明知隔着迢迢银河的距离,可我还是以我最快的步伐去追赶你;傻蛋一样的跟在你屁股后面。明知道会受伤害,明知道无果。不知道是你的同情心大发慈悲,还是你的虚荣心作祟。最终你还是牵起了我的手。你知道吗?那天晚上我整晚都没合上眼。你可曾知为什么?因为你终是牵起了我的手,我幻想着和你白首。为了你,努力的改变自己;为了你,吃我从不吃的大蒜、宫保鸡丁,只因你喜欢;为了你半夜三更不睡觉,守着足球杯,只为了明天早上能和你多讲几句话;为了你,一大早早起去当拉拉队,帮你加油喊哑嗓子;为了你,我渐渐和我的那些死党疏远了。我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了我的努力,我的改变。你毫无留恋地转身离去,我在你身后迎着风告诉自己不要流泪,可不知道干嘛,我的泪像蜥蜴般爬行在我的脸庞;你毫无眷恋的跟我挥手说再见,我多想狠狠地给你一巴掌,我多想大方坦然地和你挥手再见。可惜我做不到,骗得了别人的眼,骗不了自己的心。昨天和今天不断的在眼前放映。努力为你改变,却变不了预留的浮现。
  
  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曾一起走却走失那路口。感谢那是你,牵过我的手,还能感受那温柔。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注定会是过客;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注定要受到伤害。后来,我总算明白什么是爱。现在你是否会想起当年那个傻傻的女孩,你的脑海里是否还留存些许关于她的记忆呢?我真的走进过你的世界吗?我觉得我做了个美丽的梦。如果我们只是擦肩而过,有什么遗憾;如果我们牵手只是一场烂漫,爱过以后风轻云淡。当手中的花瓣雨后风干,随风摇曳,我放下了,淡忘了。
  
  如今,我依旧踮起脚尖。不再傻傻的为搜寻你的身影;如今,我依旧踮起脚尖,只为了离阳光更近些。如今,我依旧踮起脚尖,为了看到那灿烂的未来。如今,我依旧踮起脚尖,不再为了你,而是为了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为了那些肯为我停留的人,为了那美好的未来和那努力可以触摸到的幸福。如今,我依旧踮起脚尖,只是记忆只剩你模糊的身影,早已记不起你那张曾经让我痴迷的脸了。
  
  没有你的日子,我依旧踮起脚尖,呼吸新鲜的空气。
  
  没有你的日子,我依旧踮起脚尖,你终究只是过客。
  
  踮起脚尖,我触摸到了幸福!属于自己的幸福!
相关的主题文章:

  
   野菊花_3
  
   一帘幽梦,悄然了一地的思念
  
   《庆兔兔日记》1882吃饭看书听故事
  
   关于年
  
   《扇的随想》
9#

做一道优美的风景,华闻读书阁
做一道优美风景
  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树海读书阁,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rdquo,树海读书阁;卞先生的这首诗告诉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一不小心,自己就会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精彩读书阁
  是的,金霏读书阁,假如桥上没了“你”,那么,那片风景里便缺少了主题,风景的力度便会立即下降好几十个百分点,孔子读书阁,“你&rdquo,铭华读书阁;在风景中就是这么的重要。
  然而“你&rdquo,树海读书阁;成为风景时,孔子读书阁,自己并不知道,金霏读书阁,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不知道,风景才显得自然而然,爱看读书阁风景就变得意外的美丽。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不知道,树海读书阁,“你”才可能会成为万绿丛中的那片大煞风景的内裤。
  丰子恺曾有一片小文,也说到了“你”成为别人的风景的事。丰老先生与几位文友一起坐船游西湖,远远地看见湖心岛上,竹林旁,柳荫下,一对老友在对弈,这是一个多么富有诗意的风景啊!于是就有人提议到岛上去休憩饮茶,得到一行人的赞同并一起来到了岛上。可是到了岛上之后,他们看到的对弈人:一个光着胖子正在脸红脖子粗地大喊大叫,怒目圆睁地瞪着对方,显然是与对方发生了争执;另一位则把一双鞋脱掉,左脚搭在右腿上,左手正在抠脚丫子&hellip;&hellip;看到此番情景,丰先生说,我们还是到湖里赏景吧。同行的人一致点头同意。
  时时处处我们都有可能站成别人的一道风景,只是区别在于,是倒了别人的胃口,还是饱了别人的眼福。
  成为别人的风景何止如此?平日生活中,我们的举止、言谈、做事,都会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区别在于,有些人成为别人眼中的“脏、乱、差”,而有些人则成为别人眼中的“刻写于脑中久久回味于心际”优美风景
  生活中,我们在不经意间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别人的风景,努力成为别人的一道美丽风景吧,抠脚丫子时千万不要成为了别人的“风景”。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一把手”既要摆正自身位置,更要抓好工作务实
  
