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mwon

registered

 

Back to the list «2425262728293031» / 6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How to Fix Fingerprint Sensor Android [copy link]

406#

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我的白领朋友们,如果我是一个初中没毕业就来沪打工的民工,你会和我坐在“星巴克”一起喝咖啡吗?不会,肯定不会。比较我们的成长历程,你会发现,为了一些在你看来唾手可得的东西,我却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从我出生的一刻起,我的身份就与你有了天壤之别,因为我只能报农村户口,而你是城市户口。如果我长大以后一直保持农村口,孔子读书阁,那么我就无法在城市中的找到一份正式工作,精彩读书阁,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你可能会问我:“为什么非要到城市来?农村不是很好吗?空气新鲜,又不像城市这么拥挤。”可是农村没有好的医疗条件,前年SARS好像让大家一夜之间发现农村的医疗保健体系竟然如此落后,物质供应也不丰富,因为农民挣的钱少,贵一点儿的东西就买不起,所以商贩也不会进太多货。春节联欢晚会的小品中买得起等离子彩电的农民毕竟是个别现象,绝大多数农民还在为基本的生存而奋,于是我要进城,要通过自己的奋斗获得你生下来就拥有的大城市户口,金霏读书阁
  
  考上大学是我跳出农门的惟一机会。我要刻苦学习,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学,我在独木桥上奋勇搏杀,眼看着周围的同学一批批落马,前面的道路越来越窄,我这个佼佼者心里不知是喜是忧,孔子读书阁。激烈的竞争让我不敢疏忽,爱看读书阁,除了学习功课,我无暇顾及业余受好,学校也没有这些发展个人特长的课程。进入高中的第一天,校长就告诉我们这三年只有一个目标----高考。于是我披星戴月,早上5点起床,金霏读书阁,晚上11点睡觉,就连中秋节的晚上,我还在路灯下背政治题。
  
  而你的升学压力要小得多,竞争不是那么激烈,功课也不是很沉重,你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发展个人爱好,去读课外读物,铭华读书阁,去球场挥汗如雨,去野外享受蓝天白云。如果你不想那么辛苦去参加高考,树海读书阁,只要成绩不是太差,你在高三时会有机会获得保送名额,就算成绩忒差,也会被扫进一所本地三流大学,而那所三流大学我可能也要考到很高的分数才能进去,因为按地区分配的名额中留给上海本地的名额太多了,树海读书阁
  
  我们的考卷一样,我们的分数线却不一样,但是当我们都获得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所交的学费是一样的。每人每年6000元,四年下来光学费就要2.4万元,再加上住宿费每人每年1500年,还有书本教材费每年1000元,生活费每年4000元(只吃学校食堂),四年总共5万元。2003年上海某大学以&ldquo,树海读书阁;新建的松江校区环境优良”为由,将学费提高到每人每年1万元,华闻读书阁,这就竟味着仅学费一项四年就要4万元,再加上其他费用,总共6.6万元6.6万元对于一个上海市家庭来说也许算不上沉重的负担,树海读书阁,可是对于一个农村家庭,这简直是一辈子的积蓄。我的家乡在东部沿海开放省份,是一个农业大省,相比西部内陆省份应该说经济水平还算比较好,但一年辛苦劳作也剩不了几个钱。以供养两个孩子的四口之家为例,除去各种日常必需开支,一个家庭每年最多积蓄3000元,那么6.6万元上大学的费用意味着22年的积蓄!前提是任何一个家庭成员都不能生大病,而且另一个孩子无论学习成绩多么优秀,都必须剥夺他上大学的权利,因为家里只能提供这么多钱。我属于比较幸运的,东拼西凑加上助学贷款终于交齐了每一年的学费,看着那些握着录取通知书却愁苦不堪,全家几近绝望的同学,我的心中真的不是滋味。教育产业化时代大学招收的不仅是成绩优秀的同学,而且还要有富裕的家长。
  
  我终于可以如愿以偿地在大学校园里汲取知识的养分了!我努力学习获得奖学金,假期打工挣点生活费,我实在不忍心多拿父母一分钱,那每一分钱都是一颗汗珠掉在地上摔成八瓣挣来的血汗钱啊!
  
  来到上海这个大都市,我发现与我的同学相比我真是土得掉渣。我不会作画,不会演奏乐器,不认识港台明星,没看过武侠小说,不认得MP3,为了弄明白营销管理课上讲的“仓储式超市”的概念,我在“麦德隆”好奇地看了一天,我从来没见过如此丰富的商品。
  
  我没摸过计算机,为此我花了半年时间泡在学校机房里学习你在中学里就学会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我的英语是是聋子英语、哑巴英语,我的发音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听不懂,这也不能怪我,我们家乡没有外教,老师自己都读不准,怎么可能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发音?基础没打好,我只能再花一年时间矫正我的发音。我真的很羡慕大城市同学多才多艺,知识面那么广,而我只会读书,我的学生时代只有学习、考试、升学,因为只有考上大学,我才能来到你们中间,才能与你们一起学习,所有的一切都必须服从这个目标。
  
  我可以忍受城市同学的嘲笑,可以几个星期不吃一份荤菜,可以周六、周日整天泡在图书馆和自习室,可以在周末自习回来的路上羡慕地看着校园舞厅里成双成对的男女孩子,可以在寂寞无聊的深夜在操场上一圈圈地奔跑。我想有一天我毕业,能在这个大都市挣一份工资的时候,我会和你这个生长在都市里的同龄人一样——做一个上海市民,而我的父母也会为我骄傲,因为他们的孩子在大上海工作!
  
  终于毕业了,在上海工作难找,回到家乡更没有什么就业机会。能幸运地在上海找到工作的应届面本科生只有每月两千元左右的工资,也许你认为这点钱应该够你零花的了,可是对我来说,我还要租房,还要交水、电、煤气、电话费,还要还助学贷款,还想给家里寄点钱让弟妹继续读书,剩下的钱只够我每顿吃盖浇饭,我还是不能与你坐在“星巴克”一起喝咖啡
  
  如今的我在上海读完了硕士,现在有份年薪七八万的工作。我奋斗了18年,现在终于可以与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我已经融入到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中了,与周围的白领朋友没有什么差别。可是我无法忘记奋斗历程中那些艰苦的岁月,无法忘记那些曾经同学和他们永远无法实现的夙愿。于是我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下了上面的文字,这些是最典型的中小城市农村平民子弟奋斗历程的写照。每每看到正在同命运抗争的学子,我的心里总会有一种沉重的责任感。
  
  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怨天尤人,这个世界上公平是相对的,这并不可怕,但是对不公平视而不见是非常可怕的。我在上海读硕士的时候,曾经讨论过一个维达纸业的营销案例,我的一位当时曾有三年工作经验,现任一家中外合资公司人事行政经理的同学,提出一个方案:应该让维达纸业开发高档面巾纸产品推向9亿农民。我惊讶于她提出这个方案的勇气,当时我问她是否知道农民兄弟吃过饭后如何处理面部油腻,她疑惑地看着我,我用手背在两侧嘴角抹了两下,对如此不雅的动作她投以鄙夷的神色。
  
  在一次宏观经济学课上,我的另一位同学大肆批判下岗工人和辍学务工务农的少年:“大部分是由于他们自己不努力,年轻的时候不学一门专长,所以现在下岗!那些学生可以一边读书一边打工嘛,据说有很多学生一个暑假就能赚几千元,学费还愁吗?”我的这位同学太不了解贫困地区的农村了。
  
  我是70年代中期出生的人,我的同龄人正在逐渐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我们的行为将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把这篇文章送给那些在优越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和很久以前曾经吃过苦现在已经淡忘的人,关注社会下层,为了这个世界更公平些,我们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社会责任感驻留于我们的头脑。
  
  我花了18年时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相关的主题文章:

  
   乔迁之喜_1
  
   一天_3
  
   “振鹭”下乡樟木:让手语走进普校课堂
  
   有梦必有你
  
   一树梨花一溪月
407#

坠落的飞翔
  左手的右边是什么
  右手的左边有什么
  习惯了伤痛也算是收获
  看淡了名利才可能洒脱
  来来去去
  浮浮沉沉
  沉默的风是否还能回头
  每次抬头换来更猛打击
  迫不得以的执著
  无可奈何的倔强
  染黑的人前进在错误的世界
  扭曲的人格运行歪曲的轨道
  看似飞翔却在坠落
  听似喧嚣却很孤寂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七律·桃花春曲(三)
  
   中国汉字与书法
  
   熊口余生
  
   要爱就爱K-1……看机器侠观后感
  
   一七夕
408#

五月劳动者之歌
  五月我走进工厂
  火热的生产车间一片热火朝天
  工人师傅在火炉前把钢铁打造
  汗水流进高炉、滴在车床
  流过每一条忙碌的生产线
  祖国每一辆轿车、每一艘远航的船舶
  每一颗卫星、每一块手表……
  都有着劳动者的汗水和智慧的创造
  巡逻在大海辽阔海际线上的舰艇
  翱游在浩瀚星空中的卫星
  规划时间的分秒针里……
  都有工人师傅呕心沥血的精心劳动
  他们用生命去拼搏、去摸索、去创造、
  用心血诠释劳动者的内涵
  先进的机床代替了隆隆的机器
  计算机信息化走进宽敞整洁的车间厂房
  高质量产品打上中国制造的标记
  潇洒地走出国门跻身于世界一流
  劳动者用辛勤浇灌出民族工业之花
  
