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mwon

registered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Free and Easy-To-Use Laptop Battery Saver Software [copy link]

1#
银光图片

html模版侧耳倾听夜雨声
【导读】比起愚公移山的执着,我孔子读书阁面前只是一座黑暗之中虚拟的一座山。寂静之中,在光线幻灭之中,巍然不动。我在寂静里翻越,在黑暗之中摸索。在看不见的时间里,以极大的耐心,去化解一个意外的枝节。
  
  小雨下了多久,无从考究.因孔子读书阁为很轻很轻,所以,感觉不到,也许是睡眠生成了一道屏,将声音阻隔在墙壁之外,寒冷在氤氲的天气里,没有感觉。暗淡的外部空间,树海读书阁,将雨的到来时间推迟到了午夜。而只有在亲近午夜的一刻才陡然之间发现,不为睡梦之中发生的故事阻断的纠缠在走出的灵魂之外,显现。声音鹊起的一刻,光线顿然退去,无法预知,以为庸常的,依旧以不痛不痒的存在,在黑暗之中坚守,然而,呆望的一孔子读书阁刻。愣愣的,傻傻的,不知所措。灯幻灭,寂静已经被打破,依旧被声音还有出乎意料的潮湿的地面,惊吓。返回吗?心有不甘,需要跨越的城池,在经过的一刻,已经变成了一片平坦的路,而这一刻,它又在一阵惊呼之中巍然成为一座高耸的山峰,横亘在我的面前,华闻读书阁,阻碍了我前进的路,我的祈祷,魂不守舍。我必须重新翻越一座山,重新跨越一座城池,而后,让我前进的夜路无遮无拦。除却泥泞之外所有的阻隔,都必须扫除。
  
  比起愚公移山的执着,我面前只是一座黑暗之中虚拟的一座山。寂静之中,在光线幻灭之中,巍然不动。我在寂静里翻越,在黑暗之中摸索。在看不见的时间里,以极大的耐心,去化解一个意外的枝节,金霏读书阁。我不想惊动任何生灵,以我个人的力量,走到山顶,走到路的尽头。而后,看着山峰,在我眼前缓缓消失,而后,我回到平地,回到黑暗之中。成为一个夜里游动的点,由方位的变化,金霏读书阁,看我的移动的速度,和夜晚挺进的韵律是否吻合。
  
  我没有感到征服者的荣耀,只是感到说不出的潦草,内心的,也许是主观的。没有什么,可以改变的。变化的指数,在跳动之中,在跳动之外,一切按部就班。黑暗之中,一切都被改写了,精彩读书阁。黑暗与温度有关,而寒冷与黑暗有关。季节的交错,让黑暗与温度呈现更为紧张的对持。白天也仿佛在季节的变奏里沾染了温度的气息,爱看读书阁
  
  穿过午夜的夜雨,没有声韵,也无喘息。所以,即使敏感的我,孔子读书阁,也没有想到,也没有料到。因此,在面对的一刻,呆呆的愣着。其实无济于事。
  
  我可以忽略的,没有。我可以不必在意的。但是,树海读书阁,没有。所以,当我很无奈的显现一个骄傲的姿态时,我说不出我是很正确的面对,还是很错误的低估了这场雨。一条穿城而过的路,两片不同的天空。它是一个评判的法官。
  
  我的侥幸回归了。很多的防患于未然出现了。
  
  湿滑的路上,小心翼翼,车辆,行人。无言,声音被喉压抑着,夜晚,没有响动,也无话语,也无风。周身的热度,让思维困顿。辨别不出,夜晚出行的航线。
  
  清晨,地面还是潮湿的,有些地方还呈现着干的斑渍,像是一个生有花斑的皮肤病患者,我不能确认,夜晚究竟发生了什么。睡眠可以制造屏障,声音也可以,或是说噪音可以,只是这一夜时间没有停止,相反过的比往日都要迅速。这是自欺欺人,时间都是一个固定的时段,但是,我感觉这一夜,树海读书阁,过的很快,温度很适宜,所以,你可以想象,有什么事可做,有什么事情发生。而这些都与任何人无关,与任何的事情也没有关系,铭华读书阁。温暖有时真的很好,在北方,这个很难捱的时间里,我们最先听到了温热的汽鸣,与寒冷即将靠近之前的虫鸣。
  
  习惯了是不是就适应了,而适应了是不是也就习以为常了呢。所以,沙发,在一步步向后退去,绵软的床垫,也在夜晚里,变成睡梦之中的一个可有可无的道具了。而木桩,那种木头材料制作的器具,变得越来越亲近,所以,一切又开始了轮回,一切又重新开始,重新焕发出新的容颜,只是,我总是闻到一股锈迹斑斑的味道。很腐蚀。
相关的主题文章:

  
   钥匙,锁_1
  
   自信是走向成功人生的门槛
  
   雨中漫步_2
  
   值得学习的处事哲学
  
   心不离,爱一生
Share Forward
2#

&amp,树海读书阁;#160; 故乡的小花
   故乡的小花
&nbsp,广济读书阁;
在故乡的村边和山坡上,到处都开放着各种各样的小花,苦菜花、蒲公英、紫菜花、小鸡喝酒(也就是妈妈咋儿)。这些花都不大,爱看读书阁,也不那么显眼,铭华读书阁,却很质朴,修身读书阁,她们用自己的真诚和纯朴装点着乡野的景色,让我感受到乡村那种朴实的美,树海读书阁
每当我回到故乡,在村边和附近的山坡上,看到这些小花的时候,孔子读书阁,我就想起自己的母亲,华闻读书阁,这些小花就像母亲,母亲也像这些小花,纯朴、善良、真诚,宁静读书阁,温暖着故乡的土地,树海读书阁,温暖着我的心灵,孔子读书阁
看那村边遍地的苦菜花,一簇簇黄色的小花,开放在春天里,多么朴素的小花,孔子读书阁,不娇柔做作,精彩读书阁,坚韧地生长在这片土地上,树海读书阁,年年岁岁,精彩读书阁,日月流年,见证着乡村的历史,守护着这片母亲的土地,金门读书阁
看那路边的紫菜花,一簇簇紫色的小花,开放在初夏,多么秀美的小花,她美但不张扬,华闻读书阁,就那样静静地望着你从她身边经过,顽强地生长在这片土地上,金霏读书阁,岁岁年年,精彩读书阁,历经风雨,树海读书阁,见证着乡村儿女的成长,亲吻着这片母亲的土地。
看那酒杯一样的小花,金霏读书阁,那是小鸡喝酒,爱看读书阁,也叫妈妈咋儿,也好像母亲的乳房,树海读书阁,吸允一口是甜甜的,就像妈妈的乳汁。当然她也像乡村母亲的乳房一样,树海读书阁,一点儿也不娇嫩,金门读书阁,不畏风雨,喜欢坦露给阳光,开放在阳光照耀的地方,勇敢地生长在这片土地上,一代一代,历经艰难,树海读书阁,见证着这片多情的土地,树海读书阁,深爱着这片母亲的土地。
故乡的这些小花在我看来,树海读书阁,她们是最美的花,她们我是心中的母亲花。

2020-5-10写于母亲节
相关的主题文章:

  
   你是一只小小的船
  
   丝路
  
   枕边泪共阶前雨
  
   Q龄十二年
  
   中国知识分子颂
3#

那些年的雨季,华闻读书阁

  暮然回首,童年时光早已逝去,只留下或深或浅的回忆,轻轻推开记忆的那扇窗,金霏读书阁往事涌现,孔子读书阁。当我还是小孩子,背着书包放着牛,金霏读书阁,当我渐渐地长大,放下书包,铭华读书阁,走向社会,爱看读书阁曾经的牛早已不知身何处。那些年的雨季,我们有共同的回忆。---题记
  
  梅雨时节雨纷纷,树海读书阁天气变化多端,时而雨水满天,时而阳光普照,这会窗外又下起了滂沱大雨,树海读书阁,雨像无数条鞭子,狠狠地往玻璃窗上抽,啪啪作响,精彩读书阁,看着这下的肆无忌惮的雨,树海读书阁,听着这熟悉的雨滴声,孔子读书阁思绪飘零。
  
  小时候我们放学后就去放牛,多少个雷电交加的雨天里,我们撑着伞在风雨中摇摆,树海读书阁,多少个狂风暴雨的雨天里,我们打湿了全身的衣裳,干脆收起伞奔跑在雨中的草地上,多少个瓢泼大雨天里,我们几个小伙伴把伞搭在一起,阻挡了风雨的入侵。每当风雨过后河水涨起,我们就紧紧的手拉手,相互扶着过河,记得有那么一次,大暴雨过后,河水涨了,水流急了,我们依旧手拉手过河,左摇右摆,跌跌撞撞,河水最终把我们分离,大家各自紧紧抓着自家牛的绳子,在急流里挣扎,后来有大人经过把我们抱上了岸,脚下赤裸裸的,鞋子都被冲走了。从那以后,每当下大雨河水涨起时家里人都不让我们走那条河了。
  
  曾经,每当风雨过后,我们几个小伙伴就对着经过雨水洗涤的天空呼喊,看着雨后的彩虹升起,欢呼。风雨停了,河水恢复了平静时,我们就去把那被风雨吹倒在岸边的香蕉树抬放在河水中,坐上去随着水流飘动,或站在坝下张开双臂,迎接从高处冲下来的水,时而摆个八字脚,挡着水流,承接一波波的水浪,时而双脚踢打水面,溅起一浪浪水花,常常玩的一身衣裳都湿透了,也不亦乐乎。
  
  如今我们都已长大了,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牛儿也不知身在何处了,那片玩耍奔跑的草地也建起了一幢幢厂房,昔日清澈的小河,受到污染垃圾成堆,臭气满天了。
  
  而今只留下我内心深处那点点滴滴的记忆,每当忆起,那些雨季往事那些雨后的嬉戏,那雨水洗涤后的天空,那碧绿的草地,那种满水稻的田地,那成群的牛儿,那清澈见底的小河流,那些天真无邪银铃般的笑声,仿如昨日。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串行淄博】之 峨庄之行
  
