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mwon

registered

 

Back to the list «1718192021222324» / 5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aptop Power Adapter Market 2020 [copy link]

301#

流放者的土地
   一
    东北终究是东北,现在已是盛夏的尾梢,江南的西瓜早就收藤了,而这里似乎
还刚刚开旺,大路边高高低低地延绵着一堵用西瓜砌成的墙,瓜农们还在从绿油油
的瓜地里一个个捧出来往上面堆。停车一问价钱,大吃一惊,才八分钱一斤。买了
一大堆搬到车上,先切开一个在路边啃起来。一口下去又是一惊,竟是我平生很少
领略过的清爽和甘甜!以往在江南西瓜下市季节,总有一批“北方瓜”来收场,那
些瓜吃起来又粗又淡,很为江南人所鄙视,我还曾为此可怜过北方朋友北方
朋友辩解说,那是由于要长途运输,老早摘下一些根本没熟的瓜在车皮和仓库里慢
慢蹲熟的,代表不了北方瓜。今天我才真正信了,不禁边吃西瓜边抬头打量起眼前
的土地。这里的天蓝得特别深,因此把白云衬托得银亮而富有立体感。蓝天白云
面全是植物,有庄稼,也有自生自灭的花草。与大西北相比,这里一点也不荒瘠,
但与江南相比,这里似乎又缺少了那些温馨而精致的曲曲弯弯,透着点儿苍凉和浩
茫。
    这片土地,竟然会蕴藏着这么多的甘甜么?
    我想这个问题的时候心头不禁一颤,因为我正站在从牡丹江到镜泊湖去的半道
上,脚下是黑龙江省宁安县,爱看读书阁,清代被称之为“宁古塔”的所在。只要对清史稍有涉
猎的读者都能理解我的心情,在漫长的数百年间,不知有多少所谓“犯人”的判决
书上写着“流放宁古塔”!    我是在很多年前读鲁迅论及清代文字狱的文章时首
次看到这个地名的,因为它与狞厉的政治迫害和惨烈的人生遭遇连在一起,使我忍
不住抬起头来遥想它的地理形貌。后来我本人不知为什么对文字狱的史料也越来越
重视起来,因而这个地名便成了我阅读中的常见词汇。近年来喜欢读一些地域文化
的著作,在拜读谢国桢先生写于半个世纪前的《清初东北流人考》和李兴盛先生
年前出版的《东北流人史》①时更是反复与它打交道了。今天,我居然真的踏到了
这块著名的土地上面,而它首先给我的居然是甘甜!
    有那么多的朝廷在案以它作为句点,因此“宁古塔”三个再平静不过的字成了
全国官员和文士心底最不吉祥的符咒。任何人都有可能一夜之间与这里产生终身性
的联结,而到了这里,财产、功名、荣誉、学识,乃至整个身家性命都会堕入漆黑
的深渊,几乎不大可能再泅得出来。金銮殿离这里很远又很近,因此这三个字常常
悄悄地潜入高枕锦衾间的恶梦,把那么多的人吓出一身身冷汗。清代统治者特别喜
欢流放江南人,因此这块土地与我的出身地和谋生地也有着很深的缘分。几百年前
的江浙口音和现在一定会有不少差别了吧,但云还是这样的云,天还是这样的天。
    地可不是这样的地。有一本叫做《研堂见闻杂记》的书上写道,当时的宁古塔
,几乎不是人间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被虎狼恶兽吃掉,甚至被饿昏了
的当地人分而食之,能活下来的不多。当时另有一个著名的流放地叫尚阳堡,也是
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地名,但与宁古塔一比,尚阳堡还有房子可住,还能活得下来
,简直好到天上去了。也许有人会想,有塔的地方总该有点文明的遗留吧,怎么会
这样?这就搞错了。宁古塔没有塔,这三个字完全是满语的音译,意为“六个”(
“宁古”为“六”,“塔”为“个”),据说很早的时候曾有兄弟六人在这里住过
,而这六个人可能还与后来的清室攀得上远亲。
    今天我的出发地和目的地都很漂亮,想想吧,精彩读书阁,牡丹江、镜泊湖,连名字也已经
美不胜收了,但我此行的主要目的却是这半道上的流放地。由它,又联想到东北其
他几个著名的流放地如今天的沈阳(当时称盛京)、辽宁开原县(即当时的尚阳堡
)以及齐齐哈尔(当时称卜魁)等处,我,又想来触摸中国历史身上某些让人不太
舒服的部位了。
    
  ------------------------------------------------------------------
&nbsp,树海读书阁;  ①  这些论著也为本文提供了很多史料和线索,谨此感谢。--作者
                         &nbsp,华闻读书阁;          二
    中国古代列朝对犯人的惩罚,条例繁杂,但粗粗说来无外乎打、杀、流放三种
。打是轻刑,杀是极刑,流放不轻不重嵌在中间。
    打的名堂就很多,打的工具(如笞、杖之类)、方式和数量都不一样。再道貌
岸然的高官,金霏读书阁,再斯文儒雅的学者,从小受足了“非礼勿视”的教育,树海读书阁,举手投足蕴藉
有度,刚才站到殿阙中央来讲话时还细声慢气地努力调动一连串深奥典故用以替代
一切世俗词汇呢,简直雅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突然不知是哪句话讲错了,立即被
一群宫廷侍卫按倒在地,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扒下裤子,一五一十打将起来。苍白的
肌肉,殷红的鲜血,不敢大声发出的哀号,乱作一团的白发,强烈地提醒着端立在
一旁的文武百官:你们说到底只是一种生理性的存在。用思想来辩驳思想,用理性
来面对理性,从来没有那回事儿。一言不合,请亮出尊臀。与此间风景相比,著书
立说、砌磋研讨,实在成了一种可笑的存在。中国社会总是不讲道理,也不要道理
,便与此有关。
    杀的花样就更多了。我早年在一本旧书中读到嘉庆皇帝如何杀戮一个在圆明园
试图向他动刀的厨师的具体记述,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后来我终于对其他杀人花样
也有所了解了,真希望我们下一代不要再有人去知道这些事情。那一大套款式,绝
对只有那些彻底丢弃了人性却又保持着充分想象力的人才能设计得出来。以我看来
他们的设计原则是把死这件事情变成一个可供细细品味、慢慢咀嚼的漫长过程,金霏读书阁,在
这一过程中,组成人的一切器官和肌肤全都成了痛苦的由头,因此受刑者只能怨恨
自己竟然是个人。我相信中国的宫廷官府所实施的杀人办法,是人类从猿猴变过来
之后几十万年间最为残酷的自戕游戏,即便是豺狼虎豹在旁看了也会瞠目结舌。幸
中国的皇帝在这方面都没有神经脆弱的毛病,他们总是玩牌一样掂量着各种死法
,有时突然想起“犯人”战功赫赫或学富五车,会特别开恩换一种等级略低一点的
死法,孔子读书阁,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将死的“犯人”会衷心地叩谢皇恩浩荡,而且皇帝自己
也觉得仁慈过人、宅心宽厚。皇帝的这个习惯倒是成了中国的社会惯例,许多笑容
可掬的方案权衡,常常以总体性的残忍为前提。残忍成了一种广泛传染的历史病菌
和社会病菌,动不动就采取极端措施,驱逐了人道、公德、信义、宽容、和平。
    现在可以回到流放上来了。说过了杀的花样,流放确实成了一种极为仁厚的惩
罚,但实际上对承受者来说,杀起来再慢也总不会拖延太久,而流放却是一种长时
间的可怖折磨,孔子读书阁。死了倒也罢了,问题是人还活着,种种不幸都要用心灵去一点点消
受,这就比死都烦难了。就以当时流放东北的江南人和中原人来说,首先让人受不
了的事实是流放的株连规模。有时不仅全家流放,而且祸及九族,所有远远近近的
亲戚,甚至包括邻里,全都成了流放者,往往是几十人、百余人的队伍,浩浩荡荡
。别以为这样热热闹闹一起远行并不差,须知这些几天前还是锦衣玉食的家庭都已
被查抄,树海读书阁,家产财物荡然无存,而且到流放地之后做什么也早已定下,如“赏给出力
兵丁为奴”,“给披甲人为奴&rdquo,铭华读书阁;等等,从孩子开始都已经是奴隶。一路上怕他们逃
走,便枷锁千里。我现在随手翻开桌上的史料就见到这样一条记载:明宣德八年,
一次有一百七十名犯人流放到东北,但死在路上就有三分之二,到东北只剩下五十
人。由此,一路上的自然艰苦和人为虐待便可想见。好不容易到了流放地,这些奴
隶分配给了主人,主人见美貌的女性就随意糟蹋,怕丈夫碍手碍脚先把丈夫杀了;
人员那么多用不了,选出一些女的卖给娼寮,选出一些男的去换马。最好的待遇算
是在所谓“官庄”里做苦力,当然也完全没有自由,照清代被流放的学者吴兆骞记
述,“官庄人皆骨瘦如柴”,“一年到头,不是种田,即是打围、烧石灰、烧炭,
并无半刻空闲日子。”
    在一本叫《绝域纪略》的书中描写了流放在那里的江南女子汲水的镜头:“春
余即汲,霜雪井溜如山,赤脚单衣悲号于肩担者,不可纪,皆中华富贵家裔也。”
在这些可怜的汲水女里面,肯定有着不少崔莺莺、林黛玉这样的人物,昨日的娇贵
矜持根本不敢再回想,连那点哀怨悱恻的恋爱悲剧,也全部成了奢侈。
&nbsp,树海读书阁;  康熙时期的诗人丁介曾写过这样两句诗:
                    南国佳人多塞北,
                    中原名士半辽阳。
  
