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mwon

registered

 

Back to the list «2627282930313233» / 5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How to Choose LED Car Lights [copy link]

436#

孔庙、孔府、孔林,孔子读书阁
  孔庙、孔府、孔林
  
  ——兼论儒家文化
  
  研究和探求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学说,最好的去处是到孔子的诞生地——曲阜。以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为代表的古代建筑群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
  
  一
  
  古城曲阜是以孔庙、孔府为中心的建筑布局,其建筑风格严格遵循了中国古代城市、“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传统礼制。以孔庙正门为中轴线,左右对称,经纬分明,城内不论“官衙&rdquo,华闻读书阁;或民居,均座北朝南,方方正正,古朴典雅,庄重和谐,体现了“端庄淳厚”的民族传统。
  
  孟子对孔子有过这样的评价:“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精彩读书阁,终条理也。&rdquo,树海读书阁;&ldquo,金霏读书阁;金声玉振”原意为一首完美的乐曲。我国古代奏乐时,以击钟(金声)开始,以击磐(玉振)结束。这里比喻孔子思想是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赞扬孔子对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据此,孔庙第一道门坊命名为“金声玉振”。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与世界其它文化,树海读书阁,尤其西欧文化相比,一开始就带有鲜明的政治伦理化色彩。其后的发展,精彩读书阁,儒家的创始人孔子起了巨大的作用。
  
  孔子出生在中国奴隶社会逐步解体,封建生产关系逐渐形成的春秋末期的没落贵族家族,受到传统的贵族教育,所以他对西周传统的思想和制度是非常向往和拥护的,于是努力挽回西周统治思想和制度的崩溃趋势,就成为孔子一生政治和学术活动的基本倾向。在孔子看来造成这种崩溃趋势的原因是对于“周礼”的违背。所以他激烈地抨击当时的“非礼”行为,提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在提出“复礼”的同时,又提出了新的、内容更加广泛的道德范畴“仁”,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人而不仁,如礼何?这是对西周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的重要发展。孔子对“仁”有多种解释,其实质内容一是&ldquo,树海读书阁.3;修身”,二是“爱人”。这个新的概念和思想,把社会伦理和个人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社会伦理的实现和个人的品德修养的完成结合起来,深化了西周统治的伦理道德观念和道德实践。
  
  纵观孔庙大小各类建筑、门坊500多座,无不集中反映了尊孔崇孔和儒家思想学说的精髓,如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奎文阁、大成殿、诗礼堂;圣时门、弘道门、大中门等,现择要简述如下:
  
  “圣时&rdquo,铭华读书阁;二字出自《孟子》,孟子将中国古代的四位“圣人”做了比较,认为“孔子,金门读书阁,圣之时者也”,意思说孔子是最适合于时代者,所以后世儒学总能适合各时代的需求,从中引申出应时的儒家学说,特别是对其它学说、外来文化有很大的兼融性,如援道人儒,援佛人儒等,这是儒家思想学说富有活力、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孔庙第四进院落大中门,意思是赞扬孔子“中庸”之道的。“中庸之道”是儒家的一贯主张。在伦理学上,孔子把“中庸”视为人格完善的标准,把“中庸”作为一种道德标准,视其为最佳尺度,对人和事做到不偏不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孔庙东路孔子故宅旁有一座建筑“诗礼堂”,是专为纪念孔子教子“学诗学礼”而建的,树海读书阁。《论语·季氏》载:有一次,孔子站在庭院里见儿子孔鲤从身旁走过,问:“你学诗了没有?”孔鲤回答说没有。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于是孔鲤回去后认真地学习《诗经》。过了一段时间,孔子又问::“你学礼了没有?”孔鲤回答说没有。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孔鲤又认真地学习《礼》。孔子教子学诗学礼的故事,历来被传为美谈。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经孔子删《诗》之后,共保留了305篇,精彩读书阁0。其内容有歌颂西周初期文治武功的,也有揭露当时政治黑暗混乱的,有描述礼仪之邦风土民情的,也有对劳动人民和爱情生活的真实反映。《诗经》中反映的婚恋题材,大多数青年男女的恋爱婚姻都较为自由、纯朴、专一,金门读书阁,较少礼教的束缚,与后世文学作品反映的封建纲常伦理对男女婚姻的蛮横干涉形成鲜明的对照。由于孔子对《诗经》的推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鲜,可以怨。迩之事文,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所以孔子以后的儒家都要讽诵、弦歌“诗三百”;写书作文,华闻读书阁,论理谈道,常常要引“诗”为证。应当说这对于培养“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宁静读书阁,顽而不谄,讽而不谤”的民族品格是起过重大作用的。《诗经》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影响已大大超过了其作为文艺作品本身应起的作用。
  
  孔子是举世公认的伟大教育家。他以“有教无类&rdquo,修身读书阁;为办学方针,破当时“学在官府”旧制度,立平民教育之新风,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做出了不朽的功绩。孔庙大成殿前有一个风格独特的建筑——杏松,就是为纪念孔子当年“杏坛设教”而建的。
  
  二
  
  虽说孔子清苦潦倒了一生,但他的后世子孙,特别是到了汉高祖十二年(前194年)刘邦过鲁,“以太牢祀孔子”,开帝王祭祀孔子先例,汉武帝采纳董仲舒&ldquo,孔子读书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之后,孔子的地位扶摇直上,直至被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后代也一再得到加封晋爵,到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宋仁宗封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达到顶点,并相袭延续长达880多年。世代尊荣的地位,恐怕连一朝一代的“皇家&rdquo,爱看读书阁;也自愧不如,广济读书阁,这是九泉之下的孔子始料不及的吧。孔府的规模建制为三路布局,九进院落,除皇宫外,天下独此一家,所以号称“天下第一家”实不为过。
  
  孔府前为“官衙”,后为“内宅”,这种“国”“家”一体,以国为家、以家为国的含意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一大特色。从外观上看孔府&mdash,树海读书阁;色的灰瓦粉墙,简洁大方,浑厚实用,尤其是一幅幅楹联如“以利己之心造福必善,以好色之念求学必真”更能体现“文章道德圣人家”的风苑,虽说孔府内陈设华丽精美,但孔府主人竭力要给人一种&ldquo,金霏读书阁;为政清廉”的印象。留心的人会发现孔府大门的颜色是黑色的,用黑色漆就大门在各地都是不多见的。“水至清则黑”,孔府用意旨在一个“清”字,所谓“清水衙门”是也,树海读书阁。直到明代,“衍圣公”官至一品文官,树海读书阁,才不再兼地方官,专主孔子祀事。孔府还在内宅门照壁上绘有一幅状似麒麟的动物,所以一般游人多误以为麒麟,实际上动物的名字叫“飧”是传说中天界的神兽,怪诞凶恶,生性饕餮,能吞金银财宝。从画面上看,它的脚下和周围堆积的全是财宝,包括“八仙”的宝贝在内,但它并不满足,正张着大口想要吞吃前上方的太阳,真可谓贪得无厌了。孔府将“飧”画在内壁上,树海读书阁,每当出门即可看到,借以提醒自己,引以为戒,告诫子孙后代不要贪赃枉法,见利忘义,可算作一条重要的家训了。
  
  孔府西路环境幽静美观,是孔家读书习礼的地方,其中“忠恕堂”是颇为引人注目的建筑。“忠恕”二字取自《论语》,是孔于思想核心“仁”的重要内容。“忠”有两层含意,其一“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其二“与人忠”就是为人要诚心实意。“恕”的含意,孔子认为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想要的任何事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孔子提倡这种为人诚恳,积极为人的崇高的思想境界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
  
  三
  
  孔氏家族绵延2500余年,是中国历史上,恐怕也是世界历史上持续最久的贵族世家。这个家族不仅拥有如同帝王之制的孔庙、孔府,更有世界上延时最久、规模最大的家族基地——孔林。
  
  孔林位于曲阜城以北。孔子生前既无华堂高屋,也未曾封王拜侯,死后也是“墓而不坟”(无高土隆起),至秦汉时,孔子墓地亦不过有少量墓地和几家守林人,树海读书阁,这与孔子反对厚葬的主张倒也吻合。随着孔子地位的不断提高,其墓塚便渐次高峻,墓地也日渐扩大,终至形成赫赫然三千余亩的林地。既是孔氏家族中人,无论生前贫富贵贱,树海读书阁,也不论居处何方,均能实现“落叶归根”的夙愿,偎依先祖同卧长眠,也是孔氏家族中人的荣幸。
  
  孔子墓位于孔林前半部西侧,洙水桥以北,其墓似一隆起的马背;是一种特殊尊贵的筑墓形式。墓前石碑篆:“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凝神注目孔子墓,犹如面对一位宽厚慈祥的老者,耳边也似乎回荡着“仁者,爱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那含义深广、经世不磨的话语。孔子墓东侧是他的儿子孔鲤墓,前方是他的孙子孔伋墓,这种呈“携子抱孙”之状的墓葬布局,所蕴含的那一缕亲情是任何人都能感觉得到的。这股“亲情”更弥漫于茫茫的孔林之中,使其呈现出一派平和与沉静的气息。孔子一生不仅政治上历尽磨难与坎坷,也经历了幼年丧父,老年丧子的人生悲痛,所以他的学说处处散发着浓浓的人情味,爱看读书阁,主张尊老爱幼,提倡孝悌之道,都与他的仁爱之学密切关连着。当然,孔子毕竟是一位怀有“齐家、治国、平天下”远大抱负的政治家,他的仁爱之心绝不仅限于他的家族,&ldquo,孔子读书阁;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泛爱众”、“博施于民”,实现美好的大同世界,才是他终生的志愿和追求的崇高理想。因此,他的学说不仅影响了世界上最大一个民族的性格,
  
  孕育了有特色、有凝聚力的民族文化,而且已经或正在影响着全人类。1988年1月,全世界的诺贝尔奖金得奖人在法国巴黎开了一次会议,结束时做了一个惊世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今天我们已步入了21世纪,有必要把孔子的“智慧”再献予人类。孕育了有特色、有凝聚力的民族文化,而且已经或正在影响着全人类。1988年1月,全世界的诺贝尔奖金得奖人在法国巴黎开了一次会议,结束时做了一个惊世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今天我们已步入了21世纪,有必要把孔子的“智慧”再献予人类。
  
  
相关的主题文章:

  
   同窗缘
  
   昨夜星辰_3
  
   梦幻之旅
  
   台风来临齐团战
  
   [url=http://111.12.71.231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86]生日自题[/url]
437#

相关的主题文章:

  
   文化的责任_1
  
   [url=http://107.167.176.658/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47]弥漫心田...[/url]
  
   “完美”也许是致命的缺陷
  
   红豆生南国
  
   一撇一捺一世界,一竖一横墨清狂。 —记狂草大师魏中先生
438#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看《舌尖上的中国》的时候,华闻读书阁,那时候的确和杭州的舍友看得口水快流一地了!她忍不住去买了各种料理去包了她那边的特色饺子,精彩读书阁,而我就尝试着弄了锅刀削面,金霏读书阁,结果!结果就惨不忍睹了!题外啦!虽然没有做美食的天份,精彩读书阁,对美食功课还是偶尔那么看看的。但我的天份好像只限于吃和口头上的“做法”!待自己动手就等于又糟蹋一些食物了。就像武侠电视剧里的有些人一样,知道不少各家的“武学秘笈”,自己却连“点穴”都不会!好在我还是有那么一招半式可以糊弄,树海读书阁
  
  一般人好吃,但大多食不知味,要能粗辨味者,始可言吃,但真正能入味之人,又不在乎吃了,精彩读书阁,像那些大和尚,树海读书阁,一杯水也能喝出许多道理来,树海读书阁。我算是与佛比较有缘的,在外公为主股东资助建设在山顶上的庙宇,住了几年,铭华读书阁,香火也算是吃了不少!最记得的就是一年庙会和庙里的女主持还有几位师傅在松树旁的狐槭亭煮了一壶又一壶的开水给来往虔诚拜佛的香客喝,金霏读书阁,依稀记得有谈到“第九味”!可至今也没弄懂什么是“第九味”。正常味有八:酸、辣、苦、甜、咸、涩、腥、冲、,而辣、甜、咸、苦是主味,酸、涩、腥、冲是四宾味,属偏!所以主菜以正味出之,而小菜就多偏味。有人说:吃是为己,穿是为人!这话有时想来的确有些意思,吃在肚里长在身上,自是一点也肥不了别人,树海读书阁,但穿在身上,树海读书阁,漂亮一番,往往取悦了别人!所以大体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大多胖子是不是都比较自私!呵呵!说笑一下,金门读书阁
  
  辣!有人说是百味之王,有些菜酸甜咸涩杂交,谓之为:风尘味!没有意思!辣之于味最高最纯,不与他味相混,是王者的气象,有君子自重之道在其中,华闻读书阁。用辣宜猛,否则便是昏庸君主,人人可欺,孔子读书阁,国焉有不亡之理?而甜则是“后妃之味”最解辣,孔子读书阁,最宜人,如秋月春风,但用甜则尚淡,才是淑女之德,过腻之甜最令人反感,是露骨的妖媚,真真就是红颜祸水了,宁静读书阁。咸苦两味之理;咸最俗,而苦最高,常人日不可无咸但苦不可兼日,广济读书阁,况且苦味要等众味散尽方才知觉,是味之隐逸者,如晚秋之菊,冬雪之梅,树海读书阁;而咸最易化舌,入口便觉,看似最寻常不过,但很奇怪,树海读书阁,咸到极致反而是苦,所以寻常之中往往有最不寻常之处,就看你怎么用它了。
  
