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也许是致命的缺陷
——南京第一中学特级
教师黄侃的
女儿“远远(化名)”,一个杰出
女孩,从小喜爱体育、唱歌,还
喜欢吹长笛和玩打击乐,成绩优异。中学时出访过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2009年在留学地荷兰自杀身亡。数年后,笔者看到了黄侃
老师撕开尚未完全愈合的伤口,用
女儿短暂的
人生给她即将毕业的
学生和家长们上
生命教育课的报导。
 ,
精彩读书阁;
这个“
故事”我看了不只一遍,唏嘘之余更多的是职业的反思。繁忙的教学工作暂告一段落,萦绕脑际半年多的一个疑问渐渐清晰起来,原来“缺陷”也是一个
灵魂健康的标志。孩子幼小的
心灵,承载不了沉重的“完美”,尤其是承载不了长辈意识中的“完美”!这个悲剧主角的
母亲本身就是一个世人眼中的杰出
教师,兼有
母亲与
老师的双重角色。其对于
女儿的希冀,又何尝没有
曾经作用于她的
学生身上,她的这种愿望又何尝不是我们这些号称园丁之辈的共同观念。
未成年的
校园学生被称为
祖国的
花朵,园丁号称是培育
花朵的。可这半年来一个在笔者头脑中挥之不去的念头就是包括“远远(
故事里自杀的
女孩)”的
母亲在内的优秀园丁,敬业之中原来也存在着对
花朵的摧残。优秀的孩子自杀,这些年来已经不是什么罕见的事了。过去笔者一直从意志品质
教育缺失的角度理解这个现象,
树海读书阁,也长期努力想通过强化意志品质,避免这类悲剧的重复。可这个悲剧的主角“远远”是一个“
学习优秀,兴趣广泛,
生活自理能力强,情商高,性格开朗,
孔子读书阁,处理事情冷静,积极向上,充满
理想,倔强不服输”的几近于完美的
女孩,其意志品质可谓上乘,
金霏读书阁。她的悲剧不但其
父母意外,就是笔者看此经过时,最初也觉得不可思意。
冷静下来反思,才发觉症结在于年龄与生理、心理承受极限的适应度。其实,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只是国人对于
追求完美无过的左倾惯性思维使然。奔向终极目标的“公共食堂大锅饭”
曾经导致饿殍遍野,可当时谁敢质疑方向,即成为公敌。这种质疑“完美”的恐惧世代相传,以至于产生一句残废至极的国粹“我都是为你好!”,言外之意就是只要我的动机是好的,产生什么样的客观悲剧都与我无干,
树海读书阁。“远远”的
母亲,那个杰出的
教师,倘若自杀的不是她的宝贝
女儿,她能否会质疑自己对于完美的
追求?
对于“完美”的
追求,让“远远”
生活里处处谨小慎微,无时不活在失败破坏完美的恐惧中。过去笔者与一些有识之士也都认为“挫折”是
成长的代价,是
成熟的必经之路。可是潜意识里还是
追求“
成功”的最大化,剥夺了孩子“潇洒”犯错误的权利。其实,孩子的
成长过程里,只要尽可能少地犯相同的错误就很难能可贵了。
人不是机器,即便是机器运行
时间长了也会出现问题。世人
追求人生的完美,源于生产力相对低下,
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导致的激烈竞争,
孔子读书阁,说白了就是功利性使然。这个
世界上没有
一个人可以对另外
一个人的
幸福负
责任。笔者
曾经撰文阐述
中国大陆
父母之自私,认同者寥寥。最近转发了一《
中国父母最自私》的帖子,不认同的读者仍比比皆是。
中国的
教育号称“接班人”
教育,不但统治阶层这么确定
教育方针,家长何尝不如此
教育孩子(只是家长意图是要孩子了结他们未了的心愿)。这就是中西
教育的本质区别。西式
教育只培养孩子认知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从不剥夺孩子的选择权利。在基督教影响深远的美国,公办
学校是不许宗教进入
校园的,
学校传授政治信仰更是大忌。
学生信仰什么宗教,认同什么政治观念是每个
学生自己的权利。国家民族的信仰能否延续,取决于后人的自主选择。
我们
中国大陆的
教育是剥夺孩子选择信仰的权利的。虽然统一的信仰方针没有具体的强制落实措施,可是绝大多数的孩子,无不
生活在另一种“统一”的信仰——
父母希冀的阴影中。倘若哪个孩子的
灵魂拒绝作傀儡,就被视为大逆不道,将被整个社会遗弃,