这里该包含着多少让人不敢细想的真正大悲剧啊。诗句或许会有些夸张,但当时中
原各省在东北流放地到了“无省无人”的地步是确实的。据李兴盛先生统计,单单
清代的东北流人(其概念比流放犯略大),总数在150万以上。普通平民百姓很
少会被流放,因而其间“名士”和“佳人”的比例确实不低。
    如前所说,这么多人中,很大一部分是株连者,这个冤屈就实在太大了。那些
远亲,可能根本没见过当事人,他们的亲族关系要通过老一辈曲曲折折的比划才能
勉强理清,现在却一古脑儿都被赶到了这儿。在统治者看来,中国人都不是个人,
只是长在家族大树上的叶子,一片叶子看不顺眼了,证明从根上就不好,于是一棵
大树连根儿拔掉。我看“株连”这两个字的原始含义就是这样来的。树上的叶子
么多,不知哪一片会出事而祸及自己,更不知自己的一举一动什么时候会危害到整
棵大树,于是只能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此这般,中国怎么还会有独
立的个体意识呢?我们以往不也见过很多心底里很明白而行动却极其窝囊的人物吗
?有的事,他们如果按心底所想的再坚持一下就坚持出人格和个性来了,但皱眉一
想妻儿老小、亲戚朋友,也就立即改变了主意。既然大树上没有一片叶子敢于面对
风的吹拂、露的浸润、霜的飘洒,整个树林也便成了没有风声鸟声的死林。朝廷需
要的就是这样一片表面上看起来碧绿葱茏的死林,“株连”的目的正在这里。
    我常常设想,那些当事人在东北流放地遇见了以前从来没有听见过、这次却因
自己而罹难的远房亲戚,该会说什么话,作何等样的表情?而那些远房亲戚又会作
什么反应?当事人极其内疚是毫无疑问的,但光内疚够吗?而且内疚什么呢?他或
许要解释一下案情,而他真能搞得清自己的案情吗?
    能说清自己案情的倒是流放者中那一部分真正的罪犯,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刑事
犯;还有一部分属于宫廷内部勾心斗角的失败者,他们大体也说得清自己流放的原
因,其中有些人的经历也很有历史意味,但至少我今天在写这篇文章时对他们兴趣
不大。最说不清楚的是那些文人,不小心沾上了“文字狱”、科场案,一夜之间成
了犯人,竟然福大命大没被砍头,与一大群株连者一起跌跌撞撞地发配到东北来了
,他们大半搞不清自己的案情。
    “文字狱”的无法说清已有很多人写过,不想再说什么了。我想,流放东北的
文人中真正算得上“犯案”的大概就是在科举考试中作弊的那一拨了。明代以降,
特别是清代,壅塞着接二连三的所谓“科场案”,好像鲁迅的祖父后来也挨到了这
类案子里边,幸好没有全家流放,否则我们就没有《阿Q正传》好读了。依我看,
科场中真作弊的有(鲁迅的祖父像是真的),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恣意夸大甚至无
中生有的。例如1657年(顺治十四年)发生过两个著名的科场案,造成被杀、
被流放的人很多,我们不妨选其中较严重的一个即所谓“南闱科场案”稍稍多看几
眼。
    一场考试过去,发榜了,没考上的仕子们满腹牢骚,议论很多,被说得最多的
是考上举人的安徽青年方章钺可能(!)与主考大人是远亲,即所谓“联宗”吧,
理应回避,不回避就有可能作弊。落第考生的这些道听途说被一位官员听到了,就
到顺治皇帝那里奏了一本,顺治皇帝闻奏后立即(!)下旨,正副主考一并革职,
把那位考生方章钺捉来严审。这位安徽考生的父亲叫方拱乾,也在朝中做着官,上
奏说我们家从来没有与主考大人联过宗,联宗之说是误传,因此用不着回避,以前
几届也考过,朝廷可以调查。本来这是一件很容易调查清楚的事情,但麻烦的是皇
帝已经表了态,而且已把两个主考革职了,如果真的没有联过宗,皇帝的脸往哪儿
搁?因此朝廷上下一口咬定,你们两家一定联过宗,不可能不联宗,没有理由不联
宗,为什么不联宗?不联宗才怪呢!既然肯定联过宗,那就应该在子弟考试时回避
,不回避就是犯罪。刑部花了不少时间琢磨这个案子,再琢磨皇帝的心思,最后心
一横,拟了个处理方案上报,大致意思无非是,正副主考已经激起圣怒,被皇帝亲
自革了职,那就干脆处死算了,把事情做到底别人也就没话说了;至于考生方章钺
,朝廷不承认他是举人,作废。
    这个处理方案送到了顺治皇帝那里,大家原先以为皇帝也许会比刑部宽大一点
,做点姿态,没想到皇帝的回旨极其可怕:正、副主考斩首,没什么客气的;还有
他们领导的其他所有试官到哪里去了?一共十八名,全部绞刑,家产没收,他们的
妻子女儿一概做奴隶。听说已经死了一个姓卢的考官了?算他幸运,但他的家产也
要没收,他的妻子女儿也要去做奴隶。还有,就让那个安徽考生不做举人算啦?不
行,把八个考取的考生全都收拾一下,他们的家产也应全部没收,每人狠狠打上四
十大板,更重要的是,他们这群考生的父母、兄弟、妻子,要与这几个人一起,全
部流放到宁古塔!(参见《清世主实录》卷121)
    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判决,处罚之重,到了完全离谱的程度。不就是仅仅一
位考生可能与主考官有点沾亲带故的嫌疑吗?他父亲出来已经把嫌疑排除了,但结
果还是如此惨烈,而且牵涉的面又如此之大。能代表朝廷来考试江南仕子的考官,
无论是学问、社会知名度还是朝廷对他们信任的程度本来都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但
为了其中一个人有那么一丁点儿已经排除了的嫌疑,二十个全部杀掉,一个不留。
而且他们和考生的家属全部不明不白地遭殃。这中间,唯一能把嫌疑的来龙去脉说
得稍稍清楚一点的只有安徽考生一家--方家,其他被杀、被打、被流放的人可能
连基本原因也一无所知。但不管,刑场上早已头颅滚滚、血迹斑斑,去东北的路上
也已经浩浩荡荡。这些考生的家属在跋涉长途中想到前些天身首异处的那二十来个
大学者,心也就平下来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何况人家那么著名的人物临死前也
没吭声,要我冒出来喊冤干啥?充什么英雄?这是中国人面临最大的冤屈和灾难时
精神卫护逻辑。一切原因和理由都没有什么好问的,就算是遇到了一场自然灾害
。且看历来流离失所的灾民,有几个问清过台风形成的原因和山洪暴发的理由?算
啦,低头干活吧,能这样不错啦。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一曲阁湖,心系卿
  
   中秋冥想
  
   【串行淄博】之 三岔之行
  
   "真卑鄙“——有感于玩抢车位
  
   “森林木”,爱前行
302#

王大猫和他的小耗子们(3):迎香
  曾迎香实在是一个漂亮的女孩。
  这不,她留在我日记本里的泪痕依稀。
  那是她不堪某些男生的骚扰而流的,我仔细将它们收在了我的日记本里,华闻读书阁。如果说漂亮也有错的话,金霏读书阁,那她就是一个例子了。因为,班上一个男生写信追求她,并扬言如果她不答应就喊人打她哥哥。不过显然,她高估了他的实力,也低估了我的容忍,精彩读书阁。所以,晚自习下后,一个人在走廊上哭,树海读书阁,我发现的时候,已经泣不成声了。
  我扬手解决了此事。
  一段时间,班上经常莫名其妙的多了些陌生的面孔,甚至还有些校外的人员,在走廊外面幽灵般游荡。有的给她写信,有的借各种机会接近她,那些人读书不怎么样,还深谙死缠烂打的道理。那一阵,我成了名副其实的“护花使者”,跟那些“幽灵”斗智斗勇,甚至扬言不惜用武力来保护这朵“花”。
  时光流转,由于我的从中作梗,很多得了妄想症者退避三舍。但是,却有很多人在心中恨透了我。
  或许,我的某些做法有些极端。我说过,为了他们,我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我说到做到,爱看读书阁
  曾迎香实在是一个优秀的女孩。
  她一直是我的语文科代表,至今舍不得换。
  从她的作文中,可以看出一个天真烂漫的心灵,一双对周围有着细致观察的眼睛,一颗细腻的心思。她的语文一直很好。她的成绩一直都很好。我经常给她讲,多读书,多学知识,我们的小迎香,不仅要秀外,还要慧中。因为容颜的美丽会老去,知识填充的美,永葆青春,孔子读书阁
  努力学习的曾迎香,越来越沉静了,看书的时候,任凭周围的同学如何吵闹,自己可以在一旁安安静静的背书,金霏读书阁,背英语单词,树海读书阁,做习题,大有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气度。努力学习中的曾迎香,越看越漂亮,树海读书阁,越看越像大明星。
  运动场上,不善跑步的她,在飞镖组,拿了个女子组第一名。据说,第一镖还是闭着眼睛扔的,居然是最高的100环,铭华读书阁。我们开玩笑说,闭着眼睛还这么厉害,睁着眼那还得了。我对他们说,我们班跑不过别人,树海读书阁,但我们“飞”得过别人,孔子读书阁,我们属于心灵手巧型。
  曾迎香实在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女孩。
  那张漂亮的脸蛋下面,有一颗细腻的心,有一颗坚强的心,有一颗一心向学的心。在种种困难面前,她未放下过学习。哭过了,擦干眼泪,继续奋斗。
  她用那细腻的心思,静观周围的事物,感知它们的美。一株小小的花,成了她的“小可爱”,小猫小狗,是她恋恋不忘的叮叮和点点,就连河面戏水的鸭,也成了可爱的小精灵。
  永远忘不了那一次在操场上,我因为一些事情,闷闷不乐,被那帮小孩看见了。为了逗我开心,他们做着各种夸张的动作,编草环,草戒指给我戴。而她,则一个接一个的讲笑话,最后,讲得面红耳赤,直到我的脸上露出笑容,才如释重负的离去。
  也忘不了那次,因为我阻止班上一位男生谈恋爱,次数多了,那男生扬言找人打我。他们知道后,七八个人扯着我的衣服,不让我回家,有的甚至急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她就是其中一个。
  曾迎香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孩。漂亮,天真,爱心,细腻,懂事。
  迎香是她的小名,很多同学都这样叫她,我也借来了。
  我希望,迎香永远是一个快乐的女孩。
  愿上天永远眷顾她。
相关的主题文章:

  
   淯溪河的大河
  
   书香三昧 浩瀚心空 生死无瑕------振杰 2015年11月19日星期四 十
  
   藏在心底里的情
  
   读不透的电影世界
  
   生命_3
303#
304#

脱贫线上调研体会,树海读书阁
作为岭南师范学院的一员,我与其他几个小伙伴共同组成了这支名为问金的社会实践队,华闻读书阁,我们调研的核心内容就是了解脱贫扶贫的内容与结果,孔子读书阁
关于我们的调研是采用纯线上的形式,例如“云问卷”和“云走访”等,金霏读书阁,并且通过调查贫困户的生活状况了解具体的相关脱贫内容,铭华读书阁
在脱贫一线的,爱看读书阁,不仅仅是党和中央政府,金霏读书阁,还有我们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他们也是脱贫工作的执行者。刘祖治,树海读书阁,湖南万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树海读书阁。 他用十余年打拼积累的上亿元资金,树海读书阁,将10万余亩荒山建成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孔子读书阁,打造成"中国花湖谷&quot,精彩读书阁;景区,成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优质扶贫产业基地,解决了3000多人就近就业,帮扶和辐射带动园区及周边10多个贫困村脱贫发展、3万多人摆脱贫困。他荣获"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因此,他被老百姓称为永不撤走的"扶贫队长"。
调查了相关的脱贫工作内容之后,我意识到,脱贫工作并不简单,特别在农村地区,我们应该宣传涉及“三农”问题的法律法规和党委、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有关决议、决定、意见和重要举措,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利用网站、标语、黑板报、村组会议等形式多渠道宣传,在村内营造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不管是谁,我们都应该协助上级部门抓好新型社会救助工作。力争到2020年底实现贫困村出列的目标。
撰写:林斌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问金课题调研社会实践队
相关的主题文章:

  
   因为爱上你,我才成了这样的我
  
   心灵的通道
  
   飞花入梦
  
   纹路-童年
  
   《忾气歌》 元健
305#

玄奘与悟空的书信

       亲爱的徒儿悟空:
  你把蜘蛛精都打死了,害得师傅上不了网,不能给你发“伊媚儿”,只好给你写信了!
  我与你师母小芳在天宫已住了好一阵子了,不知你在花果山,树海读书阁,过得可好!
  我这封信写得很慢,因为知道你看字不快。
  我们已经搬家了,不过地址没改,因为搬家顺便把门牌带来了。
  这个礼拜下了两次雨,第一次下了三天,第二次下了四天。
  下雨的时候,你师母小芳总觉得颈椎有点疼,孔子读书阁,看来她以后不能跟你在网上玩《梦幻西游》了。
  还有你观音阿姨说你要我寄去的那件外套,因为邮寄时会超重,所以我们把扣子剪下来放在那件外套的回袋里了,你收到后记住让你狒狒干妈给你缀上,你要照顾好她,再别让她伤心落泪了。
  你嫦娥姊姊今天早上生了,因为我还不知道生的到底是男还是女,所以我不晓得你要当姨姨还是当舅舅,树海读书阁
  最近没什么事,我会再写信给你。对了,金霏读书阁,记住以后不要疯跑了,你也老大不小了,该找个管你的人了。
  阿弥陀魔!阿弥陀佛!
          &nbsp,树海读书阁;               &nbsp,华闻读书阁;                 &nbsp,爱看读书阁;        --师父玄娤
  
  另:我们本来要寄钱给你,但是信封已经黏好了。 
  正要闪的时候,孔子读书阁,徒儿悟空来信了,欣喜若狂,感动泪水啊流成河……悟空的信如是:
  亲爱的师父:
  因为我们那里在搞拆迁,所以我现在不住花果山了。但是,因为没有门牌号,我也不知道我住在哪,感谢中国邮政,我收到了你的邮件,那件外套,佛妈帮我改成背心了,好暖和。好舒服。师父勿念,精彩读书阁
  师父,我现在过得很好,经常去肯德基里吃吃麦当劳。师父,照顾好师母,经常给她按摩一下脖子和劲椎,金霏读书阁,还有手指和脚踝。师父,我很想你,等中国移动降了漫游费,我会给你打电话。嫦娥姐姐生小孩的事情先不要跟八戒说,树海读书阁,他感情比较脆弱,铭华读书阁。疯徒儿悟空敬上。师父,徒儿想你想得心里好难受啊。
  亲爱的师父:想你。这次我给你寄去了一个摄像头和耳麦,以后咱们视频吧。QQ号我也给你申请了,号码是12315,密码是你的生日。八戒自从回了高老庄就再也没有和我联系过,这个呆子,大概一直还在生我的气,沙师弟去年带着他的小儿子来过一次,这家伙快要做爷爷了。
  师父,我要告诉您一件喜事,我就要和白骨精结婚了。我们是从网上认识的,起初只是聊得很投缘。我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她看到我就跑,我使劲追才拦住了她。后来,我们认定对方就是彼此一直要找的人。因为已聊得太久太熟悉了,所以我们以前的那段经历就成了一段不打不相识的爱恋了。
  师父,现在就等着您来给我们主持婚礼了!
                                                                       --徒儿悟空和爱妻白骨精敬上。
  
第二封我给徒儿悟空的信及悟空的回信。
  亲爱的悟空:
  真的要恭喜你了,师傅为你终身大事愁了好久的,想当年无数的美女在你身边出没,虽然有妖,也有些小仙,其中不乏喜欢你的,而你都一心保护师父,没顾得上考虑你的个人问题,“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你面前,你没有珍惜,等你失去的时候你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此。”  
  现在想来,你有些太傻了,反而八戒那呆子懂得。你和白姑娘缘分,其实在当时就开始发生了,只是你不愿朝那方面去想罢了,谁叫她是妖呢?是吗。但是,你还是要记住,恋爱的感觉和结了婚以后的事是有差别的,你们作好准备就行了。师父和师母,祝你们白头到老。
                                                             --师父玄娤
  
  亲爱的师父:
  真的好想您。记得您常跟我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像您我这样师徒一场,合作无间,上辈子肯定什么也没干,光回头了!前日约上红孩儿与哪吒去K歌,那俩丫特土,完全没有音乐的细胞,回想一下,还是师傅有品位,师傅拿手的“Onlyyou”堪称经典之作。
  “Onlyyou”被师父一诠释,确实增色不少,那真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虽然我偶尔还犯点头疼病,但我能克服,您就不用担心了。什么时候我们师徒几人也去KK歌,让我们再次领会您那“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的风采呀!
  师父,我知道您视金钱如粪土,你常说:“钱可以买房子但买不到家,能买到婚姻但买不到爱”。师傅,我悟通了,钱不是一切,反而是痛苦的根源。最最亲爱的师父,把您的钱给我,让我一个人承担痛苦吧!我向如来佛祖保证,坚决不会把您曾经女儿国国王单独相处的事告诉师母,打死我都不说!
                                                                 --悟空敬上
相关的主题文章:

  
   [url=http://222.128.50.79090/showtopic-469.aspx]在春天——辍学[/url]
  
   七律;庚寅年九月十六赠拙荆
  
   丁立梅散文
  
   这些年曾近触动我神经的一个人
  
   6、【现代诗】一个奇怪的梦
306#

无题(微型诗)
雨丝  滑过眼帘
清爽的瀑布  一张张地
疏理心的浮躁
梦中的那幅憧憬
是那朵浅浅而丰厚的白云
已然在阳光长得最茂盛的季节
撑开了真诚的伞

2011.7.11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一株精神的柳树
  
   [/url]
  