  作为一个正宗的南方客家女,小时候我对面啊、粉啊什么的几乎是到了厌恶的地步!后面有阵子还排斥到觉得吃面的人又粗又莽!特鄙视之!现在却连自个也常常吃面来养养胃!真是搬石头砸自家脚了!馒头或许一次两次尝着新鲜,后面也不大爱吃了,南方的馒头有甜味的,但我也不喜吃甜馒头,对于甜我本身就不大爱亲近。北方的馒头吧,总觉得那样一个面疙瘩,干巴巴,没点滋味,有什么好吃不好吃的。后遇着一北方女生,现在已成我朋友!对馒头那个叫一个热爱啊!每天4、5个馒头,一个碟子装上酱油与醋什么的,一手攥着颗又大又白的大蒜,嚼的那个叫一个香啊!我看着都怀疑她是吃仙丹呢还是吃什么,爱看读书阁,吃的那么有滋有味的,禁不住她的诱惑,而我对外地外邦美食颇有一尝之心,便学她使命嚼了口馒头和大蒜!哎呦!那立马就哇啦哇啦的就吐个不停了!又呛得真是要人命!后面大蒜还是没敢吃,没味道的馒头倒是越嚼越嚼出一股味来,修身读书阁!我曾经看了一篇文章就是往肉汤里放一个荷包蛋!我想着那是什么味。什么感觉!越想越惦记着!有一天趁家人都不在,就偷偷割了点肉,打了个鸡蛋煎了,又觉得肉汤太清了些,爱看读书阁,胡乱扔了几朵香菇和大把的青菜,结果汤都快烧没了,又手忙脚乱的放各种调料,孔子读书阁!终于装碗进口,总觉得有股异味,实在咽不下去就把蛋捞出洗了洗吃了!前时间看到一个食谱还真看见了那个往肉汤里加荷包蛋的做法,有人回复说:往肉汤里放荷包蛋?还不如给狗吃,树海读书阁!作者看见回复肯定是暴跳如雷的吧!反骂道:真是连狗的情趣都不如!其实这道菜是湖南湘西土家的家常菜,有夸张说是吃了可融化一颗心。其实应该是某种故乡味吧!当我们因为不理解然后不尊重北方人的一个馒头的时候,一个异乡人也认为湖南人的肉汤窝蛋是给狗吃的,一个地域的食物总会与那个地方的人紧密的联系起来,就像嗜辣如命的湖南人搞不懂上海人又放盐又放糖的是个什么滋味;上海人同样不明白湖南与四川这些乡巴佬把自己麻辣到眼泪鼻涕乱成一糟还喊爽是个什么心态。我在外漂泊的这些年,有一段时间恨死了那种细不溜秋的像方便面的的“细蓉”,觉得是放了塑料的,不然咬起来怎么会那么响?后来才知道那是南国有名的竹升面,那样的爽脆是来源于用人力对面的不断碾压,才有那样的好劲道。也许当你漂泊时,那种叫饺子的一种食物当很多人魂牵梦绕,我就常常念着饺子,念着那七大姑八大姨围坐在一起包饺子的情景,说来也奇怪,我弄食物都比我老姐差,只有这最拿手的包饺子,略胜一筹,金门读书阁,一学就会,老妈便逢年过节的时候便把面搓好交给我,我就对着那电视包着饺子,树海读书阁。一个饺子也许就是一个家,正如对湘西人而言,一块黑不溜秋的熏肉才是家。品尝了另一个地方的食物,才开始懂得另一个地方的情分。在看《舌尖上的中国》时,每看见一个我吃过的东西,便感觉要跳起来似的告诉舍友:这个、这个、我吃过!可好吃了,树海读书阁!便开始给她描述那些味道,听得她笑嘻嘻的要流口水了!看到播到窑洞里的阿妈、草原上的阿婆在缺乏维生素和蛋白质的环境里,拿着一种叫面或者鲜奶的东西可以玩出百般花样的智慧!我心底有了一种真诚的尊重、对人、对事物的尊重。从此听到觉得不可思议的食物,不会忙着鄙薄,而是惊叹过后:教我!怎么做?也许当我们懂得了那些食物,才会懂得那些人,才会懂得一些乡愁。
  
  
相关的主题文章:

  
   《庆兔兔日记》1955我一百天没有穿了
  
   Hi丫头
  
   阳城镇新韵
  
   2009,请你走开!
  
   我的爱情
439#

《偏爱洱海》
阳光一船悠哉
  老鸬翘首等待
  你把三月情怀落在七月的洱海
  
  
  天边荡着来得莲花
  映着草色的岩胎
  徐徐霞开
  
  
  往暮色里来
  青波还在
  我把对那泓绿水的偏爱
  掩在苍山郁郁的脚踝
相关的主题文章:

  
   大官树
  
   【春绿,在蔓延】_1
  
   那片人间的净土—喀纳斯
  
   狠狠的一掌
  
   蝶恋花【琴台文艺】
440#

乡村民谣
  乡村民谣
  
  ——《乡村民谣》系列散文之一
  
  年龄越大,离乡村越远,金门读书阁,离开乡村越久,有关乡村的那些美好部分,会在脑海里日复一日的清晰,会叫人不自觉的回想起那些稔熟于心的绵长韵味,树海读书阁,特别是,滋养自身一路成长的人情风物,更加叫人恋恋不舍,回味悠长。
  
  生长在乡村,尤其是大山里的乡村,华闻读书阁,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连绵不绝、高低错落的山山岭岭,似乎除了山,还是一望无际的山,山顶飘着云朵,山腰升腾着雾气,简单是简单一些,四时变幻,也有说不出的趣味。当然,除了山,还有梯田,铭华读书阁,溪流,掩映在山坳树林里的村落人家,就是清溪流水,水田旱地,养活了山里人家,就是这些其貌不扬的土地,滋养了一辈又一辈的山里人。
  
  现时的乡村,金霏读书阁,尽管与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跟几十年前比较起来,也说得上天壤之别。不要说电灯电话,就是电视、电脑、手机、网络等一干多媒体,早已进入了乡村,乡下人跟城里人一样,尽情享受着生活的便捷与繁盛,但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所有这些,都是梦想,都是人们心中遥不可及的一种追求,物质生活贫乏不说,精神生活也相当匮乏,一年能看上一两回露天电影,就是稀罕得不得了的事。
  
  所以在那个时候,广济读书阁,山村里的小孩子,都是听着祖母、母亲的歌谣一天天长大,能走能跑的时候,孔子读书阁,跟在哥哥姐姐的后面,高一声低一声、长一句短一句唱着从祖母或者母亲那里学来的歌谣,在乡村的怀抱里,金霏读书阁,留下晃晃悠悠的小小身影,在乡村的土地上,树海读书阁,留下蹒跚的串串脚印。
  
  祖母抑或母亲教的歌谣,又是她们从老一辈那里继承而来,就这样代代相传,在每一个幼小的生命里,树海读书阁,播种下文化的种子。尽管是朴素不过的乡土文化,但就是这一首首乡村民谣,滋润着一块块幼小的心田,在他们淳朴天真的精神世界,爱看读书阁,开始文化启蒙,孔子读书阁,通过俚语村言的说唱,声情并茂的演绎,启迪孩子们的智慧,教导孩子们成长。
  
  尽管有一些民谣,有神仙味道,还有些迷信色彩,树海读书阁,只能说在当时的环境里,教导孩子们牙牙学语的祖辈或者父辈,自身的知识有限,很多的社会现象、自然现象,他们根本无法厘清,华闻读书阁,就只好循着先辈的痕迹,树海读书阁,口传心授;但这并不影响对孩子的启蒙,神仙菩萨、妖魔鬼怪或者奸佞小人,树海读书阁,都只是一种载体,最终都是要告诫小子丫头们,做人,精彩读书阁,就要做个好人,做个直得起腰板、挺得起胸膛的人,是苦是难,都要堂堂正正,是忧是喜,都要清清白白。
  
  听着这样的民谣长大,心里边就有一个非同一般的乡村世界,在幼小的内心里,似乎也多了一些文化痕迹,这是这样的民俗文化,宁静读书阁,缺少系统性,未必经得起再三推敲;但是,金门读书阁,这不妨碍知识的萌芽,在每一个稚嫩的心灵里,渐渐生根,树海读书阁,渐渐有一些时间况味。
  
  记得刚懂事时,两三岁光景,不管娘累不累,赖在娘的怀里,跟娘一起,树海读书阁,一遍一遍唱,“小燕子,穿花衣”,或者说,“萤火虫,夜夜飞”,“打掌掌,孔子读书阁,菊花开”,还有“张打铁,李打铁”,“花喜鹊‘尾巴长”,娘记得的儿歌多得很,小时候都背得滚瓜烂熟,走到哪,唱到哪,娘总是说,我们唱的,都是无名的曲子自来得腔,言语间,一脸的满足,精彩读书阁
  
  可惜现在,这些儿歌,这些在我心里的乡村民谣,竟忘记的差不多了,难得记住几首。突然想起这些小时候本随我们长大的乡村俚曲,心里边又多出许些滋味,仿佛时间能够倒流,我又回到了小时候,又是那个两三岁大赖在娘怀里不肯离开的小娃儿,一边缠着娘跟我一起唱儿歌,一边伸出小手,抚摸娘的脸,帮娘抹去脸上的汗珠。
  
  回到现实中来,难免有些责怪自己,为什么一路走来,爱看读书阁,竟把娘当时教的歌谣遗忘殆尽,就是努力想记起,修身读书阁,也记不起一鳞半爪,能不是遗憾?要是娘还健在,再问问她老人家也可以,缺憾的是,娘已过时很多年,就是有这个心,又向谁讨教去?况且我远在苏城,树海读书阁,离老家千里之遥,这些民谣,又如何理得清楚?更何况,娘一辈的嬷嬷婶婶,差不多都已谢世,老家的土地上,还有几个人,记忆在心?
  
  所以,有了写这组《乡村民谣》的念头,就当是重拾记忆,还原曾经有过的日子,树海读书阁,梳理收藏于内心里的人情,我相信,曾经有过的人物,曾经优美的声音,精彩读书阁,甚至包括那些村言俚语连缀成的歌谣,都会是不少人心头抹不去的记忆,这些多年未曾触碰过的乡村民谣,会在很多人的心里,展开一轴乡村的画卷,勾兑出许多原汁原味的乡村情怀。
相关的主题文章:

  
   我变老了吗
  
   陪父亲过生日
  
   七律.海之韵(斟酌后再发表)
  
   小计谋
  
   [url=http://222.134.7.938/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91]泪窝浅[/url]
441#

子夜星辰
【导读】:夜色静雅如诗般女子,只是垂睑的眉黛掩不住莹莹的伤情,你若是她,会不会也有几声别怨叹息?忽闪的星星告诉我:童话里的爱恋总是醉人的,树海读书阁,因为它不分真假,树海读书阁,不分深浅,不分虚实,因为它结局总是完美的。
  星辰,清寒冰丽的宇宙碎屑,像一缕梦绕魂牵的诱惑,精彩读书阁,烟熏了庭台小榭的梦中楼阁,精彩读书阁,神往欲仙,只是禅指一眨眼,已成千年。我是水星里恣肆逃亡的水银,金门读书阁,与你遇见,树海读书阁,幸会,如果可以,孔子读书阁永恒也会亦步亦趋垂首让贤,树海读书阁
  
  斗转星移,树海读书阁,时空纵横古今,震慑的一种痴恋--永恒却在变更的年代和变更的眼睛自由滑翔,爱看读书阁,若是看不懂这深邃的广博,那么,是不是再美的子夜也不过是一种华丽的背景,树海读书阁?我在我的星宿里看见你小心翼翼的锁住了记忆的门扉,爱看读书阁,却不小心夹住了昨天的尾巴,广济读书阁,它的叫声是遥远的疼痛,金门读书阁,那样的疼痛曾是颤抖的过往,于是,你开始担心今天,害怕它有一天也会成为昨天,铭华读书阁,而且是昨天尾巴上最疼的伤口。但是,为了一个假想出来的拙劣的可能,就可以枉费今朝么,金霏读书阁?如果只是一场美丽的冒险,修身读书阁,何必还要赔上青春,树海读书阁,赌上自己呢?如果不相信美好,那么美好又从何而言呢,华闻读书阁?有时候我们都不曾知晓,那些三五成句的语言像一把锋利照人的兵器,伤人之后很久才会渐泪滴血,才会痛至骨髓,孔子读书阁,所以如果可以,请慎用你的兵器&hellip,孔子读书阁;…
  
  夜色静雅如诗般女子,只是垂睑的眉黛掩不住莹莹的伤情,树海读书阁,你若是她,树海读书阁,会不会也有几声别怨叹息,宁静读书阁?忽闪的星星告诉我:童话里的爱恋总是醉人的,因为它不分真假,不分深浅,不分虚实,因为它结局总是完美的,金霏读书阁,然而红尘则否,也许是情忌太多,故事情节太曲折,蹉跎年华又不甚青春酒力,才让我们在荒世里举步维艰&hellip,华闻读书阁;…
  
  冷惑的风景总会有花非花的select动人之处,不是因为它姿色可人,而是因为它比其他花重了二十一克,精彩读书阁,那是精纯的二十一克灵魂,树海读书阁,如若有爱,二十一克便是爱的全部重量,是爱的通牒告白,它已超越灵魂本身……
  
  子夜游牧已久,眼睛累了,所以我把你与影子的距离画在地上,坐在月光之下,等待一个名叫地老天荒的神物将我带走……
[责任编辑男人树]
相关的主题文章:

  
   [url=http://8.140.34.91080/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4]途经一朵花开[/url]
  
   路上_1
  
   马尔代夫游记(七):浮潜篇
  
   鞋子_2
  
   [url=http://bbs.999yt1.com104/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3]祭贪官文[/url]
442#

追本溯源话故土(四)
追本溯源话故土(四)
  
  
  