  
  五月从飞奔的列车上飞驰而出
  五月的汗水从高高的脚手架上流下
  五月的劳动在整洁的街道上划过
  五月大地撒满劳动的风采……
  五月!劳动光荣、劳动神圣、
  五月!劳动伟大、劳动创造世界
  五月!劳动的汗水浇灌出美丽的鲜花
  劳动的心血浸染着五月的灿烂辉煌
  五月我们满怀热情与信心
  为劳动者平凡而伟大的歌唱
  
相关的主题文章:

  
   “宇宙膨胀正在加速” 文学之趣谈补充(一)
  
   《水调歌头》与苏轼命运——品诗词、说故事之六
  
   2010年的第一场雪
  
   千古鸿门宴 谁解其中味
  
   原我 原真 原心
409#

不老的古镇——嵩口镇
  1
  嵩口不老,孔子读书阁,因为她是中国历史名镇。同时,嵩口镇与古田镇、和平镇,被称为福建省三大古名镇。在这里,有个村叫月洲村,她养育了南宋署名爱国词人张元干,及闾山派道教神人张圣君等千古名人。
  从高处往下鸟瞰,月洲村在大樟溪的环绕下,如同一个弯弯的月亮,故此人称“月洲”。南宋名人张元干和张圣君,就出生于此。大约南宋年间,嵩口地区已经形成规模小镇。至元代后,嵩口置镇,开始逐渐繁荣;而到明清时期,嵩口犹为发达,金霏读书阁。因为地理位置突显,处于尤溪、仙游、德化、闽清4县结合处,故此,经济相当发达。
  2008年12月23日,嵩口镇被评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于是,这座千年古镇,再次进入人们热切的关注中。2012年12月22-23日,在嵩口镇获此殊荣之后的第四个冬日,福建省东南网博友采风团,再次踏上这座千年古镇,寻访飞逝的流金岁月,解读过往的历史沧桑。
  很不凑巧,天公不作美,昨天还有些暖暖的阳光,今天却飘起毛毛细雨。天气显得十分阴冷,给我们这次旅行带来不便。车从福州出发,继永泰,往嵩口,继过两三小时的颠簸,终于到了嵩口古镇。历史给我们找来这一天,不知是偶然还是巧合。这一天,精彩读书阁,是冬至之后的第一天,华闻读书阁,也是风传世界末日过去的第一天,金霏读书阁。这一天,是嵩口古镇的人们,冬至传统扫墓节过后的第一天。
  一路上细雨绵绵,并没有打湿我们的兴趣,人们被这古老的小镇给感动了。在这里,我们与古老民族文化相依相约,树海读书阁,把岁月,拉回一千个年头。
  2
  在嵩口,最让我们感兴趣的,是传统的古民居。在历史的长河中斑驳着,从土墙到瓦砾;从画栋到雕梁;从石工到木刻;从石臼到老磨;从风鼓到古井……这些,已离我们似乎渐远,又靠我们似乎太近。在传统与文明之间,在古老与现代之间,在这里,让我们感觉陌生而又熟悉。一千年的文化,一千年的故事,又重新回到我们眼前!
  从脚下这块土地上走过的、生活在沉积层里的人们,有着先人遗留下来的脚印,也有着我们落下来的尘埃。然而,历史的连贯性却给我们留下,那一条条残墙旧瓦,孔子读书阁,古木寒窗,树海读书阁。从这里,我们能够会见古人,回归历史;从这里,我们能够窥视未来,创造明天。
  据介绍,嵩口古镇目前保留完好的古民居有100多座,铭华读书阁,整个镇区的古民居星罗棋布,让我们这一两天来回奔命,目不睱给,但最终还是落得个走马观花,囫囵吞枣的结局。其中,最为署名的有:用坦厝、用金厝、宁远庄、述善堂、下车碓厝、协和厝、协庆厝、端公坂厝、万安堡、芦洋寨等等。而我们只去过用坦厝、宁远庄、端公坂厝和万安堡几处连结点走走。在这里,让我稍做一下简介:
  用坦厝又称下坂厝,始建于乾隆年间(公元1752年),历时27年,父建子续,至今已有260年的历史。主人陈用坦,享年76岁,一生好善乐施,勤俭持家,深得美名。下坂厝总建筑面积5080平方米,200多个房间。土木结构建筑,以木雕为主。是长乐人祖孙三代历经24年雕刻而成的,爱看读书阁
  陈用坦还有个传世之宝,是一个正厅围屏,十二扇的馏金镂空屏风,至今用一木箱加铁焊锁在前厅旁的一个木箱里。中央电视台对此宝物曾有过专访,据行内人士估价,此屏风目前价值2000多万元。可见,除了这座古大厝,陈用坦还给子孙们留下这个天价的文物瑰宝,树海读书阁,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宁远庄始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树海读书阁,据传为清乾隆年间月洲村名人张谦所建,此庄历时5年才修建好。整个寨堡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外圆内方,据说,寨中建有房屋120间。在青石堆砌的庄门上,豁然醒目地刻着三个楷体字“宁远庄”。宁远庄卧伏于山丘之上,虎视远方。这是一座曾经威武的塞堡,至今283年历史,依旧卧于丘巅,与世人对话。
  在宁远庄的大厅墙上,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已经贴有二百多年的喜报。上面写着,某年某月某日某某人考中贡生、进士等,落款年代有清雍正、乾隆、咸丰等字样。看了这些喜报,再看一下庄内门楣上有一副对联,就知道当时的人们,是怎样教育后代的: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在读书!横批是:安宅在仁!
  端公坂厝又称“继善堂”,系林氏传人林朝培于嘉靖年间所建。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有房96间,现保存完好,还有乡人居住。端公坂厝的窗花木刻,精美灵现,至今保持依然完好,又因临近镇府,来去方便自由,值得到此一观!
  我们于23日早晨去万安堡。因为计划还要去两处未开发的自然风景区,故在万安堡,也只是走马观花,匆匆拍了几张照片,便一走了之。万安堡又名“太平堡”,据当地老人们传言,这堡原是张家修建的,后转卖给方家。万安堡建于清朝咸丰年间,距今158年,占地面积2200多平方米,有房子80多间,外围墙高约10米。
  在万安堡里,当年十九路军抗战时路经此处,留下“倭寇不灭,军人大耻;抗战到底,还我河山”的悲言壮语。万安堡的外墙气势宏伟,墙基由大樟溪的鹅卵石堆砌而成,上面长满历史的青苔;外墙上部由三合土打圶而成,在岁月的冲刷下,长满深深的皱纹。整座古堡外观保持完好,内部却因现有的居民重新围房造屋,格局有所改变。
  3
  嵩口镇古民居以明清年代居多,而现存保护较为完好的,大都为清代建筑。
  张元干的故居,在张家祠堂一侧,名叫“半月居”,是在张元干老旧的土屋原址上,进行修缮的。据说,这个原址是张元干的后代,于明朝末年(公元1643年)重建的,至今已有365年的历史,旁边还有“水月亭”、“寒光阁”、“雪洞”、“紫竹假山”等遗址。
  那天,当我们走进半月居时,依旧可以看到旧材旧木撑起的张元干故居,上面挂有许多诸如“文魁”“进士”之类的牌匾。而新建的月洲张圣君祖殿于今年7月份正式落成。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仿古木石结构,单层一厅,四周建有回廊。张圣君祖殿于张元干故居上方山头上,与竹林、李林、古树、小溪形成一个有待开发的旅游小景区。
  事实上,这是嵩口镇月洲人一直以来为实现开发旅游梦想,所付出的努力。这个古镇曾经有过辉煌,也有过许久年月的沉寂,直到2008年被评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镇的名字,才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所以,我们不能不说,很多历史,总有一段时间的静默,让岁月的流沙,再做一次美丽的精淘。
  这是一个过程,因此,只要嵩口人有梦想,月洲人有信心,我想,他们发展旅游业的梦想,总会在不远的将来实现。
  北伐时期,蒋介石先生曾带兵至此,并在山顶的大石壁上,留下一段记忆性的文字。十九路军抗战时,也曾在万安堡留下铮铮誓言。同样,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也是从永泰的嵩口镇直入福州。因此,嵩口古镇,历来是兵家重地,这也使得她扬名闽中。
  正因为如此,嵩口镇能保持着这么完好的古民居,也是一种奇迹。在这里,不但时常会有兵患,而且,时时会有来自于四面八方的匪患,这些古堡山庄,所留下的枪眼哨眼,无不说明当时的民众生存堪忧和无奈。
  这就是古镇嵩口,她既承载着来自于四面八方的繁华,也承载着来自于四面八方的嫉妒和压力,这也正是她能够写入历史并成为名镇的必然因素!
  4
  虽然,嵩口在地理位置上,她和尤溪、仙游、德化、闽清4县结合在一起,但是,在只有一山之隔的两地之间,我们发现,嵩口地区的语言,与福州的方言相同。而与戴云山只有一山之隔的德化,说的却是闽南语。这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对于交通不便的古人来说,山和海的微小距离,阻隔着人们漫长的亲情!
  同是一山相处并且不远的闽地人,因为一条山脉相隔,形成不同的语言和风俗习惯,这只是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才会产生的结果。晋江东溪与闽江大樟溪,同是发源于戴云山山脉的东西两则,晋江东溪发源于戴云山东麓,而闽江大樟溪发源于戴云山西麓。东麓的晋江流域一路下来,养育着闽南的语言和风俗习惯;西麓的闽江流域一路下来,养育着闽中的语言和风俗习惯。
  尽管如此,作为四地交界的中心点——嵩口,却不断产生文化与风俗的交融,让一个从闽南而来的我,不断与似曾相识的故事和情景交相碰撞。我想,这就是文化吧!
  天上的毛毛细雨还在继续与我们作对着,乡村的红泥巴沾满旅人的征鞋,摄影机用胶纸包裹住身子,一个乡村冬天的故事,在悄悄地进行着。白色的梅花开了,红色的柿子落了;只剩下一片两片的红树叶子,在危险的风雨中飘摇;而羞涩的冬天在远山,在雨雾中,朦朦胧胧……
  这就是古镇嵩口。舍前的鸡叫着,河里的鸭游着,圈里的猪哼着,山里的羊咩着,坡上的牛哞着;古民居的阿妈笑着,细雨中的阿公忙着;桥头上的女孩子,放下漂亮的单车,俯看着河里作业的铲车;古厝里的小伙子,立于堂前,将一粒象棋子圧入大爷的阵中,并且说道:“将军”……
  我所看到的,是嵩口古镇冬至那一片片竹林,护送着新抽的冬笋;我所看到的,是月洲小村寒冬那一株株李林,蕴含着新年的雪花……而大樟溪,静静悄悄地流淌着,养育着古老的嵩口人……
  5
  晚饭时分,我们邂逅着许多嵩口风味小吃:水晶饼、糍粑、九层粿……在八闽大地,这些署名的风味小吃,到处流行。
  在我童年的时候,母亲蒸好了QQ九层粿,并切成一片一片小小的方块,我会问为什么九层粿会有似合亦离的感觉?母亲说:这是要下功夫的!先在蒸笼里,倒入一层薄薄的籼米浆蒸至七、八分熟;然后揭开锅盖,再加入一层薄薄的籼米浆蒸至七、八分熟;依此类推,将籼米浆加至第九层并蒸熟,九层粿就做成了!
  在我的故乡闽南,也有这一道传统的风味小吃——九层粿。因此,这道美食的工艺从何而来,从哪里开始?似乎无须考究了!但是我想,八闽大地之为一家,当我们来到这个不老的古镇时,我们品尝到童年时节的美食——九层粿!让我们想起童年,想起昨天;想起传统,想起故事;想起一道美食,能够翻山越岭,在八闽大地上流传……
  于是,我知道,在闽南中和闽南,只有一山之隔,那就是戴云山;于是,我也知道,在嵩口与德化,只有一山之隔,那也是戴云山……今天,山没有阻隔了,却形成两种方言;而在每一个喜庆的日子里,他们一同蒸着QQ的九层粿……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一米阳光,一米雪落
  