   不一样的实践_1
  
   2012年我的本命年
  
   三月,呼唤一个名字
  
   小时候过年
4#

用心浇灌友谊之花,用爱谱写诗意年华
7月19日,振鹭社会实践队的成员组织樟木小学3班和4班的同学进行了班级联谊活动,精彩读书阁。昨天班主任已经跟学生提到今天将要进行联谊活动,金霏读书阁,两个班的学生都十分兴奋,树海读书阁,对即将到来的联谊活动期待不已。 为了准备这次的活动,爱看读书阁,队员们还培训了小主持人进行联谊活动开场白致辞,金霏读书阁。“首先欢迎3班和4班的同学参加我们的联谊活动,孔子读书阁,本次活动是为了构建同学们之间友谊的桥梁而举办,现在我宣布——联谊活动正式开始。”随着小主持人稚嫩的声音响起,树海读书阁,同学们给予了热烈的掌声表示他们内心的欢呼与期待,树海读书阁。 活动正式开始了,铭华读书阁。我们队伍准备了三个游戏环节:第一个游戏是你画我猜,树海读书阁。班主任每次选出五个同学来参加一轮游戏,由一位同学进行猜画图的内容,孔子读书阁,四位同学来画出老师给定的词语。第二个游戏是抢凳子,华闻读书阁。7-8个同学来抢凳子,音乐停了,谁没有凳子坐就是输了。第三个游戏是爱的抱抱。本来是进行“一元五角”的游戏,但是考虑到我们教学是采用复式教育,同学们可能不都了解我们的游戏规则,所以临时更改了游戏。主持人说到“几个同学抱在一起”,如果谁没有反应及时就算输了。在游戏中,同学们参与度非常高,非常积极举手,对游戏环节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在联谊的时候,我发现有个别的同学可能因为内向或者其他原因,并不想参加到游戏中,但是据我对他们的观察可以发现,他们是很认真地在看其他同学游戏的,虽然他们自己并不参与。在同实践队队长探讨商量之后,我们决定针对个别学生的情况进行观察,深入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着手准备家访环节。同时在联谊过程中,积极鼓励所有学生参与进来,一同游戏。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一树樱花,点燃阳光灿烂的日子
  
   不为我牺牲《西游降魔篇》
  
   山巅上的爱情是否盛开过:雍布拉康
  
   《江城子》踏雪忆旧-1月9日
  
   残梦犹存
5#

树的记忆 色彩的故乡

  许是故人已杳不相知,旧梦成烟难自弃吧,不知是芸芸今生几转身,精彩读书阁,一抬眼,便和披红挂彩的核桃树碰个正着。
  这是叶城县萨依巴格乡17村的喀什地区当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核桃树群,被称为“核桃七仙”的7株核桃树呈现给我们的奇迹。这些树已作为叶城县的古树名木资源,由萨依巴格乡人民政府采取措施保护起来。为了标榜核桃栽培历史悠久,爱看读书阁,古树资源丰富,硕果累累,也为了表达丰收的喜悦,果农给树们挂上了红红黄黄的彩绸,孔子读书阁
  走进核桃园,猛不丁地会认为自己走进了哪个要嫁娶的人家。树的主人骄傲地告诉我们,这些树由1945年时任叶城县个体工商协会会长、三区革命军维吾尔团团长阿西木析第12代曾祖父艾买提阿訇于1524年栽植,当前仍然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其中最大的一株胸径1,树海读书阁.55米,高达25米,占地360平方米,年产核桃10000-13000个,约200-220公斤,该树是叶城县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核桃树。
  仿佛是画家笔下凝重苍劲的色彩,历经百年风雨沧桑的核桃七仙,树干皮色粗糙而暗沉,透出浓浓的古意,但仍然高大伟岸、枝繁叶茂,以苍劲挺拔的雄姿展现在世人面前,给游客一种深邃悠远的美感。于是,我们徜徉其间,在500年的树“核桃七仙”前拍照,摘取它结下的果实,五百年前的过往仿若瞬间风起云涌。
  核桃园深处有一条窄长的幽径。两排木栅栏整齐地立在路的两边。因少有人来而显出了安静。阳光被树们裁剪得疏密有致,细碎绵密,便俨然有了翠影摇疏帘的恍恍惚惚的感觉,你捧着盈满掌心的光与影,空气凝香,觉得自己变成了红尘织梦人,将一枕悠思,华闻读书阁,搁浅在被核桃树轻轻洇染的一滴胭脂泪中。
  走在明明暗暗的小径,孔子读书阁,你会觉得自己从暗香浮动的墨迹中走来,从婉约豪放的宋词中走来,轻叩乡村未醒的潮湿的梦。依稀觉得自己成了偎依着水湄盛放的一树嫣红。一会又觉得自己畅游在一面绿色的湖水里。微波粼粼的湖面,荡漾起云的心事。纤细的指尖拂过红尘的喧嚣,周边的绿悄悄把一世清倦都化入眼角眉梢中,心心念,付孤舟,千山远,金霏读书阁。独自凭栏,在静静的光阴里,在无边的静谧里,撑一篙漫溯,看世间多少波澜起伏,树海读书阁,任一蓑烟雨弥漫,淘尽这千般过客。或在黄黄绿绿间,听古歌飘渺,将流年轻换。
  恍若茫茫前世一回首,便站在了核桃林的深处——果然是仙气袅袅的去处,一径悠长,竟扯出许多幽思。
  在叶城,你发现你进入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姚黄魏紫,树海读书阁,榴红柳绿,仿佛是所有的色彩不知道在谁的一声号令下都到此集结。很久以前,你就一直认为,在任何一个地方,每一种色彩的出现和安置总会有它的意义,总在揭示什么,昭示什么。现在慢慢地明白,不同的族群有不同的文化心理,一个民族长期以来会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观,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对于某些颜色的偏爱。这种偏好在各种民间文化和民俗现象中都会一一体现出来。色彩的选择实际上体现出一个族群对美的理解。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在维吾尔族生活中,白、绿、红、黑这四种颜色是比较突出的。…&hellip,树海读书阁;因为它与维吾尔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自然观、心理意识以及审美观有着直接的关系。”(肖青《火与民族文化》)
  那么丰满的红黄绿蓝在此的铺排,是同整个维吾尔民族的文化积淀独特的文化心理有着内在渊源关系的。从更广的范围来看,维吾尔族一直喜好绚丽热烈张扬的色彩。这与先民的文化观念与审美趣味有直接关系。历史上,游牧于北方的塞人、大夏等族群极力推崇金银、宝石等色彩鲜艳、光泽耀眼的器物,偏爱华丽、张扬、热烈之美,这样的审美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漠北时期的回鹘人。后起的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在装饰品材质和色泽的选择上,也同样体现出类似的偏爱。金银器是波斯通过商贸活动向四方传播的最有代表性的器具,阿拉伯人张扬热烈的性格特点,和阿拔斯王朝对奢侈之风的喜爱,使他们在日常器物、珠宝首饰的装饰制作方面,将其对华丽炫目的审美追求发挥到极致。在视觉艺术中,形成繁复夸张、明艳华美的审美风格。这样的审美观,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同样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先民,而且成为一种具有持久性的审美尺度。
  独特的自然地理风貌和生活环境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性格与美感形式,金霏读书阁。在辽阔大漠戈壁包围之中,自然色调较为单调,只有蓝、绿、白这样清冷的色调才更容易达到视觉上的愉悦和美感。维吾尔视觉艺术中除了红色,还偏重蓝、绿及白色,并以其特定的象征意味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固定下来。南疆独特的自然地理风貌、生活环境和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使维吾尔族人形成了机智幽默、有着自己独特创造力、热情爽朗、耿直率真的民族性格。维吾尔族亲近崇拜大自然的文化观念以及乐观向上、充满着生活情趣的民族性格,使他们能够接受象征高贵、丰饶、旺盛的生命力的颜色。
  而且,一些颜色在维吾尔族色彩选择中的运用,受中原文化和祆教等原始宗教的影响,他们改造吸纳了汉文化中的一些元素。汉文化通常以红色表示庄重、高贵、威严、气派、吉祥、喜庆,以黄色象征高贵、尊严、华贵、华丽,视白色为纯洁、高尚等,这些色彩的文化内涵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维吾尔色彩崇尚。这充分说明了维吾尔人对于其他地域艺术的最鲜明的本土化改造与创新,融汇贯通的能力和兼收并蓄的开放态度。正是因为西域独特的文化情境,才使他们在呈现色彩时,同时吸纳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色调类型,并将之浑然一体,成为既区别于阿拉伯艺术又区别于中原汉族艺术的色彩表现风格。正是历史上多元文化氛围的共同影响,及其特有的族群文化情境,形成了维吾尔族视觉艺术的基本风格,具有金银般鲜明色彩及华丽张扬热烈之美也成为族人共同的审美偏好,也就决定了在这个金秋,你满眼望去,是一片红彤彤绿油油黄灿灿蓝盈盈的颜色。
  是的,到处流淌的红色。五月的石榴花,十月的红石榴、红苹果、红枣,铭华读书阁,红蛋、红指甲、红唇、红地毯,着红衣的少女,绾系在树上的打着结的大大的红绸子,飘动着的红色的旗幡……在叶城,你无法忽略这些红色对自己的影响,这里的人对红色往往情有独钟,服饰、头饰、屋内装饰物,目之所及,充斥着大量的红色。在喧嚣的街道上走动,总是会和红色的什么事物不期而遇。那是积蓄了快乐和幸福的颜色,也是沉淀了憧憬和期待的颜色。深浅不一的红,在季节深处弥漫,也在每个人心里流淌,让你情不自禁去关注这种习见的前沿的颜色。
  色彩的发展过程和人类的生产、生活及各种文化活动是融为一体的,色彩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意义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而在众多的色彩中又以红色最为显著。偏好红色与民族心理有很深的关联。红色在中国被认为是最早的流行色,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对红有着独特的感受,红色对他们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如旧石器时期的山顶洞人,所有的装饰穿孔几乎都是红色,还有一些先民将麻布染成红色以驱魔避邪,等等。在当代对红色的喜好也普遍存在,在日常生活中,在大量的中国民俗中如过年时人们要贴红色的对联,剪红色的窗花;结婚时,新娘要穿红衣服,戴红盖头,点红蜡烛;本命年时要穿红内衣,带红腰带,穿红袜子……在文学文本中,红色有深刻的隐喻与象征意蕴,如莫言《红高粱》中象征着伟大民族精神与蓬勃野性生命力的红高粱,《透明的红萝卜》中预示着激情和野性自由的少女菊子的“紫红头巾”,《球状闪电》中象征着灼灼情欲和心理骚动的“水红衫子”等。在影视作品中,一些导演也似乎偏爱红色,尤其在张艺谋的电影中,“红”的表现更加明显,如《红高粱》中的凤莲的大红袄,《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一串串红灯笼,《英雄》中的强烈的红色的运用。凡是与“红”有关的东西,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受。
  “红”超过其它色彩而成为人们共同崇拜和喜爱的颜色,一方面是因为红色往往给人热情、活泼、旺盛的感觉,是顽强的生命力的象征,传达给人强烈的内心感受。另一方面,它有着更深的文化心理内涵,这便是源于人们无法适应和理解自然,而对各种具有强烈的“红色”物体产生崇拜、祈祷、恐惧的心理感受。当这种心理感受经过千百年的沉淀,就集聚成一种人类普遍存在的共同心理,总结起来主要是:对太阳的崇拜,火的恐惧和血的禁忌,这些意象构成了人们最初对红的认识,对红的情感认识。
  很久以前你就关注过维吾尔族的色彩偏好问题,看见那色彩缤纷,和自己对色彩的搭配和理解迥然不同,一直找不到答案,现在终于明白色彩对于沙漠边缘的人的生存意义和他们色彩选择的合理性。维吾尔族崇尚红色是有悠久历史的。《卢伯鲁东部旅行记》(1253~1255年)中说畏兀儿人到什么地方,常常是穿着稍为紧身的郁金色法衣。这里的郁金色即为红色。表明人们对“红”的复杂情感,对这种强烈的色彩情有独钟。偏好红色,和维吾尔族先期信仰过萨满教、祆教、拜火教等多种宗教有关。萨满教崇拜火神,认为火神不仅会赐给人们以幸福和财富,还可镇压邪恶。祆教又被称火教、火祆教、拜火教,亦崇拜火神。火的红色被视为一种神秘、力量之色,为维吾尔族接受和喜爱。
  与此同时,你无法忽略绿色。一切花,一切树,彼此相联,正在编制一顶顶晏息的花环。17世纪英国诗人安德鲁·马维尔《花园》,启动了很多极具感官色彩的词,但都无法描摹出可爱的绿色能给予人的感官享受。
  他选择植物表达他的爱,因为植物的美完全超越女人。他来到花园找植物作自己的爱人,就像阿波罗和潘神追求达芙妮和希壬克斯就是为了将她们变成植物。
  成熟的苹果在我头上落下;
  一串串甜美的葡萄往我嘴上
  挤出象那美酒一般的琼浆;
  仙桃,还有那美妙无比的玉桃
  自动伸到我手里,无反掌之劳;
  走路的时候,我被瓜绊了一交,
  ……
  置身乡村,便觉得绿色从安德鲁·马维尔的诗行流进了叶城的果园。虽是金秋,然而绿意尚浓。绿色是象征着生命和希望的,在以沙漠为主的阿拉伯地区,它成为阿拉伯穆斯林民族的传统之色,被伊斯兰教视为神圣之色。新疆维吾尔族的先民在西迁以前也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视绿地、绿草、绿水为生命。又由于萨满教崇拜大自然,崇拜树木,曾信奉萨满教的维吾尔人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更视植物特别是视树木为神圣的,格外珍爱绿色。在清真寺、民居等建筑装饰中,都体现了他们对绿色的崇尚和喜好,在其民族服饰中同样体现了对绿的喜好,葱绿、浅绿、墨绿、碧绿,不一而足,都被那些女子自自然然漂漂亮亮地穿在身上,走到哪里就把春天的气息和郁勃的活力带到哪里。在新疆生活过的人都知道,维吾尔族人有强烈的生态意识,在房前屋后的植物中,也体现他们对绿的追索。其实这何尝不是人们在同沙漠争夺生存空间呢?
  满眼的绿色在流淌啊。那么多老树,仍像是正在成长的树,生机郁勃,你满心喜悦地看着它们,仿佛觉得自己也成了一棵欣欣向荣的树在乡村破土而出,承受大地的滋养。你感谢上苍赐予如此丰盈的生命和绿色;你将原来填塞于头脑中的尘世间一切的复杂思想都除去,只剩下“绿荫中的一个绿色思想”,结成的果实,即是核桃。核桃缀满了枝头,你觉得自己来到了创造夏娃之前的伊甸园,获得了超越一切物质世界中的感官愉快,内心平静而喜悦地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要和外在的什么发生某种联系,很多事情之间往往存在着遥远的因果关联。就如这些恣意地洇染着叶城的色彩,都能在历史深处找到深刻的渊源,在一个个时间节点上找到它生发、蔓延、铺排的轨迹,在一个个被岁月的尘埃湮没的事件中摸索到它隐秘的基因链。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不断激发着这里的人们以强烈的色彩对比,质朴的图式语言,对民族民间视觉元素的喜爱和应用,稚拙的审美观,简单朴素的技巧和随心所欲的表现手段,重塑一个理想世界,从而使这样的画面焕发出迷人的魅力,从而使一个个镜头对准了他们。热烈的颜色到处蔓延,一种高浓度的、无处不在的流质,渗透在叶城的每一个角落中,你不愿放弃其中任何一个细节,马不停蹄地捕捉着叶城人的思想和灵魂。这些色彩的分布、弥漫和铺排,对于了解叶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对于了解置身其中的动物、植物和人的精神世界无疑是极具意义的。
  红色是心灵的颜色,绿色是生命的颜色,它们是大自然的修辞,辉煌而凝重地穿透岁月。你看见久已被忽视的苍茫历史的背面,是铸就这一切的鲜血与磨难,以及这一切留给后人的巨大的黑洞。你的视线穿透那些颜色而停留在无法言说的某处,以感性的方式存在的凝重的一切,是它在梳理你,还是你在梳理它呢?心底的纹路是岁月的痕迹,还是铭刻下的命运轨迹?你无暇去问。
  你还会发现,在喀喇昆仑脚下,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普遍存在诗学因素,即作为修辞而出现于自然与社会话语中的一种因素——在“核桃七仙”,红、黄、绿三个色块砰然撞击。当地农民用绾系绸带这样的方式为给他们带来生机和希望的核桃树披挂一新,这是你没有想到的。你站在又宽又长的彩绸旁,俨然一个幸福的新娘。
  红红黄黄,绿绿蓝蓝,在这里大块地铺排,交相辉映。树的记忆越加丰满。而叶城,也在岁月的嬗递中流变成色彩的故乡。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三墩安营扎寨,夜梦相思枕
  