   [url=http://121.5.139.57/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63375]不幸的于连——《红与黑》读书笔记

  
   要走就远走高飞
  
   《今天我活着》序
307#

从今天开始,我要快乐
&nbsp,树海读书阁;    很早以前囫囵吞枣读过《呼兰河传》,记得当时心情着实沉重了好久,具体是哪些人物引起的,印象有些模糊了。昨天重听了潮羽领读的《呼兰河传》,重新随着潮羽又在呼兰河镇上走了一遭,孔子读书阁
     &nbsp,华闻读书阁;走在东北边陲呼兰河镇上的灰扑扑的街道两旁,我穿越时空隧道再次遇见了,街道上的灰扑扑的人们。我遇到了有二伯,孔子读书阁,那个从来不知姓名的有二伯,是萧红祖父家的长工。从来到祖父家,金霏读书阁,人们便“有子、大有子、小有子、有二伯”的称呼他,没有人知道他姓甚名谁,也没人关心。有二伯没有固定住所,今天住在房架子随时会倒下来的粉房里,铭华读书阁,明天住在养猪那家小猪官的炕梢。他只有一床被角往外流棉花的被子。有二伯的衣服都是萧红去世祖母穿过的前清旧货,有二伯的鞋子要么没有鞋底,树海读书阁,要么没有鞋跟。有二伯常常偷拿祖父的东西,一个酒壶,一碗大米,潮羽说寒酸得甚至比不上鲁迅笔下的阿Q。
&nbsp,爱看读书阁; &nbsp,树海读书阁;   还遇见了那个冯歪嘴子。冯歪嘴子佝偻于磨房角落,大家曾说他至死也娶不上媳妇,精彩读书阁,生不了儿子。许是上天格外眷顾他,树海读书阁,长着一张福气脸,垂着条乌黑辫子的大嗓门陈大姐嫁给了他,金霏读书阁,还给他生了两个儿子。磨坊角落里寒凉彻骨,自己倒可以将就些,可不能让媳妇儿子受苦。冯歪嘴子只有去求祖父,但他不好意思说,开始只是扭捏地笑,笑了好几遍,才吞吞吐吐说出自己的愿望。男人的骨气在现实面前球都不算?
      最最让我疼惜的还是那个小团圆媳妇,无亲无故孤苦伶仃的小团圆媳妇,12岁就成了别人家的童养媳。在婆家当牛做马不说,每天至少要挨婆婆八顿打,婆婆打碎了一只碗,丢了一根针,被狗咬了一下……,任何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把小团圆媳妇拉过来打一顿。天天打,日日打,小团圆媳妇生病了,又放到滚烫的水里驱邪除魔。不久,便被折磨得悄无声息得死了。
      含泪走过这段故事时,以前常在我这看病的清洁工大姐正来拿药。她穿着橙色干净整洁的工作服,精神焕发。问起近况,她说工作轻松自在,这个月除了2000块钱工资,又发了100块钱奖金,这几天早上没事时就去给开早餐店的儿子帮忙。清洁工大姐是点军人,因为自家土地被占,才来到市内做了一名清洁工。扫厕所是她自己选择的,她说一天两遍厕所,扫干净了就可以干点别的事,轻松而自由。
      我又想起了几个刚刚中午来学校门口做生意的小商贩,他们一般11:30就骑上自己的电动三轮车,来到三中门口支起小摊。“手抓饼”、“台湾团饭”、“怪味烧饼”、“竹筒粽子”,各式各样。我喜欢静静地观察他们,发现他们戴着金项链,穿着时尚的牛仔裤,手脚麻利容光焕发。他们常常是手忙脚乱得边做着生意,边说些荤笑话,满足在每个人脸上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城管昨天才让他们每人交了100元的罚款,可就像天空飘过一片云,在他们脸上没留下半点波澜,他们依然开心的奔波在各个学校门口,也许他们已经挣到了一套房子,也许正在挣房子的路上精神抖擞地奔波着,但他们的希望就在眼前。不像呼兰河上的有二伯,冯歪嘴子,小团圆媳妇,终其一生只为一口饭。至于一件新衣,一间陋室,那从来不在他们的梦想里,他们没有美梦可做。
      同样生活在最底层,只不过隔了七八十个冬去春来,今天的太阳简直温暖得不切实际。
      现在,我坐在宽敞明亮的大房间里,坐在属于我的诊室,自由自在的在电脑上写下自己的喜怒哀乐。我暗暗告诫自己,从今天开始,我要快乐。
相关的主题文章:

  
   天人合一的极致风华
  
   三衢大地有金山
  
   一双燃烧的眼睛
  
   独倚黄昏
  
   穿梭在叶季间的悠然
308#

正能量颂,爱看读书阁
您可是盘古开天劈地用过的大斧头,树海读书阁?您可是女娲补天剩下的五色石,华闻读书阁?您可是黄帝杀蚩尤庆典铸出的大铜鼎,树海读书阁?您可是老子道德经中顺其自然的宇宙观,铭华读书阁?您可是孔子儒学里的仁义礼智信,孔子读书阁?您可是黄河流淌出的大几字,孔子读书阁?您可是《诗经》中的风雅颂,金霏读书阁?您可是壶口瀑布激起的紫烟霞,树海读书阁?您可是洪洞沉默了几千年的大槐树,树海读书阁?您定是万里长城的民族魂,金霏读书阁
  
  您见证了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您见证了羊毛鬼子点燃圆明园的三天大火,精彩读书阁;您见证了南湖红船上升起的启明星;您见证了南昌起义打响的第一枪;您见证了黄洋界上炮声隆;您见证了延安窑洞那盏星火燎原的灯;您见证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齐唱《大刀进行曲》;您见证了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庄严宣告声;您见证了南海刮起的改革风;您见证了十八届四中全会民富国强景。
  
  东方雄狮怒吼扬威,金戈铁马剑指长空,胡马谁敢度阴山?您可上乘神舟九天揽月,您可下坐蛟龙五洋捉鳖。北斗为您壮行导航,天河为您计算征程。看陆上丝绸不再孤烟,看海上丝绸百舸争流。正能量啊,我歌颂您,您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化身,您是炎黄子孙崇德向善的圭臬,您是中国初级阶段发展乐章的主旋律,您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原动力。
  
相关的主题文章:

  
   邂逅微笑还是启明
  
  
  
   守望自己的田地
  
   一个基督徒的灵修日记【2018年7月13号】
  
   “曦望”之光第二天线上教学心得
309#

生命如歌,金霏读书阁

生命如歌
  
生命如歌。宽阔的蓝天,飘逸的白云,树海读书阁,碧水环绕着绿洲,树海读书阁,虫鸣鸟啼,树海读书阁,莺歌燕舞,萦绕耳畔,孔子读书阁,尽收眼底。
生命如歌,爱看读书阁。月圆月缺,孔子读书阁,冬去春来,花开花谢,潮起潮落,金霏读书阁,承载着人生之旅,斗转星移,华闻读书阁,永不停息,精彩读书阁
生命如歌,树海读书阁。酸甜苦辣,铭华读书阁,喜怒哀乐,成功伴着失意,欢笑融入泪水,岁月象一条缓缓流淌的河,汇集百感,缤纷绚丽。
生命如歌。青梅竹马的两小无猜,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儿孙绕膝的天论之乐,演绎着亘古不变的永恒主题,生命之火,经久不熄。
生命如歌。不泯的亲情,质朴的乡情,浪漫的爱情,纯真的友情,编织着通往天堂的五彩梦,细细品味,其乐无穷。
生命如歌。用知识的宝船装载财富,用奋飞的羽翼征服高峰,用一生的追求去书写壮丽的诗篇,蓦然回首,笑傲人间。
生命如歌。当暮年逼近,只能留下即将逝去的精彩;当灵魂出窍,飞扬着融入山川大海,你会由衷地感叹:活着真好,生命如歌。

相关的主题文章:

  
   思念_51
  
   父亲说
  
   七绝 观纸舟赛
  
   “岭南师范学院”“多彩乡村”云梭社会实践队之桥头镇
  
   《做个爱读书的女子》_1
310#

虎丘访古
  虎丘访古
  
  苏州古城西北角的虎丘,树海读书阁,据说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悠久历史,素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而虎丘在我的印象里却很模糊,甚至可以说,来虎丘之前我根本不知道虎丘的位置。因为到苏州的初衷,原本是想看寒山寺的。
  
  到达苏州,第二天旅游团安排我们去虎丘。这天天气很好,体现了江南天气的明丽纯净。大家一路上有说有笑的,带着对神秘虎丘的种种猜测和憧憬,很快就到了虎丘下。虎丘在当地又叫做虎丘山,我感觉充其量就是一座小丘,精彩读书阁,叫“山”显然是抬高了它的地位,爱看读书阁。在导游的引领下,就像进寒山寺一样,直接就进了虎丘景区的大门。因为对虎丘一无所知,所以我们跟在一个旅游团后面,边听边看,免费地听着导游的介绍,机械地沿着山路向虎丘登去。
  