   点一支烟,燃起一份思念
  
   我的家 我的人生
  
   一抹轻愁秋几许
  
   夏日_1
410#
411#

相关的主题文章:

  
   圆圈
  
   想干事 会干事 能干事 干成事
  
   《离别》
  
   乡村旧事_1
  
   伤感夜色
412#

山村教师的日子
  近年来,城乡教育差距虽然不断缩小,但是缝隙还是很大,要达到一体化还待些时日。造成教育差距是山村教师队伍水平不够?还是学生的聪明不够?或是家长对孩子认真负责不够?显然,这都不是形成差距的原因。近几年山村教师都是以本科文凭上岗,上岗后的各种培训和业务学习,再有优秀教师下乡支教项目,这些都不断在壮大山村教师的队伍。而孩子更没有城里的聪明乡下痴傻这一说法。作为家长,谁不想自己的孩子是人中龙凤,出类拔萃?既然问题不在于教师不够水平,学生不够聪明,家长不够负责,为何城乡教学差距如此大?
     一棵苍松立于悬崖,它的挺拔和毅力马上使人肃然起立。可要是一片苍松,它决然没有杉木,铭华读书阁,枞树这些树木高大茂密。同样道理,乡村老师、学生、家长三者分则优,合则就无法凸显他们的优势。形成这种结果是什么因素呢?如果我们把一位不懂汉语的外国人放在中国,不久,这位外国人肯定会说汉语。一方面是语言环境,另一个是生活条件迫使他去学习,去改变现状。这种现象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也浅显易懂的——环境影响学习。
造成城乡教育差距的因素既然是环境,我们是否就无能为力了?环境影响学习,却不能够决定我们做什么?是什么?培养学生的自我性的、独立性便是一个突破口。让孩子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他们学习不受制于学习环境的束缚,任其发展个性。孩子最大的优点就是天真,敢于想象,天马行空的想,质疑一切的想,爱看读书阁,使他们不断打破,精彩读书阁,不断建树。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要想孩子有创造性思维,就不能让他们墨守成规。要想他们凸显自己的个性,就不能一味让他们“受教育”。教会他们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择优发展。
二、自主学习使学生挣脱环境的束缚
什么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近现代教育与教学研究的一个热门问题,它体现当代教育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理念。自主学习表现为学生自我主动地展开学习,不同传统教学的是,它不再过度关注学生接受知识,一味要求学生机械理解、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动手,敢于探究,不断提升资料收集,梳理,分析,和处理能力,培育学生自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探究知识处理方法,获取新的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性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我性。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或“主宰者”。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在课堂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学生需要的是舞台,教师要扮演好一个导演的角色,金霏读书阁,引领和点拨学生更完美的“表演&rdquo,华闻读书阁;。充分把教师指导、组织、引领、协助、参与的作用发挥出来。同时,教师也要扮演好学生最忠实的粉丝,学生从不敢举手到举手是一个进步。从不发言到发言是一个进步。从回答错到回答对更是一个进步,树海读书阁。不管学生的表演是好或不好,都要给予学生肯定。
作为一个奋战在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要学生会自主学习,课前预习无疑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全过程总一个首要环节,金霏读书阁,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树海读书阁,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初步的认知和质疑,才能促使学生学习,而不是“被学习”。一个没有预习课文的学生,在课堂中算不上一个学习主体。
三、如何指导学生有效预习
1、让部分学生先“富裕”
就学生自身而言,由于受到社会阅历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在预习过程中无法达到统一高度,甚至有的不知道课前预习的意义和价值。对此,我先采取邓小平的理论,让一部分先富裕起来,引领学生切实构建预习共识。
例如,在《燕子专列》这一课,我悄悄对16个组长进行“开小灶”,利用中午时间带领他们进行简单预习,树海读书阁,而其他的同学则是暂时不管的教学态度,任由他们不自行预习。当我在课堂教学中,则采取学生提问并解决的教学模式,孔子读书阁。我则什么也不说,孔子读书阁,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我引导他们去想的问题,解答也是受了点拨之后的答案,树海读书阁。我不说一样到达完成教学目标。但是这让其他没有预习的学生在课堂中陷入尴尬境地——没预习等于陪读。
课堂是学生的舞台,谁不想一展风采?在羡慕的目光中,我看到了他们的动力。看到他们极想展现自己的欲望。去预习就是实现欲望的途径。
学生有了动力,此后便是用A类带动B类学生,让会预习的学生指导不会预习的学生,因为先“富裕”的学生已经尝到了预习的甜头,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候俨然一位小老师,认真指导学生预习,而被指导的学生也因为被指导而“脸上无光”,刺激学生奋发向上的心理。已获得在课堂良好的表现机会。
2、细分课文“圈点放羊”
     让部分学生先富裕是很有必要的。但仅仅只是让部分学生先富裕。那么会造成两级分化严重的后果,因为经过指导点拨的学生在课堂上如鱼得水,而预习不达标的学生则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兴趣的动力是可怕的,它可以使人时刻保持激情,也可使人蔫蔫不振。因此,光“开小灶”不仅达不到预想效果,还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开小灶”只是为了激发学生预习的动力,而要使学生对课前预习产生兴趣,必须教会他们如何预习。“授人鱼,不如授人渔。”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语文的课前预习非常简单,但也最为困难。语文不像英语那样,学一个句式,背几个单词。也没有数学那样,看懂一个例题。语文的预习囊括了字、词、句、篇,听、说、读、写。因此预习起来很简单,只要读了文本,多多少少可以获得新知。但是要把课前预习确切落实,就极为困难,
如果教师盲目随意的布置一些预习内容让学生落实,让他们一次性的去完成新课所要学习的全部内容,则极为有可能形成“苹果太高够不着”的局面。从而使的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对学习产生厌烦排斥的心理,从而适得其反。
     所以在课前预习布置中,教师必须加强对教学的深入和了解,在遵循放任自由的过程中,把握少而精的原则,细分文本,将问题细化到某段个落,某个句子,某个词语,让学生学会“挖矿式”、“淘金式”思考方式。
梳理提纲,“圈点放羊”,既保持了学生大胆想象,又没有让他们胡思乱想。他们能够利用自身已有的知识认真很好的完成预习任务,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完成预习任务,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提问题,质疑课本,质疑权威的热情和兴趣,从而增加课堂的质量和效果。
3、教会学生甄别问题的价值
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不仅必须加强教学内容的研究,传授学生科学知识,更加重要传授学生如何自主积极的获取知识的方法。不仅要给学生输予“新鲜血液”,而且要让学生有“自我造血”的功能。学生根据自己思索得来的质疑和理解,才能使课堂更加富有想法。
如果不放任学生大胆思考,而是一味填灌,那么老师的金科玉律则成了捆手捆脚的绳。虽然绳可以像丝带把学生包装的更加靓丽,但是它始终是绳子,捆绑的特性注定了学生被束缚的结局。因此,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同时要鼓励学生质疑。但是学生的想法好比是一连串散落在地的珍珠,有的圆润光亮,有的棱角分明,也有的粗糙不堪,所有更需要教师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教学生甄别问题的价值。
我采用分数衡量问题价值的评分模式对学生进行检测预习。一方面鼓励学生提出创造性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信,一方面使他们懂得爱问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不同概念。比如,在《可贵的沉默》一文中,课堂以检测预习开始,以检测完毕结束。除了我布置的预习问题,其他时间都是他们阅读课文产生的问题。
有个学生提问:“沉默为什么要用可贵来形容?”对提出这个问题的学生我加了三分。能回答这个问题的我也加三分。因为这个问题点出了文章的中心。能提出这个问题的,他一定是从整篇课文去思考的。而能回答这个问题的也是读懂课文的。
而另一个学生提出“从‘知道!知道!’为什么可以体现出学生的兴奋?”
这个问题我只加了一分。这个问题虽然好,但是它只是对以往知识的巩固。这个问题是复习“!”的用法,学生知道感叹号是表示感情非常强烈,所以回答这个问题的也只是一分。
而有个学生提到“同学们为什么要左顾右盼?”我给他加的是两分。这既是新成语的认识,又是一个重点理解的句子。能回答出这个问题的也是两分······我用分数直观的体现问题的难度和创造性,甄别问题的价值,让提出问题的学生感到优越感,让回答出问题的学生感到自信。鼓励他们不断思考,不断提出有效、有创造性的问题。
4、构建家校生三位一体
课前预习不是一文一时,而是一个永久性的学习方式,这需要学生有很强的持续力。可是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控制力不够,定力不行,要他们乖乖的坐着看书不太现实的,因此课前预习光靠老师的引导还是不行,需要家长的协助。
为此,我借用微信软件,将预习问题发在微信上促使家长对学生辅导,不过考虑到家长的层次问题,我并没有要求每个家长都耳提面命的教导,能做到监督就算是完成了对学生的辅导,但是监督不是停留在“作业做好了没有?”的询问,而是要求家长花三分钟时间听孩子读书。
也有部分家长有时间和孩子一起学习,那么对这些家长我的要求更加的严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都是以自己的父母感到骄傲、自豪。家长做好榜样,学生也就不会偷懒。我要求他们和孩子看一个故事,读一段短文,走一段路。
当然我也会学生一起阅读,学生们读了什么书我也要借来阅读。也有学生主动邀请我一起看,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有一个学生告诉我,现在他正在看普希金的《致大海》,三年级的的学生看这个是不是深奥了点,不过我没有制止她,也没教她去理解,她要走的路很长。有阅读兴趣就好了。
生活处处不语文。但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把大自然当文本去读,去理解。所以在作文预习时,我会和家长商量如何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利用周末去翻阅大自然、社会这本大的书籍。建议他们引导学生去对事物的思考。如见一朵花很美,我会建议家长不要让学生停留在“美”字的运用,而要引导他们对美的审视,是形状美,还是颜色美?若能能从它的美想到其他那更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学生不该停留在书本,而是要走出书本回到生活。
预习是伴随这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只有不断认识他、理解他,友谊才能长久。而构建家校生三位一体的预习方式,是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基础,也是使课前预习变得有效,有质的最佳方式。只有构建家校生三位一体的预习方式,才能把学生的课前预习培养成一种读书习惯,而不是成为一种学习任务。
四、小结
城乡的教育差距,迫使山村教育不得不寻找一条适合学生的学习的道路,而自主学习这种教育可以从学生自身去突破这一差距。因此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教学方法以迫在眉睫。以上提到的四种课前预习引导、指导方法是我从教以来不断探索、实践得出经验之谈,已经取得很好成效。我致力把课前预习培养成山村学生一种读书习惯,通过自己的认知对知识、社会、生活有自己独有的看法,从而更好的适应教育、适应社会,适应生活。
相关的主题文章:

  
   体谅
  
   立春情思
  
   《别离》
  
   一个传说
  
   梦醒,叶落成空
413#

她和他,金霏读书阁
  只要用心去经营,婚姻与爱情是可以兼顾的,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完整的。爱情不只是年轻恋人们的专利,中年人和老年人也应该有爱情,也可以有爱情的。婚姻和爱情不能只是建立在房子、票子、汽车和华丽的衣裳等之上的。其实爱情很简单,爱情是彼此之间爱的眼神的瞬间交流和心灵的共鸣,爱情是心中默默守候的彼此对彼此的那份依恋和相思,华闻读书阁,爱情是彼此之间的那么点小小的浪漫和火花,爱情是茶余饭后的公园散步,爱情是秋高气爽时的双双登高望远,爱情是彼此间互相赠送的一朵鲜红的玖瑰,爱情是雨中两把小伞的相依。爱情是,树海读书阁......爱情其实是很简单的,你懂的,树海读书阁。----题记
  十多年前,他和她都是某公司的普通职员。她美丽大方,性格开朗,树海读书阁,他彬彬有礼,风趣幽默。俩人就这么认识,相知,金霏读书阁,相恋,爱看读书阁,最后步入婚姻的殿堂。公司里上上下下的人个个都对他们的结合称赞不已,都认为他们是天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
  结婚的头几年,他们的工资都不高,孔子读书阁,日子过的紧巴巴的,但他们都非常的幸福。他爱她的清纯和多情,树海读书阁,她爱他的帅气和体贴,精彩读书阁。工作中俩人互相鼓励,生活中俩人彼此照顾。平时晚饭后,双双手牵手出去散步,有说有笑,恩爱甜蜜,让别人羡慕的半死。周末双休日,铭华读书阁,俩人相约去周边郊游,登山,踏青。他们就这样沉静在俩人的世界里,孔子读书阁,幸福、美满而又温馨。
  后来,她发现,她身边的不少人有的晋升了,收入增加了,有的工作之余兼做生意,也赚大钱发了财了,个个生活过的直流油。开始她只是有点不安,没有去想的太多,但渐渐地,她有点不满足目前的生活现状了。
  于是,她开始拼命地工作,很听上司的话,同时也常常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颇得领导的赏识,公司领导也把重担交给她,她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很快她从一个小职员就被提拔为公司部门经理,几年后又升到公司的总经理。她的工资也从原来的一千多元增加到五千多元,更为可观的是每年还有好几万元的年终奖,这是公司对她的突出表现的肯定。
  他在公司表现也不错,每天按时上下班,从不迟到或早退,工作认真负责,能力也很强。公司领导对他也很器重,早就想提拔他,可他对名利看的很淡,有好几次他都把晋升的机会让给了别人。为这事她没跟他少闹意见,说他傻,不求上进,不会把握机遇,但他只是轻轻一笑。
  几年过去了,他现在的工资比她少了很多,年终奖也不如她的多。
  有一天,她终于被公司提拔为副总裁了,她高兴的几天都睡不着觉,但他还是淡淡地一笑。
  大前年,他们用他们几年积攒下来的钱买了新房和小车,日子慢慢地富足起来。不过他们俩人在一起的时间少了,出去外面玩的时间也少了,俩人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有说有笑了。这主要是因为她整天忙于工作的原因。
  自从她成了公司的关键人物后,工作更加积极了,也更加强势和雷厉风行了。一天到晚忙的不可开交,打电话接电话的时间也长了很多,有时一打就是个把小时。她好像除了工作的事就没有别的爱好。
  他工作还是老样子,不同的是他喜欢看书,读诗,听音乐。周末常常到户外去活动,只是现在不是和她出去,而是和他同事出去,这主要原因不是他不爱她,是她没有时间陪他。他平时还有锻炼身体的习惯,心态很好,脸上很阳光,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
  他看她工作累就很心疼,劝她多休息休息,把手中的事放一放,或者让下属处理。她说不放心。
  他依旧关心她,常常为她做些有营养的东西吃,还时不时地制造些浪漫,想让她放松一下自己,同时也找回一些恋爱时的感觉,可她常常让他吃闭门羹。
  一个周末,他邀她出去户外散心,她却说她要用这个时间把没做完的工作做完,他很尴尬。
  情人节那天,他给她送了一大把玫瑰,以为她会高兴,可她除了平静地说谢谢,再也没有什么表情了。
  她生日那天,她在公司加班,他和他们家的保姆为她准备了一桌子的好吃的。他打电话叫她早点回家为她庆祝生日。她一忙就把这事给忘了,那天晚上她一个劲地向他道歉,他没理他。
  从此,他们交流和沟通少了,更为悲哀的是她由于工作忙,连生孩子的时间都没有。为此他对她的意见很大,痛苦过。
  再后来,他常常一个人出去散步,一个人回来。
  终于,有一天,他对她说要一个人出去到别的地方去找自己的幸福。她听了,摸一下他的脑门,哈哈大笑,问他有没有吃错药,他还是淡淡地一笑,只不过这次多了点苦笑。
  第二天一早,他就离开了,只带一些洗漱用品和几件衣服。
  她醒来时,看到了他留给她的纸条,上面写着:亲爱的,我走了。你以后工作别太累了,记住要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
  那天早上是她结婚以来第一次哭,哭的很伤心,瘦弱的双肩一耸一耸的。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七律·金风掸镜润婵娟
  
