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县耗费巨资争世界第一牛虚名是本末倒置
【
散文在线•时事聚焦】报道:在国家级贫困县湖北郧西县
七夕广场上,有一座“
世界第一牛”铜雕。这座于2010年8月安置在广场上的铜雕,长19米,宽5.9米,高2.7米,用12吨纯铜铸成,是
世界最大的卧式铜牛,也是该县最具标志性的雕塑之一,耗资达百余万元(12月27日人民网)。打造出一个县区的地域标志,用牛做个雕塑这本也无可厚非,但对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来说,地方财政和群众
生活本就不会太富裕,每一分钱都该用在扶贫致富上,“
世界第一牛”扶不了贫,致不了富,耗资百万,让百姓做了冤大头,这才是公众纷纷议论的原因。
地处鄂西北的郧西,近年来大力开发“
七夕文化”,不仅建起颇具规模的
七夕广场、
七夕公园、人造
月亮等系列景观,还连续举办了两届‘
七夕文化节’,邀请当红明星放歌。《郧西县
旅游经济发展之现状与
思考》提出:将城区沿河道路岸边20多公里雕有
七夕文化符号的汉白玉栏杆进行开发包装,申报成
世界吉尼斯记录。据了解,在
七夕文化的传说中,牛是牛郎织女得以相知相识,并成为佳偶的重要媒介。为塑造“神牛”形象,该县铸成了这座卧牛铜雕。这是当地
旅游开发的一项工程,
树海读书阁,想用它来筑巢引凤,获取
旅游收入。只要有可观的收入,别人
自然无话可说。恰恰这二年来,游人稀少没有赚到钱,显然是亏大了,这才引起民众的不满,
精彩读书阁,说这钱花的不是地方。
近年来,随着
文化兴国战略的实施,不少地方也打起了
文化强市、
文化兴县的名片。当然,对于
历史文化深厚之地,这张名片无疑能给当地的经济带来机会,为当地
旅游发展提供不竭的源泉,
树海读书阁。但是像湖北郧西县这样塑造“
世界第一牛”无疑是饮鸩止渴。据“2012年湖北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汇总统计表”显示,2011年十堰市
乡村人口数244.53万人,贫困人口就有116.5163万人,贫困发生率47.6%,在湖北省17个地级市中,贫困程度仅次于神农架林区(林区贫困发生率48%),是全省贫困发生率20.2%的2.35倍。同时,郧西在十堰下辖5个山区县中贫困发生率为最高。在这样的
现实背景下,耗资百万建“
世界第一牛”雕像非常不合时宜,毫无体恤民生意识,现在网民在留言中都在痛批。网民在水一方评论说:“这种好大喜功催生的皮毛表象上的“
世界第一”,不仅给世间留下笑柄,而且凸显深入骨髓的自卑心理,可怜又可悲。”
牛是勤劳坚韧、无私奉献的象征。国内外许多
城市公共场所,都建有牛的雕塑。如国外美国纽约华尔街,由意大利
艺术家狄摩迪卡设计的身长5米、重达6300公斤的铜牛雕像,无数前来观光的游客都愿与铜牛合影留念,并以抚摸牛角祈求好运。国内深圳的拓荒牛,大连金牛湾开发区的拓荒牛等。这些雕塑,是代表着本地人们的意志,在鼓励人们
追求一种
精神,激励人们坚持改革开放,且花钱不多,因而是值得肯定的。郧西县为了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用铜牛作为当地
文化底蕴的雕塑,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但你得量体裁衣、精打细算。铸造一个小的不行吗,非要搞一个“
世界第一牛”铜雕出来,不用说当地群众,
孔子读书阁,就是围观者都会感到心疼,至少让人觉得理财思路存在偏差,没有把钱用在“刀刃”上。
为何一些贫困县在脱贫之路上往往难见起色,上一个五年是贫困,这一个五年过去了还是贫困?就因为我们有些政府官员作风不实,
爱看读书阁,没有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去发展地方经济、改善民生,而是热衷于劳民伤财搞花架子,挤占有限资源,透支发展后劲,
铭华读书阁,加剧地方贫困。暴露出安于现状、贪图享受、作风浮夸、不思进取的懒政心态。没钱才贫困,有钱才铸牛,既然贫困成国家级,
树海读书阁,为何要铸这“
世界第一牛&rdquo,
孔子读书阁;?目的很明显,主要还是想出名。除了哗众取宠以外,没有丝毫实际意义。反映出当地一些领导干部不是在务实地工作,
金霏读书阁,而是在搞花拳绣腿,沽名钓誉,
华闻读书阁,让人们看了很不顺眼。看来,浮躁确实有着一股牛气。