  说起宁阳县当地风俗,应首推&ldquo,树海读书阁;斗蟋蟀”。斗蟋蟀是一个古老的游戏,在民间渊源深远,曾一度也是宫廷盛行的游戏,树海读书阁,被视为高雅的玩乐,孔子读书阁。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的《促织》,金门读书阁,讲述的就是斗蟋蟀一奇事,树海读书阁.3。宁阳斗蟋蟀历史悠久,始于秦汉,金霏读书阁,兴于唐宋,树海读书阁,盛于明清,精彩读书阁,闻名遐迩,宁静读书阁。宁阳“斗蟋”以个头大、性情烈、弹跳力强,善斗、凶狠而驰名中外。以泗店镇产蟋蟀最为著名,自古誉为“天下斗蟋第一虫”,历代也被奉为皇宫贡品。在1984年至1992年全国举办的多次&ldquo,华闻读书阁;斗蟋蟀&rdquo,树海读书阁;大赛中,宁阳“斗蟋&rdquo,爱看读书阁;力挫群雄,夺冠称王,引起了海内外蟋蟀爱好者的极大关注。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多次来宁阳考察,确认宁阳不仅是繁衍中华斗蟋的&ldquo,树海读书阁;摇篮&rdquo,铭华读书阁;、“蟋蟀圣地&rdquo,修身读书阁;,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蟋蟀资源和良种,同时也是中华蟋蟀文化故乡。经国内外大型报刊书籍对此进行专题介绍后,每年夏秋季节都吸引国内外众多的蟋蟀买家和爱好者前来淘宝,争捕抢购。至今,宁阳的蟋蟀产业在整个东亚已有了很重要的地位,华闻读书阁,被誉为“中华蟋蟀第一镇”。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宁阳县委、县政府对蟋蟀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高度重视,爱看读书阁,把斗蟋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成立了中国宁阳蟋蟀研究院,引导开发蟋蟀市场。斗蟋远销到港澳台、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为了弘扬中国蟋蟀文化,宁阳县还定于每年九月六日至九日,举办“中华蟋蟀友谊大赛&rdquo,树海读书阁;,组织开展“中华蟋蟀研讨会&rdquo,金霏读书阁;、“宁阳名虫展销会”。在“泰山、曲阜、梁山、神童山旅游”等系列文化活动,宁阳斗蟋还被“泰山国际登山节”列为重点项目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宁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县经济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通过不断加大改革和结构调整力度,全县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各项事业有了全面进步,特别是在近几年,宁阳县以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为支撑,树海读书阁,初步确立了具有宁阳特色的产业体系。传统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精彩读书阁0,煤炭、轻纺、建材等产业健康发展;新兴产业日益壮大,矿用机械、输变电设备、新能源等产业初具规模;特色产业影响力不断扩大,蟋蟀、大枣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评审,树海读书阁,还荣获&ldquo,金门读书阁;中国十字绣之乡”和&ldquo,精彩读书阁;中国钢球之乡”称号,孔子读书阁
  宁阳县在近几年还规划建设了泰山之阳科技产业城和环城科技产业园。泰山之阳科技产业城位于县域北部,广济读书阁,京福高速、京沪高铁两侧,成为打造现代工业区、宁阳城市副中心、泰安经济增长点和山东发展新亮点。环城科技产业园地处县城,为新型工业区、高端产业示范区、和现代化复合新城区,交通便利,树海读书阁,水、电等基础设施和商业、医疗、教育、娱乐等服务设施配套,为中外客商投资和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条件。建设泰山之阳科技产业城和环城科技产业园,孔子读书阁,实现了宁阳“一城一园”的完美理想蓝图,加快了宁阳县现代化建设步伐,使宁阳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散文在线(http://sanwenzx.com)首发网址:http://sanwenzx.com/plus/view.php?aid=284895
相关的主题文章:

  
   浮华三千 守一份恬然淡雅
  
   陷阱
  
   [url=http://bbs.999yt1.com102/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903]文字,陪我走过的那些时光12[/url]
  
   农妇李大嫂
  
   人间若非情无价(四首)
443#

野草从不会流泪,广济读书阁
丫举着一把锄头,树海读书阁,准备以
优美的弧度,华闻读书阁,巧妙的角度
加上风速,金门读书阁,挖向一株野草&nbsp,精彩读书阁;
野草挂着些泪珠,树海读书阁,望着丫
好像说:挖吧,树海读书阁,挖不完的&nbsp,树海读书阁;
看那漫山遍野,孔子读书阁,天涯海角&nbsp,宁静读书阁;
卑微地活着只为等待一片
灿烂阳光,铭华读书阁,一缕自由的风
那些闪亮的,并非是泪水
是露珠,野草从不会流泪
相关的主题文章:

  
   清平乐·家居
  
   [url=http://111.12.71.231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85]书包[/url]
  
   黑暗也有魅力——停电赞歌
  
   今生有缘遇上你
  
   [url=http://221.220.129.121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33]周末碎记[/url]
444#

美丽厦门
早有耳闻厦门被联合国列为最适合人类居住城市,有“东方夏威夷”之美称。这座国际现代化港口风景旅游城市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厦门大学和鼓浪屿。2009年暑假旅行最后一站,7月19日,一家人亲历了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拥抱了一回大海沙滩,观光了厦门美丽的风景。
上午,我们9:50从福州乘高客,树海读书阁,下午2:30到达厦门松柏车站。厦门,这回我终于可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了。
厦门真美,有大担、二担……近处是它的一个岛号鼓浪屿,两条主干道称中山路和环岛路,远处相望台湾的大金门岛、小金门岛。厦门围绕郑成功、陈嘉庚和林巧稚三个名人演绎出了历史和现代辉煌。装点城市的美丽,除了开放三角梅市花,大街小巷离不开四种特有的灌木:榕树、芒果、大叶樟和凤凰木。
旅途避雨稍息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游览著名的“海上花园”——鼓浪屿了。途经繁华、热闹的中山路,目睹海关、国际银行大厦和古老的“清朝第一邮政局”建筑,中山路闪过就到鼓浪屿了。登上渡轮,秀美的鼓浪屿终于映入眼帘了。
踏上鼓浪屿,我们去参观了海底世界,走进了百年鼓浪屿。面前呈现一些古老的西洋楼房,有过去外国租界里的,还有海外华侨修建的建筑,典雅而具历史风韵,金门读书阁。听导游介绍,鼓浪屿又名琴岛。原来居住在此的居民多是殖民者,鼓浪屿曾经最多有13家领事馆。而平均每户人家都有一架钢琴,走在岛上,就能听到幽幽的琴声,琴岛之名由此而来。岛上目前居住着1.2万居民。著名的我国人民医学家、当代著名的妇产科专家林巧稚大夫就诞生在鼓浪屿中部偏南日光岩下的一个教师家庭。现鼓浪屿东南部复兴路建有一座毓园,即林巧稚大夫纪念园,以纪念这位鼓浪屿的优秀女儿。
导游告诉我们,“在鼓浪屿,你只能用自己的双脚前行。”“禁止机动车,就连自行车也没有,只允许步行和电瓶车。” 看来,鼓浪屿是蜗居的好地方。这里没有车,没有噪音,没有污染,没有经济繁荣带来的热闹,却有着这座城市里最漂亮的“强对比度色彩”。左手梦想,右手物质,我们在最繁华与最桃源之间的鼓浪屿地带旅行。小吃也是岛上的一大特色,厦门最有名的四大小吃:原巷口鱼丸铺、黄胜记肉脯和肉松、叶氏麻糍、汪记馅饼;各类叫卖声加上众多游客们手里拿着各类小吃川流不息涌动的身影,精彩读书阁,那种热闹的场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岛上有许多背包客,但是步调都很慢。我估摸他们都是来寻找故事的人,不然是不会在鼓浪屿独自踱步的。值到黄昏,我们仍然漫步在鼓浪屿起伏的街巷里,似乎有一种在花园里行走的感觉,树海读书阁,整个地干净,华闻读书阁,整洁。看到一棵硕大的榕树,据说这个城市是有很多这样的树的——苍老但是茂盛。漂亮的建筑,百年的榕树,不禁让人沉醉。
我想,这样一座恬淡的岛屿,与其相得益彰的不应该是一些特意雕琢过的并且千篇一律的东西。鼓浪屿很自然,美得很自然。流连在“海上花园”鼓浪屿,体会复古的情怀,仿佛时光倒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或许就是在这样的心情里诞生的梦想吧。
由于太晚,我们没能去海上看金门的活动。据说那里有个军事禁区,坐船到那,岸边明朝郑成功雕塑高大矗立威风凛凛在眺望远方。里面漆着八个大红字: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傍晚散步,我们去逛了厦门地标旧城街区的中山路步行街。这条最具当地历史风韵的老街,始建于1925年,是厦门最老牌的商业街,经常有人在这里购买一些海产品。从这里走到底就是厦门轮渡码头,很多上鼓浪屿的游客,会顺带来逛一回。中山路步行街的建筑都是骑楼,以粉红和乳白作为主色调,有浓郁的南洋风情。经过岁月的洗礼,斑驳的墙体与古旧的木窗更填几份神韵。它还保存着众多的文物古迹,小走马路、陈化成故居、中华第一圣堂、新街礼拜堂、江夏堂等等,保留着较完整的近代历史风貌。而流光溢彩的夜景、琳琅满目的各色闽台小吃也是中山路步行街的一大特色。由于地段的关系,小吃大部分都是台湾小吃,像是大肠包小肠,还有很多海鲜,价钱都不贵,树海读书阁。比较有名的小吃店有八婆婆烧仙草和黄则和花生汤等。
我们在那选择了一家小吃店吃夜宵。在与当地人的闲聊中,得知厦门环岛路设计宗旨:“临海见海,把最美的沙滩留给百姓”,沿路绿化近47万平方米。景点小品建设充分体现了亚热带风光,体现了厦门特色,形成了一条集旅游观光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滨海走廊。
次日,早晨起来,阳光灿烂,我们终于可以畅游美丽的七彩环岛路。环岛路——厦门最著名的景观点,也是厦门最引以骄傲的景点。据说沿海而建的环岛路是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的主赛道,树海读书阁,被誉为“世界最美的马拉松赛道”,免费对游人开放。我们租了一辆车,开始了环岛旅行,徜徉海风与大海相伴。行车在环岛路,耳闻目睹海鸥声声、浪花阵阵。沿途的沙滩、音乐广场、古村、游乐园、湿地公园等不同的人文景观和一派充满艺术气息的亚热带风情近在眼前。原以为环岛路的景色只是厦大附近呢,没想到越往后景色越美。海面有一片沙滩是专门照婚纱照的,好几对新人都在那照海景呢。
一路乘车驶过,路上的美景令人目不暇给,我们不禁连连赞叹。途经黄厝海滩,椰风寨,厦门大学,南普陀寺等美丽的景点。首站,铭华读书阁,停车在厦门大学门口,美丽的飞檐青瓦,笔直挺拔的棕树,一下子就让人体会到了恬静。厦门大学背山面海,一座座红色屋顶的建筑掩映在绿荫之中。校园就象是一个大园林公园,茂盛的树木、鲜艳的花草、开阔的草坪、宁静的湖泊、风格各异的建筑……真是太美了!站在颂恩楼下,前面就是美丽的芙蓉湖,湖水碧波荡漾,绿荫环绕,湖边的石雕上刻着“自强不息”四个大字。沿着湖走,来到一个古朴风格的老建筑前,据说有很多电影电视剧看中了厦大的美,纷纷来这里取景,可谓“美名远扬”!一路游览了厦大水库、学生宿舍楼、陈嘉庚纪念堂、囊萤楼、运动场、涂鸦防空洞&hellip,广济读书阁;…有两个建筑最为引人注目,一个是高高耸立的颂恩楼,西方的建筑风格,中式、红色的屋顶,另一个就是建南大礼堂,在一片红色屋顶的现代建筑簇拥下,唯有建南大礼堂是绿色屋顶的古建筑,它的正面朝向大海,看上去气派非凡。这两个建筑可以说是厦门大学的标志性建筑。
看到同学们悠闲的走在校园,不禁艳羡起来。生活在如此美丽的校园里,却是怎样的一种幸福!而出了白城校门,看到白城海滩,又让我体会厦大学子们的另一种幸福。
绕过厦大,我们去了国际会展中心。绿色的草地郁郁葱葱,沐浴在如此充沛的艳阳下,令一切都变得生机勃勃、兴趣盎然。转回环岛路观景,宁静读书阁,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蓝天、大海、沙滩、绿地和四季花开不断的美好图画。环岛路连接了众多景点,胡里山炮台、上李水库,精彩读书阁,沿线建造的椰风寨、玩月坡、数星园、海韵台,孔子读书阁,串连成五彩缤纷的海滨风光,令人流连忘返。
车停靠路边,树海读书阁,我们飞快的扑向海滩,在里面畅游,戏水&hellip,树海读书阁;…赤脚走在海沙滩上;拾着贝壳、堆着沙城堡,听着海浪声,吹着海风,给人一种莫大的轻松愉悦!此刻阳光灿烂,海风习习,蓝色的海面上不停地行驶着白色的游船,红色的货船,细细的沙子在脚趾间摩梭,带着腥味的海风吹拂着头发,哦,原来生活是如此美妙!
夏日,海水碧澄,滚滚白浪漫上金色沙滩,树海读书阁,镶成一条蜿蜒的白色花边,那大海的涛声像一支雄壮有力的交响乐,那每一朵飞溅的浪花,是一个音符,一阵阵涛声,汇成了一曲曲乐章,这大海的涛声,金霏读书阁,好像是月光母亲低吟的摇篮曲,又好似花丛中情侣低哼的恋歌。海波在阳光下闪着亮光,看上去就像是向人们投来了一眨一眨的神秘眼光。灼热的阳光投射在海面上,升起了一层薄薄的雾气,海天一色的朦胧氛围传递给人的那份沉静让人陶醉,多想就这样永远凝固在这份安详之中。对于大海,爱看读书阁,无论宛如处子或者惊涛骇浪,树海读书阁,那种魅力是无人可以抗拒的。
我们努力辨认着沙滩上泻着的东西,看着小狗挣脱主人的束缚尽情撒欢,在木栈桥上漫步,顺着别人的手指看着远处的小小岛屿说金门,正午时分就在这些“无聊”的事情中慢慢消磨,可是我却由衷地感到快乐,生命的意义在于学会真正地取悦自己。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突然会有好好放纵的心情,那颗在城市里变得日益苍老的心,此刻却是鲜活和年轻的。我们纵情欢笑,丝毫不顾及形象,也不在乎旁人的眼神,原来无所顾忌是多么让人自在呀。慢慢地透过午后的阳光,我们尽情地在海边拍照!可惜,相机空间很快占満了。不知道喜欢拍照的是否都是这样,好像总是与遗憾结伴。
海上又起风了,发怒的浪涛咆哮着,仿佛是宣泄着胸中无限的仇恨,浪花在空中短暂停留后,随着吹来的海风,扬扬洒洒的飘落下来,白白点点,闪闪忽忽,犹如雪花以般。这里的海滩,沙软滩平,海浪把各种玲珑奇巧的贝壳和晶莹闪亮的矶珠海石,从海底卷了上来,给海滩绣上无数朵金银花饰……    
从海边归来,我们驱车前往集美游览。集美位于厦门岛外的西北,是我国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故乡。从思明区跨过集美大桥,就进入了集美区,感觉好像从一个繁华的大城市进入了一个小小的县城,只是这个县城与中国大多数县城有所不同,因它有着两个独具优势的资本: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所建立的集美学村,树海读书阁,和得天独厚的靠海环境。
从一个小渔村变成完整的一个中心城区集美学村,金门读书阁,我们依稀看到留下的许多历史痕迹。集美的建筑都非常漂亮,融合了东西方的建筑风格。徜徉在集美的街道,碧海蓝天,白云悠悠,仿佛心儿放飞在天边。
我们下车看到的集美大学,起源于著名爱国华侨教育家陈嘉庚先生1918年创办的集美师范学校。1994年,在原集美航海学院、厦门水产学院、福建体育学院、集美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和集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等五所高校的基础上合并组建集美大学。新校区入选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是全国高校唯一入选的项目。校园空阔幽静,不但环境优美,更为这一处人间仙境增添了浓郁的文化美景。离开校园,我们在海边一处亭楼里,享受海鲜美味。歇息到午后,我们去浏览了陈嘉庚故居、归来园、鳌园、龙舟池、延平故垒、李林园、南普陀寺。
陈嘉庚故居是一座单层建筑,取白石砌墙,绿瓦盖顶,具有闽南特色。陈嘉庚先生的全身铜像就伫立在归来园堂前。铜像后石屏上刻有毛泽东的&ldquo,孔子读书阁;华侨旗帜,金霏读书阁,民族光辉”题词。鳌园分门廊、集美解放纪念碑和陈嘉庚先生陵墓三个部分。进入园内就是一条长50米的门廊,两厢墙上镌刻着40幅古今历史人物的青石浮雕,立体化连环雕像,许多人物千姿百态,形象生动。且能雕出喜、怒、衰、乐的各种表情,漫卷的红旗,薄如纸片,高举的干戈,细如笔箸,真是巧夺天工,人间奇迹。再往里走,到了陈嘉庚先生的陵墓,墓坐子向午,呈寿龟形,墓盖用十三块六角形的青斗石镶拼而成,光可鉴人。陈嘉庚先生在创办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时,把中国传统的建筑技艺融入西洋建筑,创造了中西合璧的“嘉庚风格”建筑,其形体、色调都精美绝伦,是嘉庚先生为厦门留下的又一宝贵遗产!
从集美大桥返回思明区,我们去浏览了市政厅一带的景区。
下午3:30,我们驱车爬上了思明区尾山气象观景台歇息。说是歇息,其实也是一边品茶,华闻读书阁,一边观景。这里是个敞开的茶座楼台,坐在树荫下喝茶,靠地栏杆上观景。放眼四顾,修身读书阁,厦门市区、或远或近,尽收眼底。
在与司机朋友品茶聊天中,他告诉我说,他喜欢厦门的原因,是因为这个城市中所有的颜色都是强对比度的,孔子读书阁。大海,天空,草木,花朵,都能牵连着看风景的人的心情,随着它们纯粹的颜色一起,明快起来。他的见解正好与我相通。
时不我待,再加上家人太累,这次没能去游历计划中的胡里山炮台景区。现在听听司机朋友的介绍也算过了一把瘾。据说,胡里山炮台地理位置独特,东面与金门岛隔海相望,南与漳州临海,西与鼓浪屿遥相辉映,北面是繁华市区。距高崎机场仅需二十分钟,距轮渡码头仅需十分钟,距火车站仅需十五分钟,交通十分便捷。
胡里山炮台景区现有景点三十多个,树海读书阁,其中包括微型石壁炮台、英舰舰首炮、舰弦炮演示区、回旋炮、六角炮、克虏伯小炮、炮车互动区、审度地势和凿平山石雕塑群、击沉日舰史料馆、铁模铁炮陈列区、光绪朝硃赏析、青龙旗杆、山顶了望台、后山大弹药库、考工(军)石互动场、28生克虏伯大炮擦炮、推炮辅具展、胡里山炮台与克虏伯家族情缘资料馆以及28生克虏伯大炮弹头赏析室。经过近十年的经营管理和景区开发,炮台和28生克虏伯大炮的文物价值和社会价值己得到深度挖掘和市场认可。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胡里山炮台年均接待中外游客突破一百六十万人次,成为了厦门旅游城市的名片和窗口,是厦门市集观光游览、历史文化体验为一体的主体性景区。
初到厦门,感叹于这里的自然环境之美:蓝天碧海,绿树红花,市容整洁,空气清新。鼓浪屿处处美景,令人流连;员当湖湖水清澈,白鹭群翔。象征着南国风格的椰子树直插蓝天,如此碧蓝的天空和带着浓浓负离子的空气,不由得感叹这才是真正的南国风情。
温馨的厦门,幸福的港湾。特区25年建设,感受发展,惊叹变化,见证时代!厦门之美,精彩读书阁,让我们看到了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看到了特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脚印,看到了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崛起的灿烂前景……
这就是厦门,带给你宁静,带给你美丽,带给你欢愉,带给你如此别样的风景!
厦门给我们留下了太多深刻的印象,我忘不了厦门大学浓郁的人文风情,它的创史人陈嘉庚先生的动人事迹;忘不了南普陀寺后面的大山;忘不了海底世界里有各种各样的海鱼;特别是我喜欢的大海,爱看读书阁,我忘不了!
真的,厦门无愧是一个美丽的城市,虽然这一天半的旅程还没玩得尽兴,但是这也可以让我给自己找一个再去一次的理由。厦门,我会再回来的。
资深报人黄秉荣先生说:“观看厦门之美,须藉一双慧眼,才能领略厦门美的真谛;观看厦门之美,要会控制情感,不然走一处就要醉倒一回!”
我想再也没什么能阻挡我看风景了。在这里,让我体会一种情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想,不外乎是这种看风景的心情吧。
相关的主题文章:

  
   美好在心中绽放
  
   [url=http://on.37ck.cn4/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50]行在轨道上的心声[/url]
  
   李宫俊原创个性签名2014年3月份总汇
  
   你的长发
  
   “秋”
445#

划破记忆的伤
  雨水浸湿了我的血液,树海读书阁,冰冷的刺痛了我内心深处,华闻读书阁。缓缓的、融入血液一起流淌着,树海读书阁。——题记
  
  若,让你不再离开,陪伴我的未来,树海读书阁,用心、用爱、用力,树海读书阁,已不存在。我不是编导,不能改编剧情。我不是作者,广济读书阁,不能编写美丽的结局。如果没有优美的音符,那是否不再有沧桑的声腔。如果一段不能善终的故事,那是否不在有那一刻的开始……
  
  听着窗外的雨滴声,勾起了童年的回忆。那年,那记忆依旧清晰。
  
  拿着手里的塔罗牌嚷着给她们预算着未来,铭华读书阁,她们笑我天真,树海读书阁,玩着那幼稚的做法。那年,我12岁。
  
  习惯融洽的笑声积满家里的温馨,习惯撒娇的依偎在妈妈怀里,树海读书阁,习惯了幸福的气氛,有着平淡的生活,树海读书阁。那年,我15岁。
  
  白开水冲淡了咖啡的浓香,突然间的感觉,只剩下凄凉、空旷,华闻读书阁。谁知道我伪装坚强的背后有多少伤痕,只是不愿拾起那段过往的悲伤。塞上耳机,将音量调到最大。忧伤的唱出“失去后才珍惜,还有什么意义…&hellip,树海读书阁;”就在那一刻,孔子读书阁,我失去了同龄人该有的关怀和疼爱。那年,宁静读书阁,我17岁。
  
  小麻雀扑打着翅膀飞向了蔚蓝的天空,我却只能仰望着,精彩读书阁。淡淡的青春蒙香扑鼻而来,精彩读书阁,已发现昔日看的爱情故事我不再是当读者、也不再是别人旁边的听众,金门读书阁。明白了“心不动,则不痛”的道理,树海读书阁。被伤害了,爱看读书阁,也只能像受了伤的小猫一样舔着自己疼痛地伤口。以为闭上了眼睛就看不到肮脏的世界,以为捂住了耳朵就听不到流言蜚语,以为停下了脚步就可以禁止一切的动态事物,金霏读书阁。失去记忆,金霏读书阁,遗忘了曾经的美好时光,金门读书阁。那年,我18岁。
  
  踮起脚尖,真的可以离幸福更近吗,树海读书阁
  
  看着天空,睁大眼睛的仰着头,不眨眼。模糊了双眼看天空就会离自己近一点,发现世界由清晰变得模糊就在一念之间。当眼泪流下的那一刻,爱看读书阁,泪化了淡淡的妆。
  
  坐过山车紧紧地拽住护栏只是为心找个安抚罢了,那些以前说着永不分离,却早已散落在天涯的人只是为寂寞找个借口而已,精彩读书阁。我嘲笑着安慰自己的那些愚人,谁曾知道我也被沉沦了。
  
  摘不到的星星,孔子读书阁,总是最闪亮。留不住的青春,总是最美丽,孔子读书阁。看不到的未来,总是最向往。透过窗户看天空总是很蔚蓝,修身读书阁,如果生活褪色了曾有的颜色,那是否还有精彩。透过玻璃看雪花总是很洁白,如果人生一层不染,那是否还有透明。我的故事并不完美,但却很美丽。
相关的主题文章:

  
   萱香满心醉凡尘
  
   竹缘心语
  
   此情可待成追忆
  
   一份保单
  
   遇见(作家选刊5期)
446#

农民新周记,树海读书阁

周一           2010年8月18日
新的一周开始,新的一天到来。
黎明,曙光初照。我家的小院里开始明亮起来了。坐在小院子里,利用早晨还没下地干活的空余时间看书,这已经成我多年的生活习惯。我看的书范围很广,农业的有之、科技的有之、经商的有之、做人处事的有之、文学方面的有之、法律的有之……只要是书,只要对我有所启示,我都爱看。
这时,红彤彤的太阳早已越过村边的那座小山头,把灿烂的曙光,照射到小院里,我掩卷而立,放下手中的书,我打开小院的大门,荷锄迎接一天的到来。
我首先打开手机,因为信息时代,手机不能关得太久。失去一个信息,就是错过一个机会。农民带手机,不是聊天图好玩,而是接电话,读信息,看手机报,树海读书阁,了解国际国内和本地的新闻。掌握政策,把握商机。知道更多的新鲜事。才能驾驭生命之舟,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我的手机刚打开,信息的铃声就叫了起来。有两条信息发了进来。一看时间,是昨天晚上就发来的。因为昨天我干了一天的重活,回到家两腿挪也挪不动了。见到床就关了手机,立即去洗澡,很快就呼呼睡着了,当天晚上没能及时地读到这两条信息。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信息,先看第一条,爱看读书阁,是一个未接电话,晚上十点钟打来的。我想人家肯定有事,华闻读书阁,不然不会这么晚给我打电话。我按照这个号码马上打了过去。电话通了,我先向人家深深道个歉,说声对不起。对方说,不必客气,九点以前,赶紧给我摘20箱金丝枣和10箱枣脆王送到城里来,我等着要!价格照昨天的。时间就是金钱。我不敢怠慢,更来不及看第二条信息。我马上请了几个邻居到我家枣子地里帮忙。金丝枣和枣脆王都是新品种,2008年我从河北献县引进来的。金丝枣细长脆而甜,市场价每公斤60元;枣脆王比金丝枣的口感更好,个头大,成熟早,一般在“五一节&rdquo,树海读书阁;前后上市,备受顾客喜爱,每公斤100元。只要货好,顾客不嫌贵。
一个小时,30箱300斤枣子就搞定了。我庆幸要不是早早打开手机,及时看到这条信息给人家回电话。这桩生意早泡汤了。我开着我的那辆“碰碰车”,装上30箱枣子就向城里赶,不一会儿就开到城里送到客户指定的地方。他见着我迎面走来,看看时间,还提前了15分钟。客高兴地竖起大拇指对我说,“OK!不要关掉手机,关掉手机就是关掉你的商机,关掉你的财源,哈哈……”
接过他付给我的钱。开着 “碰碰车”返回家里。一路乐滋滋的:农民不光会栽果树,管理果树,更重要的是还要学会经营,学会在激烈竞争的潮流中生存的空间。机会不等人,商机不等人。
到了家里,我又急忙打开第二条信息:“海舟同志,祝贺你,树海读书阁!你的《爱海泛舟》一书,被选入云南省农家书屋工程。云南人民出版社决定给你的书出版重印。办公室主任李银和”
读完这条信息,我惊喜,我欢欣,我手舞足蹈。我跑进枣子地里要给正在摘枣子的妻的一个惊喜,娟听到这个惊人的消息,她马上停下摘枣子,两口子同时沉浸在快乐而又充满激情的幸福之中。娟为了鼓励我,给了我一个浪漫的吻。
欢庆之后,书归正道。娟摘枣子,我不停地把枣子装进口袋,然后,不停地把这些装满枣子的口袋往路边的车上扛。然后再拉到我的水果店里。今年虽遇百年不遇的干旱,枣子还是有所收获,钱包虽然不算鼓起来,农民的脸上还是笑逐颜开。
周二          
人逢喜事精神爽。农民的天地里,欢乐多多,快乐也不少。太阳出,月亮来,一天的开始,一天的结束,都是伴随着感觉走。每天起来,同样循规蹈矩,打开手机,扛着锄头,绾起裤子,下地干活。挖地铲草,修枝打杈,施肥喷药……一边干着农活一边又想着另一桩大事情。我和娟都有一个做新农村的优秀农民的美好愿望,今生今世不枉当农民一回,农民就要敢想敢干,敢为人先。办一个农产品深加工的工厂,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农民自身的力量。为农民兄弟做一件好事!这个远大的计划早在农民的心里根深蒂固不知有多少年了。如今,我们正为这个宏大的目标不停地努力,不停地为之奋斗。泰山压顶不弯腰。只等着分娩的时辰到来。好农民,在田地里被火辣辣的太阳烤,树海读书阁,活计累得一身臭汗流,心里还在不停地描绘着创业的五彩缤纷图。
那些日子,我白日下地劳作,晚上编写《可行性项目分析报告》。通过分析、论证,农民第一次懂得什么是可行性报告。农民从身体力行中了解到项目是怎么一回事,树海读书阁。农民不光会面朝黄土盘田种地,农民也会通过自己的经历和践行,去论述农民的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农民不是行家俚手,农民不是白日做梦。但农民并不像非农民所想象的那样:“农民就会干农活,不会想事情。”今年我在云南农村干部学院学习时认识了一位专家。我把我这个农民办工厂的想法在众多学员面前跟教授讲了,他和学友们听完我的报告,人人拍手称赞,个个为之叫好。都说我的想法时新。教授叫我回到农村以后,赶快把这个想法写成可行性分析报告,落到实处。他说哪天到蒙自要亲自为我料理这件事。于是,我十分感激这位教授对一个农民的支持,孔子读书阁。有他这句话,我感到希望离我并不遥远。
七月的蒙自,花果飘香。那天我正在地里背着药机给枣子最后一次打农药。就在这时,手机突然叫了起来,我按下接听键,原来是我在昆明认识的郑教授,他已经从昆明来到蒙自。他是来看我的可行性报告写的怎么样的。令我特别激动的是郑教授没有言而无信,他真的来蒙自了,宁静读书阁。我停下手中的活计,和他约好了相见的地点。然后领他来到我的铺子里,一进铺子他便急着要看我写的那份报告。他看完我写的报告,作了充分的肯定,对我一个普通的农民能有这种新的意识,能有这种能力,能有这种敢为人先的勇气,实为可敬。并对我写的报告作了指导,提出了他的建议和修改意见。他说一个种地的农民能写出这样一本可行性分析报告,实属不容易。并在就申报项目给我指点迷津,帮我牵线驾桥……
这一天我又在快乐的节奏中度过了日月如梭的时光,记下了农民一生闪光的一页。
周三         2010年8月20日
今天,同往日一样,我老早的就身披晨曦坐在自家的小院里,手捧着一本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不一会儿,我跟着书里的情节的变化,就进入了角色。手机同样放在地上,伴随我一起度过这平凡的世界,读书记忆力最深最强的黄金时刻。
这时,太阳已爬过村前那座小山来了,小院里已有了晨曦的曙光映照。看书不是目的,生活才是问题,生存、创业,是一个农民在解决温饱之后的又一个新的升级和再版。我掩卷而立,同时打开大门,打开大门的第一件事是,我今天要进城办事。
农民的思想在新形势下有了新的闪光点:胆量要大,做事不怕,田地要种,思想要新,路子要正,发展要硬。农民不是往日的农民。农民要办公司,要走 “基地+农户+企业”一条龙的产业化的路子,这才能适应和跟上新农村发展的步伐。农民除了不耽误一年四季的盘田种地,农民还要带动一方千万人致富,解决农村农民再就业,为民造福,造福一方。往日,十村八寨穷得叮当响,农民就像晒焉了的茄子,在太阳下无精打彩。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地里刨不出南瓜、土豆、苦菜;栽不出大米、包谷、山芋……于是,无法唯持日常生活,柴米油盐何处来?农民的儿孙只有外出打工,寻找出路。到了打工的地方,那是在别人的屋檐下生活,那是在看别人的脸色,那是在听别人的使换,在家自由习惯的农民子弟一下子受不了人生的禁锢,受不了那门子气,树海读书阁,还是要回到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黄土地上……现在政策好得像春雨濛濛,春风阵阵,温暧了千百万农民的心。农民一直在心里琢磨着:别人能办工厂,农民为啥不能办工厂 ?农民的智力比别人差?还是……?农民要凭着自身的能力,办一个农民式的生产加工厂,利用农民种植的农产品,生产出城市人爱吃农民做的东西。利用本地的农村劳动力资源,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进厂,上三八制的班,下班了三步并作两步就能回到家里,要多方便就有多方便,孔子读书阁!像在地里干农活回家一样,不再受那思念亲人的折磨,不再有那孤独寂寞的感觉。因此,我的设想、我的规划,我的目标,同样受到打工回乡的农民工的欢迎,同样受到他们的赞成。农民办工厂,势在必行。
我骑着单车,向城里出发。一路走来,心情似涛,感慨像水,信心如山。数风流人物,还看当代农民风风火火。想干就干吧,该出手时就出手!
现在农民成立了自己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是新农村新农民新形势下的新兴产物。90前的农民靠单打独干,如今已不能适应当代农村发展的需要。现在必须组织起来统一种植,统一生产,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办工厂办企业,手续要齐全,农民也要有法制观念,不能像在地里干农活刨地那样,东一锄西一锄的,不受约束。这是规章制度。农民做事要讲规则,农民做人更要讲规矩。农民要为农民树立美好的光辉形象。
农民办工厂,其实就是加工农民自己种出来的农产品,像石榴、枇杷、红枣、蔬菜等农产品。加工这些农产品必须要办相关证件,方可投入生产。那天,我去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事人员说,要到质量技术部门办理质量安全许可证,然后才能办理法人营业执照。在他的指点下,从这条街碾转到那条街,好不容易找到了质量技术安全监督局,一个靓女正在网上聊天,见我走进她的办公室,她把多余的目光从网上折射过来,听我一番苦口婆心的讲述之后,她说不属于她们的管辖,又把我推向农业局,农业局又把我指向卫生局……就这样,从东街到西街,从西街到东街,来来回回,返返复复,整个小城让我几乎跑了个遍,最终却没有结果,我哭笑不得,这一天的时间就白白的浪费在办证之中。
临近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山了。下班的车流、人流正在大街上此起彼复。我推着单车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思想里不时地淌过这一天的经历:原来,农民,在城市人的眼里还是如此的的渺小,小的熟视无睹。农民办事,还是那样的艰难。
不过,办什么事都不是一番风顺的。农民并不非心,越是坎坷多的地方,越是要多走几趟;越是门槛跨不进的地方,越是要想方设法多多跨几回。没有跨不进的门槛,没有办不成的事。办事能磨练人的意志,创业更是体现农民的能力,信心才是穿城而过的动力,坚强将战无不胜,懦弱,将一事无成!
我相信自己,世界上没有攻不破的城;我鼓励自己,踏破坎坷便是金光大道。

