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mwon

registered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aptop Camera Light is on but not Showing an Image [copy link]

1#

温阳,华闻读书阁,遇见忧伤
  这个季节,适合温阳,
  
  总有一些墨韵不尽的思恋,金霏读书阁
  
  瀞湿了时光的素笔,淡淡地,树海读书阁,描绘春夏秋冬,树海读书阁
  
  &hellip,树海读书阁;&hellip,孔子读书阁;
  
  抵你眼前,那停滞已久的目光,孔子读书阁
  
  透析着目的温暖,树海读书阁
  
  明睫着眉的芬芳,金霏读书阁
  
  于是,爱看读书阁,静静地与你,沉醉那星月的温凉,精彩读书阁
  
  &hellip,铭华读书阁;…
  
  静溢的岁月里,
  
  流淌在那晶莹的湖畔,
  
  激起一浪打湿了湘君的衣裳,
  
  牵记忆的枝头,思恋疯狂地生长。
  
  ……
  
  那些在你耳边倾听的呢喃,
  
  懿思绪的脉搏,跳动你一生的善良。
  
  片刻的花香,渗入心房,
  
  将那眉间的温阳,写入无尽的思量。
  
  ……
  
  依稀的斑驳记忆里,
  
  存留了你的影像。
  
  不再孤独,不再游荡,
  
  有你的思恋,花满心房。
  
  装满了温阳,与你,
  
  在这岁月繁枝的簇影里纳凉。
  
  ……
  
  流年的庭院里,
  
  影枝交错间,
  
  相遇成了一副美卷。
  
  经意了一簇的想念,
  
  拙笔描画之余,并无与你剩下的情郎!
  
  且看我此生无悔的执念,
  
  为你写尽思恋、写尽忧伤!
相关的主题文章:

  
   又是榴花开放时
  
   一杯水,喝到了零下一度
  
   双子座流星雨
  
   童年纪事之油灯的故事
  
   88期主题【浓情辞旧岁,慧笔贺新年】
Share Forward
2#

黄龙之恋
  离开九寨,精彩读书阁,我们的车在崇山峻岭之间穿行,孔子读书阁,一会儿行驶在逶迤秀美的谷底,一会儿又爬上了高耸入云的山巅。谷底雾蒙蒙的,车在能见度很低的公路上放慢了速度。远处的山若隐若现,依稀可见山上低矮的丛林,那山缺乏九寨那山的雄伟壮丽,树海读书阁,那树也不及九寨的树挺拔伟岸。车慢慢爬上了山顶,华闻读书阁,仿佛有了一种拨开云雾见日头的感觉,虽说没有太阳,爱看读书阁,但仍能感觉眼前敞亮了许多。导游告诉我们,此处海拔四千多米。你看那蔚蓝的天空,仿佛就在头顶,那飘着的白云像是在头顶盘旋。天空明净得像刚用水洗过,云也显得通透俊逸。在这远离污染,没有噪音,没有沙尘,没有雾霾的时空中穿行,确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金霏读书阁,我们于下午三点左右到达了黄龙溪的脚下。沿着木梯,我们一路向上爬涉,孔子读书阁,途经迎宾池,铭华读书阁,飞瀑流辉,驻足洗身洞,然后到达盆景池。如果说九寨沟的水变幻莫测,大气磅礴的话,那么黄龙的水就显得纯洁清新,婉约静美。那溪中的水就像待字闺中的姑娘,金霏读书阁,既充满了对外界世界的向往,又饱含世俗少女的娇羞。溪两边丛林青翠,山花烂漫,彩蝶飞舞,人流如织。
  
  盆景池,吸引了众多游人的目光,我也停下脚步,驻足观赏。只见那钙化而形成的池子,足有上百个,树海读书阁,大小不等,形态迥异,小的如巴掌,大的足有上亩,象马蹄,似荷莲,树海读书阁,如明镜。那池也不是简单的排列分布,而是池中有池,池外套池,象画师的调色盘,又象错落有致的梯田,树海读书阁。这上百个池子毫无规律,但又让人赏心悦目。你看那池,池硬低矮且窄,象是经技师雕凿过一般;池水漫溢,形成一道道宽窄不一的水幕,静静地注入下一个水池之中;那池坎成白色,是碳酸钙沉淀堆积而成;池水蔚蓝,与蓝色的天空交相辉映,倒映着白云,倒映着绿树红花,简直就是墨痕未干的水墨画卷;池底清晰可见,或树根盘扎,或一尘不染。更为称奇的是那水中居然长着一些松,柏等树,有的高出水面,似雄鹰展翅;有的淹没于水中,如蛟龙戏水。树的枝叶,有的如出水芙蓉般清新秀丽,有的如湿身的云雀还羽翼未干。像极了水中盆景,故谓之为盆景池。
  
  沿着木梯拾级而上,向五彩池进发,是每个人心中的目标。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同行的人已经有两个人承受不了高寒缺氧而却步了。五彩池——心中斑澜的梦,我是要克服一切困难去睹睹它的真容的。有人说,登上山顶不是要让更多的人看见你,而是要看到更多的人,我登上山顶则是为了把更多的美景尽收眼底。沿着陡峭的梯子走走停停,停停走走。黄龙寺已近在眼前,问询从山顶返回的人们,那五彩池距离我们约莫一刻钟的路程。此时的海拔已接近四千米,几乎没有什么高原反应的征兆,微风带着积雪融化的凉意扑面而来,捎走了爬山时衍生的倦意。
  
  来到了一处锦旗飘飘的地方,一座雄伟的寺庙掩映在密林之中,寺前的一块石碑上,“黄龙寺”三个镏金的大字映入眼帘。要不是人流如织,人声鼎沸,这寺庙是何等的神圣静幽。我这个人一心向善,用不着去朝拜,菩提自在我心。
  
  绕过黄龙寺,那人山人海的地方不就是五彩池吗?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不由自主的加快了步伐。漫步池边,无数块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彩池宛如盛满了各色五彩颜料的水彩板,蓝绿、海蓝、浅蓝、金黄、橙黄等等,艳丽奇绝。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了五彩池畔的一处高地,俯瞰那一片大自然的杰作,难以描述心中的惊愕。那池中的水,随着观察角度的不同,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导游说,池中的水富含钙、镁等多种离子,才会出现这鬼斧神工的奇观。对着那池子发呆,我仿佛看到了一群仙女从池中飘逸而出,一直飞向那山顶的蓝天。难不成这池中的水是仙女下凡,在池中沐浴时衣袂染成的颜色?玉帝为了看得真切,故把彩池几乎置于高山之巅。那天是阴天,不能欣赏到阳光照射下的五彩池,没能亲眼看到那光怪陆离,变化莫测的画面,心中不免有些遗憾。
  
  离开五彩池,恋恋不舍地再回望一眼,期许把眼前的画面镌刻心间。
相关的主题文章:

  
   风华是一指流沙,苍老是一段年华
  
   一树银杏锁秋凉
  
   父女两地书(53)
  
   红娘子的故事
  
   组工干部要争做 “五有”组工干部
3#

王者颓废归来
  谁是王者,爱看读书阁?你是!他是!我不是!可是我以王者自居,不是说我想要干什么,而是在以一种打广告的形势来装自己的门面。所以,你不用多想,我也不必多虑。其实,有很多时候我在想,在中国封建社会,铭华读书阁,百分之百的王者都想用自己的权力去控制天下士大夫思想。在我看来这是极为愚蠢的办法。作为今人看过去,读古文人,我很奇怪,为什么一些很好表达的事情,却非要用曲笔令人费解的把自己的思想用文字写在纸上?现在我明白了:不怕官,只怕管。古代人们搞专制,今天也有人搞专制。不过,树海读书阁,在信息化畅通的今天,那些个官者,也是在用委婉的方法曲折的煞费苦心的搞专制。当然,做官的贪污嫖娼那是他们的时,可是我老爷子想表达自己的真看法,如果受到了人面兽心的人压制,我不会任人宰割,精彩读书阁。用老郭的话说:我不欺负人,欺负我不行。
  