  虎丘的山门很有个性,远看就像一个大老虎张开巨嘴,这可能是近人的创意。站在山门前向上望去,虎丘并不大,据介绍高仅有三十六米,一路上可看的景点却很多。
  
  既然是虎丘,那就必然要和老虎联系上。虎丘的得名是虎丘之所以“虎丘”的人文根源。相传春秋时,这里曾经是吴王阖闾的离宫所在地。阖闾在吴越之战中负伤死去,其子夫差就将阖闾葬在此处,神奇的是,阖闾葬后三日,据说便有白虎踞于其上,让人惊奇,所以把这里命名为虎丘山,简称虎丘。还有人说,树海读书阁,虎丘的得名还是源于这座山丘因为形状酷似一只蹲虎。在融融秋意里,我们沿着通往虎丘山顶的石级慢慢前行,山势不陡,一路上两边的景点倒是连绵不断,一块石头,金霏读书阁,一眼清泉,总能衍生出一段美丽的故事来。这里有几个人文景点是游客不能错过的。
  
  有一眼奇怪的憨憨泉,这名字就很是令人称奇。听导游介绍,相传梁代僧人憨憨法师,他曾是庙里一个挑水的和尚,从小患有眼疾,但是耳朵灵心眼好。有一次他挑水经过这里,踩在青苔上摔了一跤,大概是神灵点化,他就想到此处下面可能有泉水,于是就在这里挖土寻找泉眼,村民们见他瞎折腾,就笑他傻,戏言道:“如果能挖出泉水,我就变成一只大青蛙守在这里。”话音刚落,地下神奇地冒出一股清泉,喷到了憨憨法师的脸上,憨憨法师顿时感到一阵清凉,他的双眼奇迹地重见了光明。与此同时,憨憨法师发现那个农夫真的变成了一只青蛙,一直守在了古井旁。因为有神秘感,也许想沾染泉水的灵性吧,大家纷纷提着景区预备的吊桶打水上来洗手洗脸,井眼不大,里面的水却清澈纯净,清凉透骨,洗后神清目明,那种凉彻肺腑的感觉特别舒服。
  
  在山路右侧有一块极为普通的石头,中间有一道深而齐的裂缝,人们说它是吴王试剑的遗迹,也有人说是春秋时铸剑名匠干将、莫邪夫妇试剑时劈开的,因此叫它试剑石。还有一块神奇的名叫“枕石”的石头。这块酷似枕头的石头据说和风流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有关。明代著名画家唐伯虎一生风流倜傥,年轻时科场遇到挫折失意后,在文友文徵明、祝枝山的劝导下,渐渐地从痛苦、消沉中解脱出来,开始了读书卖画、云游山水的生涯。而虎丘是苏城文人雅士经常聚会的地方,唐伯虎也常来这里游乐,铭华读书阁,留下了一个个浪漫、风趣的传说。有一年春天,唐伯虎又来到虎丘,在山上游赏半天后,觉得有点疲倦,看到路旁一石圆润光滑,便就地枕石而眠。这时好友祝枝山也来到虎丘,金霏读书阁,推醒了他。唐伯虎一觉醒来,又见好友祝枝山来了,觉得神清气爽,提议给石头起个名。祝枝山仔细一看,石头确实像个枕头,挥笔写下“枕石”两字,请人刻在石头上。从此大家称它枕石。第二年,唐伯虎、祝枝山携妻子来到虎丘,看到枕石倍感亲切,祝枝山又开起了玩笑:“伯虎,枕石象征同枕共眠,树海读书阁,我们何不占卜一下,看怀孕的妻子生男还是生女。我们用一石子丢在枕石上,滚下的生女孩,留于石面的生男孩。”唐伯虎表示同意。于时两人各拣一块石子,丢向枕石,唐伯虎丢的石子滚了下来,祝枝山丢的石子留在了石面上。后来,果然唐伯虎的妻子生了一个女儿,祝枝山的妻子生了一个男孩。这事流传开来,人们纷纷仿效。久而久之形成了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青年男女来到这里总喜欢丢一石子,博取一乐。
  
  关于枕石,还有一个关于唐伯虎的传说。众所周知,《三笑》这一故事拍成几个版本的电影,尤其周星驰主演的《唐伯虎点秋香》,尽管戏说,影响很远。《唐伯虎点秋香》里其中的两笑就发生在虎丘,孔子读书阁。一天,无锡龙亭镇华相府里华夫人带着奴仆,来到虎丘山寺烧香敬佛。唐伯虎恰巧这时也来到虎丘,看到华夫人的仆人中一位生得美丽出色的丫鬟,这就是秋香,唐伯虎一见钟情,便目不转睛地盯着秋香,用现在的话叫做色迷迷地看,不慎被门槛绊倒,正好跌在跪着的秋香旁,非常尴尬。秋香见了忍俊不禁,莞尔一笑,唐伯虎自作多情,认为她有意一笑留情。又听她出言吐语,讲论典故,颇有才情,心中越发喜欢,于是紧追不舍。华太太烧过香后,恐怕丈夫在家记挂,立即吩咐开船回去。唐伯虎急着找来一小舟,紧紧地跟着。可是怎么也看不到船舱里的秋香,灵机一动,树海读书阁,让船公唱起了山歌,俏皮的山歌终于使秋香掀开湘帘,露出一个娇媚的笑容。秋香的虎丘二笑,打动了唐伯虎的心,华闻读书阁。后来在华亭镇的第三笑,更使唐伯虎寝不眠、食无味,于是扮作书童进华府,几经周折,孔子读书阁,终于打动秋香,结为良缘,秋香因唐伯虎而成名。才子佳人的故事因为著名的虎丘名胜而更浪漫,虎丘也因有了一代才子的风流更使人感到亲切动人。
  
  唐伯虎的故事不可考究,但是给后人带来了无限的遐想。导游不失时机地挑逗大家的旅游情绪,笑着对那些年轻的游客说,准备结婚的注意了,把小石头朝枕石抛去,如果小石子掉下来就会生女儿,如果小石子留在枕石上就将得子。同行里姑娘小伙都不好意思扔石头,倒是几个年纪大的抛了几个石头,不管结果,引来一阵欢笑。
  
  沿山路一直走,路尽处可看到一块广达数亩,平坦如砥的褐色大盘石,仿佛人工凿成,叫做千人石,到底能否站上一千人不得而知。相传阖闾墓造好后,夫差怕走漏消息,曾以饮酒看鹤舞为名,将千余名筑墓工匠全部诱杀在这里,血染石红,所以石头还带着血色,所以人们叫它千人石。不过,也有人据理力争,说虎丘的岩石叫粗面岩,是火山岩的一种,主要由肉红色正长石矿物所组成,故呈殷红色;即使真有杀人灭口这件事,对于那班封建统治者来说,也大可不必在光天化日之下,也无须采用诱骗的办法。有人还就此事作了更正,说这里曾是梁代高僧生公讲经的地方,因坐在石上听经的信徒往往数逾千人,故名千人石。不然“生公讲坛”四字何以明明白白地镌刻在石崖上呢?如还不相信,那么岩下的白莲池中还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点头石可以为证。袁宏道在文章里写道:“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他是很羡慕忘却一切事务,能在千人石上赏月听曲的。细想一下,这里的每块石头似乎都可以演绎一段传奇的故事。
  
  我站在千人石上,抬眼向北望去,离虎丘山顶不远处有一处泉眼,叫做剑池。有人说,虎丘最神秘、最吸引人的古迹无疑就是剑池,千人石不远处的庄严的圆洞门旁,是“虎丘剑池”四个笔力遒劲的大字,用红颜料涂了凹进的地方,特别显眼。每个字的笔画足有近一米长,千百年来,这四个字不知经历过多少风霜的剥蚀,见证过多少沧桑的变迁。进入圆洞门,顿觉寒气逼人。两块巨大的石壁拔地而起,守护着这一池绿水。剑池的形状,倒真像一柄平放的宝剑,而这里的池水冬夏恒温。据导游介绍,剑池下埋葬着吴王阖闾,陪葬的有三千多把阖闾钟爱的宝剑,包括阖闾为称雄天下,请铸剑高手干将莫邪夫妇铸造的雌雄宝剑,所以称为剑池。
  
  正因为这一传说,吴国灭亡后的数百年间,越王勾践、秦始皇、东吴孙权,据说都曾先后来此探寻宝剑,结果都一无所获,扫兴而归。尽管如此,考古学家的涉奇之心依然不减,据说最近虎丘管理部门在疏浚剑池淤泥时,发现了“墓道入口”。相信也许终有一天,剑池里的秘密会大白于天下。
  
  登上虎丘山顶,是一块相对平坦的地块,零落地布置着亭台楼榭,周围是一圈瞭望风景的望台,可以俯瞰整个虎丘风景区。位于虎丘山西麓的万景山庄汇集苏派盆景之精华,借山光塔影,恬美如画;虎丘后山植被茂密,林相丰富,群鸟绕塔盘旋,蔚为壮观。这里有一个标志性建筑,也是虎丘引以为骄傲的地方,它就是虎丘塔。在虎丘所有的景点中,千年虎丘塔应该是最大的一个亮点。虎丘塔,又叫云岩寺塔。听导游介绍,该塔始建于隋文帝九年,为木塔,塔心为砖质的。因为多次遭受火灾,受到极大毁坏,现在看到的只是原来的塔心。
  