周四           2010年8月21日
今天白日的天气特别的悶热,一点儿风丝都没有。会不会下大雨?我在想。一年了,云南遇上百年不遇的大旱,早应该下一场雨了。不然咱们农民怎么活呀。不少人都说下不来,除非挑水上天。下不下雨在天而不在人,我们这些凡人干急也不起作用。于是,我也就不以为然。
晚上,天空却又晴空万里。满天星光灿烂,晚风阵阵吹来,凉爽的夏夜,让人心旷神怡,农民坐在自己的小院里看新闻联播。这天气哪会下雨?我像往日一样坐在电脑前按动思绪的鼠标,敲打灵感的键盘。开始构造农民的美好人生。正当我的灵感进入高潮如泉水叮咚向外喷射的时候,大滴大滴的雨点落到我的身上脸上,电脑的荧光屏上、桌面上,并且雨点越来越大。屋子里下起了雨来。这时已经是深夜一点多钟。我才知道老天真的落下干霖了。不是小雨,而是倾盆大雨。谁知我住的这间小屋子也像外面一样开始下起了雨来。年打年的日子,天,光刮风就是不下雨。我住的那间房子,是用小瓦盖的,每搁半年的时间要到房顶上修补一下,把坏的瓦片拿掉,换上好的瓦片。然后对整个房子上的瓦,进行一次整理。时间长了,有不少瓦片错位,瓦口与瓦口之间不衔接,出现空隙,下雨时,雨水就会顺着瓦口的缝隙漏到屋里。雨下得越大,屋里就漏得越大;雨下得越小,屋里就漏得越小。这一年老天没有下雨,我也就没有上房顶修补调换坏的瓦片。于是,一拖再拖,一直拖到今日也没上去把房子修补好。想不到一次大意,酿出这么大的麻烦事来。
雨越下越大。屋里到处漏雨,连觉也睡不安宁。这时,全家人都起来了,我找来草帽,扛来梯子靠在墙上,老婆撑着雨伞一边帮我扶梯子,让我上了房上,她一边给儿子递瓦片,儿子穿着水衣站在梯子上,从他妈妈的手里接过瓦片又一块一块的递到房子上,我又把儿子递上来的瓦片一块一块的往房顶上拿。
我活了这么大年岁,从没有上过高处。年轻时我就有恐惧症。以前房子漏雨,都是请人上去帮我们换瓦。现在是深夜又是大雨滂沱,上哪去请人帮忙?请人不如请自己。再难的路要靠自己的双脚去走,再难的事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做。我还是硬着胆子上了房头。
爬上房顶的那一该,如行万里路,一步比一步难走。天上雨水淋,瓦上脚打滑。右手紧握手电筒,左手摁着瓦,一步一步向上移动,走一步移动一下。左手拿着电筒摁在瓦上,右手再把瓦一片一片的往上移动,然后脚再往上挪一步。就这样循繁往复地一次又一次地才把二十多片小瓦拿到屋楫的背面。在这之间,我每向上移动一次,全身颤抖数回,冷汗往外流,心里直抖擞。小腿在不停地打着锣,就在快要接近房顶时,一个闪失我一下子从房头上翻了下来。说时迟那时快,儿子站在梯子上双手将我挡住,我才没有摔到地上。我吓了一肚子惊气,我又小心翼翼的从房上爬了起来,精彩读书阁,坐在瓦片上喘着粗气,歇了一口气,可是,手电筒掉到了地上,儿子从他妈妈手里接过电筒递到我的手里,我又重新上了房顶,这一次比刚才那一次更是谨慎小心,害怕再摔下来。我用电筒照着,开始换瓦。屋里的灯光明亮,坏的地方就看得见屋里的灯火,我拿掉坏的瓦,又换上新的瓦,就这样一处一处的查看,一片一片的换上。两间房子,确有二十多处漏雨。经过一个半小时在房子上寻查,总算换好了。
娟扶着木梯,我从屋上下来,儿子说屋里不漏雨了。看看时间,已经是零晨两点半钟。经过半天的折磨,我们一家人都感到十分的疲惫。
这下半夜,我们一家人终于可以安心的睡上一觉了。