   与书墨同芳与青春共翔
  
   七律·霜菊入帘留韵残
  
   一封特别的《感谢信》
  
   一起走过的日子
6#

文学的悲哀
  前几日,在一文学群偶遇一文友,不自觉谈起文学。文友二十多岁的样子,想必也是大学生吧!因为喜欢舞文弄字的年轻人大多都是大学生。文友谈起当下网站的文章,有点嗤之以鼻的感觉,大意是没有让他看上眼的文章,于是也懒得去审核,我也是改不了看不惯某些事物就想辩论一番的臭毛病,也就参言了几句。我说,树海读书阁,你以为你看不上眼的文章不一定就是不好的,你感觉好的别人也不一定就会认可,孔子读书阁。因为存在分歧,讨论也就越来越激烈,最后讨论到当下文学,文友说自鲁迅之后中就再没有出现过好的作家,树海读书阁。我建议说,你还是读点《牛栏杂忆》、《肥乳肥臀》、《平凡的世界》之类的文章,言下之意我的意思是让文友多接触一下真正文学的东西,也就不会有刚才的观点了,然而文友却说他不喜欢,他更喜欢的是琼瑶的作品,金霏读书阁,莫言之流的作品读着都不知道到底在写的什么!期间也提到了“文人相轻”的问题,我实在受不了,也就退出了讨论。
  
  文学与文字是两种决然不同的概念,文学是以文字为基础作为一种文化宣扬和传播,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字都是文学,孔子读书阁。在我对于文学的认识定义里,文学,最起码是要有丰富的情感对人生解读,美妙的笔触对身边景物素描以及对社会是与非有明确的辩知能力,使读者有陶冶情操,积极向上并且起到指引正确方向的作用,才是真正的文学。当下中国的文化又走到了一个鼎盛的繁荣时期,每天都会有大批量的文字诞生,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是好的作品,之中不乏有大量滥竽充数者存在,很多的文章一味地从个人情感出发,消极抵触,亦有的为了吸引读者眼球,或许紧紧只是为了利益的驱使,明目其外败絮其中,使青少年读后沉浸在那些虚幻的荒唐的故事情节里,脑袋里千奇百怪地奇思妙想。这些我想,华闻读书阁,算是文字的垃圾吧,绝对不算是文学的,爱看读书阁。&ldquo,铭华读书阁;中国自鲁迅之后并没有再出现过像样的作家”?其实听到此文友的话我想笑,笑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第一,中国当代也是有大量的好作家存在的,这些好的作家的文章都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在里面隐藏,你不冷静的思考不深刻的解读你又怎会知道作家在写的什么?第二,鲁迅不是神者,他的作品一直在被世人作为文章的典范,那是他非凡的才华将特定的历史环境用满腔热血迸发了出来,鲁迅的文章我并没有做太深的研究,但深刻的思想内涵并不是在表面就能够心领神会的,一个连当代文学都不能好好学习的人,又怎会读懂鲁迅写的到底是什么,一味地称颂鲁迅,树海读书阁,是不是有点人云亦云的可能性?还装出一副哀世的嘴脸是不是又有点可怜跟可笑!对垃圾文字一味地摧崇而将真正文学的东西排斥其外,算是当下文学的悲哀!更何况“文人相轻”我是绝不认同的,这点决定了一个作者的思想高度,如果抱着这种思想混迹于文字之中,你很难放下心态去认真学习别人的东西,也就很难进步,永远存留在自己现有的高度。要知道“知识无高度”,你再怎么努力,就算一辈子也永远站不在她的最高点,知识是你永远都学习不完的,金霏读书阁
  
  又某日,恰逢昆明惨案之后,很多人将矛头直指“新疆人”,貌似所有的新疆人都不是好人,一文友心惨痛,于是乎写了一篇文章叫《我们是新疆人》的文章,呼吁不要再把矛头指向全体新疆人,那是对新疆同胞的不公平。文章激情洋溢,令人心酸!当然,对于昆明惨案不是今天的主要话题,于是也就不再东扯葫芦西扯瓢了,树海读书阁。主要的是在我看后很激动,劝文友将此文发到网站,以求更大的影响力,让国人对于“新疆人”有一个重新的定义,并不是所有的新疆人都是恐怖分子!文友说,自己很久不去网站了,那里是走亲访友的地方,对于真正宣扬文化是起不到作用的,也就不在那多此一举了。我于是又一阵心酸。
  
  文学网站本来是学习交流跟探讨的地方,然而,时下好多的文学网站却成了作者走亲访友的地方,这算不算是又一种悲哀?无可否认,在文网里有高的点击量是作者心动的事情,精彩读书阁,为了点击量很多的人可是煞费苦心啊,就像有的人说,要想有高的点击量第一点首先要做的就是互动,你首先要去人家的家里串串门问候一声,拜访一下,然后人家才会礼貌地回访你。中国古老文化的精髓“礼仪”可是在这里做到了完美的释放。在这里,真正来文网学习交流以及宣扬文化的初衷显得是那么卑微了,人们不再就文而谈文,而是简单地“问安”,“拜读学习了”之类的问候显得更礼貌些。怀揣着对文学的热爱,到最后只是为了自己的那点文字或者自己的名字让更多的人看到或者知晓而忘却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学,什么才是你要学习的东西,在中国古老文化的香火延续里,着实让人心痛。
  
  又数日后,又是在一文学交流群,见到网站管理人员对于成员的封杀,原因是作者是网站的优秀作者,又跟别人签约,擅自撤掉了在网站的几篇文章,网站觉得作者一女侍二夫。看后一阵悲凉之感涌遍全身。
  
  文学网站现在可谓是盛极一时,每家网站都扛着一杆大旗插在自家山头招兵买马。其实大多的作者不会属于单一的一家网站,而是在数家网站发文,网站跟作者的心态是不一样的,作者就是想宣扬一下自己的文字,这是最简单的心态,或许网站的想法就会又有一点不同吧!很早以前就有过作者在一家网站担任编辑,结果被其他网站封为优秀作者而在网站内部受到排挤。现在又出现“一女侍二夫”而得到封杀!我不是优秀作者,也没有跟任何网站有过任何瓜葛,所以也不清楚网站对于“优秀作者”的“纲要”跟“合同”,不明白很多事理,但我却清楚,网站对于任何作者的作品是大多不会付稿费的。作者对于文字的热爱,用那种激情书写的文字,不求任何点滴的回报,所谓的回报也紧紧是为了那个虚名的知名度而已,到最后连自己的那点所有权都被剥夺的话是不是最大的悲哀,毕竟悲凉的现实生活打压着作者,每一个作者我想对于将来都想在自己的热爱的文字领域里能得到一点点可怜的回报而补贴到现实的生活里。网站,你又给了编辑跟作者几毛钱的工资?利用作者的“热爱”操控着作者的成果,也许在你看来并不是自私吧?!所谓“封杀”二字,中国出现过多次,古代的文字狱,文人不服从当时政府的管理而威胁到当权者的统治而得到封杀,战乱年代,一些进步人士积极的作品让腐败者惊慌失措而将他们封杀,我想,在当下的和平时代,无鼓吹谣言迷信之嫌,无危害人群社会之病,而仅仅不能钟情与你而封杀,是不是又丢掉了以文会友,将网站宣扬中华文化的理念了呢?
  
