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mwon

registered

 

Back to the list «5859606162636465» / 15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How to Maintain for Climbing Protection Equipment [copy link]

916#

石林奇观
  距昆明市70公里的路南石林,有“天下第一奇观&rdquo,树海读书阁;之美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这片形态各异的石柱群,金霏读书阁,雕凿得俏丽多姿,如诗如画,给人类增添了雄秀迷人的自然景观,铭华读书阁。正因为石林的神奇壮美而诱人的风光胜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才将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而加以重点保护,精彩读书阁
  
  斗换星移,金霏读书阁,沧海桑田。在三亿六千万年前,路南石林一带还是巨大滇黔古海的一部分。在进入石炭纪以后,这是因地壳的不断上升和长时间的沉积,树海读书阁,才逐渐变沧海为陆地。后又历经亿万年的构造运动,孔子读书阁,岩层崩裂,风化剥蚀,华闻读书阁,才把岩体分割成无数高大的石芽,溶蚀洼地,发展成彼此相离的奇峰怪石,形成千峰林立、石簇擎天、形态多样的风景地貌。
  
  走进石林,你会被多姿多彩的石林景观所迷醉。移步换景,奇峰突兀,树海读书阁,怪石嶙峋,孔子读书阁,虚幻缥渺,如置身蓬莱仙境一般。岩下曲径通幽,爱看读书阁,峰回路转,真乃迂回曲折不见路,狭峰深处又一林。寻小径登&ldquo,树海读书阁;皇峰亭”,巍峨石林收眼底,踏石级奔“剑峰池”,抬头只见一线天。站在“天南崆峒”门外,偌大的巨石倾斜在一块小石的一端,像要即刻掉下来似的,真是“千钧一发”,让人不寒而粟。朋友告诉我,路过洞门时,要屏住呼吸,轻步而过,否则那巨石掉下来可就麻烦了。“极狭通人”狭窄得只能侧着身子而过,通过极狭处时,如身子没有碰着石头就能长命百岁,身子碰一下石头就减寿一岁。游客们谁不想长寿,可过去时总免不了碰几下石头。路过“无欲则刚”的人,总想去“且住为佳”石洞站上一秒钟,因为这瞬间的一站就会让你终生吉祥如意,无灾无祸。那“叮口当”有声的“钟石”真是神奇无比,用石头轻轻地敲击,其声音是那样铿锵有力,悦耳动听。络绎不绝的游客敲响着钟石,其声音久久在石林中回荡。走过“千年龟”时,喜欢打麻将的人总要去摸摸千年龟的头,因为它将会给你带来一本万利的好运气……
  
  石林是大自然的造化。这神奇的造化,又使人们在不断发现的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审美和自己的文化,于是他们给一座座奇异的石柱冠以了一个个美丽的名称和传说。那“象踞石台”、“双鸟渡石”、“凌空笔架”、“凤凰梳翅”、“望夫岩”真是惟妙惟肖,那屹立在小石林清泉河畔的阿诗玛石峰,更是栩栩如生,那颀长高挑的身材,风姿绰约的体态,还有那包头衣衫,多像一位背着背篓的彝族撒尼少女,我们站在清泉河岸,和美丽的阿诗玛合影,让她不屈的精神永摄在我的心间。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一代枭雄——吴佩孚
  
   一个人的旅
  
   元夕(古韵.四首)
  
   照片里的回忆
  
   久远的眷恋
917#

“守纪律讲规矩拒腐蚀”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四川省纪委十一届二次全会于2月5日在成都举行,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安排部署了我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省委书记王东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反腐败的工作体制、决策机制和实施举措,健全明责、履责、问责的督促检查和考核追究机制。    作为最基层的纪检员,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守纪律讲规矩拒腐蚀,让党放心、人民信赖,不断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深入。    一是要持之以恒,扎紧制度笼子,强化党内监督。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我们要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严把政治关、廉洁关,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根基,以实际行动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二是要加大问责力度,激发担当精神。用制度设防,切实把党纪党规刻印在心上,落实责任,着力解决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筑牢“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的思想防线,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是严肃查处百姓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最基层的社区纪检组织,我们要把党风廉政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发挥社区和群众监督作用,形成共建合力,进一步加大对百姓身边腐败的监管力度。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也是党执政的政治基础。我们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学习贯彻省纪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以创新的方法,灵活的举措,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真正做到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相关的主题文章:

  
   乘凉的幸福
  
   中秋
  
   9.18杂感
  
   "富二代”天生不是“贬义词”
  
   即兴诗风(每句都勘入诗风二字)
918#

勿留
   大地着素绿长裙,
  落花在上面绣下散乱的花纹
  
  风拂过长裙
  撩起花纹
  让我带走吧
  今生勿留情
  

相关的主题文章:

  
   【诗一首】那年的时光
  
   七律·处暑
  
   七月
  
   谁是我?
  
   【诗一首】初恋的烟雨
919#

出发!调研!
        &nbsp,华闻读书阁; &nbsp,精彩读书阁; &nbsp,爱看读书阁; &nbsp,金霏读书阁;       &nbsp,树海读书阁;       &nbsp,树海读书阁;     &nbsp,树海读书阁; &nbsp,金霏读书阁;     &nbsp,孔子读书阁;   &nbsp,树海读书阁; &nbsp,铭华读书阁; &nbsp,孔子读书阁;                                         出发!调研!
今天是三下乡支教的第四天,但是今天是我作为调研组人员第一次外出调研。
午后在热辣的太阳照射下,我们的调研外出四人小分队做好了防晒准备就出发啦。我们来到镇上寻找能配合我们调研工作的镇上居民。这是我们小分队大多数人的第一次外出调研,要去积极主动的跟陌生人拿着问卷去问,我们的小分队都显得有点激动,有点害怕,但是我们是勇敢的调研小分队,所以我们还是勇敢的进击,出发!
调研小分队拿着问卷一份份去问,在这过程中遇到很多暖心热情的居民,例如:一些居民当我们进去询问能否帮我们填问卷时,居民答应了并且不断的叫我们坐下来休息,说我们站着太累;又如一个阿姨开车经过看见我们特意停下来以为我们是出来买菜,提出搭我们回去,但得知我们是出来调研的时候积极主动的帮我们填问卷了等等这些暖心的故事,但调研的时候也难免遇到了冷漠拒绝的情况我们有这么多暖人的故事我们还怕什么了。
傍晚时候,炎热的天气有了些许清风吹来,我们的小分队也结束了调研,化身为在学校的队员代购零食的小分队,最后,小分队说说笑笑走着回学校也结束了我们的调研活动了。
(撰文/石慧婷)
相关的主题文章:

  
   回不去的流年
  
   写作可以致富
  
  
  