   折你所想
  
   “只为相逢未嫁时”——错爱
  
   我在如水的夜色里,等你
  
   七夕将近(夏凉文学杯)
414#

亏欠,金霏读书阁
&nbsp,铭华读书阁;&nbsp,精彩读书阁;&nbsp,华闻读书阁;&nbsp,树海读书阁;    亏欠
  一年多没见,对你会挂念。
  没联络的时间,将我们划成两条平行线。
  空白联系人,我于心何忍。
  只是我不愿承认,当时的我是那么残忍。
  我们再相逢,会不会已经是陌生人。
  我们再相逢,会不会逃避彼此眼神。
  我们再相逢,揭开伤痕会更加残忍。
  祈求不相逢,会不会这样更加可能
相关的主题文章:

  
   旺旺
  
   《暗无天日》
  
   乡愁_15
  
   [/url]
  
   [url=http://121.5.139.57/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20224]“传承”社会实践队
415#

伤疤与木门--1
  七八十年代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起,金霏读书阁,贫困和荒凉一直蔓延在偏僻的乡村,即使东部沿海的省份也不会幸免。
  在远离城市的霓虹灯外的农村,不时的会被掉落了墙皮的土屋和木制的厚实大门划破自己的视野。
  那一片片的伤疤是那么的难看、那么的显眼、那么的令人痛心。土和麦秸的混合体就形成了那个时代、那些村庄的混凝土。也成就了一个个家的温暖和一个个成长的艰辛。有太多的孩子望着它,树海读书阁,内心在哭,孔子读书阁,暗暗地咬着牙趴在书前刻苦的允吸着那些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精神食。
  也是这些伤疤催使着悲痛后的人们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或离开自己的父母,一个背包、一双腿、一双手开始在异乡流浪,留下酸楚的泪水无人可知,孔子读书阁;或守着伤疤在荒凉而又美丽的土地,种上蔬菜瓜果,赶着牛羊,唱着属于它们的歌在山前游荡
  也是这些伤疤,在多年以后却让游子触物生情,它载着泪水飘向儿时父母的身边,华闻读书阁,那时的生活虽很艰难,但带着伤疤的墙壁却将那份家的温暖紧紧包裹,爱看读书阁。多年以后伤疤还在,只是少了很多,铭华读书阁,而父母已不再,带着那痛苦的伤疤遗憾的离开了自己。游子也只有带着对父母的亏欠慢慢的离去。
  矮小的木门在一进一出之间实现着自己的价值。宽大的缝隙、厚实的木板、朴素的雕刻给与了无数的家以安全感。它与院墙将一个家彻底的包裹的暖暖的,树海读书阁,阻挡着寒风暴雨和陌生人的侵袭,精彩读书阁
  傍晚,多想听见它木质的咣当声,盼着父母早一点回家。在微弱的油灯光下,金霏读书阁,祝福着远行的人们在咣当的声后能平安的回到家,结束或是暂停在外的奔波,树海读书阁
  七八十年代,在东部沿海的一个省份,有一个偏僻的小村庄。人口不多只有二三百,树海读书阁,大多是逃荒落难的老百姓在此停下疲惫的脚步,才行成了这个年轻的小小村庄,这个小村庄只有短短的二三百年。算一算最早入住的人到最年轻的一代也只传了五六代人而已。而村庄到处的落破难以与他的年龄相互匹配,但改革开放的脚步还是在慢慢的影响着这里的大山和贫困怕了的人们。
  在解放之前,有一户地主霸占了这个村庄,周围的土地都是地主的。这个村庄被四面土制的围墙所包裹着,围墙上有扛着枪的村民在站岗,还有当时最高的炮楼,至今还树立在村中的一户人家中。四面都是枪口,用土夯筑成土坯而垒成。它是过去历史的最好见证,也是老人们一生坎坷的目睹者。
  这个地主家很富裕,于是他想建一个高楼,便将村名改成了x楼。然而事与愿违,他还没来的急就带着遗憾离开了人间。子孙无能,只知挥霍,没有守好家产,也自然没有完成父母的心愿,这个村子便失去了名字的大气。解放后,围墙被彻底的推到,他的子孙也就彻底的放弃了祖训。
  和其他落后的农村一样,贫穷无时无刻不再折磨这里的人们。这里地处两市和三镇的交汇处,可以说是三不问的地方,优先发展自然也就没有了影子。而且,治安也相当的差,经常发生两市的打斗和摸鸡偷狗之事。
  一条泥泞的破路勉强的伸向远方,在下完雨后积水连片,阻挡着无聊的人们出去聊天。当月儿爬上天空,一汪汪的水被照亮,这时外出的人们可以幸免于鞋子的全湿了。
  偏僻的村庄,偏僻的小路,造就了人们的贫苦与无知,思想不能被打开,人们的文化也相当的低。很多都是文盲,和有些识趣的人自嘲自己是睁眼瞎的一样,稍有文化的人往往是很少的。
  一家子最多的是孩子,最少的是粮食。平均一家有四五个孩子,再多的粮食分完后也少了好几分之一。养孩子和赡养老人成了年轻父母的心病,往往是自己迈着疲惫的双腿、顶着着无数的压力,扎紧空空的肚子奔波在祖祖辈辈的田地里,脸朝黄土背朝天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形容。
相关的主题文章:

  
   [url=http://120.25.84.398/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5945]风似情,梦似缘[/url]
  
   一个基督徒的日常生活记事集【2018年8月16号】
  
   友情_1
  
   12周年纪念
  
   浪淘沙.水墨山水(词林正韵)_1
416#

“细雨”社会实践队:吴川人文艺术,孔子读书阁
岭南师范学院“细雨”社会实践队调研组于7月16日调研吴川当地人文历史和民间文化
吴川历史文化与传统民间艺术深厚悠久,金霏读书阁,被世人们誉为“粤剧之乡”、“泥塑之乡”、“木偶之乡”,精彩读书阁。 吴川有三绝:飘色、泥塑、花桥这三项传统民间艺术,铭华读书阁,分别始于明代,树海读书阁,唐代、清代。其中三绝之首的吴川飘色于2008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飘色是儿童乔装各种人物,站或坐在“色板”上面,金霏读书阁,在游行时舞动肢体,飘飘如仙,树海读书阁,惊险美妙,被誉为“隐蔽艺术”和“东方飘游艺术”。
吴川花桥横跨河流两岸,桥上高盖布棚彩带,树海读书阁,挂有色彩绚丽的灯笼,孔子读书阁;花桥顾名思义为以花为特色的桥,树海读书阁,在桥的两侧铺满娇巧迷人的鲜花,桥头有巧夺天工惟妙惟肖的泥塑“仙女散花”,爱看读书阁

图片 1泥塑
&nbsp,华闻读书阁;
吴川美食闻名四方。吴川炒粉以“坡尾炒粉”最出名,吴川沙螺、阳海蛰、坡尾粉皮、田艾米乙、吴川八宝饭、黄坡蒜头、吴川麻通和苏村番薯等等。苏村番薯是吴川特产之一,“吴川番薯贵过米”,说的就是苏村番薯。