  还有,现在杂志丛生,每一个纯文学杂志的诞生都像是一个难产的婴儿,人们对新生的她喜爱有加,但一下生就要放进保温箱里细心护理,要不然定会很快夭折。我这么说并不是危言耸听,人们在紧张的生活环境里疲惫不堪,往往在可怜的空闲时间里大多选择的是一些情感小故事之类的杂志,而将纯文学的书刊避而不见,这样就让纯文学的杂志大量地失去了读者群,没有了读者群也就削弱了资金链,办刊的经费往往压得出版方焦头烂额,是啊,没有人会一直赔钱赚吆喝下去,当出版方有一天体力不支了,杂志也就香消玉殒了。所以,一个纯文学杂志的诞生,必须首先考虑到的是与商业联姻,比如“赞助”,比如“广告”,只有这样,才会让你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之后你才有机会扩大你的影响力,让你有更多读者群的机会。靠商业来养活文学,这或许是新时代新的奇迹吧!文学,本来是一个民族的养料,是战场的子弹,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精神支柱,是人类文明的象征,然而到最后依靠商业供养而存活,这可是文学最大的悲哀!特别是现在的和平年代,呼吁人们多学习真正有养分的东西,一个人的进步,看似微乎其微,都去做,关系到的就是整个民族的进步。
  
  2014年3月9号草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一只让我愧疚的蚂蚱
  
   想你的夜_3
  
   七律·黄河
  
   故乡的恋
  
   持之以恒话成才
7#

冬雪(1-8)

  一
  八时零五分,疲惫不堪的火车终于抵达县城。三分钟的小憩,抛下几个到达目的地的缩头袖手的旅客。之后,轻松地喘着气,又马不停蹄往前方赶去。
  从走出车门的那一瞬开始,整个世界就仿佛被扔进了一个巨大的冰窖,树海读书阁。气温骤降,寒气钻进衣服的细小孔隙,直刺肌肤,树海读书阁。我一阵哆嗦,下意识地“滋”了一口长气。
  环顾四周,车站广场上人影四处散去。火车到站引起的哄然骚动沉寂了。远处的平畴、湖泊、村庄,被浓郁的白雾包裹着。蛇行而去的马路边,现出几团惺松的光亮。我知道,那是一夜无眠的忠职的路灯。更远处,躺在盆地中央的古城,依旧沉睡在梦乡里,打着轻微的鼾息。
  我回来了。以一个陌生来客的身份闯入故乡的冬晨。但愿火车到站的轰响没有扰乱或打断她的好梦。故乡,你还好吗?这样简单亲切的问候我在火车上不知重复了多少次,金霏读书阁!我很激动。我开始大口地呼吸了。我闻到了故乡的气息,冷冰冰,甜丝丝的。
  县城距故乡还有百十来里的山路。三年前我曾回来过一次。如今山路拓宽了,铺上沙粒,铭华读书阁,浇了柏油,每日一班的公共汽车也开通了,金霏读书阁,但机动三轮却是这条线路的主角。拎着沉重的包裹找到车站,一问,公共汽车的发车时间是下午两点十七分。我着急而无奈,在售票窗口前烦躁地徘徊。车站边马路旁早已架起了摊位,茶叶蛋的浓香在冷嗖嗖的空气飘散。纯正的方言,叫卖的声调,吸引了我的注意。反正急也没用,时间尚早,绕过栏杆,我信步向一个摊点走去。
  斜刺里猛地冲过来一个人。健壮的身躯包在厚厚的军大衣中,高大魁梧。他挡住我,急切地招呼,“要不要车?”
  真是喜出望外。谈妥了价钱,从红头巾老妇那里买了几个茶叶蛋,我上了车。机动三轮在弯曲起伏的山路上吃力地跑着。司机是本地人,和我搭着话,有一句没一句的。我没有兴趣。我的眼睛尽情地凝望那一座座光秃秃的山头,一棵棵体态各异的枯树,仿佛在寻找什么。古朴的村庄安闲地散布在这个山头,那个山窝。
  马达轰隆隆一路碾去。大山在震颤中从梦里惊醒。
  雾气渐渐散去。天阴沉沉地,太阳刚红过脸,不知怎地,突然隐退到云层里去了。天地一片灰朦。
  我的观赏的情致消失了,心情蓦地沉重。我回来了,是有我难言的苦衷的。由厌倦而逃避,我从远方的繁华都市回来了,回到孕育我生命的子宫,回到我曾经无知背叛过的世界,回到养育我十年天真、纯朴,一如岩石般坚毅内质的故乡,孔子读书阁。我回来了,带着深重的愧疚和不安。
  故乡,我那梦绕魂牵百十来户的小村庄,我那山腰上低首看水抬头望云的小村庄。你的尊贵的灵魂闪现着贫瘠与苦难,你那高傲的性格透露出刚强和不挠。你不富有,但你拥有构成生存环境的一切。你不开化,但你具备一切真善美的情感。你会恢弘大量地接纳我吗?我知道,曾经有那么几个不肖的子孙,弃你而去,读书经商升官发财,再也没有回来。你不曾原谅他们,你以冰冷的态度相待。他们客死异地,你甚至拒绝分付一块土地给他们作人生最后的墓场。你斩断了他们叶落归根的企盼。但是,三年前的我辗转颠簸而成三年后的我,你的儿子,爱看读书阁,他回来了,内心翻涌着复杂的情感。他真诚来向你告罪。他祈愿能够重新真实地生活在你的荫庇之下。他不计较时间的长短,只求真实,真实……
  车又翻过了一座山梁。故乡,远远地近了。
  故乡,你会拒绝他的到来吗?
  山风刺髓,我拢紧了衣服。
  
  二
  我在故乡住了半个多月,受到叔叔一家热情的款待。我很感激,心头热乎乎的,但同时我感受到这种款待缺乏一种叔侄间该有的亲情。一切都是待客的礼节。无论吃饭,还是平常的聊天,我总觉着有一股什么东西在排斥着我和叔叔之间的距离,圆溜溜,硬邦邦的,穿不透,也捣不碎,真让人恼火。我想重温一段童年,褪下我的羽绒衫,穿起叔叔缀满补丁的洁净的旧衣服,取了松担、搭柱(打柴用的工具),把刃儿雪亮的柴刀挂在腰后,伙同那些天天早起的村民上凤龙降(山名)打柴,树海读书阁。那里,我曾经流过血,被红头蚂蚁咬过,大黄蜂刺过,被过路的花蛇惊吓过,被无常的暴雨淋湿过……那里,留下了我童年太多的回忆。当时生活极其艰难,断粮了就去挖野菜、摘野果充饥。山里有的是宝贝,靠山吃山,何况山脚还有一条多鱼的小河呢!或许竞可这样说:濒临绝境的苦难日子中,正是那道道山、那壑壑谷,正是那条缠绕山脚的清凉小河,拯救了一村老小的性命。面黄肌瘦,华闻读书阁,精乏力退,却没有因为饥饿而死过一个人。
  挑水的叔叔担着两个晃悠悠的水桶,踏着稳健的步子入了院门。远远望见,就急冲冲放下水桶,树海读书阁,跑着小步奔我而来,精彩读书阁。嘴里还抱怨着,“你做什么呀?”强有力的大手一把夺过我手中的家伙。
  “这种事情是你做的?让人见了笑话!”
  我很奇怪。他的眼神飘忽,有不满,不时还闪过几丝惊惶和不安。
  我理解了叔叔对我的好意,但还是分辨着,“那小时候……”终于没有出声。转而极不情愿地咕哝说,“那好吧。”
  叔叔一双厚大的手掌震住了我。上面贴满茧层,黑黑黄黄的。也许他是对的,我这双纤弱的学生手只配去握笔,哪经受得住刀柄粗柴的磨砺呢?
  但我的心还是被他话里的东西狠狠蛰了一下,心里突然一阵抽搐。这种事为什么不是我做的?我在心底默默反问,那我这次回故乡是做什么来呢?象三年前一样,当客人吃客饭吗?
  我就是在这种经常被刺痛的境遇下生活,呆了半个月。我曾经坚执地决定:即使故乡不欢迎我,我也要卑躬屈膝,用我的行动和意念去贴近、去触摸、去体味她的黑亮纯净熨贴一切的灵魂。然而,日日所见,处处所遇,逐渐使这一决定模糊了。我陷入了自责、困惑的迷谷。在一切礼节过后,我沉默了。
  白日里我在村首巷尾转悠,把久远的记忆点用心灵串联。我制造着童年。当我沿着那条羊肠小道上梁、下山时,童年又回赠给我丰美的意外收获。有时我和年幼的堂弟妹们玩些山里孩子世代相传的游戏。夜深时,借着油灯昏黄暗淡的光线,我时而沉思默想,想起都市里的生活,又感慨返乡的境遇;时而舞文弄墨嘲弄自己一番,写下些日记。
  回忆是美好的,游戏是欢乐的,只是不要思索。那将会变得沉重和痛苦不堪。
  天气一直很冷。萧瑟的山林里传出巨响的呜咽。早晨起来,屋顶墙角地面,到处结满了厚厚的冰霜,一片雾白。晨鸡叫醒的太阳也显得缩手缩脚,热情和大方的时代已经过去,俨然外国街头的乞丐,脸面捂在脏黑的烂衫里,向外蓬着一头红色的乱发,却发散不出一丝光热。一个冰箱中红透了的苹果。
  某一天的夜里,还飘临了一场三寸厚的大雪。白雪皑皑。
  这是一个冰冷的世界。一个陌生的世界。我在其中懵懵然生活了十年,然后兴高采烈地离开。熟悉、亲切隐变为幻象,不期然你遭遇、你激动时,它消匿了。它给你一个沉默的姿势,或者扔你一句带刺的话语。
  我也沉默了。用思想去撼摇她的灵魂。我匍匐,我哭喊,没有人能够听见,一切都在沉默中进行。
  
