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爱 生命”沈从文
【导读】
一个人最不容易被改变的就是性格、口味及母语,而这一切,
树海读书阁,又与一个
人生命最初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湘西的
自然景观、风俗人情深深影响着沈从文在
创作中对题材的把握及处理。
纵观沈从文的
一生,无论经历还是
作品,皆游离于政治之外,却又剪不断,挥不去的纠缠,而这一切,也造就了沈老淡泊而略带无力的文人
情怀。身为京派
作家第一人,沈从文关注
人性,
追求文学的纯正趣味,反对
文学从属于政治,也反对
文学被商业化。在政治令天下的语境中,由于沈从文的
艺术主张与
时代格格不入,所以必然处处受限,因而变相的成为边缘
作家。
政治它就是个无赖,任你如何安分,
树海读书阁,也会无赖于你。沈老如同一个出世的隐者,于沉静默然间,
美丽出朦胧而淡淡的哀愁。沈老是灵秀的,他用宋词的笔调,营造出自己独特的意境,于是他的人,也化作了一首词,一首飘渺
无奈、惆怅沉寂的文人词,凝绘出
太阳下,永不消逝的
风景。这首词的中心,是无数轻灵秀美而又原始良善的
女子,是无数质弱无力却又坚韧如磐石的爱的
灵魂。于是,记起了柳永,
铭华读书阁。柳屯田的
一生,因
女人所作甚多,为
女人情词最多,然,柳郎的
女人们,是片段的,情是短暂而无望的,
金霏读书阁,远不及沈老笔下来的完整从容,坚贞深长。提起柳郎,总不忘其精美的长短句,
孔子读书阁,论及沈老,必然引出翠翠、三三、萧萧、夭夭甚至
那些放浪而又
善良的船妓们,
金霏读书阁。每一张面孔,每一条
生命,都化作一个个
蝴蝶标本,精心粘贴于读者的灵海深处,永不忘却。随手拾起一枚,赫然发现,
那些美丽且哀愁的
翅膀上,用斑纹拼写着“美.爱.
生命”四个
文字,这是烙印,专属于沈老的
文字烙印,
爱看读书阁!因而,
树海读书阁,当我们
欣赏、惊叹于这些标本的
美丽时,就必当
怀念起它们的主人——沈从文
先生。正是他,以指间瘦笔,精心营造出如此迷人的湘西
世界,
永恒了
那些弥足珍贵的
蝴蝶标本。
沈老来自湘西。那里原始质朴的
自然景观以及人情风俗,都是
美丽而独特的。生于斯且长于斯的沈从文,继承了这些丰厚的
历史与天然底蕴,因而骨子里,难以割舍“美?爱?
生命”的独特体验和美学
追求。沈老认为,
小说首先应该是
艺术,
艺术则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所以,他又说,
小说家,应该将
创作当做
艺术品,并不断为之努力。世人都盛赞沈从文的文风诗意
抒情,
华闻读书阁,笔者则认为,词境
抒情更恰。沈老在自己的
作品中,专注于思索,领悟“美?爱?
生命”的基本概念,并将之贯穿结合于
生命、
自然、坚贞与努力之中,构成自己独特的审美
追求,
精彩读书阁。
美在
生命。万物皆有灵,有生有死,有荣有枯,即为
生命。
沈从文认为,不管
故事还是
人生,
树海读书阁,一切都应当美一些!因为“
美丽总令人忧愁,
孔子读书阁,然而还受用”,“丑的东西虽不全是罪恶,总不能使人愉快”。《边城》里,翠翠的美,是一种原始、健康、
自然、纯洁又不悖乎
人性的
人生形式,几近于神的地步,因而总令人回味不忘。《包氏父子》中,那个为虎作伥的小包,他的丑虽然不全是罪恶,然而总是使人不愉快的。沈老的
小说,多漠视淡化政治气息和情绪,有些甚至是刻意为之的远离政治,因为在沈老的意识里,政治也总是丑陋的,令人不愉快的。沈老的
作品,多从下层人民着手,由最真实赤裸的
大地之子身上看到
优美、健康的
人性,加以讴歌,力图达到“以
美好人性净化人们
心灵的‘治疗’作用”。
沈从文明白,不只是人有爱憎,物体亦有自己特殊的性格。沈老认为,要将
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看作是有
生命的,可感可怜可体味的。把
生活看做
生命的历程,不仅仅是生存的必须,也是为了带着爱憎去
生活,关注一切
平凡的事物,体味出
生命的真谛与
价值。因而,沈老极是
欣赏平凡中见大意境的
作品,他本人也是由平淡题材中去表现他“美?爱?
