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闯王”姚雪垠
辉煌人生用顽强与毅力写就
姚雪垠,1910年10月10日生于河南南阳市邓州姚营寨一户破落的地主家庭,原名姚冠三,字汉英,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兼理论研究部副部长、湖北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1999年4月29日病逝。在长达70余年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逾千万字的小说、散文、诗歌、时评、杂文、论文、剧本等。其中,他在1957年错划右派艰难逆境中开始创作,
树海读书阁,历时42年完成的5卷12册320多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以宏大的规模、壮阔的气势反映了宽广的社会历史生活,再现了明末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人物性格鲜明,具有深远的悲剧内蕴。把当代我国历史题材的文学创作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为中国的文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姚雪垠也因其写就数百万言的文学巨著《李自成》而饮誉海内外。然而,翻开巨匠的人生大传,却通体呈现着四个耀眼的大字――顽强毅力。
姚雪垠八岁前因家贫一直无条件上学,九岁时家中房屋被土匪烧毁,在父亲带领下逃到县城避难租居多年。11岁后方才在教会办的高等小学读书三年,14岁时到信阳中学读书不到半年,因军阀混战被迫停学。他几经周折从兵荒马乱的信阳逃了出来,路上遭遇土匪并被押作&ldquo,
树海读书阁;肉票”,在土匪窝里整整度过了100天土匪生涯。
生长于困苦家庭与慌乱年代的姚雪垠,直到19岁成人之时,只在中小学断断续续的读过三年多的书,其余时间一直失学在家,
树海读书阁。但他始终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以及其坚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四处找人借书,
华闻读书阁,对古文、历史、文学、小说、诗词及绘画等,如饥似渴地进行刻苦自学。
1929年姚雪垠步入19岁,业已成人。但他不甘心就此一生无为,依然决然从邓县跑到当时的河南省省会开封找寻求学之路。在距河南大学法学院预科班(相当于高中)开考只有三个多月时间里,只上过三年小学、初中不到一期的他,在没有老师辅导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对英文、代数、几何等所考科目,夜以继日刻苦自学。在经过“饥饿与苦斗的春天”之后,终于考上了河大法学院预科。谁知“好运”不长,1931年暑假,姚雪垠又因参加政治斗争和学潮,被学校以“思想错误,言行荒谬”的罪名开除学籍,结束了他不足两年的大学的学习生活只身逃往北平。
在狂风暴雨之夜逃到北平的姚雪垠,举目无亲,在城内四处奔波和再三打听下,才找到一个专门招揽穷学生的地方住下,从此他成了即失学又是业的流浪青年。可他并不气馁,以无比坚强的意志靠进图书馆进行顽强地自学。每天从早上开馆到晚上闭馆,他都在那里贪婪地阅读马列理论、哲学、历史、文学等书籍。
1931年冬,
孔子读书阁,在北平苦撑半年多的姚雪垠,不得不返回河南老家谋生。经再三托人寻找好不容易才在一个中学任教。教书可以维持生活,但影响了他的自学。具有强烈事业心的他不甘心现状,不顾已有孩子(1931年5月在开封学习时,已组建了理想的家庭)的家庭困难,经常孤孤单单地到开封龙亭湖畔的河南省图书馆读书求知。在那里他先后用了半年多的时间,阅读了许多文学和史学方面的著作;在那里他第一次看到了有关李自成三次进攻开封的相关记载。1934年春,为了求学他把全家由开封迁回邓县老家,第二次只身前往北平。现实却促使他放弃了做学者的梦想,靠卖稿为生,走上了艰难的文学写作道路。
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罪恶的枪声打破了姚雪垠的原定计划,文学创作及学术研究不得不暂时搁浅,开始积极投身全民抗战洪流,置身于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在河南、山东、安徽、重庆、四川等地从事抗日宣传工作。期间,在日寇狂轰乱炸中,他跑到郊外躲避空袭,敌机一来赶快卷起稿纸躲进麦地或胡豆地里,敌机刚一飞去拍一拍身上的泥土就趴在矮凳上两手悬空赶写起来。就是这样,一张张带着硝烟和泥土气味的稿子,
树海读书阁,不断从他的手中飞往重庆,读者才在《读书月报》上接连不断地看到他那,具有美感又有积极意义的抗战小说《差半车麦秸》和《牛全德与红萝卜》、《春暖花开的时候》。
1943年1月,他经过千辛万苦赶到了当时的大后方重庆,
修身读书阁,专门从事文学创作,并当选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到文艺界统一战线组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兼创作研究部副部长。期间,得到了周恩来副主席的较大关注和大力支持。然而,正当他意气风发大有作为之时,却遭到了“姚雪垠是国民党特务”的重大诬陷。尽管党组织对此事十分严谨,但听风就是雨的文艺界少数人,即乘机添油加醋大肆造谣,使他蒙受了许多不白之冤。这件在政治上给他意外打击的事情,虽然得到了最终澄清,但他的却因此(因受诬陷,许多报刊对他的作品停止了宣传和刊登)经济拮据,生活难以维持,不得不离开重庆去望四川三台的国立东北大学中文系任副教授,开始了他的大学教学生涯。
自从上海解放后他担任大夏大学教授兼教务长和代理文学院院长。他热爱大学生涯,把文史讲得令人荡气回肠,这样下去可以很好生活。但他不甘心事业平平,于是他断然放弃高新教学重新从事专业作家,于1951年秋由上海回到故乡河南。他在上海大夏大学是教授月薪520银圆,但地方文联的负责人却毫无道理地将他的职级定为文艺八级,工资该文每月500斤小麦,致使他的全家生活十分困难,
华闻读书阁。有人劝他到郑大任教保障全家生活,但他却说“级别降低虽然很痛苦,但并不能动摇我为祖国文学事业努力的决心!”