图片 2苏村番薯

梅菉街道漳洲街曾经举办“妈祖文化节”,纪念妈祖诞辰1058周年,弘扬妈祖文化。由该街发起组织的民间艺术巡游活动,梅菉当地的多家飘色团队参与表演,还有“梅菉姑姐”队伍及彩车、女子威风锣鼓队、八音班等加盟助阵,沿着梅菉老街热热闹闹地巡游。漳洲街居民每年都会延袭祖上的习俗,在妈祖诞辰之际举行祭典妈祖仪式等系列活动,村中老幼妇孺及外出务工人士均一起参加,积极弘扬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的无私奉献精神
吴川年例,吴川人每年过年期间都举行的大型祭祀活动,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吴川的人们举行年例主要准备民俗文化表演节目和宴请亲朋好友而开展的群体性祭祀活动,其主旨是敬神拜祖,祈祷来年丰收,每逢这个时候村子总是万人空巷。

图片 3年例

细雨”社会实践队队员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吴川特色的人文历史与民间文化,走近吴川市各个镇、县,为队伍接下来的工作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通讯员:王宇新
摄影:赵文怡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一条河流在安静地写诗(外三章)
  
   “小心”们,我们是一家人
  
   [url=http://120.25.84.398/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547]一场春雨一场新[/url]
  
   七月雨 点滴悟
  
   一叶孤舟
417#

诗书传真情
  盼相逢百花时朝朝暮暮
  情相悦魂飞苦生死相许
  梦相随两心知千里难聚
  心寄明月千万缕寄相思
  枕边泪心不语寂寞谁诉
  人离居情不移两心相依
  
  相思本是无凭语情难寄
  泪伴相思入梦时心无距
  孤独泪情愁难收夜难寐
  谁为谁憔悴谁为谁心碎
  独自赋歌苦恨天高地阔
  一卷诗书遥寄君来翻阅  
相关的主题文章:

  
   只因与你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十一)民族和谐的阿拉木图
  
   昨天的百官-“咸昌弄”的来历
  
   故乡,洋槐花开了
  
   一瞬间的美丽
418#
419#

垦荒者
  
  多情的风儿牵着心仪已久的云朵来到了太阳的前面为她穿上金色的婚纱,正值中午,少有的凉爽。几只不知名的雀儿落在只有淡黄色叶子的梨树上,跳上蹿下,求爱的春季已早过,它们可能只是为了戏耍,不一会的功夫踩落了许多的叶子。几块土砖围成的小小花园里,从草深处几朵丑菊挣扎着探出了头,安静的开放着,似乎还记得日子——如今已是秋天。远处传来了几只燕子的叽叽喳喳声,这是最后的告别吗?也许吧,毕竟我今年已六十有三了。
  我在监狱里待了十年,关于那里面的事以及为什么进去的,我现在一点都不想提及,也许以后那天忽然想开了点会说的吧。
  十几天的中午我回的家,走在那做梦都想踏入的黄土道上,道上边的小石头还似乎有点认识我,但两边结了籽的野草在微风的吹拂下纷纷向两边倒了去。来到桥头,两边的两个小石狮子虽被淘气的孩子掐掉了尾巴,可眼神里还是流露着点点的熟悉感。一边玩的孩子用诧异的的眼光望着我,他们都停下了手止住了口,我深知这是我的错,我应该等到夜晚他们都睡下的时候再从这里经过。而今他们周围的那团纯洁无邪的神圣之气已被我身上所带来的肮脏的晦气所玷污,如一朵刚盛开的白荷花被浇上了一盆恶臭的污水,没了洁白娇艳,消了清香,我只能快速的走过,好让他们能很快的回复童真的游戏。
  走进村子,村里的大人们还是为生计所奔波,十年的光阴一切都变了,又好像一切都是原样,加深的是什么,淡化的是什么,我糊里糊涂的,爱看读书阁。大人们的眼神中虽然没有了孩子们眼神中的那种诧异,但和善之中似乎还深藏着什么我没看出来的东西。
  对于我的突然来到村子好像有点不适应似得,让我跌跌撞撞找了半天才找到自己那破旧的家,一切都依旧,但也少不了加点日月走过的痕迹。院子里有人来过几次的样子,也许是小孩为找小猫小狗而来的吧,大人是不会来这儿的,这种有晦气的地方他们躲还来不及呢。就算没有什么小猫小狗,来这里玩也是很理想的地方,到处是野花野草,还有几间破房子,捉迷藏、过家家、打土匪都可以玩的,如果是我小时候的话一定会来这儿的。可这里又没有孩子经常玩过的样子,可能是他们发现这里没几天就被家人知道了,家人就告诉他们这里有鬼或是死过人什么的,所以这里又冷清了。但也不难发现这里已近成了小鸟和老鼠的天堂了,它们偷了别人家的粮食躲在这里销赃,想一想我成了从犯了,心里有点小小的得意,房子空了十年,这十年间它们好几代在这里为我守着,几千个日夜都是它们在打破着这里的宁静,营造着喧哗,使这里不至于一片死气。
  太阳追随着昨日的月亮西下了,几朵贪婪的云儿把西边天上最后一丝微光揽入自己的囊包之中。又是一个黄昏,我曾一度的喜欢黄昏,但不是为了片片不断的蛙叫和阵阵随风入耳的鸟鸣,孔子读书阁,也不是为了观赏炊烟包围村庄仙境般的美景和朵朵绚丽的云朵,更不是为了群羊归家、晚风轻拂,只是因为一天的结束,睡一晚就是明天。可回到家中的这几十天里,我一天胜一天的怕黄昏的来到。夕阳西下,晚风不约而至,未落的叶子拍打着老梨树的枝干发出沙沙的清响,我似乎清楚的感觉到片片叶子如只只婴儿小手似得轻拍着自己的心扉,似在质问,又似在安慰,树海读书阁,质问着这六十三载的人生,安慰着不平衡的灵魂。
  我曾经不止一次的质疑过自己的人生,一度的认为这只是一场比较真实的梦而已。可是当真的回到梦里的时候,年轻的自己是那么的狂傲,有着比天大的梦想,无视一切的一切,今天总是在幻想着明天的事情,那么的肯定明天的自己将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一天一天的跨着时间走,想着大事不干任何的小事,多次为燕子一去不归而感叹,常为花瓣的飘落而惋惜,但从没有因逝去的年轻而轻叹一声,一年一年过去了,村子里所有的人土房换成了砖房,而我还是坐在自己的土房子里做着别墅的梦,梦醒时分,准备拿起铁锨和镢头上地里的时候,却不明不白的进了另一所砖瓦房,现实和梦同时灭了,如掉进海里蜡烛,再无重新燃起的机会。窗外的鸟儿让我认清了梦和现实,以前的现实和梦都已成为不堪回首的梦。能站在这里,我就得为现在的现实负责。
  可如今的自己,不如落叶,也不比归雁。如果现在就死了的话又有谁知道我在这人世间走过一遭呢?叶子有吹落它的秋风记着,归雁有映照着的彩霞记着,可是我···死后,最多这片土地上多出来一个不长草的光秃秃的土堆,过几年土堆也被风吹平了,地上长出了新草,我存在的唯一证据也没有了。或许几年后这里因施工而挖出一堆白骨,那就是我,可是谁又知道呢?他们心好点的话找个地方再埋了,不好的话就装作没看见,在机械的轮毂下白骨很快就成了一抔黄土。草有根,树有干,我这会一了百了了。
  也许,我应该用自己的余生在我生存的这个小地方留点什么,不希望全世界的人都知晓铭记,只为了我死了以后这个村子的后代们能知道自己的村子里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位老者。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不懂歌舞,铭华读书阁,不善诗词文章,有的只是这股此时还没有跑光的垦荒挖地的劲。所以只能垦荒挖地了,为后代留下几片能种庄稼的好土地最好不过了,到这把年纪想干什么就得尽快,谁知道老天啥时候收回这张人皮啊!
  现在是秋初,如果立刻动手,冬冻之前应该能开垦出二亩地来,明年春天就可以种秋粮了。这样的话,到七十岁的时候就可以开垦出二十多亩的地来,如果那个时候我死了家里肯定会来不少的人,为我做棺材的、挖坟的、买寿衣·····&middot,金霏读书阁;都希望我挖的地能归他们,树海读书阁。当他们在地里耕耘的时候就会随口赞道;“官老汉挖的地就是平整,&rdquo,树海读书阁;当他们收获庄家的时候更会赞道;“官老汉挖的地就是肯长庄稼。”当他们老了的时候就会嘱咐自己的儿子,咋家那里有两块肯长庄稼的好地,一定要好好伺候,那可是官老汉生前挖的,全村子也就二十来亩,最后还不忘了强调一下,那可是咋家的宝贝······
  就这样一代传一代,代代相传,也许到了那一年,有人突然想到在地边上立个碑,最后有很到的人就会来这里参观,他们会感叹,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是用什么样的魄力和决心来开垦这些土地的呢?他们会感慨,但更多的是敬畏吧。
  花园里的那几朵丑菊昨天夜里谢了,谁能够想象的到如脂的圆月下,如霜的月光里,没有一丝的微风,一片片瘦小的花瓣,是怎样落地的。其中的伤感,也许只有一旁的老梨树知晓吧,可它又不肯告诉我,昨夜它的叶子也落了好多,就是现在也还有落的,时不时的一片、两片,轻轻的落下,比轻飞的蝴蝶少了许多快乐的舞态,比中弹的落鸟多了几丝欢快旋律,不知是枝头的依依不舍,还是叶子的深深眷恋。
  地上的蚂蚁什么都不懂得,精彩读书阁,它们只关心今天是否下雨,自己要不要搬家。虽然还没有到冬季,但它们已经开始忙着贮存过冬的粮食了,也许是它们和人类住的太近了吧,也慢慢学会了人类繁琐的生活方式,成天为了一张口而奔波,把大自然赋予它们浪漫的野性远远地抛在了脑后,是人类害苦了它们,而它们却乐在其中。