   《千山一月》
  
   从一次踏青联想开
  
   河殇
  
   一次换座引发的恋
10#

我登黄鹤楼
【导读】这时我的心中蓦然感到,树海读书阁,冲决巴山群峰,接纳潇湘云水,浩荡长江在三楚腹地与其最长支流汉水交汇,造就了武汉隔两江而三镇互峙的伟姿。  
  我站在黄鹤楼前,“气吞云梦”四个大字马上会给人一股豪壮无比的感觉。步入景区,一栋古色古香的阁楼出现在眼前,不消说,这就是黄鹤楼了。黄鹤楼气宇轩昂,比李天王的玲珑塔还雄伟,黄鹤楼高高的塔尖直耸入云,金霏读书阁,仿佛一根擎天柱,精彩读书阁,矗立在蛇山之颠。从外观上看,黄鹤楼素来是人们所向往的胜景,久已慕名的我,这次如愿以偿了。来到了雄踞武昌蛇山之麓的黄鹤楼。真正体味到了“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诗味来。每当我读到唐人崔颢的黄鹤楼这首名诗,就会想起游览黄鹤楼的情景来。
  
  我所知道的是,黄鹤楼历史悠久,孔子读书阁,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华闻读书阁,当时是一座用于军事瞭望和指挥用的岗楼,树海读书阁,后来逐渐演变成文人墨客登高吟诗作画之处,树海读书阁。历史上的黄鹤楼命运坎坷,树海读书阁,历经沧桑,屡建屡毁,最后一楼焚于清代光绪年间。1985年,铭华读书阁,经过四年多精心打造,金霏读书阁,黄鹤楼得以重现光彩,中外游客络绎不绝,每年参观者达数百万人次。
  
  黄鹤楼在武汉市的蛇山上,重建后,它高51,爱看读书阁.4米,有五层,60个飞檐翘角,孔子读书阁,壮观雄伟,富丽堂皇,堪称“天下江山第一楼”。今天我身临其境,即感到黄鹤楼有一种儒雅、神往的韵味,当读到唐朝崔颢的黄鹤楼诗,这种感觉尤甚,真的,这座名楼就永远地被铭刻在人们的心中啊!纵观历史,它与蓬莱阁、岳阳楼、滕王阁并称四大名楼。惟黄鹤楼的金碧辉煌,气盖大江,实是名不虚传,不愧于天下第一名楼!
  
  登楼了,我们细观黄鹤楼的建筑风格,即显出她的古朴、典雅、凝重的特点。五个楼层,各有不同的特点和鲜明的个性。一楼表现神话。大厅的壁画,上有一位跨鹤仙人正向蓝天飞去。二楼表现历史,我走进大厅,一篇《黄鹤楼记》映入眼帘,字迹端庄秀美,据说这是留存至今最早的一篇楼记,这里详尽记载了唐朝黄鹤楼的有关情况。壁画《孙权筑城》、《周瑜设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而三楼的壁画生动描绘了李白、崔颢、岳飞、刘禹锡等十二位唐宋名家形象。四楼展现的是当地名家的一些书法墨迹。
  
  阁楼里,还有从古至今黄鹤楼的样子的模型,看着这些模型,我不禁称赞起了古人的智慧,经过无数次翻修,黄鹤楼一次比一次雄伟,令人称奇,真不明白,为什么仙人要乘鹤远去,难道,蓬莱仙岛,比黄鹤楼还有气势吗?登上顶层,江城武汉的美景尽收眼底。长江之水碧波荡漾,浪花翻腾,所向披靡,赛过湖河,敢比大海,气势雄伟,不尽想起“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来。
  
  黄鹤楼对面是龟山,和蛇山一起把守着长江大桥,长江大桥,长江大桥则是横跨长江,驾于两山之间。龟山右边是鹦鹉洲,就是崔颢诗中“芳草萋萋鹦鹉洲”的那个鹦鹉洲。而左边,就是格调幽雅的晴川阁。宽阔的沥青马路上,各式各样的汽车、卡车&hellip;&hellip;川流不息
  
  当我们爬上五楼,已是气喘吁吁。游兴正浓,大家顾不得休息,忙着端起相机对准窗外四周美景贪婪地拍摄起来。此时举目远眺,似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窗外江水滚滚东流,奔腾不息。山色苍茫,云雾游动,炊烟袅袅。西倚长江,与对岸龟山遥江相望,景色宜人,妙不可言,真可谓“天下绝景”是也!
  