   “吃空饷”不防“重典”处之
  
   2013年11月27日趁好天气游达活泉公园
920#

一件心爱的瓷器
  以前我家地道是个贫农家庭,祖上好不容易传下来的几间老屋也在二十年前折了,现在值得纪念的仅剩下这件青花瓷。
  
  这只青瓷碗一直伴随着我,铭华读书阁,走过了童年、少年、青年及中年,直到十年前我把它从厨房里退役下来,加以收藏,爱看读书阁,可惜不小心让我碰了个缺口,孔子读书阁
  
  这只青花瓷碗据说是清末民初的,虽算不上什么文物,树海读书阁,但有些历史了,也许是我太爷爷的时候传下来的至今也有一百多年历史。
  
  此碗口径19cm,底径8.7cm,高8.7cm,金霏读书阁。碗外壁绘有山水人物,色泽青翠,胎质细腻,所画内容为姜子牙渭水垂钓图,金霏读书阁,据行内人家说,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其实对于收藏我是不懂的,也不在乎它的收藏价值,而在于自己对它所具有的感情,华闻读书阁
  
  这碗从我懂事起就十分注目,精彩读书阁,因为这碗比一般碗都要大而深,适宜盛放汤水,特别到了夏天,它登场的机会明显多了,它经常被摆放在我们的饭桌上。我们经常喝的汤,西红柿窄菜蛋汤。当然西红柿是自己种的,树海读书阁,鸡蛋也是自己的老母鸡下的,只有窄菜是化钱买的。那时还没有小包装的窄菜,有的也只是甏里的窄菜,要自己重新加工成丝,然后作为一种配料入汤。如果实在没有窄菜了,树海读书阁,就用竹笋替代,用竹笋制作的汤味道更是鲜美,可能再加上有漂亮的青瓷,增加了人的食欲。
  
  此碗无论从色、声、形,还是从画面上看,都非常精美,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孔子读书阁。首先,树海读书阁,从色泽上来看。此碗颜色纯真,白里透着青翠,青色的釉面莹润而光洁,瓷质细腻。其次从形状上来看。此碗口径略大,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纯朴大方。从声学角度来听。此碗扣之声音清脆,声如磬。难怪先人们对青瓷情有独钟,正因为青瓷有“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因此,这些优美的特征成为中华民族的瓷中之宝。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诗人陆龟蒙此诗虽说称赞的是越窑,但从别一个侧面也盛赞着所有的青瓷。青瓷不仅是一种瓷文化,也是华夏文化的一种体现方式,受到世界各地爱好者的青睐,连中国的国名也冠以与瓷器息息相关。Ching,就是“昌南”,一个盛产瓷器的地名。瓷器也成为一张通往世界的名片。
  
  中国的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至2500年时代,这个时期主要是制陶技术,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制瓷时代。最初的简单制瓷时代大概在商代,那时已出现了刻文白陶和薄壳白陶。由于受当时技术限制,加上处现不精细,容易造成白胎与釉的剥落。因此只能视为原始制瓷。时间到了东汉末期,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姿器。从此开辟了中的姿瓷器时代。白瓷、青瓷、彩瓷,以及各式形装的器具应运而生。
  
  再观眼前这只瓷碗,虽然出自民间瓷窑,但在做工制瓷技术方面一点不比官窑差。从美学角度来看,胎质薄,线条明快,简洁的画面中隐藏着丰富的故事内容。从画面上的题词来看,讲的是姜子牙渭水垂钓。题词的内容是“梦晨,岐山人,竿日,渭水投”这几个字。如果把这几个词串连起来,无疑是一个完整而动人的故事。别外,画面上刻画的人物,景物构图简单,一棵高大的松树,树梢上是一轮圆日,松树下坐着一位老叟,手执鱼杆在垂钓。画面栩栩如生,仿佛将我们的思绪拉回到殷商时代。再从词面上盾考据,“梦晨”和“竿日”应该是指早晨,写的是景。“岐山人”和“渭水投”就是指姜子牙,姜子牙是岐山人。“渭水投”应是姜子牙垂钓之地,后二词写的人物。也许那个制瓷人只是个普通工匠,他仅凭当时的民间传说,把一个简洁的故事描绘到这只瓷碗上。因此,有小小的瑕疵也在所难免。那就是画的不应该是松树,而应是垂杨或柳树。蛤纵观整件瓷器作品还是很美观的。据《封神榜》记载,姜子牙垂钓之地应是“隐于磻溪,垂钓渭水”。那时姜子牙别却朝歌后在此隐居,夜阅“黄庭”,日钓渭水,闻柳内莺声。表面上看过着游仙似的生活,而实质上其目的是等待时机,等待周王到来匡扶周室。就如诸葛孔明一样,在卧龙山等待刘备的相似。正如姜子牙自己所说“非为锦鳞,只钓王候”,真佩服他的鸿鹄志气,作为八十高龄的老人,不去安度晚年,而要出仕护国,他在渭水守的不是鱼,而是青云而得路,拨尘翳而腾霄,曲水取鱼,非丈夫所为。
  
  姜子牙直勾垂钓的故事家喻户晓。其“宁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的志向,对现今社会仍有借鉴作用。“宁在直中取”讲的是一种品质,是一生种真诚的品质。君子云“君子取财当取之有道”。我想这个道,应该是一种规矩,一种法度。“不在曲中求”更是一种做人的本分,是一种人格的尊严。再看如今,还有那么一部分人将法度抛之以外,专在曲中求取名利,将自己的尊严丧失贻尽,失却了做人的本分,不及殷商时代老人,真的为他们寒颜。
  
  无意间的收藏瓷器,不仅可以获得一定的财富价值,而且还可以收藏到乐趣,收藏到知识,以提高自己的素养。从一件普通的瓷器中我学以了知识,学到了为人的道理。真的很感谢我的先祖,为他们的子孙传下了这件宝物,我将珍惜呵护,如有可能代代相传。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一瓶回沙酒,两包遵义烟
  
   走近广允缅寺
  
   再见,不曾说出口
  
   随笔,这边缘。
  
   七月心情--荷花香满园
921#

放飞梦想的地方
  好久好久没有动笔,不知是无法收罗凌乱的情绪,还是唯恐无力写出值得肯定的文字,抑或还有其它,自己也难以过滤清楚。
  
  今天难得的一个闲暇时光,静静地坐在屏前,不由自主地步入散文在线这片文学的净土,贪婪的欣赏着一片片或喜或悲的精美的散文。常常被文中的情绪所感染,常常被作者的文笔所折服,孔子读书阁。感叹之余,却再次汗颜,为自己的淡墨浅怀惭愧。虽然胸无点墨,虽然少词可炼,但是一颗挚爱文字的心却永远无法改变。
  
  回想起这几年的网络生活,真是感慨良多。网络这个诺大的平台为文学爱好者搭起了一座座通往高雅之所的桥梁。自从上网,自从接触各个网络系统的文字,金霏读书阁,让我这样一个喜欢游走于墨色间的人找到了“心灵的春天“。但是大多时候是赏学而已,偶尔的涂鸦也没有多少含金量,金霏读书阁。掂掂自己几两重还是有一点自知之明的。因此也不敢参与到网站的平台上。闭门造车式的网络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而逝,两年的光景,QQ空间的文字游戏,树海读书阁,好友之间的简单互动,也只是聊以慰藉寂寞的时光。很少有针对性的点评,树海读书阁,当然更不知道自己的学习、揣摩是否能够更时间成为一定的比例。
  
