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mwon

registered

 

Back to the list «4142434445464748» / 5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What Risk of Replacing iPhone Battery [copy link]

661#

两个人的世界
  孩子离家的日子里
  思恋如梦
  填满了我的空虚
  曾经热闹的家里
  已经变得
  山一样的沉寂
  就剩下无言的我
  忙碌的你
  两个人的世界
  是不是有些无聊
  二十五年的彼此相守
  感情却胜过任何时候
  对你的爱
  好似窖了一个世纪的美酒
  日子越长滋味越浓
  我们重新找到了初恋的感觉
  我把对你的爱情
  变成了一首首配着插图的诗词
  读着它
  你会不会感动
  我是在用燃烧的激情
  释放你由来已久的孤独
  你和我从今以后
  可以在没有别人的私密空间
  自由的拥抱
  随心所欲的翩翩起舞
  我会用我的下半生
  把你留下的缺憾弥补
  用我的血做墨水
  用你的心做砚台
  去书写无怨无悔的
  人生旅途
  两个人的世界
  我们手牵着手
  一起徜徉在人生
  金色的晚秋
  
相关的主题文章:

  
   【诗一首】春的伤感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8
  
    成人奶妈
  
   [url=http://www.affection.org0/forum/E_GuestBook.asp]【诗一首】[/url]
  
   12月来了
662#

中国景,树海读书阁
  听,孔子读书阁,如千万雄狮在狂吼的黄河,树海读书阁
  
  看,金霏读书阁,一条望不到边的长江龙,爱看读书阁
  
  一座座高楼大厦拨地而起,华闻读书阁,
  
  那是中华黄种人的杰作,树海读书阁
  
  梦不停实现,树海读书阁,不停成功,树海读书阁
  
  不断拼搏是中华黄种人的性格,广济读书阁
  
  夜灯火连成一片欢乐海洋,精彩读书阁
  
  平原都是肥沃麦田,修身读书阁,因为它生长在一片中国地,树海读书阁
  
  不停成长的中国,金门读书阁,不断改变它面貌的中华黄种人,铭华读书阁
  
  伟大梦,宁静读书阁,腾飞中国,树海读书阁,展现给世界人仰目的中国景。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一首真挚的诗
  
   [/url]
  
   [url=http://154.8.201.195/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36002]一个站在湖边的人(外一首)

  
   一把小花伞
  
   2007春节于滦南县城赠别表哥张建伟,同学沈拥利
663#

中秋思绪·娘,金门读书阁
中秋思绪&middot,树海读书阁;娘
&nbsp,爱看读书阁;我想咏一首诗,树海读书阁,像李白那样床前明月光,金门读书阁,像东坡那般把酒问青天,精彩读书阁,吟吟钻进窗户的月亮。*在客厅彳亍无数个来回,树海读书阁,却没有一丁点灵感飞翔。突然尘封的旧事叩问脑海,树海读书阁,我想起了仙逝五年的娘,树海读书阁。*我那生了九个子女,爱看读书阁,饿死二个、无钱医病死二个,金霏读书阁,千辛万苦养大五个的娘,孔子读书阁;我那干过公安、当过人民代表,精彩读书阁,五七年带头下乡,孔子读书阁,七零年又送二个儿子插队的娘,树海读书阁;我那当过幼师、卖过百货,华闻读书阁,五八年率先去大练钢铁的娘,广济读书阁......*娘呀娘、你的多少往事叩我心房娘呀娘、这天空撒下的一地白霜是不是您的目光,树海读书阁?白霜洁白,树海读书阁,心底温凉,树海读书阁!*我爬上顶楼摘下一束桂芳,树海读书阁,和着桂酒洒向天堂,金霏读书阁。啊,铭华读书阁!我亲爱的娘,修身读书阁,&nbsp,树海读书阁; 您是否伴着儿子在欣赏月光,宁静读书阁?!&mdash,华闻读书阁;&mdash,孔子读书阁;向胤道 2015,精彩读书阁.9.28夜(夏历八月十六)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一湾平静的海
  
   不凋的睡莲
  
   一夜心天
  
   [url=http://111.56.61.157088/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881]【诗一首】我们是邻居[/url]
  
   中国之光
664#

中秋情思
  今夕何年,今夕何夕,所有的思念都给了月亮,铭华读书阁,所有的柔情蜜意都破门而出,树海读书阁
  月上枝头的相约,树海读书阁,让千年的守候牵手长久,满月盈杯,对影邀月,谁的豪情还在夜风中独吟,树海读书阁
  谁低眉弹弄情思绵绵的绝唱?
  谁的眼神流露这么美好的回忆,树海读书阁
  谁幸福如花的思念,树海读书阁,在今夜演绎着生命的聚散离合?
  秋风瑟瑟,华闻读书阁,温柔如水的月光,情人的眼波拍打着我无眠的额头。
  八月十五的夜晚,树海读书阁,一盒月饼只为这轮圆月展露甜蜜的芳香。
  一杯浊酒,袒露你我今夜的心事,娉婷曼妙的华姿,树海读书阁,竟能应和古典的韵律。
  而那挂满风铃的门楣,华闻读书阁,可否是你丢弃多年的牵挂?
  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古今吟唱。
  一种高贵典雅的意象,雅俗共赏,宁静读书阁
  一轮圆月千里之外的思念,金门读书阁
  一笺照亮千古的词曲填满思乡之愁。
  你肠胃里搅动的诗句,是瞳眸里眺望家园的万般柔情。
  你是一个千年的存在,一阙永远浅唱的词曲,天上人间;你的温柔刺穿我多情的胸膛。你的阴晴圆缺,金霏读书阁,分解着人生的酸甜苦辣。
  今夜月光皎洁,精彩读书阁,而思念依旧。
  永怀一段思念的心情,是月亮对我们的情有独钟。
  今夜月光盈盈,相思绵绵。
  苏公的那一阕清词把你打扮的美轮美奂,孔子读书阁,在万千的仰望中,只一杯酒,楼台醉了,月亮媚了,金门读书阁,也美了你我久违的心情。
  美丽千年,爱看读书阁,风情万种,脉脉情深的眸子,树海读书阁,谁让你瞩望于梨花带雨的回首,修身读书阁,凋落空蒙不再启唇,不再企守,也不再落泪。
  于月光妩媚的八月中,我悄然回归最初的柴门,孔子读书阁
  时隔多年,精彩读书阁,我年轻的忧思能否保持唐朝时最初的美丽吗?
  西楼之上,又有谁能梳理我月缺月圆的心事。
  想家的人在一回回的旅途中,精彩读书阁。一杯杯浊酒中,一轮轮圆月下,独守一份憔悴的思念。
  想家的人平安的将家门叩响。
  月圆的时候,孔子读书阁,一曲高歌欢腾的世界。
  一声温馨的祝福点亮了心境,树海读书阁
  一盏渔灯温暖了孤独的心灵。
  这是生命中最圆满的向往,也是生命中最亮丽的风景,金霏读书阁
  花谢花开,经过峰回路转,树海读书阁,越过千山万水。
  当面对思念的家园,当举手叩响门扉之际,树海读书阁,我们的心灵都敞开着,我们的心中都有一轮皎洁的圆月,广济读书阁
  从月缺走进月圆,从思念走进思念。
  千里之外的过客。
  用比月亮更动人的歌谣照亮漫长的路途。
  杯盏空悬的知音是我今生的唯一。
  生命的门扉,因为有月圆之夜的相伴就幸福无比,爱看读书阁
  在美丽的月光下,我们写下优美的诗篇,写下千秋的祝福。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一梦红尘,往事化悲凉
  
   .赠刘翔
  
   [url=http://bbs.nmgcysyw.com088/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156]下一个天黑[/url]
  