爱看读书阁。
父母对孩子的养育由满足天伦之乐渐渐演变为要挟,在孩子高中毕业,
人生重大转折关头,绝少有替孩子自主选择高兴的。
现在年轻的
父母大多事业正处攀升阶段,
生活上经济压力较大。
父母拿出大量
时间陪孩子也不
现实。在男权为主的当今社会,
教育孩子往往成了
母亲的专利。而
学校里从幼稚园到小学再到初中,又是女
老师主导的
教育过程,
铭华读书阁,性别
教育在时下的
中国大陆还没有被提到议事日程。如今许多西方国家,已经注意到基础
教育里
教师性别比例对于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可在我们的社会改善这种状况还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黄侃
老师在介绍其
女儿成长经历时,几乎没有提到孩子的
父亲与孩子的交流。其实
父母对于孩子的
教育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女性天生
追求完美,而男性专注主流。大多数
父亲会为儿女的特长而高兴,而
母亲往往为孩子的“不完美”而忧虑。
学校教育亦然,一般男
老师喜欢发挥
学生的特长,而女
老师往往愿意弥补
学生的不足。我们现在的师范
教育,心理学、
教育学
教育常常流于形式,知识陈旧,跟不上
时代发展节奏。应试
教育又让为师者缺乏独立
思考的能力,即便个别
老师有了自己的判断,也往往被视为“异端邪说”,遭受无情的打压。
笔者在这方面有过长期的感受。个性使然,从事班主任工作二十来年,因为长期从事难
教育学生的转化工作,也就是专门带传统观念中的差生组成的班级,并多次同时带两个以上这样的班级,
树海读书阁,传统的“看”诀失效。许多
学校强制要求班主任看班,并把整天守在教室,盯着自己的
学生上课视为最负责的班主任。如果哪个班主任要是跳出这种金科玉律,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即便你的做法有显效,也只能用来应急。一但你的无可替代性无用武之地了,就将被冷落得同不存在无二。可见,传统观念之顽固。
教师要是反对
追求完美,在家长、同仁们面前会是一个什么下场不言而喻吧!
“远远”的悲剧,其
父母是始作俑者,她的
老师们至少是推手,因此这是个社会的悲剧,并非
父母、
老师反省就能解决的。象“远远”这么优秀的孩子,在
学校里也是不能被允许什么影响完美的不足存在的。有些
学生总成绩在年级排名前十名,倘若其中哪一单科成绩排名跌落到年级十名以外,哪怕是第十一名,这科的
老师也将被警告。在领导眼里,其成绩就是对这位
老师工作能力的否定。接踵而至的鞭策,在孩子的心头无情地施加压力。其实前三十几名
学生的成绩,往往只有几分之差。
时下盛行一种“80分定律”之说,可是对于此说的解释却五花八门。有的说“100制的前提下,各科都能得到80分以上,就算进入
自由天空了,
大学随便上”,这纯属胡说八道。都得80分能够上的
大学,就是毕业即失业的
大学。至于你是否在这样的
大学里增长了什么能力,
金霏读书阁,没有哪一家象样的用人单位,会给你机会让你施展才能。可是据笔者三十多年的从教经历,进入中学知识量骤增,80分上升到100分,起作用的大多是天分,个人努力的成份不多。求乎其上得乎其中,
华闻读书阁,求乎其中得乎其下。
学习的目标不能定在80分,否则你大多连80都得不到。可是哪一科甚或哪几科得了80多分,并非什么原则问题。因此给孩子施加压力,往往得不偿失。最终可能适得其反。只要不是所有科目都出现显著下降,完全没有必要给孩子什么“鞭策”。
中国大陆的精英式
教育与欧美式的平民
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西方国家倡导不给
学生成绩排名,说是要尊重
学生的个人隐私。我们今天不探讨隐私问题,仅从
教育的角度而言,排名靠前常常会给
学生增加心里压力,排名靠后往往会打击
学生的自信心。笔者的经验是
学生考试成绩只与自己的过去比,
追求“大于等于(≥)”。只要不连续两次出现下降(
学生年级排名还是很必要的,因为考试难度不固定,受相同
教育的
学生排名可以判断
学生的
学习状态,但这种排名不易公开,只能作