  这凝聚着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艺术结晶虎丘塔,据有关部门前些年测量,这座高达四十七米多的千年古塔顶部中心点偏离中心垂直线曾达2.3米,但依旧巍然耸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也许“歪好”的缘故,倾斜的虎丘塔倒成了难得的一景,有人把它比作了东方的比萨斜塔,反而大大提高了它的魅力值。现在由于塔身加固工程的竣工,虎丘塔以其更坚实的根基仍然挺立在吴中大地,也更深地扎根在了中外游客的心中。
  
  据说山上还有一石井,相传为唐代陆羽所挖,称为“陆羽井”。由于和导游走散了,没有见到所谓的“陆羽井”,是游览虎丘唯一感到遗憾的地方。陆羽是我国第一部茶书《茶经》的作者,据《苏州府志》记载,陆羽曾长期寓居虎丘,他一边研究茶叶,一边著作《茶经》。他发现虎丘山泉甘甜可口,把它评为“天下第五泉”。
  
  如今的虎丘塔周围已是商品经济的滚滚红尘,巧舌如簧的小贩们喋喋不休地推销纪念品,总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感觉,惹人生厌。不知下面沉睡的阖闾作何感想?想当年这里金戈铁马,“城头变换大王旗”,而今古战场纵横捭阖的烟云慢慢散去,从一定意义上说,融入现代文明的虎丘成了旅游景点应该是一件幸事。
  
  从虎丘山顶下来,走到千人石,已是疲惫不堪。游客也越来越多,天南海北的游客云集到千人石附近,坐在石头上歇息,叹着自己的感受,喝着自己带的饮料。这里面不乏金发碧眼的外国女郎,无意间成为了游客里的一道靓丽风景。景区管理处组织了民俗表演,再现了古时候吴地风俗。还有武术盘鼓表演,股股阳刚之气扑面而来,很亲切的是,表演盘鼓的就是家乡项城市的盘鼓队,乡音乡情在这里相遇,特别亲切。在阵阵震天的鼓声里,婉约柔性的江南领略了北方的粗犷豪放。我在民俗表演里结束了虎丘的游览,可以说是满载而归了。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说过“到苏州而不游虎丘乃是憾事”。从历史深处走来的虎丘带着她特有的传奇色彩召唤着中外游客,向游人展现了一幅吴地文化与江南山水完美结合的秀美画卷,说它是华东众多旅游景区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绝对是名副其实的。
相关的主题文章:

  
   《钓船笛》十首
  
   七律·高考有寄
  
   《你还好吗》
  
   七仙女兮,八仙女啊
  
   《原创现代诗》春雪
311#
312#

一心向阳 四季花香,树海读书阁
遍野花开,柳绿燕舞,是春的画意
  
  半池碧莲,蝉鸣蜓蝶,是夏的热词
  
  叶黄枝瘦,白菊黄枫,是秋的诗情
  
  风寒霜露,金霏读书阁,雪舞红梅,爱看读书阁,是冬的风景
  
  一位写诗的人,铭华读书阁,纵有满腔豪情,树海读书阁,也难抒发四季,纵有满腹诗意,树海读书阁,也难表达心际,金霏读书阁,只能用每个“诗字\"去奠祭,孔子读书阁;他不是“诗人\&quot,华闻读书阁;,有诗的灵魂…
  
  轻揉千年的断章雅句,灵魂在断桥上停留,一首风景装饰了梦,与流水缓缓流淌&hellip,孔子读书阁;
  
  荷花释放粉红色的心事,树海读书阁,你青丝没剪,静坐曲水岸,精彩读书阁,凝目风漾的涟漪,含情默默地望着落叶流水和渐远的夕阳,醉了红靥,醉了云霞,醉了鸿雁…
  
  花开曾为谁妩媚?花残又有谁怜?你在彼岸守候!我在此岸枕石独眠,不再为桃园春色而留恋,不再与李白月下花前而对饮,不再为黛玉“葬花\"而断肠思牵…
  
  我拱身化作一座弧桥,历经百年风雪日晒,哪怕无缘与你结伴,霜露凝结苔阶,也在此为你等侯,渡你过河,可好?
  
  望你在彼岸,为谁抚一曲梵音?倾听字符醉倒入纸上,我在堤岸,撑伞守望,暮雪纷飞,冻结雪的纯洁…
  
  一枕幽梦,醉红梦眼。面向阳光,不再为寂寥而叫嚷。一心向阳,四季花香,春桃,夏荷,秋菊,冬梅,行走在诗里笑望…
相关的主题文章:

  
   梦在青山云在天
  
   三下乡心得:纪念第一次线上会议
  
   路上_3
  
   《神曲》之鉴赏
  
   我难过的是,你不知道我有多么舍不得
313#

天涯并不遥远
  黄河远去,树海读书阁,在黄土高原的褶皱里,精彩读书阁
  
  极目远眺黄土高原,华闻读书阁,仓凉,空旷,寂寞,金霏读书阁,壮美。黄河,蜿蜒着,缠绕着每座丘陵,在落日的余辉里,远远望去像一条闪光的丝带,孔子读书阁,看的我泪水横流。车子很快,在丘陵地带开车,爱看读书阁,可以很享受得让车子滑行,铭华读书阁,看着鳞次栉比的窑洞,落日余辉里,树海读书阁,炊烟袅袅,树海读书阁,盘旋在窑洞上面,金霏读书阁,说不出的温馨,孔子读书阁,看着,树海读书阁,心都要融化了!红辣椒,红对联,黄黄的玉米,怎么看都像一幅精美的年画。
  
  这是和宁夏交界处,在高速路上可以远远看到废弃的长城,起初我以为是防沙墙,辨认了好一会儿,我才意识到是长城,因为不远就会有一座烽火台。可惜,年代久远,长城都风化成了低矮的土墙。历史老去,人何以堪!已经很少看到村庄和行人,不只是马上就天黑了,而的确是荒凉的缘故,西出阳关无故人。人都很少见何况故人啊!
  
  晚霞一如从前,激情燃烧在天际,长河落日,大漠孤烟。历史不动声色地前行,老了所有的人,憔悴了所有时光,而我,在驿路原行,前方,就是前方,天涯随行。天涯并不遥远,我边走边唱!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七律:盼雪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一切随缘
  
   《幸福的轨迹》
  
   音乐随笔(2)
314#

清泉石上流——黄柏塬印象
  黄柏塬之行,和之前的任何一次出行一样,随意,盲从。音乐般流淌的山泉和着清风鸟鸣,在孤寂的山谷或沉静的田野,发出的任何声响,都是对我永久的召唤。但凡时间挪腾得开,树海读书阁,心从不给我犹豫的理由。倒是在我不知道傥骆古道、老县城、叶广芩的情况下,稀里糊涂与这样一片古老而又陌生的土地,不期而遇。老县城曾经的辉煌、传奇、衰败,甚至血腥与镇压,在春天的某个晌午,赤裸成一个无知女子眼中一座城墙围住的孤独村落。我真后悔,一个人内心的蛮荒,竟然可以忽略一座古老城池,源自生命的呼喊,孔子读书阁
  
  去黄柏塬,铭华读书阁,先乘火车到宝鸡,然后倒汽车到太白县(大约70多公里,每20分钟一趟班车),再乘汽车,沿山乡公路躲躲闪闪两个多小时(只有一班车,遇上周末、节假日只能包车前往)就到了。我们此去是黄柏塬镇所辖的核桃坪村,孔子读书阁,具体线路我说不清,因为不晕车也不辨东西南北,只管去看窗外秦岭深处梁梁卯卯的景色,那些间或窜出密林的小动物,让人一惊一乍地很快忘记很想忘记的东西。当然,不时有春雪消融之后松动的岩石滚下山崖,横陈在公路上,这也算是此行的惊叹号吧。
  
  4月3日凌晨6点多,树海读书阁,冷空气已先于我们抵达宝鸡。甫离车厢,宝鸡的冷风就顺着脖领给我们一行9人洗尘。
  在闲花野草丛中逍遥惯了,一冬的蛰居足以让人和这个季节一起蠢蠢欲动。纵使雾霾一样的他乡冷空气,华闻读书阁,也有的是热情一层层去拨开,为的是早一些在清新与宁谧的田园,金霏读书阁,自在几日。
  
  与其说我们在寻找风景,毋宁说我们是给生活找点儿颜色。在二郎坝遇到两位老者,他们问我们从哪里来,来看什么。听到回答后自语:我们这嗒的人跑到你们城里,你们跑到我们这嗒,树海读书阁,都要互相看看。
  这就是生活的部分意思吧,金霏读书阁,互相凝睇,树海读书阁,彼此羡慕。
  
  如今的公路,将村子与世界相连,爱看读书阁,其发达程度堪比人体的毛细血管。偏居在山洼里的核桃坪,是心灵的避难所。这里茂密的树木,昼夜奔流的湑水河,吸引前来避暑的游客日益增多。据说夏季时这里的农家乐家家爆满。然而我的投奔,其实是一次缅怀。因为我的村庄已经远逝,而核桃坪却在新生,精彩读书阁
  
  据接待我们的农户介绍,村里有80多户人家,整个村几乎都是亲戚。放眼放去,这里鲜有耕地,基本营生是种药材和旅游接待。购买生活用品等得去百公里之外的太白县城。农户家里摩托车、三马子、小轿车、客货、卡车,必有其一。
  
  也许是散居的缘故,村里基本看不到人。按说清明假期,外出上学的孩子们都该回家了,可我并没听到孩子的欢叫,炊烟也寥寥。城市过于热闹,乡村又过于冷寂,眼下,城市乡村都在互相奔赴。若干年后,鸟兽们会不会成为僻壤主要的常住居民?
  