   [url=http://111.56.61.157088/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235][心灵氧吧]梦里唐朝[/url]
  
   中秋之离殇
665#

串兰,修身读书阁
  我攀着我的肩攀登
  
  我踩着我的脚生长
  
  我把聚在一起的花束
  
  推上一档又一档
  
  我鄙视身边的牵牛花
  
  软弱的像没有脊梁
  
  要抓着搭好的架子
  
  才能爬上梦想
  
  也许枝叶通俗的如同那首流行歌曲
  
  可紫罗兰色的小花星星般闪亮
  
  我不与凡夫俗子对话
  
  我只和高贵的灵魂往来
  
  

相关的主题文章:

  
   《晨练曲》
  
   [/url]
  
   [url=http://qaz056.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134]七彩的幸福

  
   [心灵氧吧]梦里唐朝
  
   《游桂林》
666#

2012年的第一场雪
  2012年的第一场雪
  比往年下的更晚一些
  潜入你我梦境
  塑造银白的世界
  
  2012年的第一场雪
  在万家灯火中摇曳
  惊起夜宿的树鸟
  弹落仅存的黄叶
  
  2012年的第一场雪
  把枝头的蓓蕾关切
  让爱的结晶体
  在冬阳下化蝶
  
  2012年的第一场雪
  飘洒在新春佳节
  感受着你的温度
  释放着心中的热烈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一枝黄花
  
   [/url]
  
   [url=http://app.vankin.top/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65]上班族

  
   [/url]
  
   [url=http://concrete-fem.com/forum/E_GuestBook.asp]《当爱成了
667#

2010年12月1日 雾
   
  三月河边软软的柳色
  七月池水里一株荷梦里的云烟
  随夏雨秋露温暖情怀
  慢慢走到冬的窗前
  便是我晨起突遇的这浓浓的雾
  和雾气里静守一夜的梦语
  
  低低的雾流动柳香
  轻吻荷影
  那一瞬间朦胧似月的风情
  可采撷为诗
  可融化为羽
  可以在淡淡飘漾的静灭里
  与灿然微笑不经意的邂逅
  结一段尘缘
  说几句云雾生香的禅语
  
  雾要散去
  花草的味道要浮上今世的唇边
  或许此刻渐渐消散的雾里
  叮叮咚咚的脚步
  睡梦依依的呼吸
  只是一段前缘破碎的因果
  或许是一个人的名字
  涌出心间时已是燃烧过后草木皆无的宁静
责任编辑:雨亦奇】
相关的主题文章:

  
   《小人物》系列之 《小偷》
  
   为梦而生 化茧成蛹
  
   中秋·乡思 (原创)
  
   一枝黄花
  
   《唐诗三百首》--五言乐府2
668#

《 咏雪》,爱看读书阁。无雪字的咏叹
  纷纷扬扬的雪下了一整天,树海读书阁,傍晚朋友小聚,树海读书阁,自然谈雪助兴。席间,金门读书阁,一朋友突然站了起来,孔子读书阁,一手端着酒杯,华闻读书阁,一手指着我笑曰:听说你们文苑论坛有不少文人雅士,修身读书阁,能否就着今天这一场大雪,宁静读书阁,以《咏雪》为题,孔子读书阁,写几笔赏雪、咏雪,树海读书阁,通篇不能带一个雪字;身居寒冬,树海读书阁,期盼春天,树海读书阁,又不能写一个春和冬字的诗歌来,精彩读书阁,让咱见识见识,金霏读书阁。咱先谢了,树海读书阁。说罢,精彩读书阁,哈哈大笑,华闻读书阁,一饮而尽&hellip,树海读书阁;&hellip,金霏读书阁;
  
  面对这样的挑战,精彩读书阁,不知是嘴拙还是心空,广济读书阁,一时竟无言以对,树海读书阁。深夜归家,树海读书阁,细品话味,树海读书阁,夜不能寐,铭华读书阁,披衣戴镜,轻舞键盘,爱看读书阁,敲打着,金门读书阁,权当抛砖引玉,孔子读书阁,还望众文友挥毫泼墨鼎力相助,树海读书阁
  
  凝聚着大地灵气
  满载着天宇精华
  用洁白、晶莹装扮着自己
  在天空轻歌曼舞,傲笑江湖
  身躯舒展着群山、田野
  靓丽绽放在林间、枝头
  挚烈地亲吻着大地、楼宇
  温情涂抹着银色的童话世界
  
  当风儿拉开了季节的序幕
  阳光弹拨出温暖、动人的旋律
  它在风中笑了
  在暖阳中醉了
  激动的泪水汇成了涓涓如歌的溪水
  用美丽滋润着大地、生灵
  孕育着人们心中渴望的那一片绿
  
  
相关的主题文章:

  
   2007年自言
  
   [url=http://111.56.61.157088/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262]不如不遇倾城色[/url]
  
   为了你的撒由那拉
  
   《古桃源就是桃花源》
  
   [url=http://119.3.160.742/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2220]下雨——“陌上听雨”[/url]
669#

《一朵美丽的浪花》,金门读书阁
  绿水泛轻舟,浪花一朵朵。波澜壮阔的生活长河,爱看读书阁,从不缺乏美丽的浪花相伴,而生活中的你我是否采撷到了属于自己的美丽的浪花?
  
  ---题记
  
  ★风之花★
  
  山与石。尘与土。大地与长空。风花与雪月,树海读书阁。他们相亲相爱,携手同行。
  
  湖光山色,春意盎然。竹外桃花,三两枝;飞鸟欢聚,歌不停。蜂群蝶阵,翩飞舞;鱼水相欢,畅人情。繁花娇叶艳春景,何少春风伴影行?
  
  生活是河,风就是浪花。
  
  生活若缺少了风,会显得毫无生机;河若缺少了浪花,会失去应有的美丽
  
  越过严冬,修身读书阁,跳进暖春。
  
  风,拂过原野,树海读书阁
  
  洞口我们生命之花,从此畅游生活长河:享受人间美好浪漫
  
  浪花是风,树海读书阁,风就是父母
  
  风生水起,不正是父母间的&ldquo,广济读书阁;爱情”的真实写照?无声关注或语重心长,正如吹拂着的风---或轻或重。
  
  噢,浪花,孔子读书阁人间就数这一朵最美丽
  
  风之花,就是教会我们:如何去感动生命,如何去感恩他人。因为,我们的春天源自于他人馈赠之手。
  
  ★雷之花★
  
  天空酣睡,大地口渴,宁静读书阁
  
  久晴不雨,万物生机又怎么能不火燎心急?江河因干枯,亦从此失去她的美丽
  
  风欲止,金霏读书阁,雷未静。
  
  风雷,似乎成了坎坷的代名词,成了不详的预兆或象征。其实不然。
  
  如果你不是风,那又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该吹什么时候不该吹,是吹大或是吹小?如果你不是雷,那又怎么知晓什么时候该响什么时候不该响,是轻响或是重响?如果你不是雨,那又怎么把握什么时候该下什么时候不该下,是下大或是下小?如果你不是我,那又怎么清楚我此时正在想什么,精彩读书阁?正如我不是你,精彩读书阁,不了解你心中到底隐藏多少秘密一样。
  
  万物复苏,需要阳光和雨露。同样,我们人类进步一样需要鞭策和支持,金门读书阁
  
  当我们消沉时,需要雷的大声呵斥和痛骂;当我们粗心时,需要雷拎住自己的耳朵叮咛和警告;当我们骄傲时,需要雷的提醒和指责。这就是鞭策。
  
  当我们努力、勤奋、刻苦时,又需要雷的支持。
  
  如果我们是路边的小花小草,树海读书阁,那亲人老师无疑是万平米身边的雷。
  
  花朵有形,树海读书阁,雷声无形。
  
  叮咛与教诲,则成了我们生命中有形或无形的浪花---绽放美丽或荡起涟漪。
  
  啊,雷之花,孔子读书阁。我心中的另一朵美丽浪花!
  