  这让我想起我小时候的一件事情。那是我初一的事情。当时,树海读书阁,我在小镇的家乡人驻本地的一家私人学校里读书。这学校当然不是小镇的唯一一所学校。像其同等性质的学校当时有十一所。小镇教育部门为了很好的管理这些学校,树海读书阁,在我初一上半年的时候,举行了一次数学竞赛。可想而知那是非常难的题目在考场等待学生们去完成答复。由于通知下的早,学校拼命的给我们学生补课。还要强强收取补考费用。哎呀,当时本来初中的任务都很重了,再加上额外的作业,真是弄的我焦头烂额的。可是我非得去,因为我是那个学校的在数学方面最优秀的学生,金霏读书阁。这样,我就坚持坚持再坚持。由于我发了一回飙,华闻读书阁,一次星期天没去。乖乖,学校发飙了。校长、代课老师都到我家来了。话说的很难听。可是却有恩威并施的措施&mdash,孔子读书阁;&mdash,孔子读书阁;得了奖,给一百元钱。当时,出于无奈,我就又去学了。你不知补考是多么愚蠢的事情。本来可以用很简单的方程式就做好的题目,树海读书阁,那狂妄自大的老师非得用算术题要我们去解决,金霏读书阁。当时,我只知道非常的不容易去实现。而现在我想起当时,我会说,就是,大学生做起那题目,也要费上半个多小时才能解决一题。可是,到了考场,没有说不能用方程式解决。所以,我很快的解决了所有的题目。不过有一题,还是做错了。为此,那老师发了无数次飙,你没来的那个星期天,我讲了这道题!还在学校的老大面前对我评头论足的说这说那。我当时年幼,没得办法!只是觉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过无论如何,我还是拿得了第一。可是问题出来了,小镇教育部门把奖金发给了老师和学校,而我呢,一分没有获得。得到的只是一件品质低劣的书包和一套一样烂的穿不上身的校服。嗨!你看,这社会多么空,这人海多么浓,而我真是alone。
  
  而我今天又遇到了这类似的情况。我在想,对文学狗屁不通的政客来指挥控制文人,文学会出现怎样的现象?我只能说是,那是彻彻底底的悲剧!多年前,我在读高中,学校强加我们干这干那,就弄得学校人心惶惶的!当时,我已经读了很多书了。知道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人权!所以,我在坚持遵守学校的纪律以后,其他的我就对那些个唯利是图者不理不睬。我想,大学可以不上,人的尊严一定要得到保证!今天,我依然坚持自己的做法。不错我是打工者,而大学生又有几个不在打工?
  
  那个时候,美国对中国说了这样一句话:中国政府有违人权!就我个人的事迹看,这不是空穴来风的事。因为中国政府根本不懂人权是什么,他们的脑海里只有金钱。毛泽东时代,国家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道路,现在不是,现在走的是金钱主义道路!不过口号还是那些。
  
  宋江写诗说:他朝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我不想做黄巢。因为我只想完成自己的文学梦想。可是因为专制,而且自己说了属于自己的真实意见,有政客看不惯了。你看不惯的多。你且记着,你只是一时掌权,倘若权力更替,我想会有人清算你的。
  
  我出生农家,工作在野。在这看起来清明的社会,实际上很黑暗的地方,我说,我不怕人家找我麻烦。我会一直写属于自己的文章。我不想当官,也不屑于当官。我不想发财,也不想要多的财富。我的后代也会这样。因为我只想写文章。用我的良知去书写属于我的篇章。
  
  历史大势浩浩荡荡,自己的行为需要自己担当。我还是那句话,我不欺负人,不要欺负我。
相关的主题文章:

  
   相忘于江湖·瞬间
  
   一缕芳魂蝶梦,流笺断续明
  
   德州
  
   生命.青春.阳光
  
   我的二姐
4#

碧水荷香白洋淀
  一.
  
  我想去白洋淀观览一番的心思,似乎很早就有了。最早知道白洋淀这个词语的,第一次知道白洋淀这个名词,是看了电影《小兵张嘎》,还有孙犁写的小说《白洋淀记事》。使我头一回知道,在抗战时期,白洋淀里有个神勇无双的“雁翎队”。雁翎队怎样用打雁的武器打敌人。冀中人们组织起来,以雁翎为记。威武的船头上,架着打雁的抬枪。鬼子闯进芦苇荡,就会遭到到灭顶之灾。那些游击队员驾着小舟在茫茫大淀里纵横驰骋,让那些懵懵懂懂撞进大淀里的鬼子兵,晕头转向,命丧黄泉。儿时的我们看的格外痛快,解气,那时,假想敌孩子没人知道白洋淀在哪里?在那吃饭都是一个难题的时候,哪里会想到,能有一天,真个能实现我的痴心妄想,能亲身到白洋淀潇洒走一回呢!
  
  第二次了解白洋淀,是在语文课上。我们学习孙犁的小说《荷花淀》。几个渔家妇女,
  
  探望丈夫的路上,偶遇日本鬼子。就凭这浩渺无边的水面,就凭着白洋淀里密密实实的荷花
  
  荷叶,就让鬼子中了埋伏,打了一个全歼鬼子的漂亮仗。景美,人美,故事写得也美。我们
  
  仿佛进入了神仙境界。直觉得那湖水,那荷花,那芦苇,那水面上桨声欸乃的小渔船,都像是看着一幅幅神话故事中的画面,真是太爽了。没想到,老师却对我们说,荷花淀只是白洋淀中一个小湖泊。白洋淀可大了。有366平方公里,像荷花淀这样的湖泊,华闻读书阁,就有143个呢?啊!我拼命听着,个个惊奇地长大了嘴巴。这比《水浒传》上的八百里水泊还要打大呀!
  
  第三次了解白洋淀,实属偶然,我的学生沈军娶了一位白洋淀的媳妇。他常去白洋淀看望岳父岳母,对白洋淀那叫一个熟。他总爱怂恿我和他一块儿到保养店看看。说起白洋淀,总是眉飞色舞,绘神绘色:“白洋淀,那简直就是一片海,一片有着荷花菱角的海。一片有着有曲径通幽芦苇荡的海,那荷塘,洋洋数万亩,金霏读书阁,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名贵荷花品种。有你随便采摘的莲蓬,有偶尔被你惊起的野鸭,还能听到高亢动听的渔歌·····我岳父家养的鸭子,有一万多只,放进淀里,仿佛一片们白云。你想吃鸭蛋,您可以往家里拉几箱,然大伙都尝尝。”他妻子也抢着讲了一个民间故事:“相传很久以前一个中秋夜晚,嫦娥仙子偷吃仙药,身不由已,飘飘然离开月宫,爱看读书阁,就在她将要落入凡间的一瞬间,猛然惊醒,这一惊非同小可,随身宝镜落入人间,摔成了大大小小的143块,形成现在的143个淀泊。······”两口子都劝我:“看看去吧,挺好的!”
  
  二.
  