  此时此刻,我举目望去,只见阁楼蔚为壮观,高耸入云,飞檐凌空,雄伟恢宏,气势非凡。我身居景中,果然感到很有气势,远处长江横亘眼前,长江大桥飞架南北,对面龟山上的东湖电视塔高耸入云,远处一条汉江把汉阳,汉口分成两块,而我所在的地方就是武昌,所以称为武汉三镇,这个时候再读崔颢的黄鹤楼,才真正体会了诗中意境: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幕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真是太妙了。
  
  这时我的心中蓦然感到,冲决巴山群峰,接纳潇湘云水,浩荡长江在三楚腹地与其最长支流汉水交汇,造就了武汉隔两江而三镇互峙的伟姿。这里地处江汉平原东缘,鄂东南丘陵余脉起伏于平野湖沼之间,龟蛇两山相夹,江上舟辑如织黄鹤楼天造地设于此。令我更感到黄鹤楼不论是飞檐流阁,还是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巧夺天工,非常壮观,盖天下少有啊!
责任编辑可儿
相关的主题文章:

  
   《坡心杂记》之二《村庄的“庇护神”》
  
   陕北是个好地方
  
   许你一个地老天荒
  
   七律·万古千秋情未了
  
   做新时代“五个过硬”组工干部
11#

秋天回来过
【导读】秋犹如麦田里的守望者,孔子读书阁安静地带着你回忆,同时又在为下一次的回忆做好积累。因为过去回忆回忆都是未来回忆,爱看读书阁。暖春的雨可以滋润饥渴的土,盛夏的光可以穿过通透的蝉翼....

  我仍旧坐在第一排,教室的最左边,树海读书阁,靠窗。班里的座位从来没有合理地调换过,高个的人突兀地挡住了后面同学大半边视线,孔子读书阁。参差混乱,往往成了无可奈何之下维护公平的最后一颗棋子。不过是座位,无暇在意太多,就算冷蓝的镜片没有办法锐化黑板上模糊的字迹,树海读书阁,我还有一双耳朵,华闻读书阁。明明离黑板的距离不过两臂之远,但老师的字总和我保持一大段距离,树海读书阁,倾斜的,透明的,精彩读书阁,近似一条故意悬挂的弧线。所以我常常看窗外,金霏读书阁那些可爱的树叶,在我的瞳孔里何时都是最清晰的像,清晰到近乎自然自然得可以抛开物理成像复杂的聚焦和反射,自然得可以让人的眼神凝聚,忘了游离。叶子是怎样变黄的,树海读书阁,细心的人会看到。而唯一看不到的,是风。当一阵流动的气体撞得我眼压高升的眼球微微发痛时,金霏读书阁,我知道,铭华读书阁秋风来了。夏天有过的那些闷热与烦躁掺杂得足够彻底,秋风便有理由把它们带走,没有预告,不加留恋
  
  学生的毕业季在夏天,这赋予它狂欢与火辣的资格。新学期的开始,陌生地迁移,痛苦适应的初期,给了秋天更多无声的意义,就像正在愈合的伤口需要安静的纱布,不能常常裸露活动一样。习惯也是一个默默清理和积蓄的过程,清理出旧事物在自己原有生活中理所应当的位置,积蓄上新的点滴。默默的时刻总有伤感的陪伴,那是因为伤感人类最清醒真实的情感。你可以在一个活跃的氛围地被动地感受快乐,假装片刻幸福,但你不会因为一个消极的环境被动地伤感,甚至流泪,除非你心中有那感伤的情愫。所以,默默时人卸下伪装,清醒真实,而这种真实,无法不逼近残酷——一种近乎侵略意味的残酷的真实。秋天的雷雨少了,叶落无声,这一切都迎合了我们默默适应的需要。我们赐予秋的感情色彩是安静,是思念,是回忆。它亘古不变。
  