  ★雨之花★
  
  越过山岗,漫过田野。跨过长江大河,目睹生命绿洲。
  
  放眼望去,生活原野成片打坐:青的草。绿的树。红的花。碧的水。白的鸭。黄的狗,孔子读书阁。黑的猫。棕的燕。橙的果以及紫的梦。这一切的一切,又怎不需要雨的抚摸,树海读书阁?这一切的一切,又怎不渴望爱的滋润而健康成长,华闻读书阁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干枯得发紫的生活长河,又如何能够绽开得出---美丽浪花一朵朵?梦不呻吟流血,已算是不幸中的万幸,爱看读书阁
  
  如果爱情是花事业是树,那家庭就是土地;如果幸福是云朵或者是雨露,那关爱就是一朵美丽的浪花。
  
  友情是花,开在你生命的后花园;
  
  友情是浪,漫在你生活长河水中央。
  
  你采撷到了吗?一朵雨之花,一朵挽扶你前行的美丽浪花。祝你一路顺风,是朋友对我妈最真诚的表达。
  
  ★电之花★
  
  黑色天空,黑色星宇,华闻读书阁。黑色隧道,迷失方向的你。
  
  撩起生命的轻纱,寻找梦想飞翔的羽翼,树海读书阁,但只限于在白天。
  
  如果梦想非要选择夜晚飞翔,那只怪我们的人生航线出了纰漏。因为:只有蝙蝠选择在洞内或夜间活动。
  
  蝙蝠活动不需要电和光,可我们却需要。毕竟我们人类不是蝙蝠,蝙蝠亦根本代替不了我们人类
  
  风生雷动,雷动雨临,树海读书阁
  
  只有电光,才能突出黑夜重围、升起一线希望黎明的曙光---给你我一片光明和精彩。
  
  雨天,风起云涌;雨天,暗淡无光。
  
  迷朦江雾底下,又怎能瞧见浪花的翻滚和美丽?猿猴声声,金霏读书阁,倒是唤醒了我们的感伤心绪---上下翻腾、波涛滚滚。浪花,被埋葬在河的尽头?
  
  如果生命是河生命是线,树海读书阁,那社会就是电和光;如果社会施予我们大爱和温暖,何愁看不到河中的浪花与美丽
  
  社会要是电和光,那它本身就是一朵浪花。你与浪花相拥抱,难道你就没有觉察到浪花的美丽浪漫
  
  电之花,闪出你的精彩,精彩读书阁
  
  电之花,树海读书阁,摇出我的光明,铭华读书阁
  
  拯救天下苍生百姓是你的善举,树海读书阁,回馈社会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电之花,一朵最亮的美丽浪花!
  
  
相关的主题文章:

  
   [url=http://www.affection.org0/forum/E_GuestBook.asp]中国狂草[/url]
  
   一切随缘
  
   09.10.3秋
  
   乘舟踏歌行
  
   2007春节于滦南县城赠别表哥张建伟,同学沈拥利
670#

《唐诗三百首》--七言律诗9
  《无题·其一》
  作者: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树海读书阁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注解】:
  1、凤尾香罗:凤纹罗;罗:绫的一种。
  2、顶:指帐顶。
  3、扇裁:指以团扇掩面。
  【韵译】:
  织着凤尾纹的绫罗,金门读书阁,薄薄重重;
  碧纹的圆顶罗帐,我深夜赶缝。
  那回邂逅,来不及用团扇掩盖;
  可你驱车隆隆而过,无语相通。
  曾因寂寥不眠,想到更残烛尽;
  却无你的消息,等到石榴花红。
  也许你在垂杨岸,栓系斑骓马;
  怎能等到,送去会你的西南风,宁静读书阁
  【评析】:
  ??这大概是抒写一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和长相思的苦闷心情。诗的首联写女主人公
  深夜缝制罗帐,表现她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会合的深情期待。颔联回忆最后一次邂逅
  情状,表达她追思往事时,那种惋惜、怅惘而又深情地回味的复杂心情。颈联写别后
  的相思寂廖,春光已尽,石榴花开,所思之人断无消息。表达了流光易逝,青春虚度
  的怅惘和感伤之情。尾联写日夜思念的人,精彩读书阁,或许相隔非远,树海读书阁,只是咫尺天涯,无缘会合
  罢了。诗活用了曹植的《七哀诗》中“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的名句,华闻读书阁,表达会合
  难期之苦。诗中所流露的感情真挚而深厚。看来女主人公似乎是单相思。虽然相思
  望,然而追求却十分执着。正是这种纯情,这种痴情,赋予诗歌强烈的感染力。
  ??此诗或以为是写男子思念女方的。象这样的艳情诗,树海读书阁,本来就很难揣摩的。
  
  《无题&middot,精彩读书阁;其二》
  作者:李商隐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注解】:
  1、神女:即宋玉《神女赋》中的巫山神女。
  2、小姑句:古乐府《青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3、风波句:意谓菱枝虽是弱质,却不相信会任凭风波欺负,孔子读书阁
  4、直道两句:意谓即使相思全无好处,但这种惆怅之心,也好算是痴情了。直道:
  ??即使,就说。了:完全。清狂:旧注谓不狂之狂,华闻读书阁,犹今所谓痴情。按:如作狂放
  ??解本也通,但既把诗中人作为女子解,那么,还是作痴情解较切。
  【韵译】:
  重重帷幕深垂,我孤居莫愁堂;
  独卧不眠,更觉静夜漫漫长长。
  巫山神女艳遇楚王,原是梦幻;
  青溪小姑住所,本就独处无郎。
  我是柔弱菱枝,偏遭风波摧残;
  我是铃芳桂叶,却无月露?香。
  虽然深知沉溺相思,无益健康;
  我却痴情到底,落个终身清狂。
  【评析】:
  ??诗是抒写女主人公自伤不遇的身世。开头先写环境氛围的幽静,衬出长夜的孤
  寂;接着以楚王梦遇巫山神女和乐府《青溪小姑曲》的“小姑所居,独处无郎”的典
  故,抒写自己曾经有过幻想和追求,但到头来只好梦一场,依然独居;再写风波凶
  恶,菱枝柔弱,无力反抗,桂叶自有清香,却无月露润香;最后写即使如此,还要执
  着追求。意境深远开阔,措辞婉转沉痛,感情细腻坚贞,是一首很好的爱情诗。
  ??这两首诗,历来有人认为有所寄托。不管是否有寄托,作为爱情诗来读,还是有
  很高的艺术价值的。
  
  《利州南渡》
  作者:温庭筠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注解】:
  1、澹然:水波动貌。
  2、翠微:指青翠的山气。
  3、波上句:指未渡的人,眼看着马鸣舟中,修身读书阁,随波而去。波上:一作“坡上”。棹:
  ??桨,也指船。
  4、数丛句:指船过草丛,惊散群鸥。
  5、范蠡:春秋楚人,曾助越灭吴,为上将军。后辞官乘舟而去,泛于五湖。
  【韵译】:
  江水粼粼斜映着夕阳的余晖,
  弯弯岛岸苍茫接连山坡绿翠。
  眼看人马已乘摆渡扬波而去,
  渡口柳下人群等待船儿回归。
  ?乃声惊散沙洲草丛的鸥鸟,
  水田万顷一只白鹭掠空孤飞。
  谁理解我驾舟寻范蠡的意义,
  飘泊五湖独自忘掉世俗心机。
  【评析】:
  ??诗写日暮渡口的景色,广济读书阁,抒发欲步范蠡后尘忘却俗念,没有心机,功成引退的归隐
  之情,树海读书阁。诗的起句写渡口和时间,接着写江岸和江中景色,进而即景生情,点出题意,
  层次清晰,色彩明朗。
  