  去年八月,正是暑热难捱的时候,我和另一个学生鲍朋,铭华读书阁,坐上沈军新购置的帕斯特小汽车,他们俩都在证券公司工作,孔子读书阁,我们一边聊着证券,就向着朝思暮想的白洋淀进发了。司机沈军对道路很熟,我和鲍朋都是第一次到白洋淀,精彩读书阁。我们过了天津,就行驶在全线贯通的津保高速公路上了,道路两旁是一望无垠的青纱帐,不时闪现过眼前的是悠自得的羊群和清粼粼的河水。距离白洋淀越来越近了,我们三个人的心里都格外振奋。
  
  终于驶达目的地,顾不上放下行李,赶紧向淀里望去,近处一幅刻有“华北明珠
  
  白洋淀”几个大字的巨幅雕刻展现在眼前,远处芦荡荷塘星罗棋布,烟波浩渺,一派北国水
  
  乡风光。我们坐上码头边上的机动帆船,向白洋淀的深处进发,眼前慢悠悠划过的原始的小
  
  渔船,纵横交错的芦苇荡,不时掠过水面的水鸟,渔民头戴的斗笠,还有船舷边上的黑色鱼
  
  鹰,真的让你来到了水乡泽国。沁人心脾的荷香随风漾来,会让你情不自禁地寻找香飘何处
  
  。船只交错时荡起的波浪把沁凉的湖水淋到身上和脸上,一路以来的暑热顿时消失得无影无
  
  踪。身上好清松,心里也一样神清气爽!
  
  下了船,我们又悠闲地徜佯在荷塘中幽幽的小径上,脚下清澈的湖水中偶尔跳起的小鱼,那千万朵争相绽开的莲花都在向你致意,那一片片擦在你脸上身上的柔柔的荷叶,那无数的千奇百怪的水中花卉,我们都觉得似乎觉得到了仙界?就顺口吟出北宋文学大师苏轼《前赤壁赋》中的名句:“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
  
  独立,羽化而登仙·····”
  
  白洋淀的荷,荷花、荷叶、莲蓬,都是那么入目入心,树海读书阁。我们弥望着满眼层层叠叠的荷叶,就仿佛一块巨大的毯子,树海读书阁,在水面上铺着。沈军说了一句古诗“|接天莲叶无穷碧,”鲍朋马上接了下句:“映日荷花别样红。&rdquo,孔子读书阁;看吧,大荷叶像一支支绿伞对着天空撑着。是在保护着那一片碧水吗?有的荷叶平平展展地铺开着,有的是高高地挺立着。果真像“婷婷的女的裙,金霏读书阁。茫茫荷海,接天连叶,仿佛被绿色染过了似的,碧透,树海读书阁,葱翠。微波平澜,树海读书阁,散射出馥郁的清香之气。各色荷花在绿叶的簇拥中,在那些迎风而立的荷花。我们发现了一株并蒂莲,浅粉的花瓣、晶莹的露珠滚落在粉嫩的花瓣上,柔嫩欲滴,让人不忍触碰。一枝枝水灵灵的荷花高高地挺出水面,浅笑盈盈,绽放出轻灵与妩媚,挥洒出满野的绚丽。一线蜻蜓落在黄灿灿的花蕊上,将由浅入深的荷点化为一种意境。正如孙犁笔下写的:“粉色调荷花箭高高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如今也许应该改成:”硕大的荷花盛开着,是召唤游客们来欣赏,来拍照吧!
  
  一路观光而来,终于登上了码头,电瓶车把我们带到了古朴幽静的民俗村寨,俭朴的竹楼,蜿蜒而行的小溪,水中游弋的金鱼,近在眼前的荷塘里依然盛放的荷花,一个非常优雅的所在。让你行走其间,依然能领略到怡人的荷塘风光。不远处一处黛瓦白墙的建筑,掩映在垂柳荷塘之间,那里是孙犁先生的纪念馆,
  
  沿着柳林间的弯曲小路,我们来到了先生的汉白玉塑像前,老人手拿书稿端坐在藤椅上,塑像下方一个小小的池塘,荷叶青青,荷花次第盛放,眼前是令他蜚声文坛的荷花淀,就这样,让老人永远守望着这方美丽、神奇的热土。我和连个学生提起我在上高中时,我哥孙俪先生几次写信,先生每信必复。红格的信笺,清瘦,娟秀的的毛笔字,很有点宋徽宗“瘦金体”的意蕴。这些信(还有唐弢先生的若干封信)可惜都在文革中遗失了,可这些往事是铭刻在心中的,至今仍然记忆犹新。我觉得实在对不起先生对我的栽培,实在愧对先生,眼泪不禁涌了出来,沈军递给我一张纸帕,我擦擦眼泪,我们就在心目中敬仰的大师像前留下一张照片,也是为了记下这难忘的瞬间吧!
  
  时间尚早,我们继续乘电瓶车沿着湖边绕行,过了一座石桥,里面是一个巨大的
  
  荷花大观园,少有湖水的池内,是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荷花。浅粉、鹅黄、嫩白、淡绿的荷
  
  花超过半人高,她们张开迷人的笑脸喜迎着来自各方的宾朋,此时,船家就邀请我们坐在小渔船上,手摇桨橹,把我们带到了荷塘的最深处。“争渡,争渡,误入藕花深处!”我们一起朗读者李清照的词,觉得格外惬意。
  
  当天傍晚,沈军的岳父家里,住着12位外国友人。我们一行三人只好就住在安新县安新镇上的一户农家,农家院里院里种植着丝瓜,豆角,倭瓜的黄花直上屋顶,开的也很灿烂!屋外,是一大间鸭舍。看见我们来了,鸭子齐声欢叫着,是在欢迎我们吧!
  
  经过一夜休整,我们终于迎来了白洋淀里的第一道曙光。晨曦中的白洋淀,荷风阵阵,清新自然,蔼蔼升腾的薄雾中,一轮朝日冉冉而起,或浓或淡的雾气笼罩着荷塘和岸边的垂柳,如黛如烟,恍如仙境。
  
  三.
  
  白洋淀南距石家庄189公里,北距北京162公里,东距天津155公里,是京津冀腹地。白洋淀这片水域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调节着北京和天津的气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京津的沙尘暴,而且对于华北地下水位的下降起到一定程度的弥补作用。因此才被称为“华北之肾”。
  
  中国的湿地太少了,近年来有正在逐年减少。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哪个村的地里没有几块水塘边上幻彩从生的实地呢?去年七月,通州文物局周良先生,在徐辛庄发现一块湿地,在报上刊出后,我欣喜万分,当晚,就写了一篇散文,《走进湿地》。如此看来,我们北京人,也一样得到了白洋淀的荫庇。这也就是我对白洋淀有一层更深的感情了。
  
  白洋淀上承九水之泽,藏风聚气;下通海河之津,白洋淀。有可能缺水吗?白洋淀有可能再某一天干涸吗?如今,望一眼'“淀塘交错,沟壕纵横;浩渺无边,荷香苇绿。蟹美鱼肥的白洋淀,谁会相信呢?其实,这可不是胡乱的设想。这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那是在上个世纪的1982年,我从报上得知:白洋淀没水啦,干涸啦,打渔船全都叩过来啦!这绝对不是报纸制造的新闻。电视上明明白白的画面,我也见了。看到这个情景,我的心里五味杂陈,华北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就这样变成有一个“罗布泊”吗?原先,想去白洋淀一游的想法,也会成为泡影吗?当时,我正在通州的东里中学任教,我给学生讲孙犁的小说《荷花淀》时,竟然洒下了泪水。大约经过了五年,直到五年以后的1988年,一场大雨,才让白洋淀喝了个饱。水位上涨了,白洋淀才逐渐恢复。那是七月里的难忘的一天,我惊喜的看见,《北京晚报》头一版上刊登的大字标题:《白洋淀,来水啦》还配有大幅照片。我自然欣喜万分,一直跑到楼下,给树下乘凉的人,读了起来。没想到有人说了一句:“多好的精致,也拗不过老天。天道自然!”我听了,不高兴,可是人家说的不在理吗?我的家乡紧邻大运河,明清时期,南粮北运,八方辐辏,何其繁盛!清代道光以后,河道淤塞,北运河早已丧失了运输功能,只是个文化象征而已。由此可见,人定胜天,是不可信的。如今,白洋淀已经成为旅游胜地,恢复了“华北明珠”之美誉。在007年5月8日,保定市安新白洋淀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种国家级的5A景区,全中国一共有66个,而河北省仅有三个,可见白洋淀是多么的重要了。
  