  我回忆起一年以前,晚修坐在教室里写着写着作业就想掉眼泪,十点钟的下课铃声让我有一种无所适从的空洞,想走出大门口回家,却被意志控制着往回走,走上宿舍楼,走进一片不属于我的热闹之中;我回忆起两年以前,长期的脚踝痛昭示着我度过了充实的日复一日,跳绳和跑步总是与夕阳一同陪伴我,体育锻炼莫名地成了老师宣讲的通往一中的捷径;我回忆起四年以前,告别熟悉的老师同学,在新的环境里憧憬未来,看着镜子里的短发,连自己都觉得陌生。
  
  秋犹如麦田里的守望者,安静地带着你回忆,同时又在为下一次的回忆做好积累。因为过去回忆回忆都是未来回忆。暖春的雨可以滋润饥渴的土,盛夏的光可以穿过通透的蝉翼,寒冬的雪可以软化花的固执,秋却仍然以自己的姿态为那些青春保守着秘密。正如一棵树上无论何时总有一片金黄的叶子,就是那片叶子,埋藏着我们全部回忆的密码。秋没有离开过。看到风起叶落,感到凉意甚浓时,秋只是回来了,延续着你的记忆思念安静地回来了。它不是崭新,而是你无法诠次的熟悉。它编织出供前行的我们可回望的依靠,它给予了一个最沉重也最轻盈的拥抱。
  
  我记得,秋天回来过。
责任编辑可儿
相关的主题文章:

  
   老万——山村人物志三
  
   “北方明珠”大连——辽东行五
  
   【原创】让我们都共同记住我们的年味[组诗之五]
  