  《苏武庙》
  作者: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解】:
  1、云边句:汉要求苏武回国,匈奴诡言武已死。后汉使至,常惠教汉使向单于说:
  ,树海读书阁??汉帝射雁,于雁足得苏武书,言其在某泽中,匈奴才承认苏武尚在。
  雁断:指苏武去国久。胡天:指匈奴。
  2、陇上句:指苏武回国后,羊仍回原处。陇:通“垄”,高地。
  3、冠:古男子二十岁加冠典。
  4、茂陵:意谓苏武回国时,武帝既死,也得不到他封侯之赏。
  【韵译】:
  苏武初遇汉使,悲喜交集感慨万端;
  而今古庙高树,肃穆庄严久远渺然。
  羁留北海音书断绝,头顶胡天明月,铭华读书阁
  荒陇牧羊回来,茫茫草原已升暮烟。
  回朝进谒楼台依旧,甲帐却无踪影,爱看读书阁
  奉命出使加冠佩剑,正是潇洒壮年。
  封侯受爵缅怀茂陵,君臣已不相见;
  空对秋水哭吊先皇,哀叹逝去华年。
  【评析】:
  ??这一首凭吊古人的诗。诗颂扬了富有民族气节、忠贞不屈、心向故国的苏武。晚
  唐国势衰颓,民族矛盾尖锐;表彰民族气节,金霏读书阁,歌颂忠贞不屈,心向祖国时代的需
  要。温庭筠这首诗正是塑造了一位坚持民族气节的英雄形象。颈联的对仗颇为工巧,
  且用“逆挽法”,先说“回日”再说“去时”,灵活而不呆板,生动而不拘泥,金霏读书阁
  
  《宫词》
  作者:薛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宫人扫御床。
  【注解】:
  1、十二楼:指一清早宫人就在梳妆以待幸,树海读书阁
  2、望仙楼:意谓望君如望仙。
  3、水滴句:指铜壶滴漏,古时计时仪器。
  4、袍?宫人:指穿着衣?的宫女。
  【韵译】:
  大清早,宫妃们在十二楼打扮梳妆;
  登上望仙楼台,盼望着临幸的君王。
  兽形门环紧锁宫门,内心十分凄怆;
  铜龙漏斗越滴越慢,坐待更觉日长。
  发髻梳理完毕,还要对镜反复端详,
  重换一件罗衣,注意加熏一些麝香。
  远远看见,正殿闪动人影启开珠帘;
  看见短袍绣裤宫女,正在打扫御床。
  【评析】:
  ,树海读书阁??这是一首宫怨诗,内容是代写宫妃的怨恨的。诗一落笔就写宫妃企望君王来幸,
  然而从早到午,百般打扮却不见皇帝到来,于是越发觉得度日如年。最后发觉宫人打
  扫御床,说明皇上准备降幸正宫,企望已经破灭,猛然觉得自己远不及那些洒扫的宫
  女接近皇上,心里益加怨恨。
  ,树海读书阁??全诗对人物的心理状态,刻画极其细腻、逼真。首联总写望幸之意以后,以下三
  联即把这种&ldquo,爱看读书阁;望”的心情,融化在对周围环境的描画,对人物动作的状写,树海读书阁,以及对人
  物间的外境的反衬之中,生动地反映了宫妃们的空虚苦闷。
  
  《贫女》
  作者: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解】:
  1、蓬门:茅屋的门,指贫女之家。
  2、绮罗香:指富贵人家妇女的服饰。
  3、共怜句:意谓共惜时世艰难而妆饰从俭。作者时代也已至晚唐。按:白居易
  ??《新乐府》有《时世妆》,孔子读书阁,诗中所描写的实非俭妆,恰恰是另一种形式的“浓
  ??妆”,所谓“时世妆”,即最时髦的打扮之意,金门读书阁。故未取。
  4、苦恨:甚恨。
  5、压金线:按捺针线,指刺绣。
  【韵译】:
  贫苦家庭出身,从未见识绫罗软香,树海读书阁
  也想托媒说亲,就为贫穷暗自悲伤
  谁能欣赏风流高雅,孔子读书阁,格调不同凡响;
  世人都爱追求时髦,盛行异服奇装。
  敢在人前夸口,我有善绣巧手一双;
  却不涂脂画眉,与人争艳取胜斗强。
  最恨年复一年,拈针引线辛勤刺绣,
  专门为了他人,时时赶制陪嫁衣裳。
  【评析】:
  ??这虽然是一首咏叹贫女的身世,树海读书阁,但也寄托了贫士怀才不遇之感伤。因为语意双
  关,含蕴丰富,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形象鲜明,诗情哀怨。主人公虽然“十指”“针
  巧”,可是“拟托良媒&rdquo,精彩读书阁;,也无人赏识,只得“年年”“苦恨”。“为他人作嫁衣
  裳”,高度概括了终年劳心劳形的寒士,却不为世用,久屈下僚的愤懑不平的心情
  
相关的主题文章:

  
   《至你——一位伟大的女性》
  
   === 缘 ===
  
   【今天是你的生日,Baby】
  
   [url=http://119.3.160.742/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2447]丝瓜长长香[/url]
  
   不知所以然
671#

《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1,金门读书阁
  《回乡偶书》
  作者: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精彩读书阁
  【注解】:
  1、鬓毛摧: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
  【韵译】:
  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
  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
  儿童们看见了,树海读书阁,没有认识我的;
  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
  【评析】: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
  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金霏读书阁心情难于
  平静。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次句写自己的“老大”之态,暗寓乡情无限,树海读书阁
  三、四句虽写自己,树海读书阁,却从儿童方面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诗的感情自然、逼
  真,内容虽平淡,树海读书阁,人情味却浓足。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
  地。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哀婉备至,树海读书阁,动人心弦,千百年来为人传诵,金门读书阁,老少皆知。
  《桃花溪》
  作者: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矾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解】:
  1、飞桥:高桥。
  2、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3、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韵译】:
  隐隐看见一座长桥,被野烟隔断;
  在石屿的西畔,借问打渔的小船,树海读书阁
  桃花随着流水,终日地漂流不尽,精彩读书阁
  桃花源洞口,在清溪的哪段哪边?
  【评析】:
  ??这是借陶潜《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写的写景诗。诗由远外落笔,写山谷深幽,迷
  离恍惚,隔烟朦胧,其境若仙。然后镜头移近,写桃花流水,渔舟轻泛,问讯渔人,
  寻找桃源。诗的构思婉曲,意境若画,有景有情,趣味深远。蘅塘退士批注:“四句
  抵得一篇《桃花源记》。”这话不无道理,华闻读书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解】:
  1、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
  2、茱萸:一种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
  【韵译】:
  独自流落他乡,长做异地之客,
  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眷亲。
  遥想今日重阳,兄弟又在登高,
  他们佩带茱萸,发觉少我一人。
  【评析】:
  ??诗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孤独凄然,因而
  时时怀乡思人,孔子读书阁,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
  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
  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
  心。
  《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解】:
  1、芙蓉楼:原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2、楚山:古时吴、楚两地相接,镇江一带也称楚地,故其附近的山也可叫楚山,爱看读书阁
  【韵译】: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广济读书阁
  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
  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评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
  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闺怨》
  作者: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注解】:
  1、凝妆:盛妆。
  2、悔教:悔使。
  【韵译】:
  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
  春来细心打扮,孔子读书阁,独自登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
  呵,树海读书阁,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评析】:
  ,宁静读书阁??这是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修身读书阁。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精彩读书阁,写她
  “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铭华读书阁;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华闻读书阁成熟稍晚的
  憨态;三句急转,金霏读书阁,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爱看读书阁,春情易
  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树海读书阁。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
  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春宫曲》
  作者:王昌龄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树海读书阁,帘外春寒赐锦袍。
  【注解】:
  1、未央:汉宫殿名,也指唐宫。
  2、平阳歌舞:平阳公主家中的歌女。
  【韵译】:
  昨夜春风吹开了露井边的桃花
  未央宫前殿明月高照一片光华。
  平阳公主的歌女新受武帝宠幸,
  帘外春正寒皇上特把锦袍赐她。
  【评析】:
  ,树海读书阁??诗写春宫之怨,孔子读书阁,却无怨语怨字。作者着力于背面敷粉,以侧面打光的手法,树海读书阁,使其
  明暗清晰。诗明写新人受宠的情状,暗抒旧人失宠之怨恨。虚此实彼,言近意远:似
  乎无怨,怨至深;似乎无恨,恨至长。实弦外有音的手法。
相关的主题文章:

  
   乘龙翔天 驾鹤游湖
  
   七夕,那一场宿醉
  
   Celebrating love, forgetting love
  
   [url=http://www.affection.org0/forum/E_GuestBook.asp]一颗发光的[/url]
  
   乡路弯弯
672#

《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8,金门读书阁
  《嫦娥》
  作者: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解】:
  1、深:暗。
  2、长河:银河。
  3、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4、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树海读书阁
  【韵译】: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
  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
  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精彩读书阁
  【评析】: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金门读书阁。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
  私奔,华闻读书阁,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
  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我们姑且当作歌咏幽居
  寂处,修身读书阁,终夜不眠的女子,广济读书阁。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精彩读书阁,情调感伤。
  
  《贾生》
  作者: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树海读书阁,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金霏读书阁,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解】:
  1、宣室:汉未央宫前正室;
  2、逐臣:指贾谊曾被贬谪。
  3、才调:才气。
  【韵译】:
  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
  贾谊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比伦。
  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
  可惜他不垂询民生却是穷究鬼神。
  【评析】:
  ,树海读书阁??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铭华读书阁,意在借贾谊的遭遇,宁静读书阁,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
  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树海读书阁,任贤,树海读书阁;“不问苍生问鬼神”
  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爱看读书阁,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寓慨于
  讽,讽刺效果颇好。
  
  《瑶瑟怨》
  作者: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注解】:
  1、冰簟:喻竹席之凉。
  2、潇湘:水名,在今湖南省内,树海读书阁
  【韵译】:
  银床竹席多凉爽,我却偏偏不能入梦;
  长空澄碧如水,夜里云絮轻轻地飘荡。
  远处传来几声雁叫,雁群飞过潇湘去;
  十二楼中夜已深,唯有明月洒着寒光,树海读书阁
  【评析】:
  ??诗是写女子别离的悲怨,蘅塘退士批注:&ldquo,孔子读书阁;通首布景,只梦不成三字露怨意。”
  诗所写的是梦不成之后之所感、所见、所闻的情景。全诗象是几种衔接紧密的写景镜
  头,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冰簟、银床、碧空、明月、轻云,南
  雁、潇湘,以至于月光笼罩下的玉楼,组成了一组离人幽怨的秋夜图,渲染了一种和
  主人公离怨情绪统一和谐的情调和氛围。诗中虽无“怨”字,树海读书阁,然而怨意自生。
  
  《马嵬坡》
  作者:郑畋
  
  玄宗回马杨妃死,精彩读书阁,云雨难忘日月新,孔子读书阁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树海读书阁
  【注解】:
  1、回马:指唐玄宗由蜀还长安。
  2、云雨:意谓玄宗、贵妃之间的恩爱虽难忘却,而国家却已一新,树海读书阁
  3、景阳句:陈后主叔宝,树海读书阁,闻隋兵至,刀偕其宠妃张丽华,孔贵嫔出景阳殿,自投井
  ??中,至夜仍为隋兵所俘。
  【韵译】:
  杨妃死后玄宗銮驾又回帝京,孔子读书阁
  夫妻难忘思念之情与日俱增。
  马嵬赐死虽非情愿终属圣明,
  景阳宫井陈后主又是什么人?
  【评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安史乱军攻陷潼关,华闻读书阁,长安危及,
  玄宗仓皇逃蜀,爱看读书阁,道经马嵬坡,六军驻马哗变。杀奸相杨国忠,逼玄宗赐死贵妃。即为
  马嵬事变。诗的首两句写玄宗&ldquo,金霏读书阁;回马长安”时,杨妃死已多时,意谓“重返”长安是
  以杨妃的死换来的。尽管山河依旧,然而却难忘怀“云雨”之情。“云雨难忘”与
  “日月新”对举,表达玄宗欣喜与长恨兼有的复杂心理。后两句以南朝陈后主偕宠妃
  张丽华、孔贵嫔躲在景阳宫的井中,终为隋兵所虏的事,对比唐玄宗马嵬坡赐杨贵妃
  自缢的举动,抑扬分明。诗对玄宗有体谅,也有婉讽。玄宗的举动虽胜陈后主,但所
  胜实在无几。
  
相关的主题文章:

  
   【诗一首】回忆父亲
  
   《回家·过年》大赛(诗歌)心事,醉倒在春光
  
   一湾平静的海
  
   两个我
  
   [url=http://bbs.gemwon.com/showtopic-5164.aspx][/url]
673#

《关于诗歌的出路》(组诗)
《关于诗歌的出路》(组诗)        &nbsp,树海读书阁;   朴贤 《关于诗歌的出路》 我穿着一件七斤重的汗衫就像你光着屁股一样我们在一场戏台子上傩偶  因为传统仪式  僧侣们正在诵着金刚经  我往你脸上  粉一些出场的花脸严肃一点人文是庄重的就像祭典一葩  季节末梢的花瓣  静静地躺在地上 &nbsp,树海读书阁;我用目光抚慰了你的全身你正喘息着就像你仓促地给岁月一个交待  老天急忙地提提裤子&nbsp,爱看读书阁; 划啦  划啦&nbsp,树海读书阁;&nbsp,树海读书阁;  西趣的半缕行轩  三只野鹜都回家了你把烟头踩在脚底下狡狞地望着月光  我是一个半调诗人你孩子气的往天寮涂鸦让我把这首诗献给谁&nbsp,精彩读书阁; 供断柄的北斗  指点风云&nbsp,广济读书阁; &nbsp,华闻读书阁; 却遗忘了你的舞姿 《和弦》 诗歌可以画画画一张灵魂提着裤子的  老照片  要不然灵魂出窍时  抑郁  要么你骑着网络小说我给你点稿酬要么搭一曲RAP搭一辆踹不着火的旧摩托  顺那条老河沿  那个小树林    词是流行的  曲是流行的底韵有点低伯牙把弦薅断了音有玄音你的曲还扣韵么  古风有拾来之笔并不压抑爬诗竿子  韵律扔了有点可惜  现代诗歌  像蚂蚁找树纹  累倒是不累  刀锋无血  不按斤两出牌到哪知道醍醐的酒度这几天抚弦  日子 &nbsp,华闻读书阁;喝多了  正绯红的  担在西寥的树杈上 &nbsp,精彩读书阁;《献给你活着的诗》   生很绿  有树漓和阳光还有一只公鸡在提醒着尘俗的底蕴  打鸣的声音  柴火垛有点霉味可你的生机很安份我还能说点什么&nbsp,树海读书阁; 乡间的树漓下  一只狗儿欢快地跑过  我用生息的背影打典着尘俗的醉意  你用你人性的性感  忽略着我的坚韧  我像一个在世间没有活过的诗人潦倒的在郊野路上  寻着绿的昂然璀璨  而让你绽放着  就像祭典一朵野花儿的娇艳---陈隅间我拘谨地像一只  六爪水黾  不动的守在水面上&nbsp,孔子读书阁;《我用废话砌垒一首诗歌》 我是这个世界上出没的熊用朵颐的嘴形  把梦叠进口袋里  可兜是漏的  这也不要紧我妈妈说这让你能快点长大每做对一件事情  野鹜衔着红轩  擦过鸿寥的天阙  以示奖励    这是全部我知道我不是个穷光蛋我性欲的偷窥一下红尘&nbsp,金门读书阁; 让它下意识地挪挪身子  以安抚我的淫荡&nbsp,爱看读书阁; 你看三两野鹜很鲜明的 &nbsp,树海读书阁;要过去了那是我的战励品&nbsp,精彩读书阁; 你把手又插进兜里 &nbsp,金门读书阁;像我一样掏掏&nbsp,铭华读书阁;《拈花》   情花争艳&nbsp,金霏读书阁; 肆野如絮我该把风儿往哪儿搁&nbsp,修身读书阁; 红尘的雀儿同林欢跃  我化作这一季的  蒲公英越飞越高 &nbsp,孔子读书阁;苍穹五彩的绘野鹜鸿雁已过  单飞的我依着云儿  眺着蔚蓝  我知道这遍野的花儿在为谁开  你惆步的长裙  像这曲长的小径  蝶儿姗舞着满地的花穗伤不起的风儿  就像你的眸子  送别那朵花儿  &nbsp,宁静读书阁; 又为谁倾 《五蕴》    地我喜欢田野的曲径它牵着乡间路的悠长翠和祥而丰茂的亲吻阳光    就像你的颊&nbsp,树海读书阁; 搅和进地缘绿的庄严水自然家乡的那条小河青鱼祖义地默默下潜着轮回  水生花儿召唤着  季节的浓烈水涟捧着你的影子  会哑语的相偎  &nbsp,树海读书阁; 火是那七八十年代乡村柴灶的香稠我能嗅出源自柴垛的酵香  及油灯  站出屋外  满天星子的摇摇欲坠  风搭着肩  牵着柳划过归燕的剪尾还有红蜻蜓的叠戏  最终是它拂过袖底  花未醉  人自醉  空让它献给霓轩让我眺着蔚蓝还是送给这一季的蒲公英吧  稻草人逐赶着  欢跃的五彩雀儿  我化作三两野鹜  醉意 &nbsp,树海读书阁;看不出&nbsp,树海读书阁; 逆行西趣  &nbsp,孔子读书阁; 焦灼的寻讨  岁月 《踩在那乡间小路》   我活着  沿着水岸的乡间拾着田野的碎花和拂风微抚的瞳眸  既尔一只叽哩鸟儿呼唤着擦略说你丢了什么  我茫然回首  顺着它的逝影  望望  地瓜秧子很浓油菜花儿很艳它知道你来采青我的心儿有点毛  紧贴着一撮新鲜的阳光  呼吸  一群鸽子从巢里出来旋翔着境喻一只五彩的毛毛虫赶到枝梢  巡着最后一缕风息的馨香  正待化蝶  踩在那乡间小路  莫明送走的不是来客  及满兜的怅絮  《我是你的一首歌》 我是你的一首曾经的歌从东城外唱到南门楼市井的帘幕以更    旧人已去  你像蛐蛐的叫声讹着我拍着你哄睡  你是一支空中的蝶舞风儿很轻花儿很艳不记岁月的黎光  和着慢拍  约会着这个暇晌  我像水儿流了一段趟过了沟壑的田野守住三两水生花儿的争璨  邂逅一只挪枝的萃鸟  不断地鸣叫&nbsp,金霏读书阁; 你不舍得让汐红蘸蘸笔墨  润润你的颊  敛起那一芳野径  而失去了回家的路&nbsp,树海读书阁;            2014.12月
相关的主题文章:

  
   --秋恋--
  
   中秋粘思惹愁
  
   【诗一首】为谁歌唱
  
   主席 我想成为你的一个兵
  
   三月,又见槐花开
674#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3
  李白《渡荆门送别》赏析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华闻读书阁,万里送行舟。
  赏析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隔江与虎牙山对峙,战国时属于楚国。
  李白在蜀度过了童年少年时代。二十五岁;他开始远游长江,黄河中下游各地。这首诗即是他出蜀远游时所写。诗题为《渡荆门送别》,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看来此论未免欠妥。送别,并非写诗人送别同舟人。从本诗最后两句可知,原来“送别”所指,是指“故乡水”送别诗人。近人俞陛云亦说:“末二句叙别意,言客踪所至,工水与之俱远,送行者心亦随之矣。”(《诗境浅说》)
  这首诗是借景抒情之作。构思巧妙。脉络井井有条,结构波澜起伏,颇有层次。
  开头两句是总叙,陈述诗人离开家乡,千里迢迢,乘船渡过荆门。来到古代楚国属地漫游。“渡远”,是“远渡”的倒写。“来从”,是来作之意。看来这两句并不是什么惊人之笔,但它与以下诗句都密切关合,丝丝相扣,具有穿针引线、贯串全诗的重要作用。
  “山随平野尽”以下四句,是倒叙。“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是写诗人坐在船上,举目所见地面上的景色变化。这两句所写,容量很大。有阔大的空间的立体感和漫长时间的行进感。它写诗人从四川乘船,沿着长江,顺流而下,穿过蜿蜒起伏,千姿百态、高耸入云的三峡。来到辽阔的湖北平原,高山峻岭逐渐消失,随着山势的变化,滚滚奔腾而来的长江,也渐渐平静下来,在广阔的原野上,缓缓东流。它用高度凝炼的语言。极其概括地写出了诗人整个行程的地理变化。这两句,与杜甫的“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两句诗,同为佳句,却各尽其妙,孔子读书阁。所不同的是,修身读书阁,李白的两句诗描写的是白天的景致,杜甫的两句诗描写的是夜晚的景色,李诗是“行舟暂视”,杜诗是“停舟细观”(王琦《李太白文集》辑注),并无优劣可分。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俩句,是描绘太空的夜景,诗人坐在船上,抬头遥看万里长空,只见一轮明月,犹如天上飞下的明镜,皎洁澄澈,普照大地,那飘荡在碧空的朵朵彩云,忽而连结在一起,由于折光的作用,便构成了非常壮观的海市蜃楼的幻影。这两句都是用鲜明的形象作比,描绘太空的迷人景致,表现出诗人的丰富想象力。对于“月下飞天镜”一句,有人解释说:月亮映入江水,好象从空中飞下的明镜。这种训释,似乎失于确当。“月下飞天镜”,诗意异常明显。即月亮从太空运转而下,就好象从天上飞下的明镜。这里并无“月亮映入江水”之意。辛弃疾词写道:“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太常引》)他把月亮比作从天上飞下的明镜,与李白诗意完全相同。俞陛云说:&ldquo,树海读书阁;五六句写江中所见,以天镜喻月之光明。以海楼喻云之奇特,惟江天高旷,故所见如此。若在院宇中观云月,无此状也。”(同上)见解非同凡响,不失为的评。
  最后“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俩句,紧扣“送别”的诗题,与开头两句写诗人离蜀远游的诗意遥相呼应。李白五岁后至二十五岁之前,都是在蜀度过的。他酷爱故乡的山山水水,对故土产生了浓厚的感情诗人突然别离家乡到异地远游,树海读书阁自然会产生惜别之情,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离情别绪&rdquo,金霏读书阁;吧。这两句诗的妙处在于,明明是诗人有离乡惜别的情思,而又不直说,反而采用拟人化手法,说“故乡水”对自己怀有深情,不辞劳苦。从四川一直送他到荆门外,即“万里送行舟”。采用这种拟人化的手法。比直抒胸臆,陈述离乡之情,铭华读书阁,显得更曲折含蓄,更有诗味和情趣,孔子读书阁
  总之,树海读书阁,这首诗在艺术上是比较成功的,写得曲折含蓄、波澜起伏,忽而写地面上的山光水色,忽而写太空的奇异景象;忽而写白天对山峦起伏、江流奔腾的大自然欣赏,忽而又写夜晚对太空景象变幻的享受。最后才用拟人化手法,曲折含蓄地表现诗人离乡惜别的情思。我们透过诗人对大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和欣赏,就能体会到青年诗人刚刚走向社会的那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及其兴致勃勃的无穷活力。尤其“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逼真地描写出诗人乘船穿过三峡,崇山峻岭,逐渐消失在广阔的原野上;汹涌澎湃的万里长江,随着山势的消失,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缓缓东流……诗人就使用这种白描的笔触,淡淡的色彩,描绘出一幅非常真实的山水画卷,给后代人们留下了领略不尽的审美感受。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①,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②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③去,萧萧班马鸣。
  名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译文:
  苍山翠岭横卧北城外,清澈的河水环绕东城流。此地一为别,你将如蓬草孤独行万里。游子的行踪似天上浮云,落日难留,纵有深深情谊。挥手告别,你我各奔东西。萧萧长呜,马匹也怨别离。
  注释:
  ①郭:外城。
  ②一:助词,加强语气。孤蓬:蓬草遇风吹散,飞转无定,诗人常用来比喻游子。征:征途。
  ③兹:此,现在,树海读书阁。萧萧:马鸣声。班马:离群的马。
  写作背景:作者送友人,送客地点多在城东尧祠一带,此地是水陆通衢,交通要冲,又多酒肆,精彩读书阁,便于宴饮饯别,加之景色宜人,易发诗兴。《送友人》亦写在尧祠前泗水边的石门路上。北望二十公里处九仙山嶂列,合“青山横北郭”。泗水从曲阜向西流来,入兖州境即转向南,金门读书阁,又朝西南流,是谓“白水绕东城。”
  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作。但这首诗通过对送别环境的描写,表达了李白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在青山绿水间,作者与友人并肩而行,情意绵绵。这次一分别,友人就要象蓬草那样随风飞转,树海读书阁,万里飘零,再见不知何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形容友人行踪飘忽不定与自己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即景取喻,浮云与落日也都有了人情味。末句“萧萧班马鸣”更增添了别时的惆怅,全诗声色俱佳,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虽感伤别离,却不使人灰心、颓废。送友人
  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简析:“绿绮”本是琴名,汉代司马相如有一琴,名叫绿绮,这里用来泛指名贵的琴。
  开头两句把这位音乐家写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钦慕。“挥手”是弹琴的动作,孔子读书阁。嵇康《琴赋》:“伯牙挥手,钟期听声,华闻读书阁。”“客心洗流水”一句暗用了&ldquo,金门读书阁;高山流水”的典故(见《列子·汤问》);“馀响入霜钟”一句也用了典,“霜钟”语出《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霜钟”二字点明时令,与下面“秋云暗几重”照应。“馀响入霜钟”意思是说,音乐终止之后,余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
  《列子·汤问》里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苏轼在《前赤壁赋》里用“馀音袅袅,不绝如缕”来形容洞箫的余音。
  李白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特点是,树海读书阁,着重表现听琴时的感受,表现弹者、听者之间感情的交流。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在一个有着许多动人传说的地方夜泊,很自然地会发出许多的联想。山水胜地的文化积淀往往比山水的美自身,更为动人。它常常把人带进一种如梦如幻的境界。这时候,眼前的秀丽景色,便跨越时间的阻隔而进入历史,今与古,便衔接起来了。牛渚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历史魅力的地方。它是一个兵家要地,周瑜曾屯兵于此。东晋的镇西将军谢尚,亦曾镇此。
  谢尚是谢鲲的儿子,鲲是东晋名士,以放纵不羁,善饮酒而名显一时。谢尚又是谢安的族兄,树海读书阁,安是那位围棋间打败苻坚数十万大军的风流儒雅的宰相。谢氏一族,精彩读书阁,后来还出了谢灵运、谢惠连、谢。这个家族中许多成员,都是李白崇拜的对象。在李白的诗里,多处提到谢尚、谢安、谢灵运、谢。现在,树海读书阁,他来到了有过谢尚踪迹的牛渚,积存于心中的仰慕之情自然便涌上心头,怀古与叹今,一时融通在这秋夜的静静的江上。
  诗的一开头,便写出这江上的宁静明净。有牛渚即采石矶的秀丽身影,不是黑夜,是在月色朗照之下,天上一点云彩也没有。有月下的静静的长江。这是一个暂时除去尘嚣的境界。在这个境界里,树海读书阁,登舟而望月。最容易引发的,树海读书阁,当然就是融通古今的情思了。他想起了什么呢?他想起了谢尚。
  檀道鸾《续晋阳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镇西谢尚,时镇牛渚,乘秋佳风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会虎(袁宏小字虎)在运租船中讽咏,声既清会,辞文藻拔,非尚所曾闻,遂往听之,乃遣问讯。答曰:‘乃袁临汝郎诵诗。即其咏史之作也。’尚佳其率有兴致,宁静读书阁,即遣要迎,谈话申旦。自此名誉日茂。”谢尚从贫寒中识拔袁宏这样一个爱才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李白。他还有“我非谢尚邀彦伯,异代风流不一时”的诗句,也记这件事。在这秋月下的采石矶前的舟中,他想起了谢尚。但这怀古的一缕情思,旋又为现实中的失望所代替。袁宏有那样的机遇,为谢尚所识拔,而自己则没有。“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正是这望秋月而思古人所带来的一声轻轻的叹息。自己虽有旷世才华,却没有人能够赏识,树海读书阁。谢尚远矣,古虽有之,于今则无!故忆为“空忆”。这“空忆谢将军”,实在是含有难以言说的惆怅的。
  诗的结尾是这惆怅情怀的无限延续。“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明日又是旅途,匆匆过客,有如人生;秋是时间流驶的见证,故自古有悲秋之主题,此纷纷落之枫叶,正是人生匆匆的叹息。
  李白诗,常常大开大合,直泻而下,象这样寓含无尽情思,蕴而不露的诗,是很特出的,精彩读书阁。这或者与牛渚秋夜的那种蕴含深厚文化积淀的特定氛围有关吧!
              春望
&nbsp,广济读书阁;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①。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②。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③。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④。
  [注释]
  ①这两句说,国家残破,山河未改,春光依旧,来到长安,但草木深深,自生自长,爱看读书阁,景象凄惨。
  ②这两句的意思是:春花春鸟平时虽使人喜爱,现在我正为了国家残破和家人离散而伤感,看见春花烂漫,反而使我流泪;听见众鸟和鸣,反而使人惊心。
  ③连三月:指从去年三月到今年三月战争不绝。作者在沦陷区经过两个春天。抵万金:比喻十分难得。
  ④白头:白发。搔:抓。人在苦闷时往往抓头,甚至扯乱头发。浑:简直。这两句说白发越搔越少,简直将不能插簪子了。古人留长发,在头顶挽成髻,插上簪子和冠连接起来。
  [译文]
  故国沦亡,空对着山河依旧
  春光寂寞,荒城中草木丛深。
  感伤时局,见花开常常洒泪,
  怅恨别离,闻鸟鸣每每惊心。
  愁看这漫天烽火,金霏读书阁,早又阳春三月
  珍重那远方家信,漫道片纸万金。
  独立苍茫,无言搔首,
  白发稀疏,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赏析]
  安史之乱后,爱看读书阁,山河依旧而国事全非,草木深密而人烟稀少。春天花开鸟鸣,原本应使人感到愉悦,但目前国家正遭丧乱,满目疮痍,家人流离分散,睹此春景,只能使人愈增悲怀,闻此鸟声,也只能使人愈添愁思。战火一直在延续,春天就这样过去了;家书难通,获得一封家书,真抵得上万两黄金。看看自己稀疏的白发,简直插不上发簪了。
  安史之乱带给杜甫的伤痛是巨大的。国既残破,家亦不存,诗人把国事、家事书于一诗之中,思家心切,正是爱国情深;感家流离,正是哀国残破。全诗写得情景交融,意在言外,是杜甫五律中的代表作。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一根香烟
  