生命”的审美
追求的。沈老评凌叔华
作品写的是“习见的事,习见的人,无时无地不发生的纠纷”,“是
平凡现象中的动静,这悲剧不喊叫,不呻吟,却只是‘
沉默’,她的
小说却显示了人物‘
心灵的悲剧’,或‘
心灵的战争’,因而使
故事从容的走到所要做到的‘高点’去。这‘高点’不在题材本身,而在于
作者对题材开掘的深度”。他评价叶绍均
作品,“他的
作品缺少一种炫目的惊人的光芒,却在每一篇
作品上,赋予一种
温暖的爱,以及一个完全无暇的
故事型胎,故给读者的影响,将不是趣味,也不是
感动,而是认识。认识一个
创作立场应当在何种意义下成立”……事实上,沈老也是带着这个标准来完成自己的
作品的。平淡见真实,
小说毕竟是反映人的
生活的,虽然
生活方式有很多种,但更多的仍是细水流长的平淡
生活。一篇
作品的好坏,在于能否给读者一点
心灵的寄托,或安慰、或激动,是否能引人所思,所感、所悟,给人以充足的
精神食粮。沈老大量的
小说,便是选择最
平凡的
生活作为题材加以描摹,进而反映出他那“美?.爱?.
生命”的审美内涵——
美丽总令人忧愁,可是还受用。
人生于世,无爱而不生。
生命之所以会波澜壮阔,是因为人有爱憎。沈老笔下的湘西
生命群体,无论
亲情之爱,
友情之爱,男女之爱,甚至是物人之爱,都写得原始野性或朦胧徘徊。沈老笔下的爱是无处不在的,是
美丽且哀愁的,也许正是少了世故虚伪的成分,以至于
那些故事中的
伤害,也是因爱而无心无力造成的,翠翠与傩送
守望的结果,便是典型。
美丽而忧愁的意境,既是沈老独创的神话,也是所有读者的运气。沈老热爱
生命,忠实
生活,
追求一切
美丽的事物,“过于爱有
生命的一切”。他将自己的满腔痴爱倾注于他的
作品之中,使得他的
作品通篇都洋溢着爱意。爱是传染性极强的情绪,沈老用他体悟出的爱感染着读者的同时,也令沈老自己欲罢不能。
作家惯于选取对自身影响较大的事物作题材进行
创作,而万物皆源生于大
自然。沈老的
故乡及其青
少年时期游荡的地方皆属楚地。奇山丽水,楚巫风行,楚人的气息浸淫着沈老的肌肤,入其骨髓,孕育了他温和的文人
情怀。
一个人最不容易被改变的就是性格、口味及母语,而这一切,又与一个
人生命最初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湘西的
自然景观、风俗人情深深影响着沈从文在
创作中对题材的把握及处理。沈老由凤凰与湘西的高山峻岭间学来一种坚韧、肃穆的
力量,那就是
沉默,
沉默是伟大的
力量!沈老认为自己“笔下涉及社会面虽比较广阔,最亲切熟悉的,或许还是我的
家乡和一条延长千里的沅水,及各个支流县、
乡村的人事。这些地方的人民喜怒哀乐,
生活感情式样,都各有鲜明的特征。我的
生命在这个环境中长成,因之和这一切分不开”。沈老自小便热爱
自然之美,尤其钟情于水。他于河边接触着各样
人生,并懂得
人生在世的种种常识和人情世故。沈老在《我的
写作与水的关系》一书中,曾这样写道:“至少我还有十分之一的
时间,是在那条河水的正流与支流各样船只上消磨过的。从汤汤
流水上,我明白了多少人事,学会了多少知识,见过了多少
世界!……”,“我虽然
离开了那条河流,我所写的
故事中人物性格,全为我在水边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我
文字风格,假若还有些值得注意之处,那只是我记得水上人的言语太多了”。是水给了沈老
孤独的性格,给他各种情绪体验,也给他独特的题材范围的选择,如《边城》、《多情水手和多情妇人》、《三三》等等,都与水密切相连。
其实无论
山水风俗,海北天南,一切都包藏于大
自然中,而
生命,因为在大
自然中孕育了爱,才显得更加完美,也因为有了沈从文关于美关于爱关于
生命的
文字,才更添风情和韵味。
[
责任编辑:
可儿]
相关的主题文章:
Q聊 卵石 写给韩寒 北京笔记,无 题(94) 一年一度元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