不过,他们出名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一个是头顶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一个是该县
七夕广场上,有一座&ldquo,
树海读书阁;
世界第一牛”铜雕,一贫一大,
金霏读书阁,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笔者认为,“
世界第一牛”落户国家级贫困县是“瞎折腾”。有网民质疑这个铜雕的钱从何而来?该县官员作出回应说:“建造铜牛的资金,来源于企业捐款和地方自筹,没有挪用专款专用的国家扶贫资金”,仿佛十分无辜。打造
城市形象景观与改善民生福利,理应分清轻重缓急,在群众温饱、孩子上学等等问题还没解决的情况下,动用大量公共财政资金去争中看不中用的虚名,不分先后,不辨虚实,不是政治智慧不足么?非但公众要骂娘,甚至同僚也当作笑话来看。难道只有上级拨款才是政府的钱,企业捐款和地方自筹就不是政府的钱,这个逻辑是说不过去的。
这些年来,争“第一”之风不止,不能“
世界第一”、“亚洲无双”,最不济也要“全国领先”。经济发达地区弄一弄也就算了,他们有钱,折腾得起,可尴尬的事实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甚至是国家级贫困地区,
追求“第一”的热情并不亚于经济发达地区,就让人很费解。“
世界第一牛”这样靠政府运作创造“
世界之最”,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万人吃火锅,千人甩长发,万米大蒜辫,1.8吨的豆腐干……这些拼人数、求数字的“
世界之最”正在不停的被制造出来。作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动用百余万资金修建这么个地域标志,未免太过奢侈,如此大手笔,让人喟叹。可见,既使是贫困县也真的“不差钱”。
这个建了三年的铜雕,要不是近日游客在论坛上发贴反映,至今好多人根本不知道郧西还有个“
世界第一牛”。细心的游客发现,其头部和尾部的两块简介牌上,所写铜牛的体宽、身高均不相同,一个是“体宽5.6米,高2.38米”,一个是“宽5.9米,高2.7米”。作为标志性的雕塑,简介牌上的介绍竟然自相矛盾,令人大跌眼镜。出现这样低级的差错,怎么“牛”得起来?
网友们调侃说道:“前面简介是当地土牛,后面的简介是天上的神牛。”再大再威武的神牛,也无法摆脱只是雕塑的
命运。百万元的“天下第一牛”能干啥?引不来游客,改善不了群众的
生活,就是个不切实际的“
伤心工程”。如此“继往开来”的“神牛”无疑是对当地的最大讽刺,期待当地政府不要再搞这些要面子不要“肚子”的虚荣工程了。
郧西县之所以会被评为国家级贫困县,就是因为它经济上的落后。拿着国家给与发展经济的款项去建“铜牛”这样的形象工程,去争“
世界第一”,这本来就滑稽可笑,只会让人们更加鄙视,也断然不会给他们带来所谓的政治前途。因为,老百姓的
眼睛是雪亮的,没有
生活的切实改善,再怎么“形象”也没有用。更何况,在自己引以为豪的“铜牛政绩”上,就连牛头和牛尾部分的简介牌都会出现矛盾,还怎么能让人放心地把权力交给他们呢?打造一座除却观赏性外毫无其他实用
价值的铜雕,于这个县里的人民来说,无异于送给一个饥饿的人一朵
玫瑰花,在个人的温饱问题都未得到解决的时候,估计没有谁会有雅兴去观赏那既不能吃也不能穿的
世界第一铜牛雕塑吧。
贫困县的
旅游经济真能靠一头牛就能拉动吗,答案是否定的,这两年来的收入就是明证。说明打造的这项“标志工程”,是出错了风头。在人们的心目中,牛任劳任怨,勤奋朴实,吃的是草,挤出来却是奶,是勤劳朴实的象征,但勋西县花费巨资建造铜雕,却丝毫看不出一点与牛形象沾边的事来,相反却与牛勤劳朴实的形象相去甚远,体现了决策者不同凡响的“牛气”。一个明智的决策者,必然在决策前广泛征询民意,对民众不答应、不满意、不高兴的事,绝对不做。在贫困县建“天下第一牛”,我想渴望迅速脱贫致富的勋西百姓是有意见的。但勋西县的决策者们,却一意孤行,我行我素,全然不把民意当回事。在他们的潜意识中,民意对自己的去留、升迁,甚至好坏都毫无影响,只要上级满意,不必顾及民意,其不屑民意的“牛”气昭然若揭。
“
世界第一牛”承载的
文化价值终究难敌美国小其很多的“华尔街牛”,在改变郧西县的贫困面貌上也很难说有积极意义。我们需要的不是浮躁,不是靠做几篇华而不实的表面
文章,而是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几件好事、实事,多解决几个热点、难点的民生问题。不好好发展经济,而搞这些形象政绩,企图用一头天外飞来的“