  幸福得很,在我们留宿期间,“雨神”都是昼伏夜出。每到夜晚,春雨就像长腿又唠叨的婆婆,时而蹑着脚,时而拍着手,噼噼啪啪地从瓦缝、屋檐、树木、公路、田地,跐溜到湑水河去了。清晨,又幻变成薄雾从山尖游荡着去往他乡。这时,宁谧和孤独走出院落试图一探虚实。我知道,宁谧是乡村的宁谧,孤独人类孤独。在这个见不到炊烟的村庄,我有意隐瞒孤独的理由,而将视线移到房前屋后、远远近近的坡地上,质朴而拘谨的小黄花,立刻让人眉开眼笑,胸臆舒展。经打听,小黄花是一味药的童年,它就这样烂漫着见过风雨雷电毒日头,从中吸足养料之后,长成一味药。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山茱萸。主要功效有强心,抗菌等。
  
  早春的大箭沟,新绿从大片的暗灰色调中脱颖而出,走在此时的山谷里,腐朽的树木和青草的新叶,让双眼在秋与春之间错乱。
  大箭沟被誉为秦岭小九寨,要我说大可不必。如果取其澄碧与两岸山谷的葱郁,倒确实有几分相像,可湑水河分明有雄性的气概,它一路激荡咆哮的声音几欲将你吞没。遍布河床的磐石,一边改变着湑水河随波逐流的方向,一边又因为它的横亘,让溪流的跌落,多了几份荡气回肠。
  
  这里的石头,能将你带入梦的旷野。当你的目光落入这些浑圆的石头时,它发散的清辉会让你误以为触到了月亮。此时,倘若你盘腿打坐其上,那你便是和天宫相对的现世嫦娥。而且和她一样——向往着天高地阔,纯美长情的幸福生活
  
  眼前的美景让徒劳一天的大漠哥找到了兴奋点。镜头前,所有的“毛豆”因山水动情,而摄影师们个个忙于摁下快门。
  
  或许,老县城是痊愈在傥骆古道上的一块疮疤。回溯历史,我们总想得到或者祭奠一些什么。
  
  在房东的帮助下,我们用一天时间从核桃坪走到老县城,来回接近20公里。春天草木并不茂盛,可所经之处,都没能看出人类生活过的痕迹,在快要走出老树林的时候,一块雨水冲刷看上去暂新的磨盘,倒像是守住了人间的一丝烟火。
  再辉煌的人生,画出的轨迹也不及一棵老树啊。
  
  来到老县城,我们在一间“书屋”门前停住脚,名为书屋,实为客栈。借着屋外微弱的亮光,我看见门口的方桌上摆放着叶广苓的书籍和画册。一面墙壁上张贴着大概是大小主人和叶广芩老师的合影。女主人在锅台边忙碌着,地上堆放着一些老玉米和家用物件。经攀谈得知,女主人是当地的一名教师,兼营来往游客的食宿。
  十公里路程让我们每个人都饥肠辘辘,麦积山循着肉味,替大家每人争取到一碗萝卜腊肉排骨汤。一碗排骨汤下肚,灌热了肠胃,也让我砸摸出和老县城一样,散发着经时光腌制过的味道
  
  我无法猜测,老县城的后人,见到我们这样到此一游的外乡人,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情怀:探寻、不屑,还是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会不会有一份期盼——像等一位失散多年的老友,某一天重回,那份笃定与平和,默契与信任,如旧?
  如果,有一天,记忆的老城墙也终将坍圮,谁又是老县城真正的劫匪呢?
  
  沿着湑水河畔游荡了3日,6号早晨如期返程。阵阵疾风细雨中,去班车经过的二郎坝乡等候,无奈返城上学的孩子太多,班车上已经没有我们的容身之地,只好包车,车行至秦岭山顶,大雨已变成大雪。
  
  最美的偶遇,是惊喜连着诗意。当鹅毛在秦岭的天空飘洒时,我想起了好多场雪,和好多条路。
  其中,有一条不仅连着家乡,连着乡音,更连着我的希望,在希望的末端,每一块石头正闪烁着月亮的光芒。
  
相关的主题文章:

  
   “你”
  
   再见,朋友
  
   感怀故乡
  
   生活,有时是一种态度
  
   七月流雨
315#

恩怨几千年
  我确信,只要是个中国人,谈起日本甚至想到日本,心里就疙疙瘩瘩不大舒服,即使亲日分子也不敢明目张胆哈日。因为最近一百多年的日本侵华史已在中国肌体心灵上留下了难以治愈的伤疤,几乎每本百姓家谱都有被日本人伤害的记忆,因而国人几乎都流淌着仇日血液,精彩读书阁,血液里滋生着仇日细胞。而在中国高层,中日关系简直可以说是一块烫手山芋,扔掉吧,味美不舍,伤害既定利益,爱看读书阁;吃了吧,金霏读书阁,难咽,吞不下,伤心又伤胃;捧着吧,太烫,轻重不好把握,尺度又拿捏不准。呵呵。
  
  其实,说难也不是很难,要想处理好中日关系,就必须得对日本进行全方位了解,尤其对大和民族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处事风格深入研究才能统筹兼顾,制定出相应的对日政策。
  
  说到大和民族性格,我就想到了李幼斌主演的《亮剑》主人公李云龙这个人物,李云龙较真,不喜欢光说不练的假把式,喜欢有真本事的人,你有本事你把我打趴下我才服你,而且擅长学习、利用对方优缺点来制服对方;李云龙务实,大是大非面前从不含糊,只要对自己有益,那是说干就干,毫不犹豫;李云龙还“不地道,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李云龙不幻想,从来不信奉什么“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老教条,有仇就报,活在当下;李云龙既有大手笔,又善搞小动作,让对手应付不及;李云龙还很狡黠,很有商业头脑,至于信誉嘛——那就大打折扣了!大和民族就有点李云龙这副德性:吃硬不吃软,二战中被美国打败,马上就唯美国马首是瞻;非常务实,二战败后,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没几年就重新崛起在世界舞台上;在世界舞台上的日本既有大手笔,比如侵华、侵略东南亚,和美俄打仗,又有小动作,如在钓鱼岛这个问题上和美国搞暧昧;日本也很不地道,挖空心思要占中国便宜,而且还想称霸亚太地区;日本只谈利益不讲信誉,多次发动侵华战争,杀人如麻,血流成河,但从不承认其罪恶,张着眼睛说瞎话是其老本行。
  
  纵观中日千年交往史,树海读书阁,就知日本人的骨髓里只接受征服,金霏读书阁,从来不信仰德服。认打不认说,一贯坚持务实主义道路;脑子好使得很,是有奶便认娘的机会主义的忠实信徒;强权就是真理更是他们霸权行为的理论基础。因而在只崇尚清谈不注重实干的中国人这里,日本的盗窃、抢劫行为屡屡得手,孔子读书阁。另外,树海读书阁,“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方面日本可说是做得十分完美。这么一比,大和民族可不就像李云龙?当然二者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李云龙是中国军人的杰出代表,李云龙身上所表现出的度德量力的中国军魂是强盗本性的日本永远都不可能理解的,李云龙是个有血性的汉子,是个顾全大局的将军,是标准的性情中人,这些中国军人特有的素质,嗜杀、残暴、冷血的日本人永远都望尘莫及。这里提及李云龙只是做一个譬喻,让大家有点感性认识,以便进一步探讨大和民族本性,做到&ldquo,华闻读书阁;知己知彼”以做到对日外交策略的“百战百胜”。
  
  作为中国人,我们首先应对对日本有个大体了解。日本,主要由本州、九州、四国、北海道四个大岛及3900多个小岛组成的群岛国家,树海读书阁,另外还包括一些和俄罗斯、韩国有争议的零星的小岛,可说是弹丸之地,我国吉林省18万多平方公里,辽宁是15万多平方公里,黑龙江是46万多平方公里。日本所有国土加起来没有吉辽两省大,孔子读书阁,没有黑龙江一省大,也就37万多平方公里,但人口却有一亿二千多万。日本自然风光很美,森林覆盖率很高,如果你在日本坐火车,沿途基本看不到一寸裸露的土地,简直可用“春深似海”来形容。
  
  日本人稠地狭,铭华读书阁,矿产资源匮乏,发展空间有限,因而对外依赖性很强,但其经济实力雄厚,是八国集团中亚洲至今唯一的成员国,亦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的科学研发能力居世界前列,国民拥有很高的生活质量,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首都东京是亚洲最大、全球领先的世界级城市之一。日本因何在处于发展劣势的情形下取得如此令人唏嘘的成就,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必需面对、思考、研究、学习的话题。
  
