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佛事
【编者按】五台山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佛寺鳞次栉比,宝塔如林,寺庙之多,信徒之广,无不令人折服,不愧为佛教第一名山。
乘坐旅游大巴,我进入了五台山风景区。踏入春意盎然的山间,竟有种回归自然的快意。盘山公路,不知道绕了多少个弯,
金霏读书阁,绿色越来越淡,抵达五台山台怀镇时,春意好像薄了更多,松柏还是不改的墨绿,一排排钻天扬只是树梢上染出淡淡的鹅黄,间或有小小的山桃野杏灿烂在树丛间,
树海读书阁,给寂寞的山头掠来一丝生机。
五台山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又有黄庙青庙之分。菩萨顶是黄庙中的首庙,是来五台山必游的地方。菩萨顶有个一百零八级的台阶。据说,踏过台阶,意味着跨入一百零八个法门,可以解脱人世间一百零八种烦恼。大家气喘吁吁地爬完了沧桑的台阶,
铭华读书阁,但愿从此抛却烦恼。
云峰胜景牌楼下,有一株不知道生于何年何月的老树,枯败的只剩下半个残缺的树身,让人不禁唏嘘,树的残心竟然探出一棵小杏树,杏叶未绽开,杏花已争俏,老树杏花就这样在古庙相互依存着,倒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不由人不感慨。
远远的北台,残雪还未消融,站在高高的菩萨顶,看到的是连绵不断的庙宇,或红墙黄瓦,金碧辉煌,或灰墙灰瓦,古色古香,
孔子读书阁,还有那尼泊尔风格的大白塔,庙外山路穿梭着来五台山寻找寄托,或者来领略佛教文化的人群,还有一些人正在修建新的山路,近处的寺庙被包围在袅袅的烟火中,浓郁的香火味充斥着我们的嗅觉。五台山佛寺鳞次栉比,宝塔如林,寺庙之多,信徒之广,无不令人折服,
树海读书阁,不愧为佛教第一名山。盛名之下,反倒多了些嘈杂,少了些佛门的清净。
听说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香火属五爷庙最盛。五爷庙,我一直认为是宋时杨五郎的庙宇,想当年杨家将为大宋朝出生入死,著名的金沙滩就在五台山不远处。问询当地的老人,方知为纪念杨家将而建的是栖贤寺,五爷庙是万佛阁的别名,传说是文殊菩萨为普济众生化身为五龙王。
我们到达五爷庙的时候,天空飘起了小雨,朝拜的人们早早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我们也像香客们一样,收起雨伞,虔诚的举香过头,依次进入五爷庙。五爷庙不大,满眼望去四处都是烧香磕头的人们。奇怪的是五爷殿对面,居然是戏台,在唱戏。听说,这戏是给五爷唱的。人多拥挤,却没有喧哗声,五爷殿挂满了“有求必应”的牌匾,想来,一定是香客送来还愿以表谢意的。我也是俗人,无大愿,
树海读书阁,只是祈求夫妻恩爱,全家平安。
镇海寺里,到处可见数百年的郁郁葱葱的老松树,山寺桃花开得正艳,罕见的仙鹤不时在枝头跳跃飞翔,悦耳动听的鸟鸣和着寺庙里的朗朗经声,使人大有远离红尘,超身世外之感。或许很久以前,五台山就是这个样子。
山路边,修路的民工正吃力地搬运着石板,遇到游人,他们便悄悄地闪到路边,没有抱怨,也没有奢求。我曾问询一个年长的民工,天天守着寺庙干活,烧香吗?信佛吗,
华闻读书阁?老人看着如潮涌一般的人群,好一会儿,才说,“许多贪官污吏也来烧香,可惜他们不知道贪婪也是佛家的大忌。如果佛爷不分清浊,连他们都保佑,我还烧香干什么?!”
我默然无语,这些烧香求佛的人究竟都是什么目的?也许是为孩子求得一个好前程,也许是求得全家平安,也许还有不可示人的目的吧?与其烧香拜佛,不如退而修德,多恤子民,多行善为,才是为官的根本之道啊!我记得《七品芝麻官》里曾有句名言“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微风送来阵阵梵音,我似乎听到佛说“其实,你自己就是自己的佛啊!”
如果寻根溯源,《清凉山志》记载,“隋文帝开皇元年下诏五顶各置一寺。”自隋建寺以来,便常有人来游览名胜古迹和欣赏五台山上的迷人风光:东台看日出,
树海读书阁,西台赏明月,南台看山花,中台观天际,“站在中台顶,伸手可以摘星星”。五台山的寺院近几百年以清朝最盛,很多地方都有康熙乾隆题字的牌匾,所立石碑也含汉满蒙藏文字。传说,顺治帝抛弃荣华富贵在此清修,好多寺院都说与顺治有渊源,也许,这也是康熙乾隆屡次来朝拜的原因吧。
山脚下,清水河依然环绕着五台山静静地流淌着,
精彩读书阁,山水相依。河边的杨树经过细雨的洗礼,呈现出一派生机,
爱看读书阁。夕阳照耀下的五台山,一片庄重辉煌,东来西往的信徒,走向这里。五台山独特的佛教文化,吸引着天南海北的游人。
夏日里的五台山佛事依旧。
相关的主题文章:
诗意的生活 幸福的思念_1 遇着故事里的那个人 好婆婆 坏婆婆 午夜梦回,蝶舞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