世界第一”铜牛,摘掉头上“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这也未免太自欺欺人。诚然,
世界上确实有很多地方的经济就靠着那么些著名的景点和建筑就搞得风生水起,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
旅游经济产业的兴旺绝不仅仅来自于一个刻意为之的、没有一丝
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的人造景观。
旅游景观的
生命力,不仅来自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更来自于其本身所传承和传达出来的人文气息。所以,妄图用人为制造噱头,吸引围观的想法都是不对的,也往往会带来负效益。
慷慨折腾出这么一个华而不实的“牛”,当地政府给人们是一种自私务虚的形象。应该把有限的资源放到最有效改善和发展民生上,把投资放在发展交通、
教育、卫生等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事业中去。只有踏实带领干部干事创业,引领百姓增收致富才是正道。耗费巨资争“
世界第一牛”的虚名这是本末倒置,避重就轻的乱象,无疑是不智之举;实质是
追求短期政绩的急功近利行为,与富有
精神文化内涵、鼓舞人心的“
世界第一”离题万里。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结果,只会造成劳民伤财。政府要政绩,无可非议,但你的重点必须是放在发展经济、造福百姓上,尽快使当地“咸鱼翻身”摘掉贫困县的帽子,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县、小康县,相信,即使没有这个“
世界第一牛”,老百姓也会竖起大拇指,赞美政府领导致富有方:真牛。当辖区所有群众都衣食无忧后,你再兴
城市美化或者
文化工程,象华西村那样,铸造一坐令人瞩目、
价值达3亿元的金牛,别人也不会置疑或拍砖。
形象工程在民众质疑声中不断涌现,反证了类似项目在规划运作时,压根儿就没有征求尊重群众意见,皆由地方领导拍板定夺。为了政绩,为了个人前途,部分官员不顾“家底不厚、民生不实”的现状,不遗余力的大搞“形象工程”,不断造就“海市蜃楼”等虚假繁荣盛况,不断透支百姓的“信任度”,大大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郧西不将改善百姓
生活作为政府头等大事来抓,反而去建“
世界第一牛”,这是政治智慧不
成熟的体现。其结果除了引来无限的骂名和嘲讽之外,剩下的就只有当地百姓的失望与心酸。贫困县将有限资金,被用在徒有虚名上,说明这些领导干部执政的理念和能力有问题,上级应该考虑早点让他们下课为好。
百余万元对于一个贫困县来讲,绝对是一个大数目。如果用在扶贫开发上,该县的贫困面貌定能大为改观。这些钱可以修很多水渠、公路,为农户买几百头耕牛,帮助很多
家庭脱困。有
网友说这“
世界第一牛”,是“牛”了官员“熊”了老百姓一点不假。该县财政每年都要接受国家数亿元扶贫转移支付资金,靠施舍过日子。当地领导干部,理应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一切事业的
精神,把主要精力用在带领全县人民脱贫致富上。让群众吃得饱、穿得暖。用干部的“辛勤指数”提升群众的“
幸福指数”,只有真心“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干部,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
世界第一牛”风波,也警示
那些贫困县官员们,要扎扎实实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将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落实到基层,努力增强老百姓的
幸福感。要以“
世界第一牛”为耻,认真吸取教训,为建成小康社会和“
美丽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2012-12-29 19:19:24
相关的主题文章:
乡村纪事(八)自审 时光-怀旧色 感受内乡水利新变化 “上虞厂房网”网名的来历 迟来的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