   七月殇
  
   一些温暖终会散去
  
   一个俗世之外的日子,心有了新的盛开 作家选刊5期
  
   一个人的水墨山水
675#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9
  《送僧归日本》
  作者:钱起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宁静读书阁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树海读书阁
  【注解】:
  1、上国:这里指中国
  2、水月:佛教用语,比喻一切象水中月那样虚幻。
  3、惟怜:最爱;
  4、灯:双关,以舟灯喻禅灯。
  【韵译】:
  只要有机缘,随时都可以到中国来;
  一路雾霭茫茫,船只象在梦中航行,精彩读书阁
  天海浮沉,金霏读书阁,小船驶去那遥远的边际;
  超脱世俗,自然会感受到法舟轻盈。
  心境凝定清寂,一切都如水月虚幻;
  海内鱼龙,也会出来听你诵经之声。
  最可爱的是,有盏照亮心田的佛灯;
  航行万里,眼中永远都是灿烂光明。
  【评析】:
  ??这是赠给日本僧人的送别诗。前两句不写送归,而写来处三、四句才暗示归途邈
  远。后半首不明写送归,而写海上景物,这就拓宽诗境,不受内容拘泥,使较窄的题
  目,能有丰富的内容,成为好的诗篇。诗中多用了“随缘”、“法舟”、“禅寂”、
  “水月”、“梵声”等佛家术语,精彩读书阁,紧扣送僧的主题,寄寓颂扬的情意。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作者:钱起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僮扫罗径,昨与故人期。
  【注解】:
  1、泉壑:犹山水
  【韵译】:
  山泉沟壑萦绕着这座茅屋书斋,爱看读书阁
  云霞映衬墙头薜荔象五彩幔帷,树海读书阁
  雨后新竹的姿彩多么叫人喜爱,
  更可爱晚山映照着夕阳的余辉,树海读书阁
  悠闲的白鹭常常早早回巢栖宿,
  秋花饱含生机比别处落得更迟,金霏读书阁
  家仆正辛勤地把萝径打扫干净,
  我昨天与老朋友约会面日期。
  【评析】:
  ??这是邀约的诗,约杨补阙前来书斋叙谈,树海读书阁。诗极写书斋景物,幽静清新。雨后新
  竹,生机勃发,晚山夕照,余辉动人,秋花未落,金门读书阁,仍有蓓蕾,如此境地,怎不促使杨
  补阙践约前来?
  ??诗全是写景,句法工整。首联起对,颔联晴雨分写,颈联写花鸟情态,末联写邀
  约。“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也不愧为写景妙句。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作者: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精彩读书阁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注解】:
  1、流水:喻岁月如流,又暗合江汉,树海读书阁
  2、淮上句:言淮上风光可恋,伸足上“不归去”之意,
  【韵译】:
  我们曾经客居江汉,金门读书阁,常常来往;
  每次与您相聚,华闻读书阁,总要喝醉而还。
  象浮云般漂泊,我们阔别之后;
  时光流水,不觉得已经十年,孔子读书阁
  今日相逢友情依旧,欢笑依然;
  只是头发稀疏,双鬓也已斑斑,树海读书阁
  您问我:为什么至今不回故里?
  因为淮水边的秋山,还可依恋!
  【评析】:
  ??这首诗写久别十年之后的故人,忽然在淮水重逢的喜悦之情,感慨至深。首联概
  括了以前的交谊;颔联统包了分别十年繁复的世事人情;颈联和末联写重逢情景。写
  相聚、痛饮和欢笑,写环境、形貌和心思,是诗的主体。诗的结构细密,情意曲折,
  重点突出。
  
  《赋得暮雨送李胄》
  作者: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注解】:
  1、楚江:长江。
  2、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
  3、漠漠:水气密布的样子。
  4、海门:长江入海处。
  5、浦:水边。
  【韵译】:
  楚江笼罩在??微雨里,
  建业城正敲响暮钟之时。
  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
  天色错暗鸟儿飞得迟缓。
  长江流入海门深远不见,
  江边树木饱含雨滴润滋。
  送别老朋友我情深无恨,
  沾襟泪水象江面的雨丝。
  【评析】:
  ??这是一首咏暮雨的送别诗。虽是微雨,却下得密,以致船帆涨饱了,华闻读书阁,鸟飞缓慢
  了。首联写送别之地,扣紧“雨”、“暮”主题。二、三两联渲染迷?暗淡景色;暮
  雨中航行江上,鸟飞空中,海门不见,浦树含滋,境地极为开阔,极为邈远。末联写
  离愁无限,潸然泪下。全诗一脉贯通,前后呼应,爱看读书阁,浑然一体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作者:韩翃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孔子读书阁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已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注解】:
  1、簟:竹席。
  2、空:形容秋天清虚景象。
  3、砧杵:捣衣用具,古代捣衣多在秋夜。
  【韵译】:
  我早早地枕着竹席迎风纳凉,
  清虚的秋夜京城荡漾着月光
  一行秋雁高高地掠过了星空,
  千家万户传来了捣衣的声响。
  看节候应该是到了更深夜阑,
  思念友人心灵相期睡觉也晚。
  刚刚反复吟诵你送我的佳句,
  不觉乌鸦呱呱啼叫天已渐亮。
  【评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为了酬诗,而通宵未眠,足见彼此心期之切。前半首写秋夜,
  声色俱全。颔联属对,树海读书阁,尤其自然秀逸。颈联写更深夜阑,心期而不得入眠。末联写吟
  咏赠诗,不觉已鸦噪天曙,结构颇为严密。“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清新活
  泼,实属佳对。
  
  《阙题》
  作者:刘脊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清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树海读书阁
  幽映每白日,树海读书阁,清辉照衣裳,铭华读书阁
  【注解】:
  1、道由句:指山路在白云尽处,也即在尘境之外,孔子读书阁
  2、闲门句:门一开,便可见上山之路,广济读书阁
  【韵译】:
  山路被白云隔断在尘境之外,
  春光宛若清清溪流源远流长,修身读书阁
  不时有落花随溪水飘流而至,
  远远地就可闻到水中的芳香。
  闲静的荆门面对蜿蜒的山路,
  柳荫深处蕴藏着读书的斋堂。
  每当太阳光穿过柳荫的幽境,
  清幽的光辉便洒满我的衣裳。
  【评析】:
  ??从诗的语意看来,似乎是写友人在暮春山中隐居读书生活。诗以“暮春”为主
  题,白云春光,落花流水,柳色清浑,一片春光春色,清新自然,幽静多趣,树海读书阁。全诗无
  奇词丽句,只把所见所闻如实道来,树海读书阁,娓娓动听,使人快乐无限。
  
相关的主题文章:

  
   不要尝试解释生活(外三首)
  
   一个人的时候_1
  
   2010年的最后一滴泪——悼念史铁生
  
   与往事干杯_1
  
   云中飞鸟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