  如今的白洋淀,早就已经被开发了,建设了好多旅游景点:从“鸭圈印月”、“长钩垂钓”到“十里荷香”、“金沙落照······打个电话,就会有人伺候着。白洋淀一年四季都有好精致:春季,水域清澈,烟波浩森,芦苇翠绿,一片勃勃生机;夏季,莲菱蒲苇随风摇曳,满淀荷花盛开,湖内白帆点点,使人暑意顿消;秋季,白洋淀天高气爽,气候宜人,芦花飞絮,稻谷飘香,鱼跳水面,蟹肥味香、鱼船队队、捕捞繁忙;冬季,白雪皑皑,冰封大淀,一派北国风光,各种冰床穿梭往来,如同燕子在空中飞翔,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滑冰场,可任自由驰骋。白洋淀,被人称为i“华北明珠”,“北地西湖"”还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生态湿地。这些评价。可都是名副其实呀。悠悠白洋水,不但喃育了勤劳质朴的淀边儿女,也滋养催生了悠远璀璨的淀边文化。白洋淀,这次穿越时空的梦幻之旅,足令人流连忘返,乐而不疲。
  
  进过走访得知,白洋淀并非只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旅游景点,好事冀中平原军民抗日的一个水上战场,在这里,流传着许多历史故事。其中有一个,竟然是和开国元勋朱德总司令有关的故事。过是的名字就叫《淀上野餐》。在抗战时期有一天,朱德总司令去淀上视察,小船停泊在淀边端村附近的一个苇塘里。送总司令视察的渔民拿出了高梁面饼子作干粮吃。总司令用浓重的四川口音幽默地说道:“怎么,当主人的吃饭,也不让客人呀?”渔民不好意思地看看手里的高粱面饼子,犹犹豫豫地不知如何是好。总司令一面把警卫员递过来的小米面丝糕递给渔民,一面拿过高粱面饼子,大口大口地吃着。渔民激动地说:“总司令,您怎么跟咱庄稼人一样啊?”总司令笑着说:“八路军本来就是庄稼人啊!”说着,又舀了淀水喝了起来。还赞叹地说:“白洋淀的饽饽好香,白洋淀的水真甜!”这个故事,生动地再现了,军民同心,共御外侮的鱼水深情,“十大元帅”之首的朱德将军曾经在这里留过足迹,好生了得!是否能和“西柏坡”比肩了,真的不好说。
  
  我又想到那晚,我睡在白洋淀农家院的土炕上,听着窗外的鸡鸣狗吠,觉得很幽静,仿佛闻着点点的荷香,仿佛静卧在芦苇丛中。仿佛看到了烽火中的雁翎队·····我手捧一本《孙犁小说选集》,今日来到了白洋淀,才真正读出了“白洋淀派”的首创者,孙犁先生小说的原汁原味的韵味呀!
相关的主题文章:

  
   ------让人如何尊敬您?------
  
   下雨了,想你们了
  
   《静明湖观鱼》
  
   七律 清明扫墓
  
   【原创】心绪感谢,飘然流浪(散文诗)
5#

说知己
  早在遥远的春秋战国时期,树海读书阁,我国就产生了俞伯牙与钟子期互为知己的故事,爱看读书阁,当俞伯牙听闻钟子期因病而去时,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两人初遇时弹奏的古曲《高山》。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发出慨叹: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这个就是流传千年的知己故事,华闻读书阁
  
  什么是知己?直白的说就是称为知己的两个人之间感情要深厚,相处时能够互相体谅、互相关心,一对知己的相交,在于互相欣赏对方,精彩读书阁,而不是互相取乐,树海读书阁,互相利用,两个人要真诚相待,树海读书阁,不能有欺诈、瞒骗。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需要有相同的兴趣,孔子读书阁,这样他们之间才能有相同的话题,不难想象如果他们之间没有相同的兴趣和爱好,相处时的话题自然也就不会多,甚至于无话可谈。无论两个人再如何互相迁就,形成的这一种枯燥沉闷的气氛,也就很难使两个人成为真正知己了。
  
  知己也属于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际关系,金霏读书阁,只不过知己是人与人之间普通交往的一个超越。家人也好,孔子读书阁,爱人也好,铭华读书阁,朋友也好,知己也好,其实都属于一个感情的范畴。然而,金霏读书阁,这其中的差别会很大,和家人之间是浓浓的亲情,和爱人之间是炽热的爱情,和朋友之间是淡淡的友情,只有和知己之间的那个情蕴涵的最多,她融合了亲情、爱情和友情。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落,那里可能是儿时没有实现的梦想,也可能是生活中无时不在的困扰…&hellip,树海读书阁;,你想要倾诉的对象不会是亲人,也不会是爱人和普通的友人,肯定会寻到自己的知己,让他走进你的内心,解读你的失意,明白你的困惑,懂得你的渴望。所以就有了相见恨晚的感觉。
  
  知己是理性的朋友,是一种心灵上可以相通,精神上可以相互依偎,情感上可以相知相惜的朋友,简单地说,就是一个能够倾听自己的心事,能够读懂你的苦闷的朋友。他或她有可能是同性朋友,也可能是异性朋友。不管是同性还是异性,交往时只要心怀坦荡,彼此真诚,那么眼中的彼此就是清澈透明的,是纯洁无暇的。彼此真诚是一切情感之基础。因为知己没有相互的占有欲,只有默默的奉献自己,知己就是彼此的牵肠挂肚,彼此的心领神会。他们不在乎对方的相貌,也不在乎对方的贫陋,他们无须刻意隐瞒自己,他们能容纳对方的所有瑕疵……而这一切皆来自彼此的真诚。
  
  知己是心灵深处的一种交流,是灵犀的感知,是一方纯净无暇的净土,是男女人生之间交往的最高境界,是可遇不可求的。黄金易得,知己难求,人生如遇一知己足矣!
  
  作为知己,必须要有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爱慕的感情,必须要有相互交流和沟通,才能达到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相互关爱的境界,缺少其中任何一项,都不能成为生死相渝的知己。正如三国时期魏国名士曹植《赠徐干》诗中所云:“弹冠俟知己,知己谁不然。”
  
  诚然,世间的万物不可能都是完美的,只要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待人,为生活多奉献一点宽容和爱意,生活就会过得舒心快乐,友谊也将会长久,又何愁“海内无知己”呢?
相关的主题文章:

  
   罹难游离,迟迟不来的春天
  
   《郭敬明VS韩寒:“80后”作家的领军人》(西南作家文学征稿)
  
   一棵参天柏树
  
   【传播正能量】工作,只是一种心态
  
   一些话,想说与你们听
6#
7#

岭上人家,孔子读书阁
读高中的时侯,金霏读书阁,我和同村的或邻村的几个女同学,经常在周六下午回家时,要爬一座好长好长的山岭,人们都叫它马鬃岭,树海读书阁。岭上有唯一的一户两三间茅草屋的人家,精彩读书阁,因为我们经常去他家讨水喝,华闻读书阁,常看到家里有时侯是一个小男孩在写作业,有时候是一个老爷爷在抽叶子烟,有时候碰到一位阿姨在干农活,有时候又遇到一个叔叔在家编织着竹具。
  
  那时候,这个茅草屋就象我们的救星一样,常常和同学们渴得嗓子冒烟一样从山脚爬到这个家,金霏读书阁,进门就象回自己的家一样喊着:“有人吗?可以要点水喝吗?”光线暗淡的屋里总有个声音柔和地回应着:"有人,树海读书阁,自己取灶上的木瓢舀吧。&rdquo,树海读书阁;他们好象理所当然地答应着我们的请求,树海读书阁,我们牛饮一番后,孔子读书阁,说一声甜甜的&ldquo,爱看读书阁;谢谢”就走了。我们就象一个个在沙漠行走的渴得要晕过去的人,就那样完全相信那水的清澈一样相信这一家人的朴实和善良。我们喝了水马上又生机勃勃地赶路去了。
  