  我在破旧的草房里的草堆里取出两把铁锨和一把镢头,可能是房子漏雨或地潮湿的原因,上面生满了铁锈。作为一个农民,有这样的铁锨和镢头是极大的耻辱,拿着它干活犹如将军拿着断剑、士兵拿着残枪上战场。我必须把它们打磨的如十年前那样的光亮,让村子里看见它的所有人都羡慕,也让他们明白十年过去了,虽然草木续新我不能,但明月依旧我依依旧,挖的了地种的了田。
  老梨树下,半碗水,一块鹅卵石,两截破磨石,三块土砖头。拿起铁锨,金霏读书阁,握着锨把,那种熟悉感和亲切感如握住了久离后重逢的爱人的纤臂,虽然没有迷人的体香,树海读书阁,但那种久违的木质特有的清香味混合着点点铁锈味足以让我陶醉。我像一位母亲装扮着要出嫁的女儿似得,华闻读书阁,睁大了眼睛,把她身上一切不美的东西全部去掉,让它发光生亮,最后又像守财奴观赏着自己新得的金子似得一遍又一遍的看个不够。这个时候真想脚下的院子就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取下帽子,卷起袖子和裤边,孔子读书阁,使足劲挖下去,不一会的功夫就挖出一大片的地,用铁锨平一下,在上边种上庄稼,我似乎看见了金黄色的麦子,开满紫色花的胡麻,黄灿灿的油菜花······
  可恨的是这是自家的院子,是不能随便动土的,惊动了太岁就了不得了。村前边的张老头就是因为修房子的时候没有听阴阳先生的话,乱动了土,惊动了太岁,儿子在车祸中死了,儿媳妇带着孙子跑了,就剩下自己和那座没修完的空房子,整天过着似人非人似鬼非鬼的生活。
  星星伴随着月亮,月亮陪伴着星星,他们同时出现在天空的东方。夜是黑色的昼,昼是白色的夜,但这时的星星月亮只属于夜而不属于白色的夜和昼,那是们是属于太阳的。弯弯的月亮发着淡淡的白光,闪闪的星星发着弱弱的荧光,北斗可见,银河若有若无,遥远的远方吹来了阵阵凉风,树叶在风中发出沙沙声,似雨点打着脆玻璃,这样的夜,它真的属于我吗,如果真的属于我,我将更加孤独。他应该属于两个人,一个男的和一个女的,一个二十,一个十八。这样的院子里,这样的梨树下,如果再有一个秋千架那就更好了,两人静坐着,让风来摆动,无需任何言语,静听风声叶语,这样,才应了天赐的良辰,人允天愿。可如今有了电视,又有谁又会像我这样傻呢,在这里观星辰,愁明月。把天地放在小框子里那才叫美呢,坐在炕上,边吃着刚颁下来瓜子边看着,人家怎样演,就怎样看,月亮出来了看月亮,太阳赶来了看太阳,无需抬头,更无须附加更多的私人感情,演完了就睡觉,多随意啊。而我,还在痴痴的风和叶子的对话,看着月落星移。
  清晨,远处传来了几声糊糊涂涂的鸟叫,没辨清之时又随风而去了,星星月亮刚进入了梦乡,太阳还在梳妆台前往脸上摸着朱红色的粉脂。天空一片空白,似一片不长庄稼也不长草的闲地,让人看了就心慌。村子里除了孩子,刚起床的可能就只剩我自己了,现在是种冬小麦的时候,渐冷的天气催命鬼似得催促着人们,人们只能天不亮就打起了还在睡觉的骡子和驴,早一天种完早一天安心。
  我揉了揉眼睛,使它能够看得更清楚点,可不管怎么揉也无法使它像二十年前那样了,毕竟它跟随着这张没有任何面子的脸风里雨里六十多年了,现在还能看见东西我已经心满意足了。
  地上的铝壶里还有些水,够今天早上喝茶了,就不用打了,只需从屋子后边的屋檐下拿来木材就行。一天之中,我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早晨炖茶喝,炉子的火着旺后便迫不及待的拿出了茶罐,放上苦茶,所谓的苦茶——就是那种很便宜的茶叶,炖开了味道又涩又苦,也许懂茶的人从不认为这样的叶子就是茶叶,他们喝茶品的是其中的味道,而我喝茶是为了吃早晨的那一个或两个馍馍。一口茶,一口馍,茶和馍在嘴里混合了,茶的苦涩和着馍里麦芽糖的甜,那种味道懂茶的城里人又怎能懂得啦。还有,清冷的早晨,抱着火炉,望着欲挣出炉的熏熏烈火和慢慢起着小泡泡的茶水,听着木材燃烧而发出的叭叭响声,似呼喊,似宣怒,还有水快开时发出的嗡嗡声,似歌唱,又似轻吟,所有的声音和在一起正好组成了一支大合唱。这样的等待我能不沉迷于此吗?这样的茶能不好喝吗?
  喝完茶,太阳已爬上山顶,淡红的脸蛋,可能是刚才摸得粉脂。我扛起两把铁锨和一把镢头,背上背斗,向山上走了去。沿路的地里时不时的传出人们吆呼牲口的声音,近处能看见的地里,他们已经耕了一大半了,可见他们在有星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耕了。由于忙着耕地,没有一点的时间用来向我打招呼,我虽有时间和他们吆呼几句,但还是没能张开嘴,可能是清晨嘴笨吧。通往山上的路比十年前宽了许多,但我却一点都感觉不到宽阔,反而觉得有了许多的拥挤。路边上许多的树都没有了,路面上也没有了草,增加了的是几块青砖和红砖,看上去是那样的不和谐,就像蔚蓝的天空中没有了朵朵白云,反而飘着许多红蓝色的塑料袋。也许是老了吧,刚走了不到一半的路就累了,可找不到一棵可以乘凉的小树和几堆可以放屁股的小草。望望前边还是没有树,再走的话没有那么多的力气了,便放下了铁锨和镢头,坐在锨把上,将整个身子的重力都依靠在背斗上,背斗变了形,但管不了那么多了,“唉,看来真是老了,走几步道都费劲,”自言自语了起来,也许不是自言自语,足下的土地是最忠实的听众,它不会泄露任何秘密的。
  到目的地了,这是一片有五亩多的坡地,我十年前就相中它了,可惜十年后才迟迟踏上开垦它的道路。站在地边上,脚下的冰草已微微发黄,十年前初到这里的时候冰草也是这个样子,但很明显已不是那些草了,那些草虽也发了点黄,但依然挺拔,微风吹过只是轻轻地弯一下腰,点一下头,而今天的这些草,在无丝毫的风吹下就已经趴在了地上。而山坡上的酸刺树结了许多的酸果子,很显然它只是为了迎接秋天,而不是迎接我这个老头的到来。
  这是一块难得的好地,说他是好地,不懂地的人也许看不出来,那我就得说一下它的好处了,它坐西北朝东南,正好处在南北纵山和东西横山相接的过度弯上,这个位置雨水多,天上飘黑云就下雨,光照充足。而懂地的人不需要看这些,经过荒地时看一眼坡上边那几颗结满酸果的酸刺树和坡上的肥壮野草便已心里有底了。
  我放下镢头铁锨和背斗。庄稼人干活先得把自己收拾利落了,我先卷起两个袖子,然后弯下僵硬的腰把裤头塞在袜子里,就是两只布鞋有点不搭调,要是换一双军用胶鞋就完美了,可惜回家的这些天里一直没有去过集市,如果那天下雨不能干活了就应该买一双。
  一切整装完毕就拿起了镢头,往手上唾两口唾液,双手紧紧的握住镢头把,高高的举起再狠狠地挖下去,光亮的镢头深深的钻进地里,然后抬起镢头把,便撬起一大块带着草的土块。就一撅头,内心的满足劲,就像篮球运动员多年后第一次触摸了篮球并且完成了一个完美的投篮。放下了镢头拿起铁锨,同样往手里唾两口唾液,铁锨的头立在地上,右脚熟悉的踩在了铁锨右肩上,脚轻轻一用力铁锨的头就插进土地了,双手随之翻起一大块的土块,铁锨还是那么的顺手。也许是长时间不干活的原因,翻起土块的时候用力过猛了点,胸部就隐隐作痛,可随之又不疼了。试完铁锨和镢头我便来到了离我最近的这课小酸刺树前,这块地里这样的树有五棵,如果是十年前的话,挖了它也许只要一上午的时间,可是现在,它们足足粗了三倍,地下的根也大了很多,现在挖了它们至少要用两天。粗糙的主杆记载了不少风雨的痕迹,即便是这样,它们还是挺拔如初,而且好像故意和老天过意不去似得,这样多风多雨的年头它的果实几乎结满了全部的枝头,还有全身的小刺在随时准备着抵抗外来侵略着,可是它哪里知道,今天来到这里的不是采果折枝的,而是来挖根取命的。我不是那些可怜楚楚的小松鼠和小鸟,在枝头偷几个小小的果子就被刺得遍体鳞伤。我是人,把你连根拔起你也休想伤我寸皮寸肉。望着粗糙的老树干的时候我内心有了点小小的得意,可是当面对着满树的的酸果时内心又满是惭愧,作为一棵树,老天赋予它的的使命——结果子,它完成了。可是自己作为一个人,这六十多载,我居然不知道自己的使命,就是在不久以前才强以开垦荒地为自己的使命,但成果还是未知。如果我就这样吧它们一棵棵全挖了,也许他们死了也会笑话自己的,我应该把他们一棵棵移种在旁边的那块小土台上,让它们看着自己,自己也望着它们,明年的秋天,我将会在这块土地上收获自己的果实,那时候就是老树与老人的对决。