老师督教参考),没有必要特别干预。如果哪个孩子平时成绩较高,一遇到大考就发挥不出平时的水平,那就值得家长密切关注了,
树海读书阁。若不防微杜渐,就可能出大问题。尤其是
学习成绩特别突出的孩子,心理问题或许更严重。这种时候,家长
老师再穷追孩子的
学习问题,不但
学习成绩无法改善,还可能对孩子的
精神造成难以弥补的
伤害。
学习文化绝不只是
精神活动,如果没有身体运动配合,是很难达到最佳境界的。越是
学习成绩出类拔萃的孩子,越须要运动式宣泄来缓解压力。这种宣泄不仅调谐
精神压力,还是调谐生理状态适应高压力
精神活动(
学习)不可替代的程序。而我们的社会里,越是
学习好的孩子体育能力越差。家长与
老师的意识里往往认为体育与
学习文化课无关,体育活动就是浪费
时间,若非如此不足以赢得激烈的竞争。这种
追求极致的程序与
追求完美的本质不同的是完美是没有缺憾,而这种极致
追求是求取相对最大化,通俗地讲就是个人进步的最大化。这种“最大化”在时下的
中国社会只是机会竞争的需要,并非形成能力的需要。
追求个人进步的最大化没有问题,问题在于
追求的方式。
追求的方式如果错了,即便达到个人进步的最大化,也将是“病态的最大化”。“远远”就是这样一个长期遭受“强迫症”困扰的孩子。她在遗书里声称:“
亲爱的妈妈:我知道我没有资格鼓励你要
坚强不要为我
哭泣之类……我真的太太太累了,八年来一次次平定崩塌的
心灵,而当它再一次崩塌时我又无能为力,只有咬牙忍受再寻找调整的机会,而
现实的事务又被耽搁着,
现实的
美好被破坏着,我真的厌倦了……”
社会高节奏的发展,势必带来大量的社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科学技术的发展就将在“内耗”里被折损。所以近现代,欧美国家研究社会问题社会科学家,大大多于研究
自然科学的
自然科学家。如今
中国已经成为
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可是社会问题仍然是个禁忌的领域。这种禁忌反映在大一统的
教育上就是僵化的
教育模式。目前
中国大陆的
教育虽然方式上日新月异了,
教育手段甚至遥遥领先于
世界,可是本质上仍是三十多年前的
教育内涵。合理科学的宣泄
教育仍没有被纳入
教育范畴,至多也只是个别班主任
老师管理班级的手段,尚且需要个人承担正当
教育的风险。
“远远”在一次次挫折面前,只是苦苦寻觅摆脱困扰的途径。终于日积月累,她崩溃了。如果她从小不是被长期强迫
追求完美,如果她懂得用体育运动疗养
精神宣泄压力,那该是一个多么
美丽的
人生呀!可这些都没有人告诉她,
父母师长们用“羡慕、赞誉”压垮了这颗并不
脆弱的
心灵。人的承受是有极限的,
坚强只是一个相对概念。
纵观
人类历史上所有成就斐然的人,没有一个是不存在缺憾的。越是高层次的竞争,就越是“不完美”之间的竞争,为什么呢?因为人的智力与体力都存在极限。你样样都通,就很难有哪方面杰出。智绝如诸葛,不会武功,没有教出一个像样的后人;武绝如关羽,因为过于自负,被吕蒙打败,性格上存在不足;拿破仑是军事天才,可政治才能一般,无法化解反法联盟群击;华盛顿有凝聚力,军事才能却平平;比尔盖茨
大学肄业,没有高等学历。博士学位还是荣誉的;爱因斯坦、牛顿小时候
学习都不是很出色,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偏科。完美不等于
成功。
人类对于完美的
追求,源于贪婪的本性。“
追求”和“贪婪”有时是很难区分的。
成年人尚且无法做到完美,
父母和
老师却强迫孩子去
追求完美。多少双
眼睛盯着孩子,发现不足就要干预。当受到质疑时,还要祭出“我都是为你好!”来标榜!真的是为孩子吗?孩子来到这个
世界为什么?难道是为了
痛苦?那是哲学家的感受。绝绝大多数的人没有这种境界。如果是为了
幸福,那么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感受。什么样的感受是
幸福?做自己想做的事。可能有人不赞同这种观点,会认为
幸福就是吃好的,穿好的,有心仪的性伴侣,这不是人的
幸福,是所有动物的感觉。人的
幸福感,应该人所特有的,是主观行为带给人的感觉。
家教是
学校教育所无法替代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教是