1953年夏天,中南作家协会分会成立他即由河南调到武汉中南作协。然而,放弃历史长篇而写出的内地轻工业三代工人生活的作品《白杨树》,依然被地方某些领导指责为“不积极为工农兵写短小作品”、“不愿为群众雪中送炭!”使其用无数心血、准备向祖国和人民献礼的一部二十多万字的手稿划为灰烬。致使一位正直、有成就的大作家进退维谷,
精彩读书阁,左右为难。在五年多的时间内使他完全处于苦闷之中,除了少量报告文学杂感等,几乎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作品闻世,
爱看读书阁。
1957年6月开始,全国反击右派激烈开展。不到年底,他就因在《惠泉吃差记》、《卢沟桥赞礼》文章中,对文艺问题提出可贵批评意见,而戴上了压死人的“极右派”帽子,工资改为只发生活费90元,并开始监督劳动,
树海读书阁。姚雪垠被错划“极右派”之后,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痛苦异常。期间又有许多“右派”上吊自杀、投江自尽的消息传来,致使他终日以泪洗面。但最后,他坚信自己对党从无二心,并下决心振作精神,战胜痛苦,并在从“昔西伯拘羑,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
树海读书阁;屈原放逐著《离骚》,
金门读书阁;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及其司马迁以刑余之身发愤著《史记》之中,找出了一条为党和人民继续贡献的新路――撰写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
他在偷偷酝酿巨著《李自成》之时,反复念诵《和氏》,以卞和苦献连城璧为榜样,面对猛烈的批斗百折不挠,毅然决然开始了秘密创作。他在受批斗之后被&ldquo,
铭华读书阁;囚禁”在院子的大门边,房门因没有插销而无法关严。每当听到有脚步声他都心惊肉跳。就这样,从1957年10月到1958年8月,炎夏汗流浃背,
树海读书阁,寒冬手脚僵硬,在提心吊胆,十分孤寂中分秒必争,在没有资料又不能同他人探讨的境况下,以极其顽强的毅力写出了四十多万字的《李自成》第一卷草稿,而且还写出了二卷的一部分。1958年8月下旬,姚雪垠被下放到武汉郊区农场“监督劳动”,开始了他一生中为期两年的劳动改造生涯。第一年被分在种植农作物为主的农场,第二年以改造不老实转到种植蔬菜为主的农场,
金门读书阁。每当从事轻微或简单的重复劳动时,他就一边干活一边进行构思,到了中午或晚上带着疲劳,
孔子读书阁,将田间和路上构思写到日记上。夜晚用手电照明写记时被监管发现,经受激烈的批斗并被取消记“日记”的权利,而且不再让他留在大田劳动,去从事挑砖头、挖泥塘等高强度的改造。繁重的体力劳作可以剥夺他想、写的时间,
树海读书阁,但他在工余、路上、中午、晚上照样在思想上构思,并充分利用每月四天的休假时间拼命地把构思写出来。长时间的超负荷运作,使他患上了严重的急性关节炎,连走路都十分困难。但他却希望从此两腿残废,好有相应的时间专心写作。“不管生前有没有出版的机会,我一定尽力将此书写成,由后人交给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文学事业有所贡献”,听一听大师的肺腑之言,谁人能不为之动容!