  周日,又是我们返校的日子,走到这岭上人家门前,有时候看到阿姨就喊一声&ldquo,铭华读书阁;阿姨”,有时候碰到叔叔就叫一声“叔叔”。我们每个人都要背着一个书包和一周要吃的粮食。走路当然是累的,只是习惯了累了就歇一歇,特别是想在这唯一的岭上人家坐上一小会儿,凉风习习,心旷神怡,又加足劲儿往山下一级石价一级石阶地蹭。人们常说上坡容易下坡难,说的是真的,上坡时心中只要把劲往脚下使就可以了,下坡那双脚却常常发抖。好在有这样一户人家,就象我们的加油站一样,时不时的给我们加油打气,解疺去累。那时对于我们山里孩子来说,什么登山陵绝顶,一览众山小,无非就是象滑溜溜板一样,一会儿山脚,一会儿山尖,连脚上的血泡都是起了又破,破了又起,两个瘦小的双肩,常常被书包带子或者背粮食的小背蒌勒成两道紫红。有时候,山雨欲来风满径,我们都得朝着这户人家为目标前进,要么拼命往上爬,要么拼命往下跳。它,就象我们行进路上的灯塔,温暖着我们几个孩子的心,为我们遮风挡雨。但最让我至今不忘记这户人家的一幕是我遇见了那个挑夫。
  
  那仍是一个周六放学的黄昏,我们又到了岭上人家。我看着一个挑夫挑着两个木桶,左脚长右脚短一样,一高一低一拐一拐地从山弯里挑着水朝小屋走来。走近一看,难道这就是那个在家编织竹具的叔叔吗?平时他坐在家里没i注意,现在看着他吃力的挑着两桶水回来,有时候那水还不听话的荡出水桶外,可能从山间到小屋,一路也洒了不少水吧。那时我才感觉,我们平时牛饮的山水,其实对于这一家人来说,那并不比油便宜。
  
  从此,我们喝水也小饮一些了,也舍不得把没有喝完水的倒掉了。喝完水后的那一声谢谢,也格外要恩重一些了。
  
  如今我们这些当年的小丫头都长大成人,为人母了,常教育孩子喝水不忘挖井人,也不要忘了挑水人。往往滴水之恩,却在光阴的移走中,别说涌泉相报,连滴水之报也难以做到。但我们可以做到像他们一样去做一个挖井水,挑水人,送水人。
  
  当年的岭上人家,象一个千古寺一样,在我心中久久地传唱着善良大方的歌谣。
相关的主题文章:

  
   五月樱桃红
  
   一个人,与寂寞约会
  
   【连载】走马观花宝岛行(五)
  
   一个企业团队靠什么支撑:信念、信任、规则与忠诚
  
   一盆君子兰
8#

也谈人生“得与失”
步履匆匆,光阴荏苒,春华秋实,铭华读书阁,似水流年
  
  不知不觉退休已近四年。闲暇无事之余,不断思索一个问题:人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断地追求想得到的东西,但得到之后,终会撒手而去,化作尘土。正如《红楼梦》中的《好了歌》所唱的:“世人都晓神仙好,孔子读书阁,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生活中慢慢领悟,人在世间的命运不少时候是&ldquo,孔子读书阁;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今日之失,可能会带来明日之得,自己之得,可能也会带给别人之失。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安危相易,祸福相生”。因此,是得是失,对人生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人生中极为平常之事,我们应该正确看待。
  
  回顾自己生活中的几个片段,足以说明这个问题。我从小失去了父亲,跟母亲在艰难困苦中煎熬度日,单亲家庭对我的成长,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都有一种极大的局限和缺失,但正是这种艰难和缺失,使我自小磨练了战胜困难的意志,华闻读书阁,应对逆境的生存能力;因为家境贫寒,初中不得已辍学回村务农,断了我的大学梦,这使我一度陷入无奈的沮丧,精彩读书阁。但就在这个档口,我参加黄壁庄水库建设当了劳模,被推荐参加工作,跳出农门,成为国家公职人员。这难道不是失去中又有得到吗?还有后来的若干年,作为“一头沉家庭,上有老下有小,如若没有没明没夜的拼搏奔波,筋疲力尽的付出,也就没有组织照顾,把全家转为商品粮。更没有仕途上的不断进步,最后走上了处级领导岗位。如果没有几十年如一日的勤政廉洁,严于律己,也不会有现在安逸的退休生活。但是,每当我沉侵在幸福之时,又总有些愧疚,那就是老母亲有病卧床四年,未能好好的尽床前孝道,妻子付出了无法形容的艰辛。这不就是失中有得,得中有失吗?!再则,青壮年期,为了工作和家庭,我和妻子舍弃了朝夕相处、花前月夜、耳鬓厮磨的甜甜蜜蜜,却得到了同舟风雨,不离不弃,相濡以沫,共享幸福晚年的真挚感情。这不就是失得相辅互补吗?!
  
  60多年的生活历程,得失相陪,感触颇深,树海读书阁人生中,身处时空千变万化,家庭状况参差不齐,变化万千,天灾人祸往往突如其来。因此,生活道路犹如过山车,树海读书阁,有高峰又有低谷;好像大海行船,有平静又有浪涛;又似作梦,爱看读书阁,喜怒哀乐瞬息万变;还有点像猜灯谜,当谜底解开了,神秘感也就失去了。如果细心体会,一个人包括物质的、生理的、精神的以及社际交往等诸方面,每时每刻都处在得与失的矛盾之中。如何正确认识得与失,金霏读书阁,处理得与失,关系到一生的品格与方向,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处理方法,会有不同的结果。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前途与命运。也决定了一个人的处事风格和生存面貌。
  
  古往今来,茫茫人海,得失面前,千姿百态。
  
  视名利为耻辱,大义凛然者有之。南宋抗金著名爱国将领文天祥,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视元朝所封宰相之职如弃屣。利益引诱不动心,威胁面前不退缩,生死关头不投降,毅然从容就义,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失去了荣华富贵,失去了宝贵生命,但他的正气彪炳史册,深受历代人民瞻仰,所以他得到的更多。近代史和现代史册上,英明千古者数不胜数。
  
  视名利如生命,妄取豪夺者有之。为获取个人名利,放弃人生品行修养,盘踞人民所赋予的权力宝座,中饱私囊,金霏读书阁,不择手段,无限扩大欲望,搞&ldquo,树海读书阁;五官刺激”,追“五子登科”,行“五毒俱全”,钱财、美色、名利、地位,无所不掠,过着奢华糜烂的生活,最后身陷囹圄,落得身败名裂,风流一时,遗臭万年。
  
  满足一时所得,一叶障目者有之。年富力强之季,树海读书阁,满足于一时功利,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吃喝玩乐,虚度光阴。在得到短暂的欢乐之时,却失去了大好年华。“少壮不努力,老来徒伤悲。”最后,一事无成,悔恨终生。
  
  不思付出,坐享其成者有之。在诱惑面前,或灾难临头之时,丧失理智,摒弃家庭和社会责任,抛弃家庭老少,逃之夭夭。最后深陷困境,或被他人抛弃,掩面返回,后悔莫及。
  
  追求刺激,沉沦无度者有之。或沉溺赌场,或好奇染毒,或色迷心窍等等,抛万贯家财,欠巨额债务,得流离失所,甚至家破人亡。
  
  生活中,人们往往都欢喜得,而不原意失,此乃人之本性,无可厚非。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之桑榆,收之东隅。”《佛光菜根谭》说:有得有失的人生是非常自然的。有时候,失去了金银财宝,但得到了一家人的安全;失之固然可悲,得之也能可喜。有的人得了一些酒肉朋友、冤家债主,失去了道义之交、有情有义之友;如此得失,也甚感不值。周文王得到姜太公而建立周朝,奠定八百年基础;刘备得卧龙、凤雏而有天下,可惜凤雏早逝,卧龙忠心为国,也能造就三国鼎立之势。正如月亮,即使有阴晴圆缺,依然皎洁;春夏秋冬,景色不一,造就自然美丽。失去了春天的葱绿,而迎来了夏天的壮美,得到了丰硕的金秋。失去了青春岁月,却使我们走进成熟人生……。失去,本是一种痛苦,但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失去的同时也在获得。
  