周五                           &nbsp,金门读书阁;  2010年8月23日

雨,对我们种地的农民来说非常的重要,农民靠天吃饭,离不开雨呵。天不下雨,农民的生活就象花朵一样开始凋零。一年没有下雨,农民的命几乎要被干旱吞噬。
盘田种地,想栽栽不下去,想种种不下去。干裂的土地像炒面,大风吹来,尘土飞扬。人蓄饮用水都成问题,哪有多余的水用来浇地种菜?我们农民无时不在祈祷着上帝,渴盼着雨水早日降临。这个周五,老天余心不忍,给老百姓降了一场生命之甘霖。帮老农民解决了大问题,真是好雨得人心,好事不常来。
我那百亩山地,一直承受着干旱的困扰,荒在那儿,光秃秃的一片红土坡。没有水,什么都栽不下去。万事俱备,只等雨来。谁知,到了这个周五,老天不负百姓的祈祷,下了一场大雨。雨水遍地流,农民消犹愁。我向所有的庄稼人一样,对这场及时雨的到来,充满着无限的感激之情。大雨救了庄稼,也救了农民的命!万物生长靠太阳,万物生长离不开雨水。
这一早,金霏读书阁,我起来,外面的雨不分点的下着,下得真好!下得真是时候!今天,我要去地里栽石榴苗。机不可失,雨不再来,我去村里请来了一辆:“新天力”大车。叫上儿子跟我一起,到育树苗的人家,把树苗装上车。等搬完这几百棵树苗,我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儿子比我更累,头上、身上都是雨水。汗水往下流,雨水身上淋。那种感觉像畅游在春江水暖的南湖之中。
这时,雨越下越大。“心天力”大车拉着树苗,拉着我和儿子,在淘淘的大雨中穿梭,驶向我那块遥远的红土坡。到了红土荒坡,由于雨大,坡陡,路滑,车子开不上坡去,就停在坡底。把一车的树苗从车上下下来,又一棵棵的把石榴苗往地里面搬,广济读书阁,从坡底到坡地有一公里的路程。
我用两个口袋,简单的做成两只布兜,开始人工搬运石榴苗。我和儿子也进行了分工,明确任务,责任到人。考虑到儿子还小,不能出大力,不能挑,就让他打坑塘。我毕竟比儿子久经沙场,力气大一些,挑运的任务,自然我来干。
儿子今年17岁,骨头还嫩嫩的,我不忍心让他和我一样干大人的活计,充当一个劳动力。但农民的儿子,不可能像城市里的子女那样娇气。他刚放暑假,就让我抓到地里干农活。一起下地栽石榴苗。其实儿子长这么大,还没有正儿八经的到地里干过农活呢,平常在家里都是干些轻松的,不出力的。这时,儿子已经拿着锄头,开始干起来了,很快一个接着一个的树坑挖出来了。看着儿子干的特别卖力,他已经脱掉身上的衣服,连脚上的鞋子也脱了,光着脚,赤着背,精彩读书阁,在雨中不停地抡着手中的锄头打树坑。雨水把儿子浇得水淋淋的,浑身光亮亮的,雨滴从他嫩嫩的皮肤上像珍珠似的一颗颗的往下滚动。看到儿子干劲冲天,我不由得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那年,我也像儿子一样大的年龄,那天我刚放学回到家里,父亲拿着剧子叫我跟他一起到大堤坝上剧一棵大白杨树。那天飘着一天的大雪,天气很冷,风也很大,我和父亲剧着一棵盆口粗细的白杨树。两手攥着大剧一来一去。父亲使力的拉,我用劲的推,就这样一拉一推,很快一棵大白杨树就被剧倒……
我怕儿子被雨淋出病来,叫他穿上水衣,到屋里躲一会雨,等到雨小了再干。儿子不以为然地说:“爸,不怕,这点雨算得了什么,我又不是温室里的花草,没那么娇气。”听了儿子的话,我心里很高兴,儿子真的长大了。
我和儿子一样,儿子打树塘,我在挑树苗。从坡底把石榴苗一棵棵的挑到坡地里,华闻读书阁,再一棵棵的放到儿子打好的树坑里,再一棵棵的栽好。这些石榴树苗都是用营养袋育成的,每个营养袋有一公斤左右。第一趟,我挑了四十棵,就是八十斤,刚挑起时,没有感觉到累,不当一回事。可是,挑到半山腰,再也不行了,一步比一步难上,肩上越来越重,如同泰山压顶。坡,越来越陡;路,越走越滑;雨,越下越大。等到把石榴苗挑到地里,两腿像灌了铅似的挪也挪不动……把一挑石榴苗挑到地里,来回需要一个小时。干重活计要一鼓作气,无论多累,也要坚持把树苗挑完,栽下去再休息。这是农民最能吃苦的天性。
雨在下,人在干;雨水浇,人流汗。栽下去的石榴苗,很快就活起来了,一棵棵都挺起了腰杆,抬起高昂的头。一点没有伤着元气。看着这些石榴苗,棵棵活了起来,我心里很是高兴。只要负出,就有回报。心情舒畅时,也就不感到劳累了。
这时我对正在挖树坑的儿子说:&ldquo,金霏读书阁;儿子加油!已经栽下去150棵苗,还有100棵。再辛苦一回就干完了,可以回家喽!其实,我知道儿子已经很累了。我也被累得快要扒下了。但我还是硬撑着身子,雨淋一身轻的样儿,挑树苗、栽树苗。
我对儿子说,农民种田地真的不容易。你今天随爸爸来栽石榴树,应该有所感觉吧?农民真的不好当。一年多了,老天才下了这场大雨,我们的石榴树苗早应该在立春前后就栽下去,可是天干地旱,一直等到今天,才等到下雨的日子。我们如果不乘着下雨的天气,把树苗栽下去,怎么办?晴天栽树苗,到哪里挑来水浇?季节不等人啊,种不好庄稼一季。如果再栽不下去,又要荒芜一年。
我对儿子说,今天辛苦一回,明天享福一辈子。儿子在我的鼓动下,父子俩齐心协力,同甘共苦在这场一天没有停过的雨中拼命地干着。
到了傍晚时,两百多棵石榴树苗,全都栽到了地里面。可是,雨还在不停地下着,而且越下越大。我们父子都感到十分疲惫,站在地头像一对落汤鸡。让人好笑的是,我们头上、脸上、身上、脚上、手上全都是红泥巴土,像红泥人。雨淋着我和儿子,一滴一滴的红泥汤,顺着身上直往下流……
回到家里,人累了,心却感到很轻松,石榴苗及时栽下去了,雨水天很快活起来了。明年就会开花结果。当想到明后年满园开花挂果的美丽情景时,我的心情像雨后的太阳一样阳光灿烂。到时候,我又和儿子一起挑着沉甸甸的石榴下山,装上车拉到石榴市场上出售.流出的是汗水,换来的是收获。农民的日子开始红红火火,农民的人生轰轰烈烈。
周六                                  2010年8月24日
今天是周六。
早上起来,打开大门,满天都是雨,哗哗啦啦的下着。
进入雨季,不分白天黑夜地下个不停。白天,看不到村前的太阳,晚上,见不着村后的月亮。我站在家门口,看着漫无边际的大雨,心里一点都不安逸。往日,我起来,正捧着一本书在晨光中读着。然后,太阳出山,放下书本,扛着锄头,下地劳作。既不担误看书,又不担误下地干活。真是一举两得。今天下着这么大的雨,不能去地里干农活,有更多的充足的时间,可以在家里看书、学习、写作。但是,此时此刻,天在不停地下着雨,心里总是感到不安,再好看的书我也看不进去。心事重重的站在家门前,总想到地里面走走。看看我家那块石榴地有没有被淹,看看我家那块包谷地有没有积水。
哎,农民的命,如此的单薄,经不起干旱与洪涝的袭击与敲打。干不得,淹不得呵!受干旱,地里长不出粮食,结不出果子来,农民要挨饿;遇洪涝,玉米稻谷还有果树都被浸泡在水里,紧紧的退不了,颗粒无收,果子卖不成钱,农民还是要挨饿。在这大雨滂沱下个不停的日子里,农民能不急吗?
我撑着雨伞,扛着锄头,从家里冲向雨中,向着三道沟走去。那里有我栽的一亩石榴和一亩玉米。收入靠石榴;生活靠粮食玉米。那块地就在山脚下,很洼,只要下雨,就意味着积水。石榴和玉米就要遭殃。我一年的希望总在这个时候泡汤。三年的石榴树,今年已经硕果累累,枝头挂满了农民的笑容。如果真的被淹,一切变成梦想。我越想越急,步子迈得越大,走得越快,一路上几乎是小跑。因为路上太滑,闪了好几回腰。有好几回我都摔倒在雨水交加的乡间小路上,摔倒、爬起;爬起、摔倒,全身上下,雷和泥汤。
我很快走到了杨大家的石榴地头的石榴棚。我听到棚子里有人的声音。杨大家的石榴棚是去年才盖的。这几天杨大到昆明去办事了,还没回家来。他家不会有人来守石榴。今天这么早,那是谁在他家的棚子里?难道是杨大的婆娘在棚子里守石榴?我想这是不可能的。天,下着这么大的雨,是谁在棚子里呢?出于好奇心,我站在离棚子不远的地方仔细听了一下,原来是一个男人的声音,哼出的声音让人听来非常的悲伤。是进去看看,还是一走了之?我犹豫了一会,但还是走进了棚子里。想看个究竟。
棚子没有门。杨大盖棚子时没有装门,他说不放什么东西,让村里人来到地里干活,都可以到棚子里歇歇凉,躲躲雨,为别人图个方便,自己才会得到方便。棚里只放了一张木板床。我站在门槛朝里望了望,有一个人睡在杨大的那张破床上,还不时地发出呻吟的声音。我走近前仔细端详,再听其声音,我感到十分惊呀,这不是村子里的钱三爷吗?有个舒服的家不住,咋会跑到这儿受苦受罪?让蚊蝇叮咬?这里又不是他家的石榴地,树海读书阁,也不是他家的石榴棚,难道是杨大请他来帮他家守石榴不成,爱看读书阁?此时,钱三爷身上没有盖什么衣物,他只穿一件单薄的衣裳,躺在木板床上,冷的全身直打颤。他侧身躺在那儿,眼睛微微的闭着,不时地发出不舒服的声音。脸上挂满泪痕。我在心里想,他一定有啥难言之事,否则,他怎么会跑到这里来呢?我在心里猜测着。
钱三爷是村子里唯一的拿工资的离退休的老干部。在位时红红火火,轰轰烈烈,也张杨了一阵子。前些日子,我还看到他在南湖休闲广场和城里的老人一起唱歌跳舞,玩得都潇洒。怎么几日不见,就落到如此地步?让人不可思议。
“钱三爷,”我一边脱掉身上的外衣,盖在他的身上,一边叫他。“你怎么在杨大的棚子里?”
“我被儿子赶出来啦!”钱三爷睁开眼睛,看到是我,修身读书阁,眼泪扑簌簌地掉下来,“我作孽啊!”
“不会吧?”我把钱三爷从床上扶坐起来。“看钱八为人,不会做出这样不忠不孝的事呀?”
“你不知道,他连狗都不如,我白白的把他养活,精彩读书阁!”钱三爷说到伤心处,声泪俱下。
“钱三爷,别难过。”我给他擦拭脸上的泪水。
钱三爷,是老乡长。干了几十年的农村工作。60岁退休在家,每月有两千多块钱的工资。老伴前几年过世,现在一直跟着儿子钱八生活在一起,金门读书阁。他每回领来的工资,都上交一半给儿子。他自己留一半, 没有全部交给儿子。听说,曾经有几回钱八嫌他交钱太少不够开支,父子之间闹过几次。后来经过相关部门调解,才平息了这场风波。父子俩讲话不到一年。突然,昨天晚上,钱三爷的儿子钱八,像吃错了药,对着他父亲大发雷霆,出口伤父,骂他父亲是老狗日的,白眼狼。叫他父亲把工资卡交出来,钱八说现在什么都在涨价,他父亲交一千块钱一个月的生活根本不够他一个人吃。不交钱,孔子读书阁,不交卡,就要把钱三爷扫地出门。钱三爷一听火冒三丈。把他的儿子和媳妇狠狠的骂了一顿。谁知,钱八并不买他父亲的账,走到钱三爷的面前,“啪啪”就是响亮的两巴掌。钱三爷毕竟年纪大了,他哪经得起儿子这沉重的两巴掌,铭华读书阁?钱三爷一下子被打得昏倒在地。钱八骂道,老家伙越老越贱……钱三爷醒来后想,等到天亮,一定要去镇上告他的儿子,他说,自己治不了他,就让法律来惩治这个不孝的狗东西!谁知,还没等到天亮,还没等到去告发儿子,就被儿子先下手为强,赶出家门。
钱三爷握着我的手,泪流满面,激动不已。钱三爷从没有得罪过我,我也不经常和他来往。前些年,他当官,树海读书阁。我知道钱三爷比较势利,我根本不在他的眼下,他退休回村后,经常走东家,串西家。和左邻右舍聊天,忏悔当年的罪过,请求乡亲们能够宽恕他……
其实,我也很忙,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树海读书阁,很难见到钱三爷。今天不是下雨到地里来,根本碰不到他的人。不管他以前是好是坏,是对是错,我们都要体谅他。现在他被儿子赶出家门,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落难到如此地步,看到此情此景,我的心非常的痛!我们不能不管不问。我把他扶起来,和他共撑一把伞、把老人领回村来,送回他的家里,
这时,我和钱三爷刚来到村里,村里的人都在村街上买米线,他的儿子钱八也在人群中。钱八是钱三爷的掌门儿子。钱三爷是个老古怪的人,虽然身为一乡之官,但思想比较迷信,破四旧立四新时,也没能把他迷信的根子铲除。他生了钱八。给儿子起名叫八,意思是名字带八,家业发达,子孙荣华。所以、钱八的名字,如此而来。有一回钱三爷官运亨通的那一年,他六亲不认,村里的人向他求情,他至高无上理都不理,村里人当着他的面,指着他的鼻梁骨,骂他:当时狸猫赛如虎,过时凤凰不如鸡。那时,钱三爷是遭人恨的。眼下,乡亲们见他老了,也就既往不究,对他很是尊敬。
这时钱八看见我领着他的父亲向他走了过来,他二话不说,就骂我多管闲事,当着众人的面,说钱三爷不是他的父亲,他没有这样的父亲!谁喜欢谁就领回家去,他像在演讲一样,不知虐待老人的耻辱。他的话引起村民们的公愤,你一言我一语的用手指头点着他的鼻子尖“你是不是人,他不是你父亲,我问你,你是谁下的?”村组长走过来什么也没说,当着钱三爷的面,狠狠地掴了钱八两巴掌,并叫钱八马上把他的父亲领回家去,好好的孝敬老人,如果再听到把老人赶出家门,或者虐待老人,马上送他到派出所,让你过几日做监的日子!
乡亲们站在大雨中,望着钱八把他的父亲钱三爷领回家去。然后人们才一一地各自回去。我依旧到地里去看我的那亩石榴和那亩玉米有没有被水淹。我一边走着一边在心里想,钱三爷今后的日子会不会好过?钱八会不会变本加厉地折磨他?
每个人都要老一回。我想晚上去劝劝钱八。不管他欢迎还是不欢迎,我都要去,这话不说出来,在心里怪别扭的。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世博游(二)
  
   向阳,向上
  
   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致女排姑娘李盈莹并我的朋友若尘
  
   走过秋季
  
   九月天
447#

牵挂
  2008年8月26日,我把自己在深圳某一家公司里的职务给辞了。收拾好行李,买了晚上的火车票,计划去古城西安。临行前,精彩读书阁,我跟朋友博在电话里闲聊了一会儿,精彩读书阁。如今他在西安,孔子读书阁,希望我能去看望他,华闻读书阁,毕竟有整整的两年时间我们没有见面了。
  
  那天,他有事没能来接我,发信息告诉我坐603公交去八里村找他,我在古城火车站附近找到了公交站牌并顺利搭上了车,金门读书阁。603公交车内设两层,我顺着台阶上了第二层。当我靠着窗户的位置坐下时才发现身后有一位年轻人搀扶着一位老人正在上台阶,老人的脚试着抬了好多次,华闻读书阁,总是抬不高,爱看读书阁,迈不到上一个台阶。就在这个时候,树海读书阁,年轻人的身后突然闪出一位打扮得很精致的女人。她面无表情一只手猛地一用劲就将年轻人的双手从老人的身上挪了开来,自己一个人用单手拖起老人的一只臂膀。年轻人望着她踌躇了几秒钟,没有言语,又急忙上前从另一侧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搀起老人。最后,老人终于艰难地一步一步挪到了二层。
  
  年轻人给老人找了个靠窗户的位置坐下,孔子读书阁,自己和那位漂亮的女人则分别坐在了老人身后的两个位置。老人旁边的窗户是打开的,车子行驶了不一会儿,只见老人从玻璃窗探出头去看外面的风景,一副很专注的模样。年轻人立刻制止住她的这种危险行为,而他旁边的她却再也无法克制自己的情绪,她就像一座喷发的活火山。扯开嗓子大声嚷道:“你能不能让人消停会儿?就不怕伸出去没了脑袋吗?”老人没有作声,年轻人的目光只是四处游离在车上,树海读书阁。她用力扯了扯他的衣角又接着抱怨道:“今天出来逛街,你哪根筋抽了非要带上她不可?拖累死人了!”原本吵闹的车子里一下子变得静悄悄了,周围的乘客都在竖起耳朵听着她讲的话,金门读书阁,恨不得把每一句话都记下来,还时不时向她投以异样的目光。就在她有些窘态的时候,他开口淡淡地说:“咱有事回家再说。”后来,我才得知那位老人是年轻人的奶奶,而那泼辣的女子则是他新交的女友。
  
  小寨这一站马上就要到了,年轻人搀扶起老人准备下台阶。老人枯瘦如柴的身子弯成了一张弓,一只手沿着扶杆慢慢慢慢地移动,下台阶可比上台阶容易多了,只是担心一不留神脚会踩空。当老人下完了最后一个台阶到一层时,我倒吸了一口气。凝视着她的背影自己却莫名地想起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母亲。
  
  光阴荏苒,一个人在深圳辗转打拼已有四年了。这期间,我给家里打过一个电话,而那唯一的一次还是催家人给我往卡上打一千块钱,因为当时工作没有找到,而带的钱竟被小偷划破口袋给顺走了。记得自己当初眼中燃烧着熊熊的怒火,在公用电话的另一头跟母亲大吵大嚷,而母亲一直很平静,她耐心地聆听我的埋怨和发泄直到我挂断了电话为止,金霏读书阁。流年,爱看读书阁,一个我很喜欢的异性朋友。她曾经这样对我说:“Snow,你看上去不像个孝顺的人。”当时我还一口狡辩,树海读书阁,拒不承认,广济读书阁。现在想想,她是多么地了解我啊,精彩读书阁。我拨通了select*的电话,树海读书阁,告诉他我改变了主意,铭华读书阁,下次再去看他。现在要立刻回家,因为自己此时很想家。
  
  当我乘坐汽车到达运城市时,我先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嘟嘟了几声之后,母亲那熟悉而又很久远的声音开始回响在我的耳边,宁静读书阁。她在电话的另一端很激动,终于压抑不住自己的情感而哭出了声,树海读书阁,而我也真真正正地流下了第一滴泪。其实,自己并不是无关紧要的人,树海读书阁,因为母亲一直挂念着自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rdquo,修身读书阁;我的回忆就像滔滔的江水决堤一般,树海读书阁,曾经的事情一一浮现在眼前恍如昨天。在寒冷的冬天,母亲冒着凛冽的寒风和鹅毛大雪送我上学,金霏读书阁。在炎热的夏天,母亲摇着芭蕉扇在炕上哄我入睡直到深夜,树海读书阁。第一次为我做鸡蛋汤,第一次为我做槐花麦饭,第一次为我织毛衣,树海读书阁,第一次为我跟邻居吵架,第一次为我进派出所……
  