  三
  爸爸在县城工作,拿着可怜兮兮二十几块钱的月薪,难得回家一趟。妈妈患有心脏病。据说那是姥姥的遗传。这种身体是做不了重活的。村里人有人羡慕嫉妒我有个拿工资有文化的爸爸。从他们的眼神语气中,小小的我就因这种荣耀而倍感得意。
  “我家爸爸是戴眼镜的。你爸爸有吗?”
  不屑一顾的炫耀的表情,每每让那些“泥猴子”面面相觑而后自卑。
  有时我十分矛盾,看着妈妈经常愁苦的面容,长吁短叹。夏夜在院子里洗脚,妈妈一边捶打着酸累的腰板,一边问我:&ldquo,孔子读书阁;黑子,你想爸吗?”顿了顿,她又说,“要是你爸在,就好了。”
  我很奇怪,问:“爸爸在县里上班,还不好吗?”
  这么说时我看到的是那些小伙伴的无奈而嫉妒的表情。
  妈妈没有回答,久久凝视着我,慈祥的目光中似乎还蒙着一层轻纱似的无奈。她轻柔地抚摸我腿上白天下地时被石块割裂的伤口。“痛吗?”她问。
  我忍住胀痛,一副无所谓的姿态,“一点小意思。”
  “唉,真象你爷爷。”妈妈笑了,笑得那么勉强。
  的确,那对我来说,真的是一点小意思。伤口算什么,那是荣誉的标志。山里人爬山下地,舞刀弄柴的,谁身上不带点伤。而且,疤痕越多,往往意味着你比别人更勤劳,更勇敢。这种殊誉是那些天天赖床板的懒汉享受不到的。
  我拽起袖子,指着右手腕上一个半寸长宽的刀疤,颇为自豪地说:“这还有一个呢!”
  妈妈长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家里劳动力太少了。”
  这句话我当时没有听懂,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是劳动力。
  脚洗好了,妈妈突然问我,“黑子,苦吧?”
  我童稚的心灵感觉不到苦。苦为何物?看得见,摸得着吗?如今我知道,痛苦于孩子是无缘的。在大人视为最最痛苦的年代,他们所拥有的,满是欢乐。他们不需要痛苦;痛苦也袭击不了他们。他们的世界是那么的坚固那么的充满趣味。他们在苦难的岁月中无忧无虑不知天高地厚地恣肆挥洒悦耳的歌声。担柴回来。疲累尚未消退,他们又光着腚子扑通扑通跃进河里追逐浪花嬉戏了。
  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笑声使宁静的山村成为一个童话,成为一个为物质文明所累的都市人心神向往的乐园。在都市最最繁华的街区,人头蚁动。霓虹灯的广告给灰色的钢筋水泥建筑缀以晕眩的色彩。一个皮肤白皙的小伙子放下高傲偏见的架子,和我这个都市过客大谈陶渊明的《桃花源》。
  都市的天空白得刺目。都市的空气抑人窒息。林立的高楼把街道逼成狭窄的一条线,把自然的性情压进几元钱一个的罐头盒,压进窒息的感受里。
  是的,这就是我这次回家的原因。我要到新鲜的空气力去舒畅久滞的性灵。我要去忏悔,忏悔一个孩子对山外的神奇想像,忏悔他对故乡绵延不绝的精神的一种无意识的背叛。这是一种坂依,怀着朝圣的情感。它会动摇吗?她能接受吗?
  “黑子,大了你到哪去?北京?”
  “不,我上天京。”
  “那远了。你不想爸爸妈妈?”
  “想。到了那个时候,比在地上好玩多了。有钱了,就把你们接去享福。”
  
  四
  我收到一封远信,是都市的朋友寄来的。在信中他发尽了牢骚,说炒股被套住了,又和女朋友闹别扭,心情极坏,也没个人说。他还问我在山乡的感受,祝我能圆了此行的愿。
  我没有回信。我的心情已经够糟的,把这样的糟感受再告诉他?
  我决定出去走走,围上白围巾,穿上皮手套,推开了房门。叔叔在院子里劈柴,我向他打了声招呼。
  “去吧,小心点。”他说。
  太阳毫无生气地挂在天边,仿佛烧熟了的鱼眼珠。四周的山峦依势直插铅白的天空,一条粗黑的曲线在山脊模糊着流动。空气中暗藏着无数的细小的冰针,借着劲烈的风势,无休无止地扎人。从雾蒙蒙的世界出来,我清醒了许多。那些纷乱无端的思绪被冻成了一个白点,腾出更大的空间让我领略故乡的冬景。
  石板的古道象许多冰冷的触手,无声息地在村里爬沿。爬了多少个世纪,爬过多少次的丰年和灾岁,我不清楚。但我熟悉那每一条磨出青光的石板。她们是村庄历史的见证。时代更迭,岁月交替,奈何不了她们。她们仿佛是一种耐劳的品质,承载着一代又一代的重量,承载着大激烈大悲痛大狂喜的情感,承载着土地的丰收,承载着劳作的汗血,承载着饥馑,承载着苦难……它的承载太多太多,而它的的躯体也日渐精神。一条青光的甬道集结了村庄的一切之后,盘绕着山梁,向远方的松林逶迤而去。
  她一定听过我临世的那一声啼哭,她一定看到我从襁褓中的婴孩玩大,上学,又目送我撑着油纸伞随望孙成龙的爷爷消失在去向县城的小路尽头……十年前的生命,一切都是混沌;十年前的追忆,一切都予我以无限感慨。在叔叔的礼遇中,我隐隐感知孕育我的故乡正在逐渐地舍弃我,忘记我,但对生命之根的把握,如何能让我释怀?
  但是,我失却了山民的表征、力量,对农事的知识,也正一点一点地遗忘。我给村民的印象时一个书生秀才,寒窗苦读中状元,荣登全国重点的高等学府。(这能怪谁呢?)我的地位提高了(?),我和山民的关系却在无意识中疏远了。他们见了我,或满脸堆笑说,“黑子,回来了?”或者干脆远远地避开。
  金龙大哥小时侯时我们的“司令”。每逢月明星稀夜,小路呼邀玩打仗的游戏,大家都听派他的调遣。见我迎上前去,笑了笑,也竟然没有话说,学他父亲的样子,路边蹲下,“吧嗒”起旱烟来了。眼睛眯成一条细缝。我也蹲下,拣起地上的一个卵石摆弄着,问他,“好几年不见了,还好吧?”
  “好好。”
  那有意没意的样子,仿佛是在回答我,又似乎是在赞叹烟丝的质量。他现在专种烟草,刨烟丝卖烟丝,小本经营,据说技术还是挺叫好的。
  小时侯一起玩大的伙伴如今都在为了各自的生活奔忙,大多数人都跳出山沟沟到沿海的苏州杭州闯世界去了,象金龙这样留在村里的实在不多。大家能够相聚也就更加难得了。
  我向他求教种植烟叶的知识。他惶恐了,用鞋帮磕去烟窝里的烟屎,说的很快,“那又什么讲头。”
  我没有让这难堪的谈话再继续下去。我感受到一层隔膜。这堵墙是竖立起来了,我没有能力推倒它。按照我惯有的思维模式,我是会去追究筑墙者的责任的。我也没有这个勇气。我怀疑我就是那个筑墙者。但似乎又不尽是。
  那还有的是谁呢?
  一群孩童正在玩老鹰捉小鸡。这是些新面孔,十分可爱,但我不认识。他们突然停止了游戏,静静地望着我,躲躲闪闪的目光中写满了好奇。他们是在看着一个陌生的来客。
  我在未来的故乡的眼中,将彻头彻尾是一个陌生的客人!
  青石板上,我郁郁而行。
  清冽的河水在山脚哗哗流淌。那一线的清醇,让我觉得满怀舒服。河水往下,是一堆堆巨大的青石,杂陈在河岸两侧。那是一座拦水建筑的遗迹,先民留下的记忆。
  我的眼睛突然一亮,似乎觅到了解锁的钥匙。
  