  那么,如何正视人生的得与失呢?赘述几点,谨供借鉴:
  
  首先,树立正确“得失观”。生活所赐予你的,要好好珍惜,不属于你的,就不要自寻烦恼;得失皆宜。得而可喜,喜而不狂;失而不忧,忧而不虑。既不可整天“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得不喜,失不忧”也不可取。因为患得患失是不理智的,得失不计是不现实的。该得则得,当舍则舍,只有坦然地面对得与失,才能找到生活的意义。这样的得失观才是比较客观而又乐观的。
  
  第二,正确掌控“得与失”。在生活中,得与失来源于客观与主观双重因素,有的时候主观可以掌控客观,有的时候客观又会冲击主观。有的得不是想得就能得的,有的失不是想失就可失去的;有的得是不能得的,有的失是不应失的。得到了不应得到的,就会失去应该拥有的。当嗜取者取得不义之财的同时,就失去了不应失去的廉正。因此,当得者得之,当失者失之。不该得到的不要强求,“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对名利不可挖空心思,不择手段,不顾一切去谋取。该得到的没有得到时,要心胸宽广,豁达开朗,处变不惊,想想世界上还有很多不如自己的人。在逆境中学会放弃,退一步海阔天空,从容地面对取舍。在得到名利财富时,要考虑灾祸可能发生,走在“康庄道”,常想“崎岖路”,提前一步“肚饱存粮,天晴带伞”,防患于未然。在灾祸发生时,不要怨天尤人,要看到“阳光总在风雨后”,以平静豁达的心态对待,在竞争的生活中,理智、清廉、朴实地过好每一天。
  
  第三,明智权衡“取与舍”。这里说的“取舍”与“得失”大同小异。只有权衡其价值及其意义的大小,才能在取舍得失的过程中把握准确,明白该得到什么,不该得到什么;该失去什么,不该失去什么。比如为了所热爱的事业,可以失去消遣娱乐;为了纯真的爱情,可以失去诱人的金钱;为了科学与真理,可以失去利禄乃至生命。但是,绝不能为了得到金钱而失去爱情,为了保全性命而失去气节,为了取得个人功名而失去人格,为了个人利益而失去集体乃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人生,失去了金钱、财务,会有再来的时候;失去人格、道德,不容易恢复。尤其,得人容易,得人心难;得人心难,失人心容易。得失之间,富含人生哲理。权衡利弊,明智之举。
  
  第四,积极应对“得与失”。坦然面对得与失,讲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心理承受,不等于每天昏昏僵僵,得过且过,坐等得失。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付出了,不一定能得到,但是没有付出绝对不会得到。天上不会掉馅饼,守株待兔实属偶尔。在现在法制社会,即便路拾重金财务,也必须物归原主或上交国家。否则据为己有,视为不当得利,当受法律制裁。做人必当处世,处世即做人。人生在世,应该多做事,办实事,做好事,多贡献。在名利面前,该得的应努力去争取,争取应得最大化,损失最小化,“世事如棋,一朝争来千秋业”。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要有道,就可以运筹帷幄,不拘形式去发财致富。有关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与尊严时,更要当仁不让。人生只有一次,要活的有意义,在得到的同时,要舍得付出,尽最大努力汇报国家、社会、家庭,塑造生命只有一次的人格魅力。
  
  人生路漫漫,得失常相伴。得之是我幸,失之乃我命。
  
  人们啊,请在匆匆流逝的岁月之中,保持一份自我、善得一种超然。在正确处理得与失中,活得坦然,精彩!
  
  (2014年5月10日)
  
相关的主题文章:

  
   想见.花海
  
   断线在那声“再见”
  
   牛粪香
  
   [心灵氧吧]答应我(琴台文艺)
  
   醉人的秋风
9#

无 言
记忆是一片海
思念是一条鱼
日日夜夜游啊游
海是鱼的海
鱼是海的鱼
孤独是一片沙漠
思念是一棵树
风沙里岁月过去
沙漠是无边的等待
树是执着的守望
相遇是一场雨
思念是一首歌
你走后我来过
小雨汇成大河轻淌
风儿倾听树丫无言的诉说


相关的主题文章:

  
   初见
  
   给学生交流的空间
  
   冬天的感觉
  
   初升的太阳照在脸上
  
   一个人在雾中
10#

绝情诗
  心喜到头终是恨,
  唯怨当时太天真。
  从今青灯一卷书,
  不向情田种爱根。
责任编辑可儿
相关的主题文章:

  
   【原创】《松隐集》卷一
  
   才貌双全,天妒红颜之周娥皇
  
   【北行散记】之延吉帽儿山游记
  
   写给一唯
  
   老许
11#

三下乡心得,爱看读书阁
&nbsp,树海读书阁;   &nbsp,树海读书阁;  今天是我进入传承社会实践队的第五天,个人觉得今天挺特别的。首先是上午的趣味游戏,华闻读书阁,说实在的,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那么多的小朋友在一起玩了,看着他们的笑脸,精彩读书阁,自己都会不自觉的扬起笑脸,看着他们那么活泼,铭华读书阁,那么天真,那么青春,孔子读书阁,才发现自己好像已经很久没好好的静下心来回归到属于孩子的那份质朴和纯真了,金霏读书阁,那种无忧无虑似乎早已随着时间被冲刷得消失殆尽了,现在有的就只是自己认为的成熟和稳重,不会再没有顾忌的释放自己的天性,生怕自己会玩物丧志,金霏读书阁,但今天我却不想维持这种所谓的成熟和优秀了,树海读书阁,跟着学生们一起起舞,孔子读书阁,一起跳绳,树海读书阁,才发现原来自己还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童年,以前总觉得不能一直生活童话里,因为生活在童话里的都是小孩,可是我们也还是小孩啊,所以今天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无所畏惧的玩吧,好好享受这一刻的安宁,好好享受这一刻的自由,好好享受也好好品味孩子们的天真无邪。在活动差不多结束的时候,有个小女孩问我,姐姐,我可以跳绳吗?我当时第一反应不是说可以,而是姐姐没有糖咯哦,你还要玩吗?那个女孩说,我不要你的糖,我就是想跳绳……突然之间感觉他们的世界真的好简单啊,喜欢就是喜欢,不带有任何功利性的目的,真好,我希望这份纯真能围绕在我身边知道永远

撰稿单位:岭师数计学院“传承”社会实践队
相关的主题文章:

  
   ”小草帽”在前行
  
   乡关何处
  
   泛黄了的秋日
  
   影子
  
   为你亮起一盏灯
12#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一缕光线拱托出爱的旋律
  
   奔跑着的一中
  
   【七绝】寒夜倦羽
  
   一道风景
  
   三月憧憬
13#

没有说出口的爱
                        【导读】&nbsp,孔子读书阁;匆匆的逃离,逃离这粉碎的梦,我不是幸运儿,我是天下令人讨厌的女孩,我抹去最后的眼泪,去了熙熙攘攘的集市买了一把刀。问候作者感谢作者的来稿!            