  日本不但经济实力雄厚,国人的文明程度、精神面貌亦非同一般。有专家说,日本的综合国力至少比我国强大50年,树海读书阁。我认为只多不少。在日本,如有小孩在街上吃糖,其母肯定会告诫小孩务必把糖纸扔进垃圾箱,我国的母亲们做到这一点的恐怕不多。在我国,饭局是社交手段,那场面要多嘈杂就有多嘈杂、要多吵闹就有多吵闹;在日本饭店用餐你根本就听不见人说话,连交流都是无声的。报载,到西方旅游的日本游客其文明排位第一,中国游客呢,倒数都恐怕不止。
  
  我这样说,并不是为了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也并不是热爱日本嫌怨祖国,而是要同胞们平心静气地思考中国同日本的差距,以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我也并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我这样说是有亲身体会的。
  
  我见过很多日本人,根本就没遇到过日本人骂人、打架的事情,绝对没有。我的一个好友说他日本留学几年,在日本乘电车,突然一个急刹车,车里面站着的人几乎都随惯性“扑通扑通”倒下去了。倒下去后,只有人们挣扎爬起的声音,其它杂音都没有,安静如常。这事如果发生在我国,你想想会是一场多么怪诞的闹剧?仅此一点即可窥探中日国民素质的差距,即可想见中国赶超这个邻居的道路何其艰难了。
  
  “家有芳邻满园春。”中国语言从来就有微言大义的神功,这句标准式中国箴言也不例外,不仅能形象地譬喻邻里关系的重要性,就是拿来形容两国邦交也一样贴切。但中国自古以来就好像缺乏“芳邻”,凡与中土毗邻而居的国家,不是被强大的华夏文明连皮带骨鲸吞,死不甘心地进贡神州中土,就是因虎视眈眈地觊觎神州这块肥肉而烽火四起,战鼓声声。不平衡的发展属性决定了不平等的交互关系,中国怎么会有“芳邻”呢?隔海相望的日本自然不是也中国的什么“芳邻”了!但日本与中国的关系也不是前三种,而是极其微妙的,究竟微妙在何处?有多方面因素,其中历史因素几乎占了一大半,这得从头说起。
  
  自古以来,华夏文化就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离中国不太远的日本能不受这种强磁场的影响吗?因此,中日交往可说是源远流长。
  
  据《史记》记载徐福奉始皇圣命,带童男女500、种子、工匠等,到蓬莱仙岛去找长生不老的药。徐福具体到哪了《史记》里没有后文。但在日本和歌山县有徐福庙,为了纪念徐福,说明徐福确实到过日本。这个事情我们可以相信,也可以不相信,因为这个东西离我们太久远了,此徐福是不是彼徐福,我们不敢轻易下结论,也很难考证清楚。
  
  中日交往最早最准确的记录是《后汉书》记载公元57年,有日本人到中国来朝贡,汉王朝封其为“汉倭奴国王”,并赐其金印一颗,这个金印后来在日本出土文物中出现了。从那时开始一直到隋朝以前,中日之间就是日本派使者来中国来朝贡,中国王朝赏它一个什么东西作为臣服的信物。隋朝以后,中日关系有所变化,日本不是来朝贡,而是派遣隋使,唐朝时又派遣唐使。这个时候,日本开始全面向中国学习,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完全照抄照搬。但却没有学习中国的宦官制度和科举制度,从这点就可看出日本式的“拿来主义”实在不可小觑,精明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这一点在后来的明治维新中也是拿捏得恰到好处,不像中国人搞进口,一味否定祖宗文化,对西方垃圾趋之若鹜。
  
  唐朝时,中日文化交流主要体现在文人之间的交往上,其中最典型的是唐朝时日本阿倍仲麻吕(中国名晁衡)在中国呆了30年,做官做到正三品安南节度使。晁衡和李白的交往非常密切,李白听说他回国之后遇到风暴,以为他死了,做了一首诗悼念他:“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其实,晁衡并没有遇难,而是他被台风漂到了越南,后来他辗转回到中国,看到这首诗时深情悼念他的李白已仙逝了,也不知晁衡作何感慨,好像历史没做记载。
  
  可以说从隋唐到明朝八百多年间,中日两国包括政府都是在友好的交往中度过的,当然也不是说没有摩擦。其间发生过三次战争:第一次是663年,新罗遭到百济和高丽的侵略,唐朝派军队援助新罗,日本也派军队支持百济,唐军“四战皆克,焚四百舟,海水为丹”。把日本船烧了400多艘,海水都被染红了。第二次战争发生在元代,忽必烈分别于1274年、1281年两次出兵侵略日本,两次都因遭遇台风失败,日本从此就有“神风”一词,而他们也就借着这“神风”肆无忌惮地侵略中国,结果“神风”也没有保佑他们多久——日本丰臣秀吉发动了两次侵朝战争,中国援助朝鲜,最后是以丰臣秀吉的战死结束了中日之间的第三次战争。由此可见在古代,中日关系史有摩擦、也有战争,但主流是友好的,中国也是站在主导地位的。
  
  近代,中日关系则写上了悲怆的一笔。1871年,刚刚签订了《清日修好条规》。1872年中日之间就发生了一件极为不愉快的事,琉球人出海遇风暴漂到台湾和当地居民发生了争执,被当地居民杀了四五十人,剩下的琉球居民被福州地方官安抚回琉球,又给了抚恤金、路费和生活用品。这个事情本来安顿好了,结果日本知道了消息便与清政府交涉并决定发兵攻打台湾,攻打台湾的时候,遭到台湾当地居民高山族顽强抵抗,加上士兵水土不服得了瘟疫也没讨到什么便宜。但是最后这个事情怎么结束的呢?说起来窝囊,清朝和日本谈判签署《北京专条》给了日本50万两白银!当时的清政府为了面子不讲是赔偿,讲的是抚恤和道路修整费。这件事对中国的影响极大,西方一个评论家讲:“这里有一个不愿意战争但愿意赔款的富有帝国。”此后,日本就觉得中国软弱可欺,于20年之后的1894年发动甲午战争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十年之后的1904年,日俄战争又在东北打响,两国军队都投入了很多兵力,包括几百门大炮、无数挺机枪。日本和俄国损失的只不过是几个军人,中国人民的损失却不计其数,按照史料记载,辽阳一代30万居民无家可归。战争在东北打了9个月,军队养马要喂草,没有草就用老百姓的庄稼,需要木材的时还老百姓的房子。日本军发行一种手票用来强买老百姓的东西;俄国人不甘落后也发行一种羌帖来欺负当地老百姓。更可恶的是,中国人拿着日本人的手票被俄国人发现,轻则鞭笞,重则处死,反之拿羌帖被日本人发现也是如此。东北人就这样被两个魔鬼钳制,熬着地狱般的日子。后来俄国战败,日本接管了俄国在东北的所有权益,东北人民依然没有摆脱地狱式的魔咒。
  
  日本从近代开始到1945年战败前,对中国的侵略几乎是不间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更不用说了。从1931年算起,在中国国土上日本的士兵最多,日本在中国国土上死亡的士兵也最多,这是毫无疑问的,活该!
  
  战后的1945年,美国海军部长说:“将来在亚洲发生什么事情时,我们美国该把中国作为依靠力量,还是该把日本作为依靠力量呢?”这个问题没几年就有了明确的答案。1949年,新中国诞生,共产党掌握政权,完全和苏联站在一起,形成了当时世界两大阵营,即社会主义阵营和帝国主义阵营。美国便赶紧修改政策,对日本由收拾改为扶植。1950年爆发朝鲜战争后,美国完全把日本作为亚洲的一个战略基地,把它扶植起来,用它来防止所谓的共产主义思潮。由于美国政策转变,很多在二战中制定战争、参加战争、指导战争的人摇身一变又成了日本政府的主要领导人。你想想,这些人上台执政能承认他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战争吗?1972年中日建交谈判时,田中角荣只轻描淡写地说给中国添了麻烦,当时就遭到周恩来总理的严正批驳。
  
  就目前来讲,中日之间存在的面对的问题可分做两类,一类是历史认识问题,如篡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中国人不希望日本人参拜靖国神社来伤害我们的感情,新上任的福田康夫就一改先前那些首相的做派,一上台首先就声明不参拜靖国神社,但安倍晋三就不怎么地道了。日本首相很难说哪个好、哪个坏,有时候涉及到国家利益、政治目的,个性表现不一定是真实的,但他们的脑子里有个共同的死结,就是一致不承认日本曾经侵略中国这个事实。再一类现实问题就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了。
  
  中日之间关联太多,交流越多越好,无论经济上、文化上,都要互相沟通,沟通是很关键的,日本民众的敬业精神,认真劲头,都值得我们学习。而中日之间也不至于发动全方位的战争,人心思治这一点不论中国领导人还是日本领导人都是很清楚的,谁也不敢贸然发动战争被钉在耻辱柱上做历史罪人,这一点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不管怎样,我们在看中日关系的时候,一定要理性地看待,要有一个心平气和的态度,不要感情用事,也大可不必烦恼或者头疼。我们该干嘛干嘛,车到山前必有路,到那时,这个烫手山芋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它毕竟只是一块小小的山芋而已!呵呵。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一代枭雄——吴佩孚
  
   7月13日岭师支教故事+绿芽社会实践队+教育科学学院 (3)
  
   《李宫俊的诗》第五十季
  
   拾不起乡村那份气息
  
   一个基督徒的灵修日记【2018年7月9号】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