  五
  先民遗留下来的东西已经不多了。那堆青石似乎还能勾起后人对先民的怀想。这样的一座拦水工程,它的最终告成得花费多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得需要多长得时间啊!灌溉是它得功用。望着山脚的水田,那碧绿的油菜,那肥腴的沃土,我陷入了沉思。
  这堆遗迹透示出一段充满了期盼和失望的历史。它是先民堆一种生活方式的想望。想望又变成精神,在先民当中世代相传。因此,仅仅视它为遗迹乱石,我会自惭我的浅薄和太没人情。它是一个象征,先民生活领域的重要一个部分。同时,村庄的历史能够呈现出现在的面貌,它在其中的作用可是功莫大焉。
  从长辈那里,我知道了先民对文化的渴求。农忙时节日夜不分埋头做,农闲时太阳晒到屁股头,才懒懒地起床,这种无所拘束的生活先民显然不满足。村前的始祖墓碑字迹已经模糊。从断断续续的笔画中我吃力辨认,我读懂了我们的始祖何以要选择在凤龙降的对山立足,垦荒,建造繁衍生息后代的家园。
  没有可靠的史实记载。先民口耳相传的关于村庄的记忆传说中有许多地方也相互抵牾。面对这些零碎的资料,我运用我的能力所及,想象着那些古远的往事。我必须这么做。
  不知是哪一朝代的末季,天下大乱,烽烟四起。一家煊赫的世族没能躲过宿命的劫难,财产被掳掠,家人遭残杀,尸伏满院。但终究是有一人历尽艰险从鬼门关逃脱。他战战兢兢,昼伏夜行,餐风饮雨,来到了山势绵延险恶,森林密布层深的皖南山区。他觉得此处已是安全地带,兵匪不会进来,于是采木搭棚,安顿下来。
  以后开辟家园的艰辛可想而知。政治、生活的磨难把一个养尊处优的富贵子弟砥砺而成了勤恳耐劳满手茧花的农民。身份可以改变,但曾经的文化素养并没易去。他运用丰富的知识勘测山水,认定现在凤龙降的对山是块人杰地灵的宝地。举家迁居于此。
  先祖以为,龙凤降临,于后辈在无形中是一个巨大的鼓励。他希望他的子孙能够在垦荒拓园的劳作之余,勤勉苦读,以期有朝一日皇帝复出又可出山效力朝廷。他的愿望没能在合眼之前实现,憾然辞世。而后辈因为新建家园,为繁重的农事所系,也就逐渐忘记了先祖的遗训。
  忙碌的生活中不知有多少度春秋换过。村庄形成了,和山外的联系也逐渐增多。先辈们隐约得知通过科举考试可以做官,穿罗批缎领取朝廷俸禄,而不必自己一日到晚扛锄头去挖地,为年成得好坏担忧。这对村庄不啻是一个巨大的震动。许多人家的子弟心向往之了。他们要读书。
  村里出过几个秀才。全村就敲锣打鼓放鞭炮上祖坟告知祖先。
  村里有了书卷香,文气一脉再没断过。读书考官的风气在村里弥漫着,延续着。
  考试取功名,是他们苦学的最终目的。
  但是,有过一段漫长的时间,黄发小儿长成白发苍苍,村中却没有一个人应试成功。
  村里人惶惑了。他们猜测也许这是遭了天谴。但因果关系的逻辑他们找不到能够导致天威发怒的原因。他们上祖坟烧纸磕头祈求保佑赐福。他们天天念叨着什么时候村里再出一个秀才或举人,给希望与失望交集一身的学子带来一线前途的光明。
  百年过去了。沉寂、苦闷、惶惑、祈求、祷祝和农事,构成了村民生活的全部。
  最后,他们请来了风水先生。给他饱食美味之后,风水先生二话没说,拔腿山冈下墚,把村子周围的地势仔仔细细察了个遍。然后关注起村民的日常起居和精神状态。他离去的时候悄无声息,没人知晓。村民在祖坟的祭台上发现一个黄色纸贴,石头压着。里边三言两语写了天机。
  村民们终于明白了百年来功名与己无缘的因由。
  河水在山脚日夜奔流不息。正是那湍急的水势冲走了此地原本旺盛的文气。这也许是先祖在择居时没有料到的。帖子告诉了补救的办法,即筑起一座大坝把河身拦腰截去,这叫积蓄文气。然后把水流引入河两边的稻田。果然,工程以后的第一次收获,稻粒颗颗饱满银白。村里一片欢腾。以内蕴文气为食的学子终于科举有望了。
  说来真是难以置信。自此以后,村里每隔几年就出一个秀才。秀才继续上考,有人甚至做到监察御史的高官,光宗耀祖。
  青石板路修起来了。它陀负着这文气一脉,爬过历史的风云变幻,一直抵达今天,以后还将延续。
  我从先民那里似乎领悟到了什么。
  我在故乡生活了我生命初始的十年。
  一定是的,在懵懵然的混沌中,在充满笑声的乐园里,我一定不知觉地承继了先民身上具有某种特殊意义的东西,根植在灵魂的深处,溶解在血液的涌动当中。
  按照命定的生命模式,我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前走去,读书,考学,到山外,然后成为一位都市里的大学生,一位被滞于都市和农村生活边缘的过客。
  并不是对城市怀有多少炙热的向往,那比得上我对故乡的忠诚的热爱吗??
  三年,我把都市体验个遍,没有回过一次家。如今,他回来了,带着一脸的疲倦,逃难而归。
  背依村首枝叶飘零的梧桐树。枝头的喜鹊不知何时被乌鸦替代,“哇……”。在那一声两声惨然的怪叫声中,我哭了。抬起头,望着对山的凤龙将,泪眼一片模糊。
  大门没有开启。我象一个乞丐,可怜兮兮地在房子周围徘徊。
  故乡创造了我。
  故乡抛弃了我。
  
  六
  夜里一场大雪,纷纷扬扬,无声飘洒。
  在一片白皑皑的安宁的意境中,故乡升华了。故乡再次成为一个透明的童话。玉树琼枝仿佛玲珑优雅的雕塑,天工夺人。绵延的山脉和铅白的天空融成一色。雪雾时时从天上、树上飞来。
  故乡纯净、温馨而洁白。这是孩子们的乐园。雪弹穿梭,时时追逐笑声串过屋檐,飞入天际。
  可是,我的精神一直为苦恼和孤独死死缠绕着。我虽然找到了开锁的钥匙,心情却愈发不得轻松。咳,故乡!
  今朝起来,婶婶端出丰盛的早餐待我如旧。弟妹们很懂事地没看我碗里的蛋面一眼,到院子里吃他们的玉米糊去了。我的内心一阵难过,又不敢怃了叔婶的好意,在他们家常便饭的客套中,食而不知其味。
  “黑哥,你真没用,三碗饭都吃不下。”
  “黑哥,不羞。家里话都说不来,土不土洋不洋的。”
  …………
  弟妹们这些毫无遮拦的语言真实而亲切。我承认自己的饭量的确很小;我承认在外日久,家乡的土话有的词语已经忘记,讲起来显得拗口时,就借用了普通话。但我没有因此而责怪他们。他们的真实的笑骂没有成人间才有的顾忌――残酷而虚伪的顾忌!在他们心里,他们是把我当作外乡人来看待的。他们对我的一切评判都由此而发。
  我感谢我的这些可爱的弟妹。整个故乡,还有谁能象他们这样,不视我为外人、客人呢?又有谁会用手指指着我的鼻子,大叫一声,“哈,你真没用!”呢?
  这是一个成人统治的世界,我的故乡。
  我感觉四体冰冷,在寒意哆嗦中咽下最后一根面,喝完最后一滴汤。
  向往童年,又戕贼童年,这就是成年人的把戏。我愤怒,我悲哀,为自己,更为那些所谓晓谕一切的成年人。
  但我没有理由讨骂他们。凤龙将、拦水坝、青石板……故乡的祖先,故乡的灵魂……还有这命定的生命模式……
  我踩雪出游。脚步和思想一样漫无目的。走走停停。停停走走。
  故乡创造了我。
  ……
  故乡抛弃了我。
  ……
  
  七
  在油灯昏黄的光线下,我翻阅着零碎而沉重的日记,陷入悲哀的谷底。十四天的日记,颤抖着我把他们付于一炬。明天,我决定离开。够狼狈的,逃难归来,又将逃难离去。
  别离之前,我去看望爷爷。
  积雪很厚,脚底打滑。上坡的陡路上,我不慎差点栽进沟底。
  爷爷是勘测风水的行家,生前就选定南坡的朝阳地段作为死后的墓地。
  他说,冬天怕冷,可以晒太阳。
  他说,夏天这把老骨头闲不助,可以早点到菜地摸摸。
  墓后两棵桂花树,躯体黧黑,瘦老劲骨。枝条镶了道银边。一阵风来,“扑簌簌”,雪雾满空飞扬。爷爷钟爱桂花树,时常捋捏白须,陶醉地吟唱,“八月桂花香……”。随后嘴唇“扑”的一声,捻成一棍的火纸着了,他会猛吸一口旱烟,又一线绵绵地吐出去。这样,在他周围,就是烟的香味在缕缕袅袅了。
  墓旁长满了衰黄的杂草,被雪压着,松松地弯着腰。站在墓前,站在刺骨的寒风当中,我就象一茎摇晃的枯草,百感交集,逼成两行热烈,无声地流。
  爷爷的居所与对山的凤龙将,和村庙前的先祖坟遥遥相对。刹那间,我一切都明白了。往山下望去,盘着山腰石板路在蜿蜒,远处,一堆堆乱石跃入了我的眼帘。
  ……三年前的一场特大洪水,冲垮了水坝……爸爸上调市里工作,妈也接去了……
  ……爷爷,你的心愿孙子给你了了。想那当初,你用烟杆敲我的头,要我好好读书,又坚执地说服爸爸,沿着故乡唯一一条通往山外的石板路,送我去县城考学……
  ……我在努力逃避一种心情,我此次回乡的最最真实的感受。爷爷地下有灵,你能宽恕我吗?
  天地一片白茫茫。
  “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我没有决然之后的轻松。
  
  八
  午饭过后,正和送行的叔婶、弟妹、儿时的玩伴们辞别,向我热爱的、拒绝再次接纳我的故乡辞别。有人急冲冲跑来,递我一封信,又是都市里的朋友寄来的。信很厚,我的心底一阵发虚,不会是为了我的没有回信而兴师问罪来了吧?心怀忐忑我上了车,依旧是机动三轮,叔叔给我拦的。
  拆开信一看,字句文绉绉的,一改昔日的放浪形骸。
  “黑兄:见信如晤!
  旬前予汝一信,空候来鸿,甚为遗憾!此番再续前事:炒股运去被套,女友燕飞影只!祸不单行,此乃命定,啜苦无益。转思他事,忆及与兄倾谈,兄之经历感慨足可成文。涂鸦两日,题目未定,草文先呈兄读。见笑。”
  之下便是他的大作。
  “这是足够尴尬的一个社会群体。山林――城市构成他们的生存环境,充斥着喧嚣,突涌着骚动。不稳定的价值追求令人目眩,神迷不堪。”
  “在统一的教学模式中,为了寻觅外面的精彩世界,凭借勤学苦勉的雄厚实力,经过你死我活的考场拼杀,他们走了出来。从黄土高原的山沟沟,从黑山白水的大平原,从江南的水乡,从海滨的渔村……乘车登舟,万丈豪情,奔赴另外一个陌生的文化氛围。大学城是他们更新发展的根据地,也是他们接受洗脑的实验室。在脱胎换骨的过程中,他们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迷惘、大分裂、大痛苦。如果说幸运,那便是他们别无选择地赶上了一场激烈的战争,接受震耳欲聋撕心裂肺的狂轰滥炸。于是,这单纯质朴的一群开始开始分化,在炮火硝烟中中演绎出各式多样的人生,也引发了热心人对他们的关注、思索和叹息。”
  嘿,这小子,大言不惭,居然以热心人自居。但我又不得不承认他说的对路。且看他如何分析。
  “从山林迁进城市,并不意味着城市会善意地敞开大门迎接。如果要注册明确身份的话,他们只能被称作‘流民’。自古以来,流民生活内容的诠释只有两个字:奔波。在动荡不宁地奔波中探寻归依精神的家园。他们的情感大厦也只有两根巨柱支撑,苦和累。他们活得并不轻松,因之他们比任何人更能懂得人生的意义、生活的内涵。一方面,农村以其古老深厚的文化底蕴抚育出金凤凰,带着欣慰和自豪亲送他们出游。也许这是一种文化的悲哀,欢送的同时已经备存再次容纳的深层普遍心理。他们成为这一文化的弃儿到城市去寻找落脚点……”
  信读到这,我泪眼模糊了,想起在故乡的诸般感受,各种体悟,我竟找不到适当的词句来描写出此时的心情。我只被一种来自远方的友情所温暖、所激动。我想,我只想能立刻站在他面前,忘情地拥抱他,紧紧地,紧紧地。
  “……踌躇满志神采飞扬时谁能意识到城市摆置的竟是一副冰冷的面孔呢?当然,城市文化充满智慧,善于接洽应酬,它并不一语道出而留有情面,在那不置可否的微笑背后推出纷繁复杂的新鲜玩艺儿。明知你难以骤然适应而喊响了送客的潜台词。这招的确很厉害,许多人一时给吓懵了,手足无措。城市文化的不欢迎态度诱发了深沉绵长的乡思。眷念曾经的生活环境咀嚼农村的人情味和渴想那熟悉的文化氛围,他们凄凄切切地走进了文字。”
  “远离乡村走入城市。遭城市冷遇后精神的回归又遭农村的排斥。他们被挤进了逼仄的谷底,进退两难。这回他们真正成了马路边没人要的孩子,徘徊在乡村和城市的边缘,发出无助的呐喊。”
  我长叹了口气,心情并未因之而轻松。故乡的大门向我紧闭,不开一丝缝隙。我真正切切体验了做一个边缘人的滋味。城市的朋友凭其悟性,问题看得比我深,比我透。我在想着,他有能力给困境中的边缘人指出一条通向光明的大道吗?
  “境况的窘迫他们翼翼小心,一步失神便会飞堕深渊。此时他们意识到生命的可贵和抗争自勉的必需。毕竟他们不是伸着固执双手的乞丐,自尊鄙弃嗟来之食,坚忍促使他们沉静,在思索的选择后奋发。”
  我羞惭了。我曾经不是在孤苦无依时自比是徘徊房前屋后的乞丐吗?的确,从故乡那里承继的坚毅耐劳的品质我应当让它们放光。可是,在爷爷的坟前,我居然狠狠叫出,“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也许正是拥有了这样一份深刻的体验,他们不再把目光仅仅投注于乡村或单独地拘囿于城市。他们的视野在此来了个窜跃,世界骤然变得开阔,也更窄小了……”
  我完全被朋友的这一番高论给折服了。巧合吗?在我心境沉冷的时候他来了这封信。可这又仅仅是巧合吗?我以前从未发现过他有这方面的兴趣,更不必说有如此的高才。
  车轮“轰隆隆”一路碾去。山谷轰响,为我送行。
相关的主题文章:

  
   乘坐公交车的意义
  
   拥抱乡恋
  
   《把海沏进茶碗》之绿野碎片(二)
  
   一阵风过后
  
   7.《不能省》
8#

故园梦呓(二)
  6
  父亲虽然没上过学,但自学到可以读懂《三国演义》、《封神演义》等许多古书的地步。我们年幼时,常常在晚饭后围在炕上听他讲《三国》、《封神》等。兄弟姐妹十几个,爱看读书阁,有时还有村上的人,把屋子围得密不透风,精彩读书阁。那时还没有电灯,煤油灯闪烁的光映照着一张张虔诚痴迷的脸,金霏读书阁,屋子内总是飘满着欢声笑语和浓浓的茶香,树海读书阁。有时到了夜半还舍不得散去,母亲总是笑盈盈地端来一盘子馒头或者煮一锅土豆,让大家吃夜宵,华闻读书阁。村上的朱大伯是父亲的表兄,几乎每晚都来听,树海读书阁。更多的时候,听的人坐在炕上,铭华读书阁,父亲坐在地上一边编背篼一边讲故事,这样消遣和经济收入两不误,树海读书阁,倒也自得其乐,孔子读书阁
  7
  有一年春节,母亲给我缝制了一件小新衣让我穿,树海读书阁,她显得很高兴的样子,因为那时穿一件新衣,金霏读书阁,这种奢侈的事情是很不容易发生的。谁知她兴冲冲拿来新衣让我试穿,孔子读书阁,用她的话说是要让我漂漂亮亮过个新年,但年幼的我不知什么原因,死活不肯穿。不管母亲怎样连哄带吓,也无济于事。母亲一片苦心枉费了,气得要哭,我却早已溜之大吉。
  8
  父亲从未上过学,但不知他从什么地方学来了许多古代算术和一些诸如脑筋急转弯之类的题,常常在闲暇时考我们兄弟姐妹,有时拿柴棍在地上写写画画,不经意间天长日久倒是给我们增长了许多知识。比如“鸡兔同笼”、“和尚吃馒头”、“三十六个人端砖”等等带有算术和方程性质的问题,而那时我的数学成绩很好,总是抢着回答。还有带有智力性质的民间故事,饶有趣味中开发了智力。现在想起,有些数学题是《九章算术》中的,真不知父亲当时是从哪儿看来的。
  9
  母亲没上过一天学,也不识一字,但奇怪的她平日说话,口才敏捷,能驳倒她的人可不多,特别是她的语言中大量运用成语、文言词语、俗语、谚语等,且娴熟准确。记得我考上师范那时,离家之际,叔父婶娘、兄弟姐妹送行,五哥因和我平时交往最多,惜别之情愈浓。母亲见状笑着说:“今日一别,不知何日相见!”五哥一听,一扫离别之愁,笑着惊呼:“大妈上过学吧”!母亲笑着:“上过高中”!
  10
  望着黄澄澄的杏子,我们小兄弟几个馋鬼,心中早有毛毛虫在爬动,坐在坡头,一边想象杏子的甘甜,一边在心中打着小九九。最后决定晚上行动。好容易熬到天黑,我们摸到人家院墙外。枝枝黄杏出墙来,只是我们个头都小,够不着。只好撺掇老六顺墙爬上树。我们在墙外听老六的汇报:“一颗、两颗……”谁知主人出来给树下旁边的驴添草,不巧一颗杏子丢下去砸到那人头上,他便叫他的孩子拿来电灯,说也没风刮,是不是树上有什么鸟在啄杏子。这可把我们吓坏了,但我们毕竟在墙外,只是苦了老六,毕竟“做贼心虚”,吓得他紧紧贴在树上,一动也不敢动。庆幸的是他家和我们一般大小的儿子,或许懒得拿来电灯,只是唠叨哪有什么鸟,杏子熟透了自然跌落。但我们早已一溜烟跑到坡头坐下,等老六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跑到坡头时,我们早已笑得前仰后合,老六一边分杏子一边骂我们不地道,只可同富贵不能共患难。
相关的主题文章:

  
   用理性说话,用热血爱国
  
   找个理由让你疼
  
   一个人的雪山(组诗)
  
   感受风雨
  
   西藏随笔
9#
10#

想起林黛玉
  想起林黛玉,眼前就涌现一朵纤弱无力、芳香四溢的鲜花,便情不自禁地怦然心动,心生怜香惜玉之情,精彩读书阁。只是这样的花儿看了让人心痛,因为那是一朵开在春树上的病花,华闻读书阁
  
  尽管黛玉小姐是曹翁笔下虚拟的人物,但我相信世间并不乏这样美丽痴情的奇女子,孔子读书阁,她们仿佛来到苍茫的人世间,就是怀着满腔的眷恋,金霏读书阁,专门为爱而生的。当那颗芳心一旦索定目标,便今生今世非他不可了,爱看读书阁。这种痴迷令人感动,更令无数热血男儿心生向往。只是这样白璧无瑕的玉在世间并不很多,甚至属于罕见的人间尤物,树海读书阁。富家公子宝玉发现了这块玉,金霏读书阁,并奉为至宝,这是宝哥哥上辈子修来的福份。能拥有黛玉清水芙蓉的那颗芳心,实在三生有幸。甚至睡梦中都可以扑滋地乐出声来。
  
  但黛玉还是有她的软肋,她小鸟依人的模样和柔柳扶风的情怀,自是让钟爱她的男人两眼发亮,铭华读书阁,激情万千。面对这样精美瓷器般的丽人,孔子读书阁,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那种难以割舍的怜惜,真是欲说还休,树海读书阁。只是世间像玉一样精致的女子,也如同玉一般易碎的。且不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光黛玉那种忧郁寡欢的性格,就很难在贾府里找到自己幸福的归宿和位置,这当然和林家的落败有关,所以尽管黛玉也笑,但那笑里却透着一股无奈的苍凉与凄美,树海读书阁。爱她的宝哥未读懂这一点,所以他给以林妹妹的爱,只能加速所爱人生命的终结,树海读书阁
  
  诚然,黛玉不及宝钗老谋深算,精于世故,但因冰清玉洁,弱柳拂风,应该是很讨男人喜欢的。只是这样的病美人,除了让人心生牵挂,更令人心痛。这水做的柔若无骨的美人,怎么就像生长在深水里的水草,永远也泅不到岸边呢?宝玉的一腔热爱,给黛玉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毁灭性的一击。因为那希望宛若远地的篝火,无法烤暖一颗行将冻僵的心。
  
  在深深贾府,当心爱的男人成了别人的新郎,病重的黛玉一声长长的叹息,足以让风尘尽落,日月无光。更可叹的是,那个傻傻的宝哥,不知道偷梁换柱,还期待着那曼妙的销魂的时刻呢!当一切水落石出,一切便尘埃落定了。因为凄迷无望的黛玉,已在欢笑声中香消玉殒,远遁天国做仙女去了。宝玉闻知,自然捶胸顿足,连死的心都有。但他最终做了和尚,在尘缘已绝的境界里,领悟红楼一梦的长恨与悲凄。散文
  
  于是就想,倘若哪一日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春风杨柳般立在眼前,真不知如何是好。是默默地爱上她,还是无言地安静地走开!这应该是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看来,尘世间令人扼腕叹息的憾事,不止宝玉、黛玉这一桩哩!不说也罢。
相关的主题文章:

  
   野草集
  
   雨夜听禅
  
   《范进中举》是古代人的事
  
   一只鹰
  
   一元钱两元钱
11#

相关的主题文章:

  
   感谢,这样的我
  
   给我失去的爱人
  
   一个怕黑的女人
  
   紫菜飘香
  
   想念的感觉
12#

你是谁?
【导读】我仿佛看到你也是遍体鳞伤,其实,你与巴莽是势均力敌吧?只是,巴莽从未遇见过你这样本领高强、又丝毫不怕死的对手,金霏读书阁,先就怯懦几分,才让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你,树海读书阁,占了上风吧,树海读书阁


  【引子】
  今天,在汴和街散步,爱看读书阁,我注意到:岳阳楼门前广场上,新雕刻了一座石像:一位勇士怒睁双目,奋力拉开弓箭,箭在弦,弓如满月,树海读书阁,那力道,铭华读书阁,仿佛一松手,就可把巨石射穿;勇士的对面是云梦泽国浪里窜出的一务蛇,就是从四川巴山窜过来的巴莽,作揖般,想向勇士求饶。
  我知道这个结局:勇士的箭已果敢地射出,巴莽未日来临了!云梦泽因勇士一箭而更名为洞庭湖,树海读书阁。埋葬巴莽的地方,形成了一条长的山陵,精彩读书阁,故古城岳阳以前就叫巴陵。
  但,孔子读书阁,我不知道这位勇士的名字,华闻读书阁