学校教育衔接社会的纽带。过早把孩子送入寄宿制
学校对孩子健康心理形成有较大的负面影响。没有
父亲参与的家教是跛脚的家教。黄侃
老师的反思,对于
教育理念的科学化有着积极的意义。“远远”的悲剧偶然中也存在着必然。一般
妻子是
老师的,作
父亲的往往就把孩子的
教育交给专业的
妻子,殊不知什么样的专业
教育,如果成分欠缺都是缺憾的
教育。
中学里的
女孩子一但与
父亲或者
母亲谈到
感情话题,家长切不可忽视。在孩子
青春期,
女孩子向
父母提起这方面的话题,一定是深受这方面的困惑。家长再忙,也不能忽略。在
女孩子的
成长过程里,
母亲的理解是慰藉,
父亲理解是
力量。如果孩子有了这方面的困惑,
母亲应该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但
父亲切不可作旁观者。
父母商量后,
父亲必须与
女儿有一个正式的沟通,肯定
女儿的
成长,晓谕利弊关系,给孩子提出供其选择的建议。大多数的
父母和
老师都把早恋看成是孩子
成长过程的障碍,其实这不但是孩子
成长的正常表现,引导好还是孩子
成长的优势。
对
心灵构成重创的是
孤独,倘若“远远”的
精神世界里有一个“
恋人”,她的结局或许是另一个结果。大概所有象“远远”一样优秀的孩子,家长与
老师都不会给孩子这个机会。其实
人生最
美好的,莫过于初识“
人性”时的感觉,可在我们的社会里,这种
美好被以“我都是为你好”的名义扼杀得义无反顾。早恋影响孩子
学习成长,是引导不利的结果,并非早恋的过错。本来是孩子
成长优势的早恋,家长
老师为推卸引导不利
责任,硬将其说成孩子的过错。
首先
人生没有完美,而师长们在
追求完美的过程中还常常无情地“人为制造缺憾”。这种对于完美的
追求是致命的,致死的我们为之惋惜,致残的又有多少人为之关注?“远远”的
母亲,那个高级
教师,在她的
生命教育课里说:“我
希望孩子们能够学会面对
生命中的
痛苦、挫折、不幸,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
珍惜生命,
生命只有一次,只要活着,就有
希望。”这么老套的说教,对于
灵魂深受困扰的孩子有多大的说服力!
人们为什么要
珍惜生命,因为
生命美好。
生命美好体现在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如果人活着就是“要面对
生命中的
痛苦、挫折、不幸”那
生命的
美好在哪里?
希望在哪里?从没有甚或很少感受
生命美好,孩子越大会越绝望,若无法摆脱
父母观念的束缚,就只有彻底
离开这个
世界。人面对“
痛苦、挫折、不幸、”的勇气来源于对
曾经感受的
美好生命的向往。如果没有这种感受或者感受模糊了,哪是还来得“勇气”!
黄侃
老师最后说“只要她(指她的
女儿)能自食其力,做一个对社会没有危害的人,我就满足了。”孩子的
成功不是别人给的,也不是爹妈督促的结果。有许多
父母用他们督促孩子,使孩子们没有象哪个哪个孩子那样荒废学业来标榜自己操纵孩子
灵魂的伟大,其实这大多不是
父母的功劳,而是孩子自己的选择。我们不能说
父母的督促没有用,但这也只是给孩子一种选择的提醒,仅此而已。我们的
家庭教育和
学校教育里违背常理的地方太多了,可是我们总是
喜欢自欺欺人,把
成功都视为是自己的功劳,把失败都看作是客观原因所致。
俗话说“
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
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
追求完美的
教育只是国人潜意识里的海市蜃楼。当意淫幻灭,绝大多数的孩子无法面对
生活目标的突然消失。越是付出巨大努力的优秀的孩子,越无法承受这种巨大反差。
希望孩子杰出优秀没有错,只要给他们
成长的土壤就足够了。想人为地使孩子进步的更
理想些,是揠苗助长。因为孩子
成长的速度取决于内因。迫使孩子
追求完美,往往意为着摧残与毁灭。
相关的主题文章:
我建鱼菜共生园(上) “几”字歌——高二(3)班素描 烟花下的女子 只有有限政治我们才能获得新生 途中捡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