  2011年5月8日,我在古城给母亲打了一个问候的电话,因为这一天是母亲节,作为一个儿子我想把深深地祝福送给她。那些关于自己过去所做的傻事,孔子读书阁,我真不知如何去跟她诉说。就让这种种的不愉快从此随风而逝吧!也许她纯粹就没放在心上,更别提会斤斤计较,而我只是想以后能好好地照顾她,陪伴她,树海读书阁
  
  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在乎或者是想念的人,一直割舍不下,为他的悲而悲,为他的喜而喜,这便是牵挂。家人最大的牵挂永远都是他那一双儿女。
相关的主题文章:

  
   “方韩之战”不过是一场娱乐闹剧
  
   如果_30
  
   “水”主沉浮
  
   童年记忆27
  
   温暖的牡丹江
448#

重庆武隆行(三)
  下一站是位于沙坪坝的歌乐山。车过西南政法大学(老校区)门前,树海读书阁,隔着车窗扫了一眼,狭小的校门敞开,低矮的围墙静默,一瞬间的感觉是那样古老,甚至有些陈旧。这就是著名的西政大吗?不由地想起刘禹锡《陋室铭》中“山不在高,精彩读书阁,有仙则名,金门读书阁;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句子,金门读书阁。的确,一所名校的名气,不在于门楼有多大,围墙有多高,楼房有多少,而在于其内在的底蕴和功力啊。
  车子沿着山道回环往复,盘旋向前。车窗外,近处,树木繁茂,丛林阴郁;青松翠柏,参天蔽日。远处,山势逶迤,争相直上;云雾缭绕,松涛凄厉。树林间隙,枝桠树叶之间,随处可见一座座石碑矗立着,或高,或低,金霏读书阁,或新,或旧,身置其中,睹物思人,不由得让人心生一种肃穆敬畏之情。
  在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停车场下车,在一个中年女导游的陪同引导下,我们穿过广场向前走,开始了参观游览。大门处名为《不朽》的浮雕下“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几个字由邓小平亲笔题写。她先不无遗憾地告诉我们说,树海读书阁,著名的白公馆,因为这几天正在进行保护性维修,华闻读书阁,因而不能前往。其余的景点,都可以去看的。
  当问及歌乐山烈士陵园中的“歌乐山&rdquo,金霏读书阁;的含义时候,女导游做了以下解释:因为“大禹治水,召众宾歌乐于此”而得名。不过,他又补充道,也有一种说法是,这里“山林险峻茂密,林涛风声起处,好像唱歌奏乐的声音,因此而得名。”
  随着人流往里走,先到了浮雕北面的陈列总馆。里面其实是“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历史的真实再现。据介绍,里面共有490余张图片、108件实物和“一一、二七&rdquo,广济读书阁;大屠杀半景画,孔子读书阁,对集中营和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黑暗内幕做了比较详尽的介绍和说明。一些著名的革命者,例如杨虎城、叶挺、江竹筠(江姐)等都有所介绍。
  在原重庆市委主要负责人罗世文和车耀先烈士的雕像右侧,树海读书阁,是小萝卜头(宋振中)的雕像,树海读书阁,他脖子上围着的几条红领巾(可能是参观的小朋友亲手系上的),鲜艳如火,辉映着他瘦弱的身躯,消瘦的脸颊和坚毅的眼神。拾级而上,又参观了几处景点,诸如戴笠的会客室、警卫室等,孔子读书阁。无不让人睹物思人,浮想联翩。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无数革命志士为了民主、自由和新中国的前程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白公馆因为内部维修暂时闭馆,精彩读书阁,没有去成,心里未免有些遗憾。不过,听了导游的一些介绍,对这个神秘的所在还是有所了解的:白公馆原为四川军阀白驹为其小妾修建的别墅。后被军统收购。1943年“中美合作所”成立后,树海读书阁,白公馆曾改为来华美军人员招待所,后又作为特别看守所重新关押革命者,树海读书阁,是军统局本部直属看守所。
  在女导游的陪同下,又驱车前往龙隐寺、磁器口参观,这里的景致和先前的看过的相比,真是大不相同,真有恍若隔世之感。古朴的街镇,鳞次栉比的店铺,琳琅满目的极具地方特色的商品,拥挤喧闹的人流,让人流连忘返。
  随后,我们又从磁器口到了渣滓洞。对于“渣滓洞”这个听起来略显怪异的名字,女导游做了以下解释:渣滓洞原本是一个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1939年,国民党军统特务逼死矿主,强行霸占煤窑,将其改造为监狱。
  终于到了渣滓洞。女导游说道:“渣滓洞地方小,名气大啊。进去后,你就会深有体会了。”驻足而望,一座规模不算太大的楼房建筑就掩映在群山丛林之中,树海读书阁。再仔细看,的确,渣滓洞地形十分险要和隐蔽,爱看读书阁。它三面环山,被植被茂密的山峦丛林所拱卫环绕;一面临沟,只有一条通道进入,易守难攻。
  随着人流进入,满怀敬仰之情参观。的确,树海读书阁,渣滓洞并不大:庭院分着内外两层,树海读书阁,高墙耸立,铁丝网探照灯密布。进门就看见外院墙壁上特务所留下的标语口号:“长官看不到、想不到、听不到、做不到的,我们要替长官看到、想到、听到、做到。”外院至今仍然保留有特务办公室和刑讯室,孔子读书阁。刑讯室内,光线阴暗,镣铐、钢鞭、老虎凳等各种刑具虽早已经是锈迹斑斑,却依然弥漫着恐怖血腥之气!此时此刻,让人睹物伤怀,油然而生敬意,不由地想起那黑暗的年代,革命者英勇顽强的斗争事迹和坚贞革命意志!
  内院,主建筑是一座二层(依据地势而建,实际上是一平底一楼房)楼房。据介绍,华闻读书阁,牢房共有十八间,其中男牢房十六间,女牢房两间。一楼(平底)平一室到平八室都关押过革命者;二楼(一楼)楼一室到楼八室也都关押过革命者。
  渣滓洞内所关押的,主要是上下川东三次武装起义被俘、被捕人员,《挺进报》事件被捕人员以及1947年“六一大逮捕”中抓捕的教育、新闻界人士(看到资料图片,精彩读书阁,又想起西政大等众多学府,想起那个年代无数莘莘学子的家国忧患意识和追求革命真理的动人事迹)等,这里最多时关押过三百多人。其中著名的革命者,如江竹筠(江姐)、许建业等都曾在这里关押过。站在院内,宁静读书阁,一眼就看见当年特务们在渣滓洞内布满铁丝网的高高的院墙上所写的“青春一去不复返,仔细想想!认明此时与此地,切莫执迷!”的标语口号。特务们为了&ldquo,爱看读书阁;感召革命者&rdquo,铭华读书阁;,实际上是妄想“从精神上瓦解革命者的斗志”,而在坚强不屈的真正的革命者面前,实际上是痴人做梦,一切都是徒劳的,修身读书阁。其中,树海读书阁,有几个细节尤其令人难以忘记。其一:一间屋子里有一个不算太深的洞,引来不少参观者围观。导游介绍说,2009年一场山洪,冲毁了几间屋子。在修缮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两件铁器——这是首次发现革命者“当年准备越狱用的工具”,进一步佐证了有关人员关于“江竹筠(江姐)等革命者为了越狱而准备工具”的回忆,也充分证明革命者在监狱中依然坚持斗争的精神。其二:关于逃生墙。据女导游介绍,因为连降大雨,渣滓洞的一面墙被山洪暴雨冲跨,看守们让关押在监狱里的革命者去修筑。这些革命者在修墙的时时候,用枯草烂叶和衣服内的棉花,和在泥土里去修建,这就使围墙的牢固性大大降低。1949年11月27日下午集体大屠杀时,一些革命者把这面墙推倒,顺利脱逃。听了这个故事,大家无不为革命者的勇敢无畏聪明睿智而感动和折服。
  参观完毕,我们依依不舍地往外走,自己的思绪依然萦绕在那一段难忘的历史长河中。四周,山峦叠嶂,烟雾缭绕,树林阴翳,林涛声碎;渣滓洞那高高的围墙和灰暗色的川式楼房无声地静默着,仿佛在用另一种方式向世人无声地暗示倾诉着什么。我知道,那是一种值得后人永远铭刻心底的声音,那声音永远不会衰老和过时,永远饱蘸混合着热血激情、无畏坚贞和崇高理想……
相关的主题文章:

  
   8、【现代诗】怒火
  
   冬日河畔漫步
  
   你在心里(外一首)
  
   [url=http://bbs.999yt1.com102/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70]流浪儿[/url]
  
   7月16日岭师支教故事+绿芽社会实践队+教育科学学院 (2)
449#

村庄又添了座新坟
  父亲在屋后头坪里割草的时候,一大群老鸹子突然出现在离他不远的一片松林里。鸹群叫声尖涩凄凉。父亲吃了一惊,心里顿时空闹闹的。
  老鸹子行为复杂,性格凶悍。在乡间,老鸹子叫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不祥的预兆。二十多年前,村庄里就看不见老鸹子了。今天的突然出现,让父亲心悸不已。
  父亲直起身子,看了一眼山下的村庄。村庄笼罩在晨雾里,飘忽柔曼。有两只小狗在阳光下追逐;胜幺伯伯正赶着老黄牛,沿着光滑的山脊从天边回来,树海读书阁。当时,太阳已经爬上了宋家垭垭口,九点多的样子,陆续便有人家飘起了炊烟。炊烟袅袅升起,化在了空中。是做早饭的时候了。
  老鸹子依旧凄怆地叫着,聒噪而粗沉。阳光打在它们身上,被纷乱的羽毛扇成一缕一缕的,散乱地挂在树枝上,广济读书阁
  父亲还没有割满一回草,修身读书阁,但它决定不再割了。他想回家看看母亲有没有做好早饭。走到屋栅头的时候,母亲正在菜园子里割韭菜,见父亲空手回来,有点惊异。还没等母亲开口,父亲便说:“屋后头坪里有一大群老鸹子飞上飞下,叫得人心慌。”母亲听了便有些忧郁。
  母亲仍旧记得很多年前的那件事。有一天黄昏,一大群老鸹子聚集在我家对门山顶。平时这个时候,老鸹子早就归巢了。但是那天老鸹子盘旋在山顶迟迟不肯离去。母亲出去砍柴的时候,还对我说,谁家又有什么不好的事了,老鸹子叫可不是什么好兆头。我望着那一群在暝色中焦躁不安的老鸹子遥想一些遥远的事情。我坚信,它们是一群灵性的鸟,树海读书阁。只有它们才是能够真正走进村庄内部的生灵,它们肯定比我更了解村庄。就在我发愣的当儿,鸹群突然惊飞,与此同时母亲的叫声惊起。我跑过去一看,母亲手中砍柴的刀尖深深地扎进了她的小腿上,鲜血如注。等我回过神来,对门山顶上早已悄无声息了。
  或许,就是因为老鸹子总是和不吉之事相连,人们普遍对它们没有什么好感。这也是为什么二十多年前老鸹子从村庄消失,人们毫不在意的原因。
  &ldquo,树海读书阁;是不是油榨垭的婆婆&hellip,宁静读书阁;…”母亲没有把话说完。父亲明白母亲的意思。他没有回答母亲,只是将目光越过屋顶,向油榨垭方向望了望。
  “吃过早饭去看看婆婆。八十多岁的人了,金霏读书阁,没有多少时间了。”母亲说完,便回屋做饭去了。父亲见灶堂前没有了柴,就到长槽种党参的田边捡柴禾去了。柴还没有捆好,君文四岁的女儿红花从麦田垭过来了。红花边走边扯起嗓子喊:“三婆婆!”母亲急忙走出屋子,没等母亲应答,孔子读书阁,红花又喊开了,“三婆婆!”
  “红花啊,有事吗?”
  红花说:“妈要我问您儿有没有红花油,我爸摔了一跤。”
  “摔得重不重?在哪里摔的?”
  “从凳子上摔下来的,头上磕了大包,妈说擦点红花油就好了。”
  母亲找了红花油,红花拿起就跑。母亲留她吃饭,她头也没回,说了声&ldquo,精彩读书阁;多谢了,二回来吃”就消失在了麦田垭。
  吃过早饭,华闻读书阁,父亲和母亲便到油榨垭幺爸爸家,婆婆正在踏坝上晒太阳,精彩读书阁,见到父亲母亲,华闻读书阁,婆婆很高兴,忙问吃饭没有。
  母亲见婆婆没有什么事,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她搬了把椅子坐在婆婆身边,陪婆婆说话。幺婶娘刚吃完饭,树海读书阁,也坐到踏坝上,婆媳三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幺爸爸不在家,父亲便折回到屋后头坪里去把那半回草背回去。
  幺婶娘最先听到了君文家的哭声。当时,她正起身给婆婆和母亲倒茶,树海读书阁。随后,母亲和婆婆也听到了哭声。刚开始,她们还以为是小孩子不听话,挨了打。仔细一听,金门读书阁,才发现,金门读书阁,先有君文妻子的哭声,再有君文母亲的哭声,最后才是孩子的哭声。
  母亲和幺婶娘叫了声不好,树海读书阁,便朝君文家里赶。
  赶到君文家的时候,君文正直挺挺地躺在床上,两眼无光。
  海如(君文的爹)大叔说,早晨君文去挑水,走到半路上想起堂屋口的电灯不亮,估摸着是灯泡坏了,树海读书阁,便折回去换灯泡。君文是站在凳子上换的,凳子也不高,一米左右,就我们平时家用的那种。君文换灯泡的时候,许是没有站稳,或者别的原因,从凳子上摔了下来,树海读书阁。当时也没有什么事情,君文拍拍屁股上的灰,起身便又挑水去了,孔子读书阁。挑完水,还给牛割了一回草;又把屋栅头凉着的干柴也背了回来;他还翻了一块地,妻子老早以前就让他翻,好种点药材,爱看读书阁,他一直没忙过来;他甚至还到竹园里砍了竹子,把家里的背篓、篓子、满蔷坏了的系修好。
  妻子叫她吃饭的时候,他正在给狗搭窝。狗窝搭好了,他还把砍刀、镰刀磨了一遍。那一天,他似乎要把他一生的事情都做完。
  妻子催了他好几次,他才慢慢吞吞地进屋吃饭,吃完饭,他说有点累了,想睡一会儿。妻子也没在意,以为他真的只是累了。妻子进房间拿萝卜籽的时候,发现君文和衣躺在床上,妻子还想责备君文,鞋子不脱就倒在床上了,树海读书阁。等她给君文脱了鞋后才发现,君文已气若游丝,爱看读书阁,身子也有些僵直了。
  陆续便有人赶来,打电话的打电话,找车的找车的。当天下午,一辆拖拉机把君文拉到了鹤峰县城医院。医生只翻看了一下君文的眼睛,便叫他们转到恩施州医院去。医生说,脑子里有淤血,得赶紧。拖拉机一路突突飞奔,然而还没有赶到医院,君文便咽了气。
  君文死的时候刚好三十六岁,生日都没有过。三十六岁,这是人生的一道坎。正如西方人忌讳数字“13”一样,在我们村庄“36&rdquo,树海读书阁;也是一个很不吉利的数字。我可以列举很多在三十六岁那年因飞来横祸去世的人,当然,这又更加重了人们对三十六岁的恐惧。三十六,无福有祸,口舌是非,血灾损伤,多有不测,铭华读书阁
  三十六岁那年,你会发现,整个人都没了劲,孔子读书阁。好像是前几年用劲过猛,把这一年的劲都用完了。那一年,人们都小心翼翼地过。因为,你极可能毫无征兆地被一个你平时不以为意的小土坑困住;你还可能被一截土路、半段木桩、甚至是一丛野草缠住脚步,在那里耗掉你剩下的所有岁月
  在村庄,我们会大肆操办三十六岁的生日。一者,精彩读书阁,过了三十六岁,人才真正长顺;再者,可以冲喜,企图通过办喜事来驱除魔杖,祈求平安。
  君文没有跨过这道坎。他的人生停留在了三十六岁,停留在了这个人人都很畏惧的年龄里。以后,如果有人谈起君文,除了扼腕叹息之外,我相信,还会有挥之不去的惊恐与疑惧。
  村庄就这样少了一个人。它会因此少掉好多东西。在过去的三十六年里,君文在这个村庄留下的一切生命痕迹,都会因为他的消失而消失。他没有经得住时间地消磨,在三十六岁的时候,他用完了他一生的光阴。此后,再也不会有了。
  此刻,他的妻子、孩子,还有母亲趴在棺木旁边,金霏读书阁,哭得像个泪人。
  他的母亲说,孩子你起来吧,你女儿在喊你呢。
  躺在棺木里的的确是君文,我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伙伴。尽管他比我大几岁,但我们一起放过牛,摘过野果,在他家屋后的大岭堡做过游戏,赛过跑。他性情温和,逢人都笑。
  父亲在电话里告诉我君文去世的消息的时候,江南的雾还没有散去,它定是眷恋大地上的事情,不然它早就散了。
  有时候,只要一个名字,就能把村庄的记忆擦亮,随之而来的是沉甸甸的往事以及一株草,一条河,一颗星,几片叶子
  父亲说,老鸹子自从那天出现过后,就又消失了,就像从不曾来过一样,说没就没了,一身鬼气。
  很多年后,我在江南的一座古镇上,为君文写了些文字。我希望这些文字能够抵达君文的墓旁,为他长成一株墓草,好让他在春暖花开的时节,听到鸟语和花香;好让那帮花儿草儿蝶儿都在他的世界里低吟浅唱。
  君文,的的确确在这个村庄里生活过,现在,他说没有就没有了……
  2010.6.14苏州
相关的主题文章:

  
   秋天 妈妈
  
   那不是爱情
  
   那些虫儿
  
   whisky里的温暖
  
   湛蓝的天,我荡一叶小舟划过你的波心
450#

夜撞梧桐忆相思
【导读】思念一个人,就象品着一首忧伤诗歌。其中有浪漫记忆快乐的点滴,更多的是离别的酸楚,宁静读书阁。想你的时候,点击你的视频,努力把遥远的你通过网络拉进我的面前,广济读书阁
  秋去冬来,四季就这样一次次不断轮回。北方现在已经是大雪纷飞,大地早已是一片银装素裹。南方即是阴雨连绵,细雨漂零的子夜依然黝黑,阴霾的天空不断落下沧桑泪水,树海读书阁冬天的雨为何滴入心头总是充满苦涩?“人生多少春秋里,留住一冬季,怎禁妩媚破东风,几缀杜鹃红在雨丝中。”飘飘的纷雨飘过女娲的七彩石、飘过迢迢牵牛星、飘过山、飘过水,今年;今夜的这一场冬雨来的如此凄凄幽幽,恍如承载着千古万千湿透的情愫!
  
  感叹人生能有几个冬天?冬雨过后,南方银装素裹的日子蹒跚走来时,世间万物将会沉睡如今夜。可是什么都可以沉睡,万物依然安睡,树海读书阁,但人的思想无法沉睡,灵魂无法沉睡,孤独无法沉睡,寂寞也无法沉睡,寂寞的人依然独守孤灯。
  
  独自行走在初冬的傍晚,小镇街道的路灯;发出苍昏的黄光,不适初寒的人们早早关了店门,出行归家的行人步跋匆匆。我埋头疾走在归宿的路上。小街的拐角处,不经意间的一抬头,近乎麻木的目光,竟与一傍的梧桐树撞了个满怀。近景,是灰蓝的仿古墙,金门读书阁,飘着细雨。远景,是瓦灰的天空,灰色的山脉,灰雾茫茫,渗透着远方黄色的灯光......
  
  忽闻,一滴暮色的雨珠,晶莹,剔透,自梧桐树技尖悄然滑落,跌落在坚硬的水泥地上,我听见,它的心,碎裂的声音。此时,我空落的心,慢慢地拾掇起那支离破碎的记忆
  
  恍若隔世,恍若隔世!如初冬般凛冽的心,在这么一刹那,竟有些许暖暖的温润,一丝一丝,缓缓荡漾开来。为了裹腹,经年累月颠沛流离地奔波于大江南北之间,飘泊在空转的流年中,我究竟错过了,多少个梧桐花开的傍晚、清晨?这满街道的梧桐树啊,让我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的一位朋友。也许,你就如这梧桐树般,于多年前,被我轻易地遗忘在过往的岁月里。而今天,与梧桐树的不期而遇,是我生命中不可改变的际遇。轻轻拂去岁月蒙上的尘埃,当初的友谊依旧如斯,在心中,一一铺陈开来。
  
  那是一个梧桐树开花的季节。一封陌生的来信,带着几多神秘,抵达我的手心。信封上的字,缠绵俊秀,如春蜂采蜜般轻盈温柔。倚在学校那株梧桐树下,展笺细读,精彩读书阁。原来,是我的一篇短小散文,树海读书阁,第一次发表在某作文期刊上。而你,是第一个让我知道这个消息的人。头上那丛梧桐花,在我青葱的岁月里,蔓延着淡淡的清香,风清扬,几片洁白如雪的花瓣,悠悠地飘落在洁白如雪的信纸上。
  
  之后,我们成为了笔友。常常鸿书传情,金霏读书阁。与你的友谊,不仅仅因为,你是第一个给我写信的同学。而是,在那个有点张狂的青春岁月里,树海读书阁,我们都疯狂地膜拜着缪斯这位圣洁的女神......现在,我行走在冬雨的夜晚里,只有朔风轻轻的吹过身边,地上已是一片能踩上脚印的湿地,我用心灵聆听这些来自天庭里精灵的声音,默默地望着这已是寒冬细雨纷飞的世界。沉静在里面,我听到了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前面的梧桐树披上了一簇簇的灯光,在雨水的作用下,在夜灯的散射下,衬托着冬夜里的沉静。置身在这样的天地里,心灵早已澄澈无比,孔子读书阁,像一片冬雨躺在大地的怀抱里,爱看读书阁,倾听着周围这一份难得的静寂,让灵魂出鞘,请星光、月色重塑,我想给自己的心灵镀一层清清的光辉。
  
  曾记得我对你说,我表面热情,内心孤独。你说,你表面孤独,内心仍然孤独。两个孤独的人,在那段有点迷茫岁月里,尺素相传,讨论着一些关于文字的东西,也交流着学校里发生的故事。我期盼的目光,总会在出入校门时,树海读书阁,落在收发室外的小黑板上。《初中散文报》或许已在我用过的书柜里,泛着历经时光的黄,华闻读书阁。当初,你坚持每月给我送《初中散文报》,并且,总会在报头的空白处,题上一首自己写的诗。当时并不宽裕的家庭,不会给我们太多的零花钱。而你,却将这些零花钱,全部用在了邮票和诗报上,爱看读书阁,让一直自认为孤独的我,心里时时涌上春的暖意,华闻读书阁。那无需绿叶陪衬的梧桐花,在心底,淡淡地开成四季风景,树海读书阁
  
  浮华俗世,这样的缘分真的太难得,金门读书阁;炎凉人间,这样的相知真的太珍贵。然而,世事艰难,不是所有的愿望都可以那么轻易实现。于是与你一样,我也只能用自己的方式来爱你和疼你。认真地,深情地爱你;小心地,好好地来疼你。
  
  那时候我常常以开玩笑的口吻对你说,真希望自己拥有这样一种法力,可以把你变成一个可以用掌心相握的小人儿,放在自己贴身的口袋里面。每当自己想你的时候,便可以随时掏出来看看、亲亲,和你说说话;然后再小心地放回去,伴自己一路的凄清和孤单
  
  只是有一点,我不能忘怀,在这样的景致里我们曾放开双手捕捉这纷飞的雪花的时刻,那时你的笑声就像这灯光一样纯净,弹射在我的心坎上,忘情的感觉里我们张开的双手多像一对蝴蝶翩翩起舞在雪白的大地上,那串串的脚印在交错着,记录着我们天真的欢乐。这个世界也从此给了我无限的欢欣和永不褪色的美好回忆
  
  如今,你依然永远都不可能拥有那种异想天开的超能。而我,却已经深深中了爱情魔咒的蛊惑。只要在还活着的今生今世,便再也走不出对你深切的思念牵挂,走不出对你真挚的疼惜和爱恋。也只要还在遥遥相守的那一天,便再也走不出那种浅浅的忧伤
  
  虽然我们不能朝夕相守,不能晨昏相伴,虽然时空隔断了我们那永远凝视的目光,但思念却穿越遥远的空间,走到了一起。冬季,那晴空中的每一束阳光,那阴霾中的每一缕雾气,那夜空里的每一颗星星,那寂静中的每一声鸟啼……所有的一切,都带着思念的痕迹,轻轻地轻轻地走入我的心里。风来时有你发出的低语,风走时有我捎带的秘密。心不曾远离,距离再远又有什么关系?虽然我们不能相拥,但我们能用心中的思念为自己也为对方取暖,让我们的心远守握冬季
  
  雨花,飘洒;守望,悲沉。忧伤,如这季节里刺骨的寒风,剔去心头的浮躁与根根被牵动的思绪,蔓延开来的是无法愈合的伤口,孔子读书阁,因为思念,而被伤得鲜血淋漓。冬雨,如同我思念灵魂,肆意游走在漆黑的夜,迷失了方向。想你,想你,此刻,我只想静静地想你,想你,伴随着街道深处传送出一首伤感音乐,如同幽幽的情怀,等待许久,我急切期盼冬天雪花早目来临,我会伸出双臂,将它拥入怀中。让我的体温,去消融雪花的身形,如同煎熬,将灵魂烘焙成一具没有思想、没有血泪、没有表情的木偶,开始遗忘遗忘曾经深恋的笑容,温习了千次的招手,回味了万遍的呼唤。那时我会双手缕住数朵雪花,看它们在我的手心里消融,消融成滴滴的泪水,湿了视线里孤独的双眸。
  
  此时,孔子读书阁,夜,已深。无眠。凭窗而立,夜色中的苍穹,金霏读书阁,无星,亦无月。深邃,冷清,精彩读书阁0沉默。窗外,树海读书阁,仍有几户人家的灯光,透过厚厚的窗帘,点缀着夜的孤寂。往事,被一株梧桐树,从尘封已久的记忆中,打捞出来。我便无法,再扼制自己思念的情愫了。
  
  无数个辗转难眠的夜里,我孤独无依的灵魂像一缕风飘荡在夜色里,找不到可以栖息的归处。而思念寂寞却像挂在天边的残云,孤独无助的随风漂零……你知不知道,你知不知道痛苦的滋味,痛苦是因为想忘记谁;你知不知道,你知不知道忘记一个人的滋味,就像欣赏一种残酷的美,然后用很小很小的声音,告诉自己要坚强的面对……你知不知道,你知不知道寂寞的滋味,树海读书阁.3寂寞是因为思念谁;你知不知道,你知不知道思念一个人的滋味,就像喝了一杯冰冷的水,然后用很长很长的时间,精彩读书阁,一颗一颗的流成,流成热泪……
  
  思念一个人,就象品着一首忧伤诗歌。其中有浪漫记忆,树海读书阁快乐的点滴,更多的是离别的酸楚。想你的时候,点击你的视频,努力把遥远的你通过网络拉进我的面前。虽然是隔着冰冷的屏幕,虽然只是平常的家常俗语,却表达的实在。最欣赏的总是那些激励的话语,如“一切为了孩子”,“未来美好的”,“好好生活”……它给我无聊的日子注入温馨,让我如饮甘泉。虽然孤独寂寞,但一想到你关切的眼光,心中的花儿就淡淡的沁香,舒展我善感的容颜,感受着你乐观的微笑和踏实的追求
  
  思念如潮!思念如潮!今夜的这份思念,铭华读书阁,与无边的风月无关,与暧昧的爱情无关。今夜的这份思念,不需要撩人的月色做铺垫,也不需要妖娆的花朵做装饰。这份思念,纯净,树海读书阁,坦荡,自然,如手中这杯淡淡的绿茶,?a href='http://sanwenzx.com/plus/search.php?kwtype=0&keyword=+%C1%F4' target='_blank'>留恋仄∽殴赜谀阄业那逑恪?br />  
  我想,于我,或许,你也选择了遗忘遗忘在已飘远的岁月的风里。不是不愿想起,也不是不敢想起,而是,已无法再想起。一些关于青春的痛疼,在过往的岁月中,修身读书阁,已被稀释,挥发,了无踪影。
  
  这样也好。这份思念,你已没有知道的必要了。【责任编辑可儿
相关的主题文章:

  
   断爱
  
   夜_18
  
   因为爱….
  
   西施(诗歌)
  
   今世轮回续前缘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