  2012年2月26日,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所加的QQ群里看到朋友发的散文在线的网址,怀着欣赏、学习、开阔视野的心理步入了这个陌生而又新奇的世界,孔子读书阁。各种类型的散文顿时呈现在我的眼前,宛若琳琅满目的商品让我目不暇接。我贪婪地寻找着,品读着&hellip,华闻读书阁;…朴实无华的叙事散文,爱看读书阁,深情婉约的情感散文,辩证精辟的哲理散文,无不让我心生敬佩之情。特别是加盖在优秀作品之上的那个红色的“推荐&rdquo,铭华读书阁;二字,更让我羡慕不已。这鲜艳的红色既是对文者的鼓励,也是对作者的肯定。我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够在这个平台上获得如此殊荣,因此不免产生了“小试牛刀”的冲动。迫切的心思哪里容得再申请号码,干脆直接QQ账号登陆。当网页展示在我的面前,当我真正成为了散文在线的一位注册会员,心里暗自窃喜,我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展示自己”了,树海读书阁。虽然文学功底不够深厚,虽然有点自惭形秽,但这份渴望的心还是蠢蠢欲动了一把,树海读书阁。毕竟“闭门造车”没有多大意义,毕竟还有拾级而上的冲动。也许某一天我也会如同散文在线的其他作者一样,拥有一个个大红“印章”呢!为了这份莫名的期待,精彩读书阁,我开始了踌躇满志的“文字游戏”。一篇篇连自己都觉得稚嫩的文字发表在网页上,心中好像不抱有多大的希望,但是朦胧间却又渴望那门缝里的一缕光芒。两三篇之后,终于拨云见日,终于让摸黑的心扉找到了希望之光。一枚红艳艳的“推荐”二字鲜明地映入了我的眼帘。我真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是真的吗?揉揉迷离的眼睛,定睛观看,确实是真的。那一刻心里如同绽放了的春天,如同晨曦的朝阳,暖流丝丝缕缕注入心田:欣喜、惊喜、狂喜,都有点情不自已的感觉。仿佛这一瞬间连空气里流动的都是快乐的音符。虽然这是个春寒料峭的二月天,虽然还不能在真实的世界里寻找到春意盎然的景象,但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眼里,这屏里屏外俨然是一整个魅力四射的春天。人常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连着好多天整个人都沉浸在这份浓浓的喜悦当中。至今,频频回眸时,去哪里寻神清气爽的感觉?毫无疑问,穿越时空的脚步会不由自主的停留在这一天。唯有这一日,牢牢的、久久的定格在记忆深处。每每回想起来都会激情澎湃,体味良久。无法说清内心的这份眷恋缘于何时,更无法说清自己是否有“寒梅傲雪”的姿态!惟愿自己能够执着于这片乐土,且徐徐而行!
  
  随着时日的叠加,不断认识了散文在线的好多富有责任心的编辑们:可儿、江南风、雨袂独舞……还有好多好多既是散文在线的优秀的作者,又是辛勤工作的编辑。常常被他们的责任心感动着。大量的博文,每篇千余的文字,都需要一一过目,欣赏,剖析,这需要多少时间和精力呀!无私的付出,义务的传承,朴实的责任心,把对文字的爱,对散文在线的爱都倾注于平时的工作中。虽然散文在线的编辑、作者从来没有直接进行文字的沟通、互动,但是穿梭于各个页面的点击率足可以看出大家对散文在线的热爱与支持。而我就是这最忠实的读者,也是最虔诚的写文者。
  
  赏、学、写成了我休闲时光的主要旋律,而更多的时候是赏学。每每落笔总是得揣摩良久,精心地酝酿,希望自己的这一份耕耘不辜负各位编辑的厚爱。更怕自己不经意间的拙文玷污了各位的慧眼,搅乱了剖析佳作的美好心境。因此,拼力写出自己能够赞许几分的文字之后再发出去。每当晚上,把一篇描摹良久的文章发出去,忐忑不安的心便开始了揣测。明明知道这样的“是与不是”的纠结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但是无论是上班的路上,还是上班时闲暇的时光,萦绕在心头的那份不安与期待如同两只跳跃的黑白蛱蝶,忽高忽低地盘旋。其实心里的那份希翼和期盼却总是努力站到上峰。有时候自己也觉得这颗久经沧桑的心为何如此脆弱,还没有怎样的风吹草动,怎么会这样惴惴不安,仿佛未出校门的学生呢?可是,无论如何自己宽慰自己,什么样的理由都不能够成为合适的理由。就这样在把半天的时光当做了分秒掐算,终于挨到了下班回家,终于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电脑……打开散文在线的网页,打开自己发表的文章,眼前豁然开朗,那款鲜红的刻有“推荐”二字的印章无限“荣耀”地落在了页面的右上方。它宛若一朵盛开的雪莲,宛若一只翩跹而至的蝴蝶,是那样的魅力,动人。此刻的心犹如静风朗月下的垂柳,舒展而又坦然。静静地坐在屏前再把自己的劳动成果慢慢品尝,体味着收获的喜悦,真像一个懵懂入世的孩童。
  
  与散文在线相伴的日子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一年多的时光,随着一篇篇文章被编辑推荐,我并没有沾沾自喜的感觉。因为自己心里明镜似的,跟那么多优秀的文章相比,我的文字实在是稚嫩有余。赏读的越多,越是钦佩这些作者深厚的文学底蕴,佩服他们的才思敏捷。越是墨笔难书。慢慢地,感觉到自己是一块多么贫乏的土地,如何播种出丰硕的果实呢?如今却有了望而却步的感觉。好多时候揣摩好久,酝酿几番还是羞于动笔。真正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
  
  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发文了,而这篇文字也在我的心里放了许久。散文在线在我的心里早已成为精神的乐园。虽然笔墨羞涩,虽然浅显的文字不能充分表达心中的这份感动与感激,但今天还是鼓足勇气敲击键盘书写下满怀的情愫。在这里衷心感谢散文在线让我成为其中的一员,感谢各位编辑的辛勤指导与呵护。感谢你们,是你们让我插上了梦想的翅膀……
  

相关的主题文章:

  
   2011年高考分数线(仅作参考)
  