  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透过那层纱窗远眺,不远处的玉米地新绿的更加可爱了,树海读书阁。路上的行人不多,一个没有带雨具的男子撞入我的眼帘,那影子是那么熟悉,铭华读书阁,他是谁呢?一阵阵悉索索声音把我眼帘拉回,再看那人早没了身影。
  
  记起了我第一天参加工作时的情形。迈入这座厂院,瞅瞅着儿看看那儿,甚感新鲜。这工厂是生产黄磷的,金霏读书阁,说起磷,令我想起了农村人常说的鬼火。
  
  黄磷车间是一座古塔似的楼宇,一层楼大约15米那么高,拾级而上二楼有一平台,在这里俯瞰车间全景最佳。入眼恰巧看到一幕工人干活情形。
  
  我再次看到那熟悉得身影,有点点尴尬,幸亏他埋头工作没有看我,孔子读书阁,想起昨天雨中的窥视,霎时脸羞得通红。
  
  后来熟悉了,知道他姓陈叫陈梦,树海读书阁,陈梦年龄比我大,喜欢音乐,歌唱的不错,为人豪爽,很讲哥们义气,单位的人对他的评价是不错的,树海读书阁
  
  这车间大半是年轻人,大家都喜欢和我聊天,唯独他很少主动和我说话的。也不知为什么?偏偏这样却越发勾起我的好奇。渐渐地陷入单思恋的陷阱。
  
  喜欢听他说话,爱看读书阁喜欢看他抽烟,他的一切渐渐地主导了我的思想,树海读书阁,就连他工作时莫样儿都牵动着我的心。好渴望于他聊聊说说话,已解相思之苦。
  
  我故意找话茬道:“梦老弟,你脚下踩死一头大象。”
  
  他回应道:“没大没小的死丫头,你也不怕哥搬起一块大云彩砸着你。”
  
  “哈!我还以为你不会笑呢!这不笑的满好看的吗?以后保持这样,就这样了啊,金霏读书阁!”
  
  梦哥被我风趣的傻话逗乐,眸子更亮了。
  
  我趴在栏杆继续斗嘴:&ldquo,精彩读书阁;老梦,你看我高还是你高啊?老孟,你的笑迷死一片麻雀了。&rdquo,华闻读书阁;
  
  “哈哈哈哈-----死丫头,看我怎么修理你。”
  
  我伸出小手示威。
  
  时间流水般那么快,不觉间就到了下班时间,我整理了一下散乱的资料,回头向他摆了摆手而去。
  
  晚霞装饰了有爱的天空,几只小燕子快乐天空飞翔,玉米叶被风吹得刷刷刷作响。我的心情也跟着唰唰声飞了,怀揣着喜悦奔小路而去。高耸入云的大树,绿油油的草丛,多好的一幕美景。
  
  在不远处我看到了梦的身影,他正挽着一个身材高挑的女孩遛弯。女孩长得真美,白皙的皮肤,清秀的脸庞,自然活泼的风韵,幽雅而不俗的装扮,我低头看一下自己的打扮,霎时心里打翻了五味瓶。我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和梦打着招呼,梦怪怪地看着我。
  
  他变了,上班时他不在愁闷烟了,脸儿还露着浅浅微笑,我想这就是爱情的魔力吧。然而我的心却一阵阵酸楚涌出。
  
  下班回到宿舍,拿起一本爱情的集子顾影垂泪。发完呆又拿起纸笔,趴在炕沿上胡乱的涂抹着一腔的情:
  
  如果你是天上最亮的星星,那我就是地下最美丽的花;
  
  如果你是大海,那我就是海里的帆船。
  
  当你生命的支点燃放异彩,我愿意做你脚下的鹅卵石;
  
  当你青春的赞歌吹响号角,我愿意化作彩虹装饰你的天空
  
  我要采一片心型的树叶送你,在上面密匝写上我的爱恋……
  
  写完想想自己,那么土气,怎能高攀?把诗揉成团扔进了纸篓。死心吧,翻过这页,一切会好起来。躺在床上瞪着那盏暗淡的老灯迷迷糊糊睡去。
  
  清晨的空气微凉,眼观天角云霞真美,可我一点兴趣也没有。美丽的天、空气,还有我的爱都一快儿走了。
  
  上班了,我木呆呆的坐在石凳上休息,不知什么时候他走了过来了,捉住了我的手,一股电流突然袭来。然而他又猛然甩掉了我的手,仿佛我是一快炙热的山芋。我哀怨的看了他一眼,跑向了平台。
  
  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远,可我的心依然思恋他,那么的难以割舍,夜晚的天更加暗了,像我的心情那么样暗。这是我人生的低谷,这谷里是没有绿色生命,我趴在栏杆上遥望着黑漆的天,陷入了沉思。
  
  他惊讶的看着我:“你怎么不休息,你站在这儿干嘛?”
  
  我说:“看夜空?”
  
  他说:“去休息会儿吧!夜没啥可看。”
  
  “谢谢。”我漫不经心地答道。
  
  他推搡我到他临时休息的地方,然而我却没有一点感激之情。
  
  我噘着嘴赌气蹲在棉衣上看他,他也看着我。我讨厌那目光,把头扭一边去,继续梳理我的心情
  
  有时他在角落里端详我。我却回敬他给一个冷脸。他深情地一笑,我却装作不知,隐藏那份浓浓的思恋。
  
  他终于约我了,可我的心异常矛盾。明明有女孩儿还约我,我算什么。可我是那么深爱着他。不管了,我要向世界宣布我的爱,我的快乐,我的幸福
  
  回寝室翻开大箱子一件件试着衣服,问室友,这件衣服我穿着好看吗?那件怎么样?我的发型如何?展示着我的喜悦。
  
  我像一只笼中鸟入了林,享受那一刻快乐,在树林里我嗅到了泥土的芬香,透过欹斜的树枝,又看到了影绰绰的玄月,心情是那么舒畅。
  
  梦牵起我的手去他家,我顺从地感受着这份温馨和甜美。
  
  他的妈妈正忙碌着洗刷盘碗,高兴地冲我笑,我脸红得像熟透了的柿子,赶紧进房门。看得出,梦的家并不富裕,可收拾得井井有条,环境幽雅,书香气浓
  
  梦拿下了挂在墙上的吉它,拉着我的手融进了月色。他轻抚了下吉它的琴弦,那悠扬的曲调合着月色飘飞。抬头看到那弯月芽儿好澄澈,星星也好亮,浓夜下玉米也好浓绿,萤火虫儿在掌心上闪着,蛐蛐儿高一声低一生吟唱,我被如此美丽的夜灌醉了,醉在了温柔的夜空里。
  
  一曲奏罢,梦放下手中的吉他,温柔地拥我入怀。
  
  他说:“青儿,我给你一把钥匙吧!”
  
  我道:“钥匙干什么用的。”
  
  他说:“没什么用,算了。”
  
  哀郁表情爬上他的眉梢,他蜷缩着身躯,抱着头思绪良久说:“我觉得那个××不错,人也老实,家庭也好。”
  
  我应付道:“嗯!是不错,很好。”
  
  你的女友也不错。霎时的快乐被着突转的话题冻结,心似刀绞般痛。我们背对背看着天上那轮玄月,谁也不想再去打扰谁。
  
  他又唱起来:“轻轻的我将离开你,请将眼角的泪拭去,漫漫长夜里,未来日子里,亲爱的你别为我哭泣。前方的路虽然太凄迷,请在笑容里为我祝福,虽然迎着风,虽然下着雨,我在风雨之中念着你……”
  
  空气中聚集了无限的愁思,我的眼泪簌簌落下。明明心心相印却又咫尺天涯
  
  他抽着闷烟,坐在轨道旁道:“我们一起死吧!”
  
  “为什么?好死不如赖活着。”我勉强的挤出一丝笑容,“梦哥还有事吗?没有事我回去了。”
  
  我故作轻松的起来拍拍身上的泥土,笑着道:“我走了!”
  