1963年8月,姚雪垠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几移其稿,耗费六年时间,四十二万多字的《李自成》第一卷终于出版,并引起了祖国大江南北少有的轰动。1964年,阶级斗争又起且愈刮愈猛,姚雪垠成了老右派,
宁静读书阁,《李自成》成了大毒草,他再次被送到湖北“五.七干校”进行惩罚性劳动。他到“五•七干校”,就利用每天放猪放牛的劳动间隙,充实修改《李自成》的第二卷稿。遇上刮风下雨便提着一盏马灯躲在牛棚里写。晚上回到集体宿舍,也是争分夺秒。在别人入睡以后,他爬起来,点上油灯,伏在床上写。天天如此,从不间断和放弃。
创作《李自成》是他一生的心愿,他爱《李自成》甚至超过了自己的生命。假如他的有关《李自成》材料和手稿被毁了,他活着而不能再写《李自成》,那将是多大的痛苦和不幸啊。自从《李自成》第一卷被造反派和红卫兵打成“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后,姚雪垠就一直处于非常担心害怕的精神状态之中。就在这关键时刻毛主席向姚雪垠伸出了救助之手,发出了保护姚雪垠和《李自成》的“最高指示”。在那个动乱年代,毛主席的“最高指示”起了关键作用,既保护了《李自成》,也保护了姚雪垠。如果不是这样,姚雪垠想写《李自成》第二卷及以后各卷的宿愿,早已化为泡影付之东流了。就是姚雪垠个人是死是活,也是很难预料的。
1973年春天,姚雪垠被武汉市委从“五七”干校正式调回市文化局创评室,市委宣传部明确指示,要姚雪垠不搞杂事,专门创作《李自成》。但县官不如现管,下边只是表面上应付,实际并不听从,还是不断让他做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占用了他好多时间。直到了1975年的国庆前夕,姚雪垠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才完成了《李自成》第二卷的初稿,
精彩读书阁。
&ldquo,
广济读书阁;时间不饶人啊,我已经65岁了,这样下去出书的前途一定不堪设想!我将如何是好?”正当姚雪垠苦恼万分、无计可施的时候,《李自成》第一卷编辑江晓天到武汉出差,建议他再次给毛主席写封信,请求老人家再一次伸出援助之手。这封信几经转展被时任第一副总理邓小平转呈毛主席,毛主席立即用粗铅笔在报告上批道:“印发政治局各同志,我同意他写李自成小说二卷、三卷至五卷”。这样姚雪垠才得以脱身,从武汉来到北京,专心致志地写《李自成》。
1975年11月下旬,姚雪垠到京第二天开始,便全身心地投入到《李自成》第二卷的创作中去。他每天凌晨三时左右起床,一直写作到中午。1976年地震那天,别人是在梦中被震醒的,
金霏读书阁,而姚老已伏案写作了多时了。在震情吃紧、大地时常震颤的情况下,他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人行道的简易防震棚里,坐在小马扎上不顾闷热和危险,一直夜以继日直到把第二卷全部改定。进人80岁高龄以后,他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唯恐全书写不完,随他百年而去。因此,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就起床写作。1997年初春,因写作过于紧张劳累而突发中风倒在书桌旁。“我要起来写,写不完对不起读者,
树海读书阁。”住进医院仍然顽强地起床写作。后来,
金霏读书阁,由于他突患中风不得不根据提纲以说代写,由其助手根据录音整理成篇。
“假若我写到九十多岁,或将近百岁,忽然医生告诉我说:活不多久,不能再写作了,
孔子读书阁。我不是想着我这一生曾经为祖国人民写过了多少作品,而会在心中惋惜地说:可惜呀,我还有一些写作计划不能完成了!”1999年4月29日,他以永不衰退的热情和顽强的毅力,使《李自成》全书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却带着《杜甫传》、《天京悲剧》、《大江流日夜》等创作宏愿,无限遗憾地匆匆远行了,
树海读书阁。
《李自成》第一卷出版于1963年,首印10万套,
爱看读书阁,尽管当时报刊不予评价,但它还是用自己艺术之腿在广大读者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1978年《李自成》第一、二卷出版后,不仅被广大读者争相购阅,而且还被各界人士通过连环画、戏剧、电影、评书等各种渠道、各种形式予以了广泛的传播;二卷出版后不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应广大听众的要求,对《李自成》一、二卷进行了连续播放;人民教育出版社经过再三研究,将《李自成》第二卷中册第二十八章,在1978年编入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起名《虎吼雷鸣马萧萧》,
精彩读书阁;1981年时《李自成》前三卷发行已逾五百万套,成为当时中国最畅销的书;1982年春《李自成》被全国中学生评为“我所喜爱的十本书”之一,十二月《李自成》第二卷获得首届茅盾文学奖;期间,文化界的领袖、学术界权威郭沫若、茅盾、叶圣陶和著名的历史学家胡绳、美术学家朱光潜等著名人物和国内外新闻媒介及其他各界人士纷纷题词、致信致电,大家一致认为姚雪垠是文坛“飞将”,《李自成》有内容、有知识、有艺术,是一部成功的历史巨著。一位学者型文坛巨匠一生写就的数千万文字,为中国文学事业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并由此使其饮誉海内外。然而,一位生长于困苦家庭与荒乱年代、小学至高中断断续续只读五年半、长期失学没有荒废、百日土匪生活没有浑噩、20多年“右派”没有击垮,在饥饿与疾病猛袭时、在敌机狂轰乱炸下、在猛烈地批斗和高强度体劳动乃至强烈的地震中……靠着顽强和毅力而奋斗终身的精神,已远远超出了他一生所做的数千万文字的价值,这种精神必将成为我们的无价之宝!
相关的主题文章:
猪老大 江咀沟 文明新生活需要你我他共同努力 盆地里的张望 叶 子