   “四民”所长的为民情怀
  
   【原创】我们的故事
  
   到舜皇山吃羊肉
  
   风雨同路_1
922#

采访的收获
    近日,从新闻媒体欣喜地看到:“‘胶东王都•大美平度’2017(北京)文化展览周今天在民族文化宫盛大开幕。开幕式上,金霏读书阁,近500名与会嘉宾共同见证了山东省平度市大泽山镇农民刘元久向国家博物馆捐赠家庭生产生活明细账本;这是继2007年刘元久的账本被国家博物馆珍藏后,铭华读书阁,第二次成为“国家记忆&rdquo,树海读书阁;,也成为该馆在国内收藏的唯一一本由农民自己记录的家庭账本。”
&nbsp,孔子读书阁;   刘元九,何许人也?曾是我2008年的采访对象,观看了他的报道,我非常激动,重新查找了当年的采访报道:7月20日,我慕名来到了风景秀丽的大泽山镇三山东头村,这个村座落在山脚下,精彩读书阁,因提前预约,刘老汉已等候在门口,见我们冒雨赶来,他十分热情地把我们让进了屋,这是一套比较讲究的房舍,而且家用电器应有尽有。一见刘老汉就知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中等个儿,黑红的脸膛,十分朴实,他自我介绍叫刘元九,今年56岁,金霏读书阁,改革开放前,一直担任生产队里的保管员、技术员,因刘老汉外出有事,我们寒暄了几句便直入采访主题。
     &ldquo,孔子读书阁;刘大哥,听说您一直记着账本,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都报道过?”
&nbsp,树海读书阁;   “是啊,中央电视台1套、7套,还有山东电视台、青岛电视台、市委组织部等都来采访过。”
&nbsp,树海读书阁;   “您当时为什么想起要记账本,而且一直坚持到现在,是一种什么精神打动您?”
     “闲着也是闲着,记着账本看看大包干后每年收支有什么变化,自己心里有数,树海读书阁,也有过去当过保管员的原因吧。&rdquo,爱看读书阁;
  &nbsp,华闻读书阁;  “您是从哪年开始记账本的?”
     “是1982年,俺村开始实行大包干时。”
      刘老汉说着就把一大摞账本拿出来,按年份分的很详细,我看了看,全是过去记账用的账本,记得密密麻麻的,我认真数了数,共28本,装了两大方便袋子。
     “您通过记这些账本,有什么感触和收获?”
     “我就因为记了账本,被当地新闻媒体报道后,接触到的中央、省市等新闻媒体都很多,我经常对他们说,我就是要通过记这些账本,感受到祖国的发展变化,感受到对未来的希望,增强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当时的采访虽然是短暂的,但刘老汉和他的账本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更带给了我深深地思考。采访后,曾发表于《中国电力报》、《山东电力报》等新闻媒体,2012年11月30日,又以《刘老汉的用电账本》为题,发表于《工人日报》,曾让我高兴了好一阵子。
     重温刘元九老汉向国家博物馆捐赠家庭生产生活明细账本的消息,重新唤起了我的兴趣,他接受新闻媒体的情景浮现在眼前。刘元九拿着近年来的账本激动地说:“老少爷们儿,大家都看看这就是我记账用的账本。2013年俺家的收入是45426元,支出是26020元,这一年手头剩了19406元。到了2016年俺家收入了95645元,支出了42448元,剩余53197元。增长了近2倍。咱老百姓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了……”
     有了先前的采访,我便感到了由衷的亲切,有了第二次“国家记忆”,我便受到了震撼。刘老汉35年如一日,他让记录成为一种习惯,确实不简单。一摞摞记账本,留下了他一行行笔迹,记录着家庭的收入、支出,记录着农村的印记,也记录着时代的变迁。每每翻动着这些账本,都会产生联想和对比,都留下了他的无限感慨和思索,留下了他对党和国家的感恩,留下了他对新生活的无限向往,增强为实现中共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力量。
     刚才,我乘着兴致向刘元九老汉表示祝贺,并询问了他的一些情况,这位65岁的采访对象依然那么谦逊和朴实,我却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我采访对象的账本再次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刘老汉记录账本有收获,我采访刘老汉也有收获,我感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和鞭策……
     乔显德
相关的主题文章:

  
   云雾山中绘瑶寨
  
   “三下乡”实践心得
  
   每一天都好
  
   愈是情深,愈加难忘
  
   我的十月
923#

W先生语录(六),爱看读书阁
  1,精彩读书阁.没有理想信念,树海读书阁,只知玩耍,铭华读书阁,不娱乐至死才怪呢,树海读书阁
  
  2,金霏读书阁.文凭是敲门砖,树海读书阁;业绩是立足点,金霏读书阁,是赖以维生的根基。
  
  3,华闻读书阁.专业热不热门无关紧要,树海读书阁。要紧的是喜欢,孔子读书阁,因为只有喜欢,孔子读书阁,将来才有潜力。潜力比现状对人生的影响大。人生的成就建立在潜力发挥的基础上。
  
  4.别人走那条路时,鲜花烂漫;自己走时,可能落叶飘飘,甚至凄风苦雨。
  
  5.树木的.枝条剔削过度,在短时会迅速窜高,然而在疾风暴雨中会趴下再也抬不起头,甚至会折断。拔苗助长要不得,静待花开也是教育的艺术。2013/06/09草稿。2013/09/27修改。
  
  

相关的主题文章:

  
   【原创】池横散文(64----100)田野风光
  
   雪母情
  
   2012年的第一场雪_1
  
   三十六年前的两封信
  
   七绝-轱辘体
924#

昨天的百官:上堰头的“永兴南货店”
  老辈手里的百官上堰头是繁华的商业地段,树海读书阁,从“百官坝&rdquo,金霏读书阁;老坝底沿着“百官街河”到桃园桥(解放后改称解放桥),在这短短的百把米“炮仗”长的一截街面,聚集了数十家商号店铺,几乎襄括了&ldquo,孔子读书阁;三百六十五行”所有服务行当。
  当年的“百官街河&rdquo,树海读书阁;左侧,列列排排有和茂酒店、张德剃头店、永兴南货店、九斤烧饼店、吴光米店、益志祥金店、何兴宝酒店、阿毛酱油店、张德泉张兆昌栈房、罗老头照相馆。而&ldquo,铭华读书阁;百官街河”右侧,又有义大公糖行、骆宏基酒店、周阿三酒店、德记饭店、万安旅馆、谢九江酒店、何协成烟糖店、金华鞋店、王义夫茶店,宁绍饭店、张维昌文具店、赵德全理发店。还有大舜庙大门前许许多多的地摊小贩,一派繁华景象,百官上街到处是摩肩接踵的行人,一片熙熙攘攘,非常闹热。
  每天都有从四面八方涌到百官来“赶街市”的人,在过去那个农耕经济年代,大多数“赶街市”的人先要把自家地里刨出来的山芋、萝卜、蔬菜;从池塘里挖出的莲藕、茨菇;从鸡窝、鸭舍里掏出的鸡蛋、鸭蛋;自家编制的竹篮、淘箩、扫帚、竹椅;以及多余的粮食;还有各种各样的生产、生活用具拿到横街里的市场上来,希望卖出一点钱,再换回自己想要的东西。等到晏快头“市头”散尽,他(她)们就小心翼翼地把到手的铜钿银子,用手帕布包裹好,塞进自己贴肉(身)的口袋里,然后在百官大街上的布店、日杂店和南货店去买点东西。如果想要置办“南货”,就会去上堰头的“永兴南货店”那里。
  这些“赶街市”的平头百姓,她们来到“永兴南货店”里的柜台前,金霏读书阁,一般不会先同店家说“我想要什么”,而是眼睛先盯着货架里的东西,心里却在盘算口袋中的那一点钱&ldquo,华闻读书阁;到底能买些什么东西才好?”
  其实她们所看到的酱油、酱菜、火柴、煤油、食盐、烟酒;还有走亲戚时必须要带的茶食,如桃酥、蜜枣、柿饼、冰糖、桂圆、荔枝,这些东西样样都是她们心里想要的。可是这些放在玻璃罐中的食品,在当时简直就是奢侈品一般不会碰的,只是看看而已。
  如家里有提亲、祝寿和走亲戚需要,就选上一、两种,称上个半斤八两的,已经非常体面了。当选好了想买的东西,店家就会麻利地用荷叶把商品一包,再把长方形的大红纸条往上一覆,最后用几根含在嘴里的,捋一下使其潮湿的蓑草,把所要包的商品包扎成上面小,下面大,长方形的“斧头包”礼包,树海读书阁
  店家打好结后,当着客户的面用手拎拎、试试,以此向客户证明所打的结扣是结实的。但不会急于要把包好的商品递给对方。这个时候,爱看读书阁,“赶街市”的人会翻开自己的衣角,用微微颤动的手从衣服里,抠出那个钱“包”。等付了钱后,店家才会把包好的东西递到她们的手上,还会说上一句客套的话:“请放好,请慢走,下次再来”。
  南货店,如今在我们百官街已经没有了,现在的年轻人恐怕知道的也不多。我听娘娘讲过,我父亲的老表她家父母在上堰头曾经开过一爿名气很大的南货店,后来被日本鬼子的飞机炸毁了。其实我对“南货店”留下的最深印象,来自于小时候看过好多遍的电影,茅盾笔下的《林家铺子》。
  旧时的南货店一般规模比较大,“时鲜果品,瓶装酱油,糖果饼干、虾子鱼生”,南货店门口通常都有这样的黄底黑字招牌。凡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出门走亲访友、以及民间信仰活动都得与南货店打交道。因为在这些节日和祭祀活动中,所需的祭品和食物都要从南货店里去买,所以当时的南货店在百官的老百姓中享有很高的声誉,精彩读书阁。一般的南货店,都是老字号,树海读书阁
  开设的南货店一般设有店堂、帐房间、稿间、蜡烛间、栈房(仓库),孔子读书阁,职员有老大(读驮)、先生(经理)、帐房(财务)、出关(采购)、伙计(店员)、出栈(总务、食堂)、学徒以及季节性雇用的蜡烛老司、稿间老司等等,大约十五六个人。老板一般兼经理,当然也有做甩手掌柜全权交给经理去负责的。
  南货店的帐桌上,除了摆设黑砚和帐簿、算盘外,还有一个铅盒子。盒子铁皮划格,格子上贴着各个店员的姓名,谁做下的生意,收入钱币就放在谁得格子里。桌旁设有铜钱柜,若是收入铜板就往柜内丢,打烊后取出结帐。经理则高坐帐桌首座,眼观四方,观察顾客,监督店员。
  客商如有货物运到或掮客来兜货,先要把样货取来送给出关先生看样,如金针、红枣、红白糖等,每次都有斤把商品,不论你卖或不卖,样品都归出关先生所以。南货店的标价都用码子,即│‖≡×⊥即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如红糖四角六分一斤,就写“×⊥”,生仁二角分九一斤,就写“‖”。
  据说,走进南货店最引人注目的是厅堂当中高悬的蜡烛架,蜡烛架倒钉在天花板上,架中长钎上插着一根根各种红烛,在蜡烛上有堆龙凤的,有堆花卉的,有写金字的,煞是好看。讲究的烛架上四周是黑板金字还精雕细琢着人物禽兽,相当美观。
  南货店柜台不高,成曲尺形,靠墙的是一排橱子,一格格地摆放各式各种货品。柜台上方悬挂一只球状的线球,出售的东西包裹好,就顺手一扯一扎,完毕后就把“斧头包”递给了买主。
  南货店的食品大多是干货,有南北果品、海货、菜蔬、糕饼、糖类;还有海货,什么蛏干、乌贼干、虾干、开洋(虾仁干)、螺肉干、鳗鲞、纤鲞、海蜒(海里的小银鱼干)、淡菜、紫菜、海带海蜇皮;也有为富裕人家准备的鱼翅、鲍鱼、海参、干贝、鱼唇、鱼肚等珍贵海货。腌腊制品如火腿、咸肉、香肠、风鸡、板鸭等,糟醉食品如泥螺、醉蟹、虾子糟鱼、糟蛋等。
  南北果品相当丰富,南货有荔枝、桂圆(即龙眼)、莲子、花生、胡桃、栗子、柿饼;北货有红枣、元枣(俗称黑枣)、核桃仁、杏干。菜蔬类包括香菇、木耳、金针、黄花菜、老笋干等。糕饼类有饼干、饼子、豆酥糕、炒米糕、炊糕、软糕、阴糕(糯米蒸的,较软)、五仁糕、百子糕、状元糕(家生男孩分状元糕)、白糖炒(炒米糕的一种,以白糖为佐料)、炒米、油泡枣、芙蓉糖。
  节时又有月饼、巧舌(农历七月七的一种油炸的薄似舌头的麦食.取意:食之可能言善辩)。糖则有白糖、红糖、冰糖。其余的如索面(长寿面)、粉干。
  各式纸为纸蓬(最粗糙,一用包装.二用于去世的老人)、南屏纸(用作草纸,也作烟纸,有时卷烟,有时作水烟的引信)、花笺纸(一作影写,二作纸钱,旧时老人去世,要送纸一两刀,上放蜡烛一对,主人家的帮人会用钱砧在纸上敲出一个个的钱印来,充当冥间的钱币)、五色纸(红、绿、黄、蓝、黑、白,用于“开火光”)、金银纸(喜事用大金纸,丧事用金银纸)。红白喜事少不了的还有笔墨、菜油、红粉(儿童过周岁外公送的年糕上须用红粉点一点)、灯笼、灯芯、蜡烛、鞭炮。过年过节还要卖对联。
  南货店卖这些东西并不简单,店主必须要懂行,洞悉人情世故,熟知乡方风俗,只有这样才可能把生意做好做活。百官街里做大事体的人家一般购物时,自已会带有褫公开出的单子,黄纸上写着:“灯笼一对.蜡烛三对,菜油二两……”店主只须依样画葫芦,逐样找出来就行。百官人要办酒势,所用的盘担在南货店这里也能买齐的。
  到了逢年过节,年关将近时,南货店就更加热闹了。真是生意兴隆,门庭若市,顾客络绎不绝,店员应接不暇。正月拜年,兴送包头,包头又叫风鼓包,用纸蓬包裹。上小下大,酷似风鼓,礼品就放在里面,量很少,却好看。
  因为过年送礼的人很多,所以南货店往往在农历十二月廿六夜就会“做马牙”,办酒席宴请店里的大师傅小学生,提前过年。接下来南货店就开始忙了,包包头一直要包到正月。
  拜年一般送饼干、炒米糕、油泡枣(条状油炸物)、柿饼、索面。到七月七,送巧舌,一般是外公送给外孙辈。第一次最隆重,必须送足十二种。八月十五更有风味,店里挂满了“图画纸”。有戏曲故事、吉祥人物、四时花卉,外公、舅舅来买“图画纸”,就可以挑一张自己喜欢的,店主把它剪下来,包在大饼上面,用细红绳系着,连同麻果、点心,就是中秋的礼品。
  南货店生意顶忙的时候,不仅要扩大货源,而且还会自产自销。蜡烛是当年南货店销售数量大宗的商品,因为销售量大,所以在南货店的店堂后面往往有制造蜡烛的工场,蜡烛分为红烛和素烛(白色)两种。这些蜡烛不仅供本店门市销售,还批发给其他较小的南货店及周边乡村中的杂货店。
  当年制造的蜡烛规格品种很多,一般是按照蜡烛的重量、长短、粗细来分类的,基本分为四堂、八堂、状元红、三灯、五灯、二两、四两、六两、半斤、一斤(又分为长一斤、短一斤)、局四两、两斤等长短粗细不一的十多种规格,有时还生产大户人家和庙宇中的重达五十斤、一百斤的特大蜡烛。
  制造蜡烛一般是手工操作的,制造蜡烛的主要原料是烛芯和桕油。我记得小时候家里还有许多制造蜡烛的工具,娘娘对我说过,这是以前南货店里遗留下来的,因为东洋鬼子掼炸弹,她们王家后来搬到杭州去了。每年的冬季,便是制造蜡烛的忙季,也是南货店蜡烛销售的旺季。因此,南货店设置有店堂、帐房、蜡烛间、仓库,雇有许多师傅、帮工。
  以前的南货店出售商品讲究包装,不同行业的店铺包装样式不同,据说杂货店为三角包,中药店为四方包,布店为长方包,而南货店是斧头包。使用的包装纸要先分大小裁好,一次备足几天的用量;绳子根据需要的粗细、长短缠绕成盘,挂在柜台上方;包装纸袋和装放礼品所需的礼笺、红纸礼条、彩绳等,都要事先准备好。
  当南货店出售的东西秤好后,就要拿一张黄黄的粗草纸裹好,接着再用细纸绳捆扎,覆上一张红纸,大意为喜庆吉祥,上面还印有南货店的字号和商品介绍。包裹里面的东西一般是红枣、桂圆,或者是豆酥糖、绿豆糕之类的,因其一头扁平,一头厚实,形似斧头,所以称为“斧头包”。
  但南货店使用最多的包装还有一种是上等晒干的荷叶,“标准”就是不破不裂;干柔适度;色正清洁。用眼观之,淡淡的绿、洁净无斑;用手抚之,绒而不涩、滑而不腻;用鼻闻之,清香浓郁。所以千百年来这些南货店的字号是张记也好、李记也好、还是王记也好,不管如何地改弦更张,所不变的都会使用荷叶来包装食品的方法。这荷叶因为有离水、离油的功能,且柔韧、坚实,所以在南货店里用途十分广泛,几乎无所不包不裹。
  早期的南货店与酒店、酱园、水作店,是不相混杂的,各司各职,后来也兼卖了酱酒、日常用品,以及小孩喜欢的糖果、小玩意,成为了真正的杂货店。百官的许多南货店因为融人了普通老百姓的社会,那番热闹的景象一直成为了百官街头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如今南货店消失了,代之的是超市,“斧头包”也不见了踪影,代之的是塑料马夹袋,过去了的百官街头南货店永远地留在了老一代人的记忆深处……
相关的主题文章:

  
   说实在的人世啊
  
   井冈山中心公园假日一瞥
  
   一张老照片(全国诗歌大赛获奖作品)
  
   2012年的第一场雪_1
  
   看班级专栏文章有感
925#

春雨中漫步
              &nbsp,孔子读书阁;五言诗  &nbsp,精彩读书阁;                 &nbsp,树海读书阁;     于公谨    &nbsp,孔子读书阁; &nbsp,树海读书阁;   &nbsp,爱看读书阁;   &nbsp,金霏读书阁;    雨戏桃花落,    &nbsp,树海读书阁;   &nbsp,树海读书阁;          风吹日月寒。                   云涛翼万里,              &nbsp,金霏读书阁;    海浪羽千年。散文随笔        春雨中漫步  &nbsp,华闻读书阁;              于公谨    天空中,云儿在慢慢地堆积着;东风,带着少有的寒意,从身边快速地跑过,毫不停留地向远方刮去,天地之间烟尘滚滚,有时候,风儿跑累了,就喘息着,让天地变得安静柳树的枝条,被风不断地扯直了,如弦一般绷紧了,忽而如断了的弓弦,无力地垂着;燕子,低飞着,贴着地面慢慢地飞着,但是它的速度却很快,铭华读书阁,转眼就看不到了它的踪迹;而鸟儿,不安地在树上跳着,不时地看着天空,有些恐惧地叫着;河流,这一刻显得没有什么耐心,变得浑浊,变得焦躁,也变得不耐烦。    随后,一切都有些安静了。春雨,就这样,慢慢地落下来,不慌不忙,而又有着自己的节奏。    撑着伞,就在这个春雨的季节里,在充满神秘的天地之间,慢慢地走着;带着心中的彷徨,带着心中的无奈,带着心中的寂寞,带着心中的希望,就这样,慢慢地在雨中散步。    报春花,在路边安静地待着;春雨落下来的时候,报春花在发抖着;也只是发抖着,并没有随着雨落下来,成为残花。沉默着,随着我的脚步,慢慢地前行着。它的枝条,柔韧着,在雨中微微波动着,是对雨的反击?还是对于的欢迎?我弄不清它所带有的含义。    东风,依旧带着寒意,从我的身变慢慢地飘了起来。雨丝,被风拉斜了,落在身上,带着些许的寒意。    云彩,更加的低沉,也更加的凝重,冷漠都看着这个世界。    柳树,这个时候,本来是安宁的。但东风的飘荡,也让它有些激动,也随风开始飘动着。先是枝条,带着绿色的、像一把把剪刀一样的叶子,慢慢地荡着,随后动作很大,整个身体舞动起来,而枝条就像是它的头发一样,随风飞荡着。    春雨,并不大,总是淅淅沥沥的,带着柔情,带着期待,带着希望,从空中,慢慢地继续落下来。    树上的鸟儿,已经完全不见了;不知道躲在什么地方去了。    春雨,在这一刻消散了天气中所有的忧愁。天地之间,本来是有些焦躁不安,却在空气中消散。    风,继续刮着,有些猛烈,却带着花香,带着温柔,带着安慰,回到了我身边。    深深地闻了一口花香,清新而又有些美丽空气,从我的口中慢慢侵入,直达我的心灵。    这个时候的春雨,像是珍珠一样的贵重。落在尘土中,并没有激起风尘,可以说是“润物细无声”,却带着新的花香。    春雨,消散了东风里面的芬芳,却消不散春天的希望。    默默地撑着伞,慢慢地向前走着。    路边的桃花,被雨侵袭着,好像是变得更加艳丽。在风中摇动着,有的桃花盛满了从天而降的“珍珠”,随后倾斜着,那里的“珍珠”就落在了地上;而树上的鲜花依旧鲜艳着。    悠长的时间,飘着春天的希望,在慢慢地走着。而天地这件的希望,从脚下慢慢地向远方延伸着。
相关的主题文章:

  
   让自己回到过去
  
   感怀_8
  
   几回回
  
   王逸竹
  
   一个人心里有一个人
926#

思念
天水一色,爱看读书阁,照应着我红尘未泯&nbsp,铭华读书阁;鹜雀齐飞,树海读书阁,倒影画中非梦 秋末无情木叶零落,金霏读书阁。&nbsp,孔子读书阁;我还可以对天长啸:雁字回时,树海读书阁,月满西楼。 &nbsp,树海读书阁;一个人走后,金霏读书阁,在分叉的路口&nbsp,华闻读书阁;一个人的身影,在牵挂人的心头 一个人的思念,在雁字北去&nbsp,树海读书阁;留下的,孔子读书阁,只是那一抹匿迹风沙的足迹 遥望,精彩读书阁,带不回已远去的人儿 只是驻足在原地,傻傻的守望 把思念挂在心头,愁容在眉梢 少年不知,影飘在红尘渡口 少女有情,无人问津,亦牢牢守候 思念,就是一道最美的风景,让路人驻足凝望 花开终有时,花败自零落 有一种想念,让人辗转反侧 有一种牵挂,让人自扰心间 如果,爱,可以让思念停留在渡口 如果,时间在别离那刻凝固 红尘世人,守望,归盼,守候 会在相见的那一秒凝固时间和空间 两个人的世界,是爱,是永恒 思念,仅仅是心头的一个幻梦 再美好回忆,也上演不出现实,过去的,终究成为过去 留下的,只是最美好的憧憬 思念,挥之不去 依旧思念 看天水一色 享一世忧容
相关的主题文章:

  
   相思弦、情缘浅,红尘一梦弹指尖【望月之城同题抒怀】
  
   一朵蒲公英的春天
  
   幸福,在自己的感受里
  
   雪莲花_2
  
   春天正悄悄走来
927#

猫毛草
在墙根、檐壁
总有它的身影
与生俱来
命运坎坷
在瘦的、硬的地方
它以顽强的形象
蓬勃、生长
其实,它的枝很细
叶很柔、心很软
微风掠过时
它轻轻地颤
毛绒绒的芯
岁月的皱褶
沧桑过后
绽开的笑
相关的主题文章:

  
   随笔_5
  
   “病有所医”不是梦
  
   7月15日岭师伙食故事+绿芽社会实践队+教育科学学院 (2)
  
   一组七绝(六首)
  
   坐在父亲肩头
928#

如果,可以选择
《如果,可以选择》
从来没有想过
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
要你,离去
要你,从我的生命里消失
要你,退出我的世界
\\\
如果,时间可以重回
如果,让我选择
放下梦
和你在一起
\\\
一个人的日子,白天不是白天
黑夜不是黑夜
无限的思念,让人疯
\\\
再也回不去了
清寂的时光,孤独的心
说与不说
都是,凄凉
相关的主题文章:

  
   “细雨”社会实践队开展趣味“橡皮泥”手工课_1
  
   五月石榴花
  
   《把海沏进茶碗》之心海浪花(一)
  
   【丹水情韵诗歌】我与春天有个约会
  
   2013年12月30日
929#

夏季随笔
  天气渐渐热了,华闻读书阁,一年中最温暖的夏季来临了。北京不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城市,春天短暂多风沙,精彩读书阁,夏天炎热,秋天秋高气爽,铭华读书阁,冬天干燥寒冷,树海读书阁。相比之下,比较可人的就算是秋季了,只是秋冬季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基本进入秋天离寒冷就已经不远了。因此,夏天反倒成为了个性鲜明活泼的季节。
  记忆中北京的夏天一直都很炎热,树海读书阁,这些年随着汽车尾气的排放,室内空调的作用,气温更是经常高达39、40度左右。如此高的气温,白天人们基本上都待在凉爽的室内,直至太阳落山才会走出去,因此,夏季就成为了夜生活最为丰富的季节,金霏读书阁。每到傍晚时分,临街的饭馆就开始在门前摆起了大排档,一个个小桌子如同龙门阵般排着队摆在门口。下了班的人们三三两两的围着小桌子一坐,再叫上几个凉菜来上几瓶啤酒,吃着喝着聊着笑着,这要是偶尔来阵儿凉风可就更美了,就这么热热闹闹的一直到月上柳梢头时方逐渐散去,孔子读书阁。那些不是临街的饭馆也纷纷在玻璃门上贴着“空调开放”的标识,也许是因着天热人们不愿意再围着炉灶做饭的缘故,爱看读书阁,基本上家家饭馆都是人满为患,至于其他像什么KTV啊,酒吧啊就更是门前车水马龙,天天爆满了。
  夏天同时是水果供应最为丰富的季节。你认识不认识的各色水果,什么杏、樱桃、荔枝、山竹、西瓜、梨、桃等等等等,从夏初到夏末交替成熟,金霏读书阁,买回来洗干净放到冰水里泡着,拿出来吃时又凉又甜,沁至心脾,树海读书阁,任你再大的暑气也立马全消。每年夏初的时候,在北京的大兴庞各庄还有西瓜节,各种各样的西瓜任你挑选,树海读书阁,那可真是脆皮沙瓤汁水十足,吃起来十分过瘾,孔子读书阁
  夏天也是四季中颜色最为鲜亮的季节。也许是因为春天冷热交替,秋天渐渐寒冷,所以这两个季节人们总是会乱穿衣。这会儿的大街上你能看到穿着单衣的姑娘小伙儿,也能看到穿着厚重冬衣的大爷大妈们。夏天就完全不同了,无论男女老少,一律是最为凉爽的单衣。姑娘们更是个个儿装扮的花枝招展,五颜六色的长裙、短裙、短裤、热裤配上精致的妆容,走在大街上摇曳生姿,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难怪小伙子们最喜欢过夏天,那可真是能够大饱眼福的季节呀。
  夏天可供消暑纳凉的去处也很多。天初热的时候,各个室内室外的游泳池就纷纷开放,这几年更是多了好几处大型的嬉水乐园供人休闲玩耍。每逢休息日,那真是家家人头攒动如同煮饺子一般,无论大人孩子个个儿玩得不亦乐乎。至于有车一族更是在周末带上全家老少直奔郊区,白日农家饭,夜宿农家院,顺带再来个采摘,玩得个心满意足满载而归。
  也许是夏天炎热的缘故,人们的脾气随着气温的升高也变得火爆起来,好似每个人都变成了个“大爆仗”,给个事由就能够点着。公交车上、地铁上,市场里吵架拌嘴的经常可见,好在北京人打心眼儿里是个性奔放、义气豪爽的,所以一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彼此道个歉也就散了,成为这一天中的小插曲。
  夏天是热闹的,欢快的,是炎热的也是美丽的。但凡孩子们都很喜欢过夏天,不仅可以吃最新鲜的瓜果,还有长长的暑假可以休息玩乐。大人们是喜欢过夏天的,这是可以和朋友开心聚会的季节,也是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美丽的季节。老人们是喜欢过夏天的,平时天气寒冷总是闷着不能出门儿,现在天气热了,终于可以拿着蒲扇一步三摇的出去串门子找老哥们儿下下棋,找老姐们儿聊聊闲磕儿了。
  夏天也是冗长的,从五月初五立夏一直到立秋,这还不能算完,立秋过后还有“秋老虎”等着再发发余威呢。只是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夏季再怎么炎热,老百姓一样安安生生的过自己的小日子,并且从这炎热的天气中找到了很多的乐趣,同时享受着大自然的丰富赐与。夏季,就在这笑着闹着中一路欢快前行,一直走到秋天的怀抱里。
相关的主题文章:

  
   此生,唯愿做一个安静的女子
  
   临江仙。赏荷
  
   唱在青春里的一首歌
  
   一地残骸
  
   七年的爱。
930#

独秀峰
  洁妹:
  
  这几天来的生活,实在过的太有趣了!不是穿洞,就是爬山。虽然每天游罢归来,一双腿子酸痛不能举步,但我一句疲倦的话也不敢说。我希望两星期以内把所有桂林的名胜都游遍;不过玩的地方实在太多了,爱看读书阁,而走马看花又得不到深刻的印象,树海读书阁,能否在预定的日子内游完,还不能十分决定。
  
  我懊悔没有强迫你同来,这儿的山水虽没有江南的秀丽,金霏读书阁,没有泰山的伟大,但它是另具一种突然而起,戛然而止的风格。韩愈曾写过:“山如碧玉簪,”柳宗元也说过:“拔地峭起,林立四野&rdquo,孔子读书阁;,但我觉得韩柳的形容,还不及刘治叔的“环城五里皆奇石,疑是虚无海上山”,来得恰当。
  
  的确,桂林的山是奇特的。水像海水一般碧绿,岩洞之曲折幽深,更有说不尽的奇美,“桂林山水甲天下”,一点也不算夸大,只要有七星岩和独秀蜂存在,就可受之无愧了。
  
  我已经两次游了独秀峰了,尤其今天特别痛快。爬上峰巅时正值大雨,而下来时又是红光满照,两个绝对不同的风景,我都领略到了,现在不嫌麻烦,就详细地告诉你吧。
  
  独秀峰在城内中山公园中,树海读书阁,孤峭独立,精彩读书阁,奇秀森严。虽然只有五十余丈高,金霏读书阁,但看来好像是耸人云霄一般。峰的东面,岩石重叠,刻有“紫袍金带”,“戛然独立”,“南天一柱”等字,草木不生,树海读书阁,望之危然,华闻读书阁!峰顶上的小亭,隐约可见。靠着右边走去,峰北有一深池,孔子读书阁,名叫“月牙”。旁有小亭曰&ldquo,铭华读书阁;砺俗”。
  
  转到了峰西,景物又不同了:岩隙壁缝之间,草木丛生,清翠欲滴,树海读书阁,抬头四望,高不见顶,。仍折而南。这儿有石径螺旋,可直达山顶,旁有一洞叫“太平岩”。我好几次来游公园,都没有发现这里有洞,今天和维两人来游,突然跑了进去。起初从外面看来,似乎闭塞不能通行。稍力前进,上面悬岩由高而低,像煤窖一般渐渐地低到黑暗不可再进的地步。又前进数步,豁然开朗,有光从外面圆洞内射进来,一棵大石柱,悬空而垂,两边的岩石有些像蜂窝,有些像螳螂的卵囊,奇形怪状;不胜枚举。抱着大石柱,沿着石阶爬上去,又是另一幅画图了:悬岩像一座大山的倒影映入水中,俯瞰洞内,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神秘之美。
  
  洞,本来可通外面,但我们为了爱那只天然石柱,仍然由原路出来。
  
  从山脚至峰顶,共有三百零六个石阶,虽然每个还不到一尺高,但因为路很狭仄,所以走起来深感困难。有位朋友的哥哥,两次来游桂林,先后住过—年,游公园的次数,至少在五十次以上,但他始终没有爬上去,有时鼓起勇气走到半途,往下一看,忽觉独立危崖,摇摇欲坠,于是连忙跑了下来,以后他连山顶望都不敢望了。
  
  过了第一关允升,就是小谢亭。原名叫做“小憩”。嘉庆年间亭破烂不堪,有一位叫谢方山的出资修理,游人感激,故以小谢为亭名。
  
  一路上,到处都可见到题字刻诗很多,但很少有好的句子,“螺磴穿云”,“昆仑柱立”,“中天砥枝”,“拔地参天”,以及江苏胡午亭的诗句:“此峰秀峭挺然立,一笔通天独自成”,算是能形容独秀蜂于万一的句子。
  
  刚到山巅,天忽然下起大雨来了,初是象风雹一般大的雨点,接着是乌云满布,电闪四射,雷声隆隆了。大雨倾盆,我紧紧地抱住维,心头突突地跳,生怕这峰忽然倒了下来,或者暴风把我们吹到不知什么地方去。
  
  “傻孩子,不要怕,有我在这里,任天翻地覆,也没有什么关系的。”
  
  不知怎的,经他一说,胆量忽然大起来了!抽出望远镜一见,四周的山,都浸在烟雨蒙蒙中,若隐若现。雨点落在漓江里,像珠玉从天空里散下一般。更奇丽的,是水从峰顶倾泻下来循着磴道,蜿蜒而下,水流的很急,响声特大,有如千兵万马,巨浪滔滔。雨下的越大,远近的风景越显得美丽:尤其在打雷闪电的一刹那,似乎独秀峰已离开地面悬在半空中飘荡,而我们已随着那道红光,飘飘然羽化而登仙了!
  
  坐在亭子里的石桌上,雨点不住地吹进来,全身几乎都湿了。但不到半个钟头,突然雨止云开,四野的景物,又历历入目。东望漓江如带,伏波山屹立江滨,俨如孤岛。二老横卧于西(注:老人峰与老君洞),象鼻,穿山,斗鸡诸岩复绕于南,其他叠彩山,普陀山,栖霞寺都可很清楚地看到。
  
  从前这里是明末桂王的御花园,谁都不能进来。传说有一个“名闻天下”的文学家来游桂林,一切风景都游遍了,只没有看到独秀峰。想尽了方法,总不得其门而入,最后等候了三年,上过不知多少奏章,仍不得允许。乃以数百金收买看门人,不料被上面有司知道,即将看门的革退,于是这位梦想着游独秀蜂的文学家,目的没有达到,还得抱头鼠窜。
  
  这虽然只是一个故事,但也可见独秀蜂在桂林山水中是占如何重要的位置了。
  
  六月二十日于桂林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一帘幽梦_1
  
   神明面前的食客
  
   一首诗的距离
  
   一个人的时候(琴台文艺)
  
   清贫与富有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