  【正文】
  勇士,你不叫洞庭,孔子读书阁!你是谁,金霏读书阁
  你凛然一身正气,那稳如泰山的身姿、压倒一切的气概让我敬畏!你,也许不是天生的英雄,只因心中有为百姓降伏妖魔的责任,所以你从容不迫,无所畏惧!你一定是痛恨巴莽在云梦泽国恣意涂炭生灵:浊浪拍天,日星隐耀,樯倾楫摧,商旅不行;洪水泛滥,山岳潜形,沿湖千里,稻梁不生!于是,带着你的弓箭,你来了!
  你来了,你肯定是有备而来吧?为了一决雌雄的这一天,你流了多少汗,拼了多少力,物换星移多少年?我仿佛听到披星戴月苦练的你,发出的:不除此害,誓不为人的呐喊!
  你来了!不成功,则成仁是你的信条吧?你早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看巴莽头大如斗,目光如炬,首先,是不是,把貌似平常挑战的你,又视同是普通一个逞血气之勇的不自量力?
  你来了!水下,你是水下蛟龙,与巴莽你血战了几个回合?我仿佛看到你也是遍体鳞伤,其实,你与巴莽是势均力敌吧?只是,巴莽从未遇见过你这样本领高强、又丝毫不怕死的对手,先就怯懦几分,才让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你,占了上风吧!
  你来了!巴莽发觉水下不敌你,它想上岸找条生路。却不知,这正合了你的意,你练就的神箭水下正是难以施展威力!你发觉巴莽想逃跑的意图,就将演练了成千上百次的抽、拉、射的动作浑然一气呵成,没有一秒钟的迟疑,没有贻误一点战机,弓箭带着嗖嗖风声,准确射向已慌不择路的巴莽;那巴莽发觉在劫难逃了,本能的,它作出求饶的表示,而箭已封喉。它只能不甘心地倒地!
  你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胜利了,心愿已了,成功了,然而你是谦虚的,你觉得这是你应尽的本分吗?你没有把自己当成救世主,不需要人们的顶礼膜拜!射死巴莽后,你去向了哪里?没有人知道,你是谁?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
  
  【后记】有人说那位勇士是后羿。后羿有十枝箭,射九个太阳用了九枝,剩下一枝射了这条巴蛇。
  【责任编辑:月华】  

相关的主题文章:

  
   那些与烟有关的人和事儿
  
   从此责任落身
  
   你的还是我的
  
   一朵红云
  
   一个人_4
13#

相约
《与丁香,相约》
拂去喧嚣,拂去尘
与你对坐
与你在时光里相守
\\\
我们相约吧
你不说,成长的艰辛
我不说落花的心事
\\\
过去的时光不说
遥远的不望
你一花一花地开
我一篇文章,一篇文章地写
\\\
就这样,挺好
我们,把日子开成花
写成诗
相望,相惜,一起在时光里走
抵达生命的辉煌
展示人生最好的一面
相关的主题文章:

  
   五月,为您轻扬羽衣
  
   【诗歌】孤独的踏浪叙说
  
   “桑枣之魂”—叶志平
  
   尘埃散落,岁月已黄昏
  
   雨韵情浓,意犹未尽
14#

没良心的人
【导读】我希望年青的朋友,在考虑婚姻家庭的时候,多一些冷静,多一点思考,多一份责任。不要过分贪图对方的美色,不要过分看重对方的财富,树海读书阁,不要让激情冲昏了头脑。  
  
  怀着一丝无奈,怀着莫名的惆怅,孔子读书阁,走在寂静的小路上。你就这样的走了,是那样的悄无声息,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留给我的只有牵挂!
  说起认识你,其实也很偶然。那是一个风雪黎明,缤飞的雪花飘飘荡荡、絮絮扬扬。一阵微风吹过,就像顽童摇晃着小树,大片的积雪纷纷落下,弄得我满头满脸,给了我意想不到的冰凉。这时,我忽然想起了童年,想起了儿时的朋友,想起了魂牵梦萦的故乡!
  毕竟,离开故乡已经四十年了!四十年来,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浓浓地流淌在我的血液里,轻轻地走进我的梦境里。四十年的别离,我离家乡是那样的遥远,感觉上是那样的陌生,所有的记忆都成了一些碎片;四十年世事沧桑,让我从一个追风少年,虚度了生命的五十个轮回,空长了满头华发。其实,到了我这个年纪,所有的追求都归于平淡,所有的浪漫都成了过眼云烟,所有的恩怨情仇都化为乌有!在我的心中,总有一缕对家乡的淡淡思绪。
  于是,金霏读书阁,我在网上找到了你。一个家住河北承德,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女孩子,一位充满爱心的年轻妈妈,精彩读书阁。你的网名古老而现代,叫做“松’sWife”。说它古老,是因为这个网名可以解释为“松的老婆”、“松的妻子&rdquo,爱看读书阁;、“松家里的”;说它现代,是因为“Wife”是舶来品,正宗的“English”;我曾迷惑地问你,金霏读书阁,为什么起这样的名字,树海读书阁,你的回答是,“老公给起的,我也喜欢!”对于这样的回答,我的确很无语。毕竟,在高度文明现代的今天,有人甘愿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上丈夫的标签,铭华读书阁,这是真情的流露呢,还是生活的无奈?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你的签名很有特点,诙谐中带着幽默,乖巧中透着顽皮,冥冥中露出丝丝诱惑。你说,“没事儿别来找我……嘘!小心点,树海读书阁,我老公回来了!”其实我知道,你很喜欢上网,很喜欢结交朋友,很喜欢用手机聊天。我不知道的是,你这样做的真实意图?有一次,我就此发出疑问,你的回答简直把我雷倒!你说,“蒙蒙,华闻读书阁,你的胆子真够大的!”&ldquo,孔子读书阁;心底无私天地宽嘛!”我这样地回答,我不知这样的回答你是否相信,但这样的回答却是客观真实的,树海读书阁。离开家乡这么多年,我非常留恋家乡的山和水,非常关心家乡的人和事,甚至奢望听到久违的乡音。我把你当作偷渡凡尘的仙女,百花园中娇艳欲滴的牡丹,我未曾谋面的女儿,怎么可能有丝毫的亵渎呢?
  你是那样的阳光,言语中充满了幸福,字里行间表达的是对老公的尊敬和对女儿的热爱。在你的QQ空间里,有两个相册,一个叫“幸福瞬间”,一个叫“囡囡宝贝”。“幸福瞬间”存放的是你的结婚照。照片中的你时尚漂亮,眼中洋溢着迷人的光彩,与阳光帅气的松相依相伴,摆着各种优雅的“POSE”,做着种种亲密的造型。特别是松喂你吃饺子那几幅,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因为,在我的老家,有搅洞房的习俗,所谓新婚三天无大小,不管是男女老少,都可以去凑凑热闹。而闹房的最后一个节目,就是抢子孙饺子。我知道,新郎新娘吃的子孙饺子中,有一个叫做老母猪,是在一个大饺子里,包了很多小饺子,寓意是子孙满堂、多子多福!我不知道你吃的,是否就是传说中的子孙饺子呢?
  然而,这样幸福快乐的日子并没有多久。忽然有一天,你告诉我要离婚了,这让我非常惊讶!曾几何时,两个人还卿卿我我、甜甜蜜蜜,曾经的海枯石烂,曾经的地久天长,难道就忘记了吗?更何况,你们的小囡囡乖巧懂事、嗷嗷待哺,怎么能扔下她不管呢?原来,是松迷上了传销,这让他放下了原来的生意,抽出所有的资金去做传销。传销中一夜暴富的神话让松失去了理智,也让松眼中只有钱而不再关心她们母女的死活。在几度争吵、几近鏖战之后,愤怒的松卷走了家里的所有,留给她们母女的只有一座空房。在近乎绝望的情况下,离婚似乎成了唯一的选择。
  我深为你的境遇而不安,在历史的车轮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妇女翻身解放、当家作主成为潮流的今天,你甘愿做男人的附庸,做丈夫的影子,做家里不拿工资的保姆,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呢?我隐隐感觉到,这一切的一切,都有可能是封建残余、买卖婚姻造成的恶果。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娶媳妇、要彩礼,好像稀松平常、天经地义,价钱也是与时俱进,让人望而生畏。六七十年代可能是180—200,而现在达到5—10万,这让家境一般、靠打工赚钱的农村男孩子,如何能承担得起呢?而一旦交易成功,男方将女孩娶进了家门,那欺压奴役的生活就开始了。所谓“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这是否是农村女性的一种心态呢?而“打到的媳妇揉到的面”,是否就是花钱过后的一种变态?我不知道问题的答案,但我知道农村女性没有经济地位、也没有政治地位的事实。一旦家庭出现变故,最悲惨的莫过于女性,她们不仅失去经济来源,也不会为娘家认可和接受。
  对于你的境遇,我甚为关心、深表同情。希望你能以轻松淡定的心态,从容面对丈夫的背叛,以时间和空间给自己和对方赢得一个机会;希望你能走出家门,以自己的诚实劳动赢得经济上的独立,让自己能有尊严的活着;还希望在法律问题上帮助你,以便在以后的离婚诉讼中,在财产分配、女儿扶养等方面能得到补偿………;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在你的突然失踪后戛然而止。或许,你放下了所有的一切,把一个烂摊子丢给了松而毅然出走;或许,你在这场硝烟弥漫的婚姻大战中,遭遇了这样那样的不幸,无法回归正常的生活;或许,你要彻底地告别昨天,以新的面貌、新的生活,开始一段新的人生!而这留给朋友的,却是无尽的牵挂!
  走在寂静无人的小路上,我的心情非常的沉重,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时,我忽然想起了邓丽君的那首歌,想起了那首《没良心的人》,“啊,没良心的人!我把那真情真意整个献给你,可是你的心里把我抛弃!往日的海誓山盟都是假情意,如今是我空叹息!痛苦心情向谁提,如今悲痛在心底!”如果你现在听到这首歌,该有怎样的心情呢?
  对于你来说,松就是一个没良心的人,往日的海誓山盟,往日的甜言蜜语,留给你的只有痛苦回忆;对于女儿囡囡,你们的所作所为又何其残忍!既然当初的相爱不失草率,那生下囡囡就是个错误!我仿佛听到囡囡的声音,“不爱我,为什么生我?”让囡囡从小就生活地一个残缺的家庭里,我相信你的灵魂也不会安宁;还有对生你养你的父母,你真的忍心让他们为你担惊受怕、倍受煎熬吗?
  也许,你对我说的这些可能不以为然。所谓“婚姻如水,冷暖自知”,我们有什么资格,对别人的家庭生活说三道四、指手画脚呢?可是你想过没有,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没有家庭的和谐稳定,哪有社会的文明进步,更不会有国家的繁荣昌盛。
  我希望年青的朋友,在考虑婚姻家庭的时候,多一些冷静,多一点思考,多一份责任。不要过分贪图对方的美色,不要过分看重对方的财富,不要让激情冲昏了头脑。在我们这个社会里,爱要讲郎才女貌,爱也要讲门当户对,爱还要讲情投意合,爱更要看重对方的人品。闪婚是不负责任的,试婚是没有保障的,买卖婚姻是被明令禁止的。
  我愿天下的有情人终成眷属,也愿年青的朋友们,永远铭记神圣的结婚誓言:“我们自愿结为夫妻,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共同肩负起婚姻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上孝父母,下教子女,互敬互爱,互信互勉,互谅互让,相濡以沫,钟爱一生!今后,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无论富有还是贫穷,无论健康还是疾病,无论青春还是年老,我们都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同甘共苦,成为终生的伴侣!我们要坚守今天的誓言,我们一定能够坚守今天的誓言。”
相关的主题文章:

  
   《雪花飘飘,寒影翩翩》
  
   《李宫俊的诗》第271季
  
   不应称党政领导为“老板”
  
   1314
  
   原来年轻飘飘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