   梦想_6
  
   人在天晴时_1
12#
13#

风正一帆悬
  对于风的认识,我们大都是很丰富的,精彩读书阁。由于空气流动,风便形成了。风形成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有福音,也有灾难。如龙卷风、歪风、暴风、伤风、浮夸风等,往往会令人心生恐惧;而和风、暖风、顺风、清正之风等,树海读书阁,则往往令人心旷神怡、心生亲切。
  为此,树海读书阁,对风的评价,便又有些不同了。疾风知劲草、搏击风浪、抵制歪风邪气,爱看读书阁,歌颂的是一种坚毅的品格和正气;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春风送暖,和风细雨,则是对风神奇功效的赞美。
  本来,风是一种自然现象,金霏读书阁,无所谓好坏的,孔子读书阁,但由于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也就被我们人格化了。以风为喻,很多深奥的事理就变得浅显。
  出行时,一句“一路顺风&rdquo,金霏读书阁;的祝福,则让人乘兴而去;开年时,一句“风调雨顺”,会带给人们无限的希望;避避风头,防风御寒,则是人们趋吉避凶的本能选择;而“黑旋风李逵”的称谓,则活生生的展现出了人物的性格和本事。
  人们希望生活在养人的风气里,而对伤人害人的风,则避之唯恐不及。
  对自然之风如此,对人文之风,更是如此。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自觉追求。
  习近平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他代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掷地有声。
  而对于人民切齿痛恨的风气沉疴,他认为“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自身能“硬&rdquo,树海读书阁;,出台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华闻读书阁,并带头执行。
  这里的风,就是体现出的一种态度、行为或风格了。
  上行下效。风自上来,一时间,吹遍了大江南北。各地纷纷行动,铭华读书阁,出台了落实八项规定的实施意见。比如贵州就规定,树海读书阁,省委省政府和省直部门负责同志到乡(镇)、村调研一律自带干粮、方便面,不给基层增加负担,孔子读书阁。我们不管其有多大的可操作性,但至少表明了一种坚决的响应态度。
  但作为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身边的事。风的大小、强弱、寒暖,都要以切身的感受来说话,对遥远的风,并不敏感。
  这不要紧。紧接着,各个层面落实实施意见的详细措施,也频频出台。比如我局党委就规定:“局系统内部接待不上茅台酒、不配烟,中午不喝酒,接待上限标准为早餐10元/人、午餐30元/人、晚餐80元/人;有食堂的单位中餐一律在本单位食堂接待用餐。局和二级单位对外一般性接待不上茅台酒、不配烟。”
  大家感觉到,这股风并不遥远,它已经从北京,强劲地吹到贵州高原,吹到了遵义这个“转折之城”。
  就是普通百姓,也悄悄地发现,那些平时人满为患的高级宾馆、酒楼,也是门前冷落、十室九空、生意萧条,与往年同期比,有天壤之别了。单位的领导,也没有往年忙碌,随时见着都是酒气熏天的。媒体也大力曝光那些顶风而行的,在全国,似乎形成了一股劲风,再也不是吹过就算的了。
  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不禁拍手称快。
  春节前,我局又下发《紧急通知》称: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第227期《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上作出重要批示:“&hellip;&hellip;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hellip;&hellip;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率先垂范,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严格落实各项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hellip;&hellip;”
  为了落实批示精神,我局又从五个方面对有关规定进行了强调。
  还通知,放假前,有关人员必须把车辆钥匙交办公室统一保管,杜绝公车私用。
  大家感觉到,这风,不是能挡的风,而是一股能摧枯拉朽的风。再也不敢掉以轻心了。
  春节里,大家过得很平静。再也没有以前那种即使放假也必须要去做的这接待那应酬的了。
  这股风吹得很及时,让大家都过了一个真正祥和的春节。
  关注媒体时发现,这股风,也在全国各地疾吹。大至从领导调研、会议活动、文件文风、出访、警卫工作、新闻报道、文稿发表、勤俭节约这些方面;小至餐馆里进行的“光盘行动”、过年少放的鞭炮、高档酒的“卖不动”等,都让人感觉到风力正猛。
  这股风,让我们感觉到了“打铁还靠自身硬”的深刻内涵,及自身无可置疑的硬度。
  在蛇年的初春,人们普遍感觉到了一股新风正风,在全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呼呼地吹开。
  这股风,就是为民、务实、清廉之风,就是人们翘盼已久的养人清风。如今,它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人们半信半疑的等待观望中,没有小下来,反而越吹越大。
  但是,新风正风总是相对于旧风邪风而言的。习惯于“上有政策,下有政策”的某些官员,并不习惯于新风正风。他们以惯有的伎俩,变着法子对抗着,比如,把吃喝招待转移到了“驻京办”、转移到了相对隐蔽的山庄、农家乐等地方;变相的公车私用、公款旅游并未绝迹;形式主义的东西也会改头换面等等。对老百姓来说,也有些大手大脚、奢侈浪费的恶习。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些恶习的养成,不是朝夕而就的,要改变这些恶习,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有难度,才会有力度,才会有跨度。为了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些恶习,非改不可。
  只有改掉这些恶习,清除旧风、邪风,树立新风正风,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永远处于执政地位,才能带领人民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只要“自身硬”,只要树立起了清正的党风政风,民风,也必会跟着改变,这同样也是不容置疑的。
  我相信,这股新风正风,会持续强劲地吹下去,吹遍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吹进广大干部群众的心里,让那些心存幻想的旧风歪风,无处遁形。
  春风又绿江南岸。愿这股风,吹得再猛些、更猛些。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滚滚大潮中,在新风正风的吹拂下,中国这艘古老的大船,必能雄劲地扬帆,劈波斩浪,持续向前,驶向自己理想的彼岸。
相关的主题文章:

  
   “风帆”社会实践队:探索太阳系与地球的奥秘
  
   真男人
  
   一位民间女画师的悲愤人生
  
   “县长过劳死”应得到什么启示
  
   30岁该是什么样子
14#

联合“三寨”传说
  在崀山辣椒峰景区联合村内有三座奇峰,突兀耸立,几成一线,树海读书阁,其形分别如展翅欲飞的燕子、向天鸣歌的公鹅、农夫所戴的斗笠;山依形名,自然分别叫燕子寨、鹅公寨、斗笠寨。其实关于这三寨,精彩读书阁,还有一个凄美的传说:
  
  相传这三座山从前是三个深不可测,宽数亩有余的水潭,潭水清澈,潭面莲藕丛生,潭底互通,游鱼自由穿梭,一直是当地侗人的生产和生活的水源,金霏读书阁,当地人称之为“莲藕潭”。当地也叫“莲藕村”,侗人世代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孔子读书阁,繁延子嗣。
  