  四天的时间,五课酸刺树全部移种到了土台上,虽然移动的时候掉了许多的果实,但还好它们的生命无忧。安置好它们,我的活也就有了头了,首先就是将土坡上边的土挖起来用背斗运到土坡的下边,在坡下边砌一个高阶,这样坡上边的地面就低了,而下边的就高了,最后就会形成一大块平平整整的保水保肥田,也就是小块的梯田。
  转眼已到了深秋时节,没有了种麦子的人山上冷了许多,整座山就像散了庙戏的空舞台一样。风凉了许多,正好可以吹干脊背上的汗,土台子上那几棵酸刺树上的果子全落了,若了不少饿鸟前来啄食,头顶上团团黑云在开会,这时候的雨对于刚出苗的小麦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了,可是对于我来说就有点遭了,我的地边还没有围起来,雨稍微大点就会把整个地边都冲塌了,也就是我这几天的活全白干了,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在大雨来临之前把地边围起来。
  雨还是下起来了,比我预料的提前了许多,但有一个好处就是没有自己预料的那么大,老天还是长眼的,给我留了一条小路。我得加把劲用这一点小时间吧没有完成的地边围起来。随着步伐的加快,全身的汗水混合着雨水湿透了破衬衫,破衬衫紧缠住身体,全身都不自在,但现在没有时间想这个,要操心的事怎么样才能使地边横快的围起来,对于农民来说最笨的办法就是最实用的办法——加把劲。肩上的疼痛加剧的同时胸部也随之疼了起来,但现在已没有一点时间去查看肩上流的是血还是雨,即使是血,就让他流去吧,老皮老肉的,这么多年还怕多留这么一点血。
  天似谁在空中一层层的加着黑纱,渐渐地暗了下来,雨和夜的来临没有了鸟叫,也不见了虫鸣。我所能听到的唯一的声音就是自己的心跳声,它似乎要冲破肉和皮跳到这满是水和泥的土地里,让肉和泥化为一物,血和水融为一体,肉的跳动就是大地的震动,血的流淌就是江河的流淌。
  天完全漆黑,走在下山的路上已看不见摸索中的双脚,时不时的踩入歧途,雨也比刚才的大多了,身上的汗水已被雨水冲洗的一干二净,可肩上的血液雨水一直没有冲净,伴着微疼伴了我一路,胸部的疼一路上也分秒没有放过我。
  进了村子,各家各样晚饭的香味像孩子围着进村货郎似得围着我转个不停,而我只能悄悄的在雨声的掩护下从各家的门前走过。带着全身的疼痛,扛着和我一样忙碌了一天的镢头和铁锨,背着空背斗,还有满身的雨水,它们上边有着自己的气味,总之我什么都不能留下,不能让他们知道我这个时候从这里走过。心里的害怕是脚步加快了许多,可这是自己的村庄,自己在害怕什么自己也不知道。
  隆冬,风强盗似得敲打着我的房门,它在外边东碰西撞的闹了一个晚上,到今早还没有找到住所,我应该打开房门让它进来,在我热腾腾的大炕上暖暖它那快冻僵了的身躯。我打开了房门,它掀起了门帘一下子就溜了进来,但并没有一头扎进被窝,而是翻阅了一下中堂上挂着的几幅破字画,最后招呼也不打就又跑了出去。喝了早茶,就得赶紧上山,虽然太阳还没有上山,但我不能等了。我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会被医生给判了死刑,而且缓期只有短短的三多个月。具体的情况是自己的了胃癌,如果情况好点的话可以死在百花齐开的春天,会很幸运的成为美丽的花朵的养料,如果运气不佳的话,就只能死在这个万物沉睡的枯冬。我并没有丝毫的恐惧,只是出奇的惊讶,这种贵族病魔怎么会下榻到我这样一个糟老头的身体里,我血液里没有什么高贵的维生素供它吸取,瘦肌肉里也没有一点多余的脂肪供它享用,还有骨髓里也没有一丁点有营养的物质,在我的余生里它可能要受罪了。
  我活到这把年纪对于死已经无所谓了,可是当天又立即死不了,生命的尽头还有漫长的三个月,一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就像蝴蝶,三个月对于它来说就是一生一世,可是它几乎时时刻刻都在舞动着,用一生跳一支舞献给小草,这也是一辈子,我虽已不能是自己一生都舞动着,但自己短暂的生命尾声一定要像蝴蝶那样舞出传奇、炫出光环。一把铁锨一把镢头一个背斗,三个月的余生只为了下个秋天这块荒凉的土地上能够收获金色的果实。
  到了地里,太阳也刚探出了头,我坐在地边的枯草上歇口气,也让病魔休息一下,平息一下怨气,少折磨一会自己。未开垦的地越来越少了,但也越来越难开垦了,冻实了的地面像水泥地一样坚硬,一镢头挖下去只能挖一点点的土块,可手却被震麻了,还有胸部现在也像刀割似得,以至于我没挖一撅头都要歇一会。有的时候真的很怕,怕明年百花齐放的时候这块土地上一棵庄稼苗都没有,平整的土地上凸起一个小土丘,周围野草丛生。
  从远方的空中传来了一阵嗡嗡的震耳声,抬起头是架飞机,只有烧饼那么大点。听村前的张老头说过,飞机上的人经常用望远镜观看地面上的人,有的时候还会用相机拍成照片,照片里的人就会上电视或者报纸,自己现在会不会已经被拍下了,这么大的山上就我一个人,他们不拍我还会拍谁呢?飞机过后,我又抡起了镢头。
  过年了,大年初一这一天,有很多的人都盼着它能早点到来,也有少许的人远远地躲着它,怕它的到来,恨它。不管喜也好恶也罢,这一天还是和一年中三百六十五天中的任何一天都一样如期而至。
  初五是祈和平祷丰收的日子,村子里装扮了社火,角色是各种天神。社火到了谁家的门口主人必须焚香放炮请进门,这样就能驱邪保福。
  “老支书,前边就是官老汉家了,他也没有出来迎神,我们还去他家吗?”
  “都十年没去他家了,进去闹闹吧,驱驱那里的邪气对整个村子都好。”
  “官老汉不在家,忼是冰的,炉子里也没有生火。”
  “他也没有亲戚,这年都还没有过完能去哪呢,你让社火从官老汉家出来去别人家转吧。”
  “我刚才问福喜了,他说初一早上去庙里烧香的时候见关老汉扛着农具上山了,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官老汉。”

相关的主题文章:

  
   “小数叶”实践队带领小朋友们奏响音乐的旋律
  
   一片秋心
  
   三下乡特辑之古劳水乡的风采_1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
  
   【七律 】客来犹敬雨花茶
420#

想你......
想你......
/
想你的时候,你在哪里
为什么风会把你吹进我梦里
漆黑的夜,突然亮起了你的光鲜
麻花辫的姑娘,朵着美丽的脸
让我的梦,充满了无边惊奇
/
想你的地方,曾经相见
怎么我心里会一样如此出现
原来时光,早把你刻进了我心里
青涩的模样,绽放我动情的你
让我相思,渐渐掉进你深渊
/
想你的时间,实在太久
为何还让我望着星月来等你
春夏秋冬,爱的陌路已生就老茧
如花样的你,总在月的朦胧里
让我放弃,已经不由我自己
相关的主题文章:

  
   11年的念想
  
   【五世进士,父子翰林】牌坊·赋
  
   "裸官"清理势在必行
  
   幽兰飘香一组坡底韵_2
  
   回家的声音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