  匆匆的逃离,逃离这粉碎的梦,我不是幸运儿,我是天下令人讨厌的女孩,我抹去最后的眼泪,去了熙熙攘攘的集市买了一把刀。回寝室浸着泪水,憎恶地向手腕滑去。血在流,我在笑,我再也不会那么痛苦的活着了。
  
  醒来却发现躺在了医院,是我室友送我来的。她说梦在病房外呆了一宿,脸色煞白,清晨看你脱离危险才离去的,我只浅浅地一笑。
  
  结婚后,我一直保留着雨中散步习惯,那雨丝挂在脸上沾在衣上有说不出来的舒服。
  
  十年后,一个偶然和梦又重逢了,他风采依旧
  
  我问:“和那个女孩结婚了吗?”
  
  “哦,那是我的表妹,从小在国外长大,那次是回国来旅游,顺便带她到处走走看看。你过的怎么样?”
  
  今天我才知道曾经的误会多深。
  
  “很好,有一个爱我的老公很疼我。”
  
  他苦涩地道:“你年轻时傻傻的样子很可爱。我怕我那个家拖累了你,怕给你带不来幸福,怕你吃苦,当时我没有能力把你捧在掌心,可这些年我一直很想你,也一直深爱着你。”
  
  墨色的天空,道尽无尽的离愁。诠释了那涩涩青春的梦,人生无常事无常,没有唯美的爱情,却有一生守候者。 
责任编辑可儿
相关的主题文章:

  
   有种习俗叫“送米面”
  
   [征文]秋天 父亲
  
   “犀利哥”:心酸我们中的我们
  
   一美元的馈赠(夏凉文学杯)
  
   中国您好
14#

代人写信的老头
  代人写信的老头
  
  潘永修
  
  代人写信也可以成为一种职业,在如今大概是不行了。但在五十多年前,那时农村识字的人少,而因生计所迫,背井离乡,出外谋生,下关外、去新疆的(那时不叫打工)人很多,而那时的电话远没普及,华闻读书阁,电报又是一种奢侈品,负笈在外的人要想与家乡人取得联系,只好求诸书信形式了。因此,代人写信就成为农村一项惠人利己的职业。
  
  我所认识的代人写信的老头姓明,树海读书阁,全名叫明全福,金霏读书阁。家住我们潘庄村的南边明楼村。他一般是在常庄集上坐摊写信,爱看读书阁。从明楼到常庄有两三里路,明老头每次赶集都得从我们村子西头经过,而且大多是步行。所以我们早早就认识他。
  
  明老头看上去大约有五十来岁,精彩读书阁,细长身材,白净皮肤,花白头发,瘦长脸,没有胡须,只上唇留一抹灰白的短髭。从穿戴上来说,孔子读书阁,既然是读过书的人,就与一般庄稼人不大一样。头戴八块瓦的黑色帽垫,帽垫没有帽檐,树海读书阁,为躲避阳光,帽垫下边好夹一折白纸,把前额遮住。穿一袭灰色长衫,下边是土黄色的长裤,裤脚系着黑带,金霏读书阁,脚穿白色布袜,套一双黑色白底的布纳鞋。肩上背着褡裢,那褡裢是手工缝制的,白蓝相间,做工异常精细,下面缀着素白的穗子。到了冬天,改为灰色毡帽,树海读书阁,外加两只白兔毛的护耳,孔子读书阁,上身棉衣棉袍,外罩一马褂,扎一布腰带,都是黑色的。为走路利索,常把棉袍前襟的一角扯起来,树海读书阁,往腰带上一掖。寻常,他迈的是八字步,吐的是圆唾沫,说话面带微笑,声音温润,带点儿沙哑,就跟电影里卓别林的配音差不多。
  
  他摆傩的位置一直是在邮政所门外。一张方桌,两条长凳,他自己坐一条,侧面一条,是让给顾主坐的。如果求他写信的人多了,或匀着坐下,铭华读书阁,或干脆在周围站着。他不嫌人多,像众星捧月似的,他觉得那样更好。桌上铺一面老蓝色的印花包袱,包袱上置笔墨纸砚文房四宝。那墨盒是铜质的,剔明闪亮。冬天,墨盒常结冰,他双手捧起来,用嘴不停地哈热气,或者把毛笔尖含在嘴里,把笔头暖化。后来跟上时代感了,改用自来水笔(钢笔)或蘸水笔,不过那握惯了毛笔的手势依然没变。
  
  常庄十天有四个集,一六三八,一六是小集,三八是大集。明老头是每集必到。那时候,我正在常庄小学读五年级,每天上学放学都从邮政所路过,出于好奇,我时常在那儿驻步观望。
  
  桌面上除文房四宝外,还有一达信封。信封是牛皮纸制作,竖式,当中印一长方框。信笺儿不是专用的,而是以代销点常卖的那种说白不白,说黄不黄,灰不溜秋的,类似于包装纸的大张纸,折叠成十六开,用刀子一裁,成了。那时候,物资紧缺,因陋就简。
  
  替人写一封信的报酬,包括信封、信笺在内,只收两毛钱。寄信时要到邮政所柜台前去办。那时,寄平信八分,航空一毛,挂号两毛。
  
  尽管集市上人声嘈杂,但在明老头这里是相对安静的,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写信之前,先要读对方的来信。明老头眼花,手里拿着信笺,须得把胳臂伸直了,当伸得不能再伸的时候,那长长的眉毛还得展几下,才能辨认出来。老头读信时,声音娓娓。由于年老了,时常流口水,一边读一边不断地往里吸气。他还有个习惯,读信时,每句话前边都好加上一个“是”字。如果是对方写字潦草,或遇上了生辟字,老头加的“是”字就更多。
  
  老头写信一般不打草。但要听写信人口述一遍,把要说明的问题讲清楚了,他再复述一遍,然后才动笔。
  
  开头先写对方名字或称谓,如:“建国吾儿”,然后是问候语:“近来身体健康吧?精神愉快吧?工作顺利吧?”被称为“三吧”。随后是:“上次来信收到,内情尽知。”接下来是:“今去信,不为别事,只因为……”开始汇报家中境况。那时候,正是1959—1961三年饥荒中,农村水肿病多,饿死的人多。因此,在我印象中,明老头为人写信时使用概率最多的几句话是:“某某得了水肿病”、“某某因饥饿而死”、“家里缺吃少穿,队里又催缴缺粮款,因此,急需汇款多少元,才能解燃眉之急”等等。概括起来就是让对方尽快寄钱。
  
  最后是祝词。往往是把开头的“三吧”再重复一遍。那时候,好像不曾用过“万事如意”。大概是因为生活中不如意事太多,抑或是这个词汇还没发明出来。在我印象中,到了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才开始出现“万事如意”,而且一下子红火起来,新年贺卡、电视电话,铺天盖地的,到处都是“万事如意”。
  
  信写完了,向对方通读一遍,需要补充的,就在边角处加上一句。然后折叠装封。有的还要夹寄粮票、布票、老人或孩子的照片等。不过,这样的信,为防丢失,明老头叮嘱对方,一定要寄挂号信。
  
  那时候,我还不会写信,觉得写信是一件很神秘的事情。1961年底,我父亲因饥饿而死。办完了丧事,在家人的鼓励下,我终于向在徐州6057部队服役的哥哥写了我平生第一封信,信中,我模仿明老头写道:“今去信不为别事,只因父亲已于腊月初十日凌晨因饥饿而死……”
  
  1962年夏天,我到县一中上学,再没见过明老头。后来听说,因为明老头的出身成分不好——大概是富农吧,文革中被红卫兵揪出来批斗,他写信用的文房四宝也被砸烧。至于后来怎样,我就不知道了。
  
  (于北京龙潭湖畔向阳居)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一种眼神
  
   习近平的“用人观”透露了啥信息?
  
   love song 唱给谁听
  
   海边
  
   人生的美丽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