  后来,东海龙王的第五子饕餮(民间传说此龙样子似狼,性贪吃,树海读书阁,常刻于青铜器上,铭华读书阁,现在称之饕餮纹。因它又能喝水,故古代也将其刻在桥梁外侧正中,爱看读书阁,防止大水将桥淹没;因贪吃无厌,把能吃的都吃光了以后,最后竟然吃了自己的身体,到最后吃得只剩一个头部,所以落下个“有首无身”的名声)趁兴东游,迷恋当地景色,树海读书阁,就霸占此潭并化作大蟒蛇长住在此,树海读书阁,可此怪兽好吃懒作,专门偷吃村民喂养性畜。开始时周围住的人不知道这条大蟒蛇的存在,华闻读书阁,只是放羊放牛时牛羊会莫名其妙地失踪,甚至后来到放羊娃也失踪了,弄得家家都担心。
  
  有一天,一对老年夫妇在地里种菜,老是觉得心慌,金霏读书阁,她们想到孙子正在放羊,很不放心,两人就一起去看孙子。他们快要走到潭边时,看见他们家的一只羊正从潭边往潭里飞,他们的孙子哭着跑过去追,孔子读书阁,刚到潭口也一下子飞进潭里去了。他们看到一条大蛇张着血盆大口,吞噬了他们的孙子和羊。
  
  这下人畜失踪的秘密真相大白,大家都不敢再到潭边放牧了,也不敢到潭里去挑水、种地了。可是,过了不久,在过年的前一天的晚上,青天白日的天空突然布满了乌云,一片漆黑,从乌云中落下一条巨大的黑蟒,张开大口一下子就将一个在家门前玩耍的孩子吞吃了,然后裹起一阵风钻进了潭里。
  
  就这样,几乎每一个月,大蟒蛇都要吃掉一个孩子,连续三年,吃了九九八十一个小孩,害得这一带的人家破人亡。家家户户只有紧紧关上门,不敢出去,可又有什么办法,大家还得种地生活,所以全村人每天都胆战心惊、愁眉苦脸。又一年初春的一天,下着小雨,一个名叫小燕子的十四岁的小姑娘和弟弟戴着斗笠,穿着蓑衣一起去打猪菜、放羊。她们父母早几年亡故,姐弟俩相依为命。天快黑时,姐弟俩提着篮子、赶着羊和几只白鹅回家走,突然刮起一阵狂风,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大蟒蛇从天而降,吞吃了走在前面的弟弟和三只大鹅。小燕子恨死了大蟒蛇,她决心杀死大蟒蛇,为小弟弟报仇,为乡邻们除害。
  
  燕子姑娘到铁匠铺打了八十一把五寸长锋利的钢刀,又找来很多剧毒的毒草,用石碾子碾出药汁,把钢刀放在毒药里煮了三天,又把毒汁涂在钢刀上。六月六的那天,她穿上新衣服,把八十一把涂满毒药的钢刀刀尖朝外,牢牢地绑在身上,然后向“莲藕潭”走去。大蟒蛇远远地看到一个小姑娘向它走来,迫不及待地张开血盆大口,把小姑娘吸进肚去。大蟒蛇的吸劲大,把小燕子从咽喉吞到了肚里,小燕子身上的钢刀割破了大蟒蛇咽喉和肚子,毒药通过伤口迅速传遍大蟒蛇的全身。大蟒蛇痛得从潭中窜出,窜过几座山,遍地打滚,足足滚了三天三夜才死去。蟒蛇打滚的地方后来形成一条起伏的大坑,尸水成河,也就是现在的扶夷江。
  
  八仙过东海时,听说了此事,报知玉帝。玉帝听说后,大怒,责成东海龙王严加管教子女,并罚其亲自遵守此间山水500年。自此,该地风调雨顺,村民丰衣足食。后来,太白金星又向玉帝建议,为永除后患,趁太行王屋山的愚公要开山修路,不如移三座山把这三口“莲藕潭”镇住。玉帝准奏,太白金星于是把这移来的三座山分别变成了一只燕子、一只公鹅、一顶斗笠,为当地后人留个念想。
  
  自此,人们为了记住这位为民除害的小姑娘,就把这三座山分别叫燕子寨、鹅公寨、斗笠寨,并世代相传,其间因乡音变迁,“莲藕”村变成了今天的“联合”村。
相关的主题文章:

  
   清明祭.悼父词
  
   为了爱焚尽自我
  
   "天人合一"与生态学
  
   《吟秋》
  
   只要不涉及国家机密,